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享乐主义”_享乐主义论文

论“反享乐主义”_享乐主义论文

论“反对享乐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享乐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一些人奉行享乐主义价值观,认为艰苦奋斗在现代社会已失去其意义,个体的物质享受与感官快乐被认为是最值得追求的价值。错误的价值认识使一些党员干部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完全丧失了理想、信念与责任。因此,批判享乐主义价值观,充分认识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实质与危害,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艰苦奋斗,还是奉行享乐主义,实质上是个人生观问题,它关系到人应当为什么而活着、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享乐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生的幸福就在于快乐,这里的快乐主要指的是物质的、感官的快乐,追求快乐是人生的目的所在,其他事物都仅仅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已。享乐主义价值观的悖谬就在于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快乐与幸福的矛盾。在享乐主义那里,快乐与幸福是两个具有同等意义的范畴,那么,是否可以把幸福理解为快乐呢?快乐与人的某种具体的物质需要或感官欲望直接相关,而人的需要和欲望有其自身的复杂性,有正常与不正常、健康与不健康之分,不正常、不健康的需要和欲望的满足可以引起快乐,但是,这对于人的幸福的实现却是不利的,一个人的不正常、不健康的需要和欲望满足得越多,他就越不容易获得幸福。另外,对快乐的追求还有个节制的问题,对需要和欲望的无节制的满足,往往导致人的自主性的丧失,使人成为需要和欲望的奴隶,从而丧失获得幸福的能力。

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冲突。片面强调人的自然性,将自然本能需要的满足视为生活的主要目的,实际上是将人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享乐主义者所追求的快乐是个体的快乐,而个体快乐的实现往往与社会的要求密切相关,当个体快乐的获得与社会的要求相矛盾时,享乐主义者为了一己的快乐,往往无视社会的要求。在这里,所谓社会的要求,即是指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它要求一个人在追求自身需要和欲望的满足时,不应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而享乐主义者一般做不到这一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冲突与矛盾往往因此而生。由于享乐主义者忽视、轻视个体快乐的社会制约性,当其行为违背了一定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规定时,必然要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惩罚。

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人生有涯”,这是永恒的自然规律。但是,如果仅仅看到生命的有限性,便不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将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与实现人生价值统一起来,使有限的生命获得了无限发展的空间和不朽的意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局限性就在于它始终在有限性范围内寻求人生的价值与幸福,因而不可能真正超越自我。享乐主义者往往只看到生命的有限性,因而放弃对理想、信仰的追求,放纵自己、及时行乐;希望在有限的生命范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快乐,除此之外,别无所求。这种享乐主义生命价值观与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是相悖的,试想,如果人人都信奉“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于外”的价值观,没有人愿意为社会的共同理想作出努力和牺牲,那么,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便是不可能的。所以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限而自私的个体快乐的实现,而在于无限的为千百万人谋福利的伟大事业中。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对于“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的意义,人们容易达成共识。但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要充分认识享乐主义的危害却并非易事。有的人认为追求享乐是人的“正常”需要;有的人认为追求享乐只是个人的生活作风问题,无关宏旨;有的人认为追求享乐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一些腐败分子正是基于这些错误的价值认识而追求个人享乐,而追求个人享乐必然产生错误的权力观和金钱观,其结局必然是使自己变色、变质。

奉行享乐主义必然产生错误的权力观。奉行享乐主义还是坚持艰苦奋斗,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关键是能否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权力是特定利益的代表,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它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就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人民利益为上,确实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在现阶段,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就是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这是历史赋予广大党员干部的伟大使命;追求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因为在通向共同富裕的路上还有许多艰难困苦。而奉行享乐主义的人只贪图个人享乐,心中必然没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想,因为他们总是以一己私利为上,滥用权力使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将权力视为追求个人享乐的工具。一个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一旦成为个人享乐的工具,他就必然脱离组织、脱离群众,走向极端个人主义。所以说,反对享乐主义,对于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奉行享乐主义必然产生错误的金钱观。马克思揭示了金钱的经济本质与社会本质,而享乐主义者往往只看到金钱的交换作用,而看不到金钱的社会本质,并进而将金钱的交换作用局限在个体享乐的实现上。在享乐主义者那里,对个体享乐的追求,总离不开对金钱的追求与攫取,因为金钱是实现享乐的现实条件;也就是说,享乐是目的,“拜金”是手段。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腐败分子疯狂聚钱敛财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个人享乐。党员干部要真正经得起金钱的考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必须在观念上和行动上确实“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正因为如此,反对享乐主义与反对拜金主义是统一的。就党的建设而言,要特别警惕和防止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的合力作用。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对党的机体的最大伤害是对共同利益与共同理想的消解,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唯有享乐与金钱才是“真实”的,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共同理想则是“虚幻”的。事实上,一心追求金钱与享乐的人,其结局往往是一场空;而八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觉悟群众的长期追求理想、坚持艰苦奋斗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际利益和做人的尊严,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事实。

由于享乐主义对党的建设与发展有着严重的危害,我们党对享乐主义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对享乐主义的批判。

早在1929年,毛泽东针对红军队伍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想倾向,指出享乐主义是党内个人主义的表现之一,“个人主义见于享乐方面的,在红军中也有不少的人。他们总是希望队伍开到大城市去。他们要到大缄市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去享乐。他们最不乐意的是在生活艰难的红色区域里工作。在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针对革命胜利后党内可能出现的享乐主义倾向告诫全党,“因为胜利,……贪图享乐不愿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全党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全党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02年新春伊始,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至今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坚持“两个务必”的教育,使全党同志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扎扎实实地为国家和人民工作。

对于反对享乐主义、坚持艰苦奋斗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只有坚持艰苦奋斗这个优良传统,才能战胜腐败现象。因为,贪图享乐就很容易被腐蚀。“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要真正制止享乐之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离不开“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针对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多次强凋要坚决反对享乐主义,指出反对享乐主义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江泽民同志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享乐主义的危害正在于它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出现裂痕。党员干部要能够真正摒弃享乐主义,必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论社会怎么发展,对共产党员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个原则不能变。享乐主义作为一种颓废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相背离。江泽民同志强调,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的侵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中装着人民,心中装着党的事业,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标签:;  

论“反享乐主义”_享乐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