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适度消费:我国消费现状分析_经济增长率论文

论适度消费:我国消费现状分析_经济增长率论文

论适度消费——对我国当前消费状况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状况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消费,是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层次,在经济运行的各个层次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双重地位。一方面,从消费的收入条件和物质保证上看,消费决定于以增殖价值为核心的经济运行,是经济运行的结果;另一方面,从经济运行的动力条件和市场保证上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运行又依赖于消费,因而消费又是经济运行的前提。从前一个意义上讲,消费不能超前,否则,它将缺乏收入条件和物质条件的保证,从而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从后一个意义上讲,消费又不能滞后,否则,它不仅不能容纳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成果,从而造成市场疲软,尤其它将担负不起启动经济运行之重任,经济萧条必将发生。可见,为确保经济运行的平稳有序,就消费而言,必须坚持适度消费,使之既不超前也不滞后,而应与当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问题在于该如何衡量消费是适度的还是不适度的?为此,本文将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对适度消费的标准予以界定。据此,本文还将对我国当前的消费现状与对策作些探讨。

一、消费正常增长的限度——适度消费的动态性分析

从动态的角度,即从消费增长的角度来考察适度消费的内涵,我们必须首先分析决定消费增长的因素,从中寻求消费增长的基本规律,从而界定出消费增长合理的动态标准。

1.决定消费增长的因素

从经济运行的过程看,决定消费增长的因素有三:(1)收入。 生活开支来自收入,收入的增长可为生活支出的增加提供最必需的货币条件。从微观方面看,任何一个家庭收入的增加都会带来消费的增长。因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总是首先关注消费,并致力于消费水平的提高;从宏观方面看,历史经验表明,收入增长得越多,消费增长得越多。(2)消费系数。消费系数指在每增加一个货币单位的收入中, 可用于消费的比例。在收入增长量一定的前提下,消费可能增加的多少,则取决于消费系数。若消费系数有所扩大,消费增长量自然有所扩大;如果消费系数有所缩小,消费增长量自然缩小。(3)基本消费。 它是指为维持人们生存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基本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将影响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速度。基本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增长而增长的速度越慢;反之,则越快。

2.消费增长的基本规律

消费增长的基本规律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关系上:

(1)消费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的关系。

由上述分析可知,某期的消费增长是上述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与各个依存因素之间的关系具有客观的性质,而且总是有规则地显示出来的,我们可称之为消费增长的决定机制, 并可借助下式表达:C=a+bY。其中C表示消费,Y表示收入,a表示基本消费,b 为消费系数。

从长期情况看,国际经验表明a的变化规律是:一方面, 在发展中国家,a将随富裕程度的变化而有较大变化。具体地讲,a随富裕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而当达到温饱阶段以后,a将趋于相对稳定;另一方面, 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a在C中的比重也不同,且越是不发达的国家, a在C中的比重越大,相反在相当发达的国家,a在C 中的比重将变得微不足道。而消费系数b的变化规律是:一方面,不同的收入增长态势下, b有不同的表现。 在收入稳定增长的条件下(通常在经济正常运行阶段),b基本不变;在收入急剧增长的条件下(通常在经济过热阶段),b有某种程度的缩小; 在收入急剧下降的情况下(通常在经济滑坡阶段),b有某种程度的增大。另一方面,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 也显示出不同的特征。一般地讲在低收入的国家(如目前的我国),不同的经济运行阶段,b有不同的变化(如上述);而在中等收入国家, 特别是高收入国家,消费系数却是相当稳定的。

从短期情况看,基本消费a与近期的收入关系不大。 有学者研究表明(杨晓冬、李岳;《经济研究》1997.9.),基本消费a的增长是消费惯性与上年消费增长量的乘积,由于一种近乎惯性的作用,保持着与上年相同的变动趋势。b 在短期内的变化也非常微弱(因为居民的消费倾向在短期内不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化)。

综上所述,尽管a、b与近期收入关系不大,因而a、b可视为常数,那么由C=a+bY可知,消费的变化将主要决定于本期收入Y的变化, 消费增长率与本期收入增长率密切相关。从上式我们还可以看出:消费是由基本消费a和非基本消费bY组成。其中基本消费a的增长具有很大的消费惯性(即随本期Y的变化很小), 从而保持着与上期消费相同的变动趋势;而非基本消费bY的增长,从长期来看,则是消费系数b 与本期收入增长量的乘积,因而与本期收入有相同的变动趋势。两种变动趋势的迭加构成了总的变动趋势。其基本规律是:在繁荣时期,由于消费系数的缩小与基本消费比重的降低,消费增长率必然低于收入增长率;而在萧条时期,由于消费系数的扩大,同时也由于基本消费比重的上升,消费增长率一定高于收入增长率。

