浅析当代中国生态扶贫研究现状论文_赵哲平

浅析当代中国生态扶贫研究现状论文_赵哲平

赵哲平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更明确的战略部以及更严格的实施要求。生态扶贫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有力结合点,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保障,更是迎接新时代的重要抓手。为保证对生态扶贫工作研究的可操作性,本文参考多种文献对生态扶贫工作进行论述。

关键词:脱贫攻坚、生态扶贫

21 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是保护生态系统与消除贫困。2017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部署安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 ,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意见》中指出,要新增脱贫攻坚项目,加大生态扶贫支持力度,加大干部人才支持力度,加大社会帮扶力度,集中力量攻关,构建起适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的支撑保障体系。

20世纪90年代,发展经济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新型扶贫方式日益发展,研究者们在分析析贫困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地扶贫经验,提出了“生态扶贫”这一概念。

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迅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局部富裕与极端贫困之间的冲突日益扩大。为保证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扶贫开发工作的协调发展,主流媒体开始将舆论导向转向“生态扶贫”。基于此,人民日报对生态扶贫的概念做了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界定:生态扶贫是指从改变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使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扶贫方式。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但由于其内涵的复杂性及时代条件的限制,人类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存在延时性和时代局限性。他们往往是在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范围内获得对“生态扶贫”的有限认知,由此,其间必然要忽略掉许多在后面的时代里不能忽略的因素。2012年以来,经济发展带来问题日益复杂多样,“生态扶贫”也逐渐成为研究热词,研究力量增强,研究成果增多。大多数研究者主要从扶贫的路径、方法探究“生态扶贫”,但在研究视角和具体方法上又有所不同。

综览当前现有文献,本文发现生态扶贫工作理论研究成果硕果累累,真正的实践却问题繁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生态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不成比例

(二)生态产业带动成效甚微

(三)政府保障制度不完善

(四)扶贫对象生态创收意识薄弱

结合各种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生态扶贫是就是要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环境保护+产业带动”的扶贫开发新模式,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零和博弈状况,使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成为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

(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保证生态产品生产与消费同比增长

生产型扶贫特别是生态项目扶贫,其瓶颈与难点不在农村在城市,不在生产在市场。如何解决“生产者想卖卖不出去,消费者想买却不敢买”的难题,如何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积极性对接起来,实现共赢,是生态扶贫成功的关键。生态扶贫的工作重心,应当作出相应调整,将突破口从生产转向销售。

当前,政府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政工团妇、民主党派、行业协会、基层社区与社会组织的作用,动员引导广大城市消费者特别是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职工,有条件的社区居民,与有条件的贫困地区生产者自主建立帮扶关系,以购买生态产品的方式参与、支持国家脱贫攻坚工程。

为解决食品安全的信任问题,政府可为生态扶贫地区的生态产品提供有国家信誉保证的“生态产品认证书”,为生态产品顺利走向城镇和市场“贴标签”、“开绿灯”。

(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产业带动发展

当前,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要突破以往守着绿水青山、渴望金山银山,为了金山银山,不得不牺牲绿水青山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积极贯彻和落实中央精神,努力实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双赢目标。通过“授之以渔”的生态扶贫方式,变传统扶贫的“输血”模式为“造血”模式。各地要坚持“保护利用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牧则牧,使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与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走出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经济社会生态共赢之路。以山西部分地区为例,中阳县咬定“绿色”,荒山造林、调整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起核桃产业。岚县造林引入BT模式,政府定标准、买服务,带动贫困农户参与,使农民脱贫与绿色生态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走出一条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政府加快生态扶贫制度保障机制建设

当前国家的农业政策大多以保数量为主,对高端的优质农产品产业的补贴较少。为保障生态扶贫工作有效进行,政府应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利用中央涉农补贴、各项扶贫资金和环保资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如果市场前景看好,优质劳动力会进入生态农业领域,粮食生产潜力会进一步释放。”

(四)增强扶贫对象关于生态资源创收的意识

农民培训是贫困地区农民长期生态脱贫机制的中心环节,技术是一个劳动者长期赖以生存的素质和能力。目前贫困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素质差,无法有效领会生态扶贫的相关政策和信息。一方面,相关部门需加强宣传力度,有效解决农民生态经济知识匮乏的短板。充分发挥生态产业优势,让农民真正意识到生态产业创收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性培训,保证生态经济产业能够在农民自主的劳动下真正发挥实效。

实践表明,扶贫开发与环境保护所涉及的地域具有较高的重叠性。生态扶贫能够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民生改善等多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有助于增强贫困地区百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在保护生态中发展和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的双重目标,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实施生态扶贫开发可同时兼顾脱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之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论文作者:赵哲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浅析当代中国生态扶贫研究现状论文_赵哲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