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论文_刘正旺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论文_刘正旺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关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时,采用水土保持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相当重视可持续发展,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水土流失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丞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对水土保持的相关策略和措施进行研究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关系

引言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导致了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忽视,造成了环境不断恶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经济建设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现阶段,在自然灾害中伤害最大的是水土流失,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文章从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着手,分析水土保持的现状,对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水土保持的措施。

1水土保持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水土资源是人类和所有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水土保持措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凡是贫困地区多是大山、丘陵、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少雨地区、水土保持和农田灌溉基础设施较差、靠天吃饭,当然还有其它因素;另一方面水土保持和农田水利工程又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一项有利措施,水土保持和农田水利是以农业增产为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即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措施,调节、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农田水利的原理与实践:防治灌溉土地盐碱化、沼泽化和水土流失,研究水利土壤环境的改善,以及咸水、废污水的改造与利用等技术措施。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农业生产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田水利事业的兴衰。人类生存在地球的5个圈内,即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生物圈。它们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影响的:水蒸腾进入大气,水可以进入土壤、岩石,水又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而空气又存在于水中、土壤中、岩石的裂隙中,所有生物的生存又离不开空气;土壤沙化在气流的作用下又混在大气中形成沙尘,土壤中的各种矿物溶于水中,土壤覆盖在岩石表面,岩石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又形成土壤,因此世界上的万物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无时不在相互地作用着、转化着、影响着。人类在千百年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掌握了很多的自然规律,要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掌握,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能克服自然的缺点,改造自然,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就是克服自然缺点,保护水土流失的一项根本措施。人类生活的5个圈子都与水土保持有关系,因此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有着千丝万缕的的联系,下面着重阐述水土流失的成因,对环境影响的成因,进而研究治理水土流失的办法,从而提出改善环境的措施。环境和水土流失问题是一个脱离不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大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是国家在立法的层面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2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水土保持是通过原生态资源及科学合理的技术,对人为破坏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实施防止和整顿的应对措施。导致水土流失有多重因素,依照诱发因素的不同,整顿的措施应多元化。生态环境是人类、自然生物共同构成的、互相影响的总能量。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进步发展的有利保障,而水与泥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此同时,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水和土壤密不可分。伴随人们生产生活逐步发展,水土资源被肆意破坏、索求,诱发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加重。水土流失问题会直观影响地面的整体结构,导致土壤再生能力降低,致使土地出现沙漠化及硬化,增加了干旱、半干旱等灾害的出现概率,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众多地区的地质结构极其不稳定,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较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平稳发展。从整体而言,水土保持是构建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

3水土保持的建议对策

3.1加大投入

目前,我国的各地区由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在水土保持工作上不到位,尤其是相对落后的一些地区,没有形成水土保持的意识,造成了恶性循环,水土流失无法得到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为此,国家在政策上要给与大力的支持,先要给水土保持政策投入一定的资金,将政策改进和完善,针对不同的地区有针对性的解决,提高生态自然修复能力,同时与人工治理相结合进行水土保持治理。针对一些发达地区,首先要采取绿化措施,形成生态产业化,把水土保持工作的融资渠道进行拓宽。另外,还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前期规划,要按照时代的要求和标准采取调整。与此同时,针对水土保持工作人员要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不断学习新知识,构建研发小组,将水土保持工作有序地落实。

3.2引入高新技术手段,提升全局治理能力

水土保持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有效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经济及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坚持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及管理方式,综合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予以处理。同时,要设立地区示范区域,实行退耕还林等措施。

3.3加强水土保持的措施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出现水土流失时具有不同的现象,比如点状和线状,因此在采取相关措施时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是两种具有不同功能的措施,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和实施时,可以对上述两种措施进行采取,使其应用到开挖区和回填区,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当地的植被获得更高的覆盖率,从而让水土保持作用发挥到极致。同时为了对水土流失的现象进行避免,还需要对截排水沟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其主要是设置在挖方区。在回填区,需要对当地的地形进行分析,并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让植被覆盖率达到最大。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对当地的地表植被进行保护,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一些有损地表植被的物质。

结语

水土保持指的就是防止水土流失问题发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都是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两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为了更好的实现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国家需要做出相应的措施,出台有利于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并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或部门。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充分意识到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才能掌握更加全面的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知识,从而推动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赟洁.浅析农村水土保持对生态建设的作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4):112,107.

[2]金虎山.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8(12):241.

[3]雷盛.水土保持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5):175-176.

[3]张超,王春红,王治国,李小芳.基于水土保持功能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11):67-71.

论文作者:刘正旺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8

标签:;  ;  ;  ;  ;  ;  ;  ;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论文_刘正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