(2)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

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繁荣时期的收入增长率最高,但通常经济增长率会超过收入增长率。其理由是:繁荣时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也是最高的(规律性的现象是,繁荣时期常伴随技术改进的加快,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平均劳动收入的增长率(收入的增长总是滞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二,市场收入比计划收入增长得快些(因此时市场更繁荣、活跃),但因市场收入的增长,既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依赖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它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结果,因而其力量不足以改变由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所决定的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其三,资产收入比劳动收入增长得快些(由于繁荣时期,投资将大量增加,资产的作用将充分地发挥),但因资产收入增长率是资产生产增长率提高的反映,而资产生产率的提高,既有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同时又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伴生物,所以它仍不足以改变由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所决定的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对比关系。

而在经济周期波动中,萧条时期的经济增长率是最低的,但它仍然将超过收入增长率。原因在于:一是萧条时期平均收入的增长率也是最低的,虽然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但它仍然高于平均收入的增长率,有时在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的情形下,平均收入还会出现负增长。二是计划收入仍在稳定增长,而市场收入增速减缓。计划收入与市场收入的运行轨迹不同,这在萧条时期表现得最为显著;三是劳动收入仍有某种程度的增长,资产收入则急剧减少,即使不减少,也难以增加。由于资产收入不同于劳动收入,具有一定风险,因此,萧条时期波动甚大。

(3)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

消费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消费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因为消费主要决定于收入,消费和经济运行间的关系,类似于收入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譬如,当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差距扩大时,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差距也趋于扩大;而当收入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差距缩小之时,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差距也趋于缩小。这是消费与经济增长率和收入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共同点。同时,无论在繁荣时期还是在萧条时期,收入增长率总是低于经济增长率的;同样,消费增长率也必将总是低于经济增长率的。只是由于消费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在繁荣时期,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必定大于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而在萧条时期,前者的差距将小于后者的差距。

3.消费水平合理的动态标准

上述通过对三个关系的描述,特别是消费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消费的正常增长规定了一定的界限,从而适度的消费水平的合理区间,也就一目了然,此即消费水平适度的动态标准:即在确保消费增长率始终低于经济增长率的条件下,消费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之间应随经济运行阶段的不同(正常、繁荣、萧条),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大体等于、低于、高于)。

二、消费规模适宜的标准与形成条件——适度消费的静态分析

1.消费规模适宜的标准

从静态看,无论任何时期,消费都是由生产决定的,能够决定消费的生产是现行生产(由目前投资所决定的未来时期的生产只能决定未来时期的消费,这对于即期消费不起任何决定作用)。在生产量既定的前提下,消费必须承受现今生产的制约,从而消费规模必须同消费品的生产量相适应。唯有如此,以消费规模为核算依据而求得的消费水平,即人均消费量才是适当的、合理的。但是,消费品生产量在客观上受双重制约:一是社会生产规模,二是社会生产结构,即它与投入品生产量的比例。唯有社会生产规模适当,社会生产结构协调,如此形成的消费品生产量才能构成适度消费的客观基础。

在上述条件下,适度的消费规模要求:(1 )消费量不能明显超出消费品的生产量。因为在资源的硬约束下,现行生产规模是既定的,它不可能随着当时消费规模的任意膨胀而扩大。否则,消费规模过大,必将产生超前消费。其结果,或者一部分消费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或者一部分消费挤压另一部分消费,二者必居其一。(2 )消费量也不能明显小于消费品的生产量。因为,生产不仅受资源或供给的约束,而且还受需求的约束,而需求从根本上说是来自消费。在消费规模过小的情况下,即使拥有充分的资源,生产规模也难以相应扩大。倘若消费规模过小,或者出现供给过剩,或者出现生产过剩(含生产能力),二者必居其一。由此可见,消费规模必须和生产规模相适应,过大或过小都是有害的。

2.消费规模适宜形成的条件

为求得消费规模适宜,即与现行消费品的生产规模相适应,就必须要求生产条件和消费条件有序结合。一般来讲,(1 )生产条件包括:现有生产能力;可于本期形成生产能力的投资;服务于生产的投入品市场及其容量;服务于投资的资金市场及其容量。各种生产条件的建立,既依赖于分配予以妥善的调节,也依赖于流通从交换关系上予以可靠的保证。(2)消费条件应包括:居民收入及其使用;消费品市场容量, 特别是市场价格的波动;可动用的储蓄和其它金融资产。显然,各种消费条件既需借助分配予以建立,又要借助于流通从交换关系体系上予以有力的保证。

