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颜幼玲 李琴琴 周妍婵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2医院神经外科 421002)

摘要:目的 确定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6年8月到2018年10月之间接收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进行比较,所有患者采用高压氧舱进行治疗。其中,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此外,结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供的卒中量表(NIHSS)、患者护理满意度、预后状况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作为评定标准,分析实际疗效。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7.11±0.84)分]低于对照组[(8.04±1.15)分],WHOQOL-BREF评分[(28.79±2.19)分]高于对照组[(22.43±2.2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86.32±6.11)分]高于对照组[(73.64±5.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高压氧舱基础上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充分实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改善,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具有实际推广意义。

关键词:综合护理;颅脑损伤;干预

重症颅脑损伤属于目前常见的危机性脑部疾病,主要是由于外界暴力因素以及脑血管意外产生的严重损伤,一般会导致患者产生脑组织严重受损,并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颅内高压、脑部挫裂伤等,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对于患者生活质量都存在严重的影响,病情治疗复杂、发展迅速。在研究过程中采取对照方式见比较,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在研究过程中将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样本容量为6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有男患者22例,女患者8例,年龄区间分布在8~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74±4.69)岁;而对照组患者男性为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40.32±4.53)岁,年龄区间为9~78岁。结合相关资料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病程、病情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1.2治疗方法

所有接受调查的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方式,通过加压氧气舱护理的方式进行合理控制,高压氧设定值控制在0.1~0.12MPa,时间稳定在100min左右。治疗结束后,降低舱内压力,实现患者出舱管理,10次治疗作为1个疗程。

1.3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不具备显著差异,其中,对照组患者入院接受治疗之后,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向病人以及家属分析高氧舱的治疗意义,并充分告知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治疗阶段,对导管进行检测,将导管置入患者的体内。在监测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动态性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并在后续护理过程通过饮食指导的方式提升其治疗积极性。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使用质量较高的临床护理指导方式,指导患者修养过程中的生活状况,此外,选择经验较为丰富的患者作为急救小组成员,对患者的生命状况实施动态化监控,对于相关并发症进行严格控制,提升患者自我康复能力。

1.4观察指标

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呈现出正比例关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为严重得到的实际评分越高。

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the world healthor 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得到的结果表明,生活质量与WHOQOL-BREF评分呈现出正比例关系,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与评分高低有着显著关系。

③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scale,GOS)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其中5分的患者表明:其存在轻度的功能缺陷障碍,但是对于患者的基本生活没有产生影响;4分:患者中度残疾,基础生活需要他人照料;3分:表现为患者严重残疾,仅仅具备自我意识;4分:患者处于植物人状态,不具备自我意识;5分:患者死亡。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GOS≥4分,预后效果表现稳定,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进行评估。

④采用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最高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NIHSS评分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eP>0.05。

2.4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3.64±5.98)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6.32±6.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机动车带来的交通负面影响日趋严峻,大量车祸导致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效率至关重要。由于重型颅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难度较大,并且在短期内会出现较大的病情变化,导致抢救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因此,开展相应的临床综合护理,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模式,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

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采取对照研究的方式确定护理方式带来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之后得到的NIHSS评分并不高,而WHOQOL-BREF评分较高,从中能够确定观察组患者在实施综合护理之后恢复状况稳定,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患者满意度的比较表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表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治疗手段能够最大化提升重症颅内损伤患者生活质量。与此同时,观察组预后的治疗良好率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研究条件的限制,样本容量不高,导致难以体现良好率的差异性。综上,采用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最大化提升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罗嘉.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护理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2(8):117.

[2]刘宇.ICU重型颅脑外伤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3,19(6):109.

[3]王金萍.综合护理对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25):85,92.[4]马所.综合护理用于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7,19(33):114-116.

作者简介:颜幼玲、李琴琴、周妍婵(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2医院神经外科,421002)。

论文作者:颜幼玲 李琴琴 周妍婵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颜幼玲 李琴琴 周妍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