适度消费能否形成,取决于生产条件和消费条件怎样结合。若消费条件同生产条件大体一致,适度消费就易于形成,因为此时消费量基本等于消费品的生产量,从而适度消费既为当时生产条件所允许,又为当时消费条件所能全部承担。可见,适度消费的形成,关键在于妥善调节生产条件和消费条件的关系,使二者相互适应并达到统一。

三、我国适度消费的实践——适度消费的现实性分析

从上文讨论我们知道,只有生产条件和消费条件相互适应并达到统一时,适度消费方能形成。倘若二者不能达到统一时,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此时,要么产生超前消费,要么发生滞后消费,或者两种情况并存。当前我国的消费正处于超前消费与滞后消费并存的状态。

1.当前我国消费的态势

当前在我国,同时存在着超前消费和滞后消费,表现在:

(1)超前消费。当前, 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高收入者拥有超过一般群众所想象的购买力;另一方面,某些大中城市高档商业设施林立,市场上又有大批高级住宅待售,为满足高收入阶层提供了充足的市场条件。可见高消费具备完满的消费条件。然而,社会并不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要知道,大批高档商业设施、别墅和写字楼的兴建,正是“房地产热”、“开发区热”不断升温之际出现的,其投资所需资金多半是以银行拆借的方式聚集,而社会资金一向紧缺,拆借资金或者靠推迟重点投资取得,或者靠挪用现行生产资金和农产品收购资金得到。从宏观角度看,这种高消费不仅不具备与之相当的生产条件,而且还会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因而这是一种不为现行生产条件所承担的超前消费,尽管暂时具备某些消费条件,它也是不合理的。

(2)滞后消费。滞后消费的特点是:生产条件是具备的, 甚至某些产业生产能力显得过剩,然而消费条件却是严重短缺。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者缺少购买力,而又面临着节节爬高的通货膨胀,其正当的消费需求不能不受到一定的限制,结果使当前本来可以利用的生产条件,得不到合理利用。在这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农村消费严重滞后。90年代前几年,农民收入增长过于缓慢,而广大农民又是工业消费品的主要需求者,从而导致本应庞大的农村消费品市场萎缩;近两年,农民收入增长率有所上升,但是由于农村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并且一度高于城市,因而农民消费仍然是滞后的,其结果必然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构成威胁。当前许多工业品产销率低下与此不无关系。

2.转变畸型消费,倡导适度消费的内在必要性

当前在市场上存在两种不良倾向:

一种是有意提倡高消费。除了上述大量建设高档住宅和商业设施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奢靡商品的源源不断的进口,这些都是倡导高消费的结果。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是我们发展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所在。但不能脱离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还有几千万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而高收入者毕竟是少数(其中不乏一部分是通过非法手段暴富的)。如果仅因少数人而大搞高档住宅和商业设施的构建,大量引进奢靡商品,不仅会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而且必定会干扰当前的经济运行。表现在:(1 )误导投资方向,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那些高档消费品的生产和经营部门,人们的基本消费必将因此而呈现出严重不足。同时还将加重产业结构的失调,当前农业等基础产业因资金短缺,其发展将更加滞后。(2 )加重通货膨胀,有时通货膨胀就是由高档消费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而引见的。同时消费持续超前还会过分拉大人们消费水平的差距,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另一种是忽视滞后消费的存在。比如,通常把盲目生产看成是市场疲软的唯一成因,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消费滞后。因为,没有与生产量相适应的消费量,就不能容纳那么多的生产量。鉴于市场疲软一再出现或延续,我们必须承认,滞后消费是目前我国的一种客观现实。实际经验显示,滞后消费一旦发生和蔓延,它将干扰当时的经济运行。因为此时将以增加投资来刺激需求,但投资增长不等于收入增长,纵然投入品市场一时兴旺,消费品市场将依然疲软。同时过度增加投资,必将导致通货膨胀。前一段的物价居高不下和市场疲软并存,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发生的。不仅如此,还将引起经济滑坡。因为靠过度增加投资而膨胀起来的经济,最后难免走向衰退。最后,消费持续滞后,还将从另一方面扩大消费水平的差距,引起社会震荡。

总之,超前消费和滞后消费都将不利于宏观经济运行。鉴于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比较突出,引导畸型消费向适度消费转轨,势在必行。当然,这不仅需要从调节生产条件和消费条件入手,而且还要从舆论宣传方面入手,使得适度消费成为社会的共识,使转变消费观念变成全社会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行动。

标签:;  ;  ;  ;  ;  ;  ;  

论适度消费:我国消费现状分析_经济增长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