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综合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及对GMFM总分的影响论文_热比亚.白克力,巴努.巴克尔,通讯作者:祖菲娅.吐尔迪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830054)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所采用的治疗方式是电针结合综合康复治疗,随后对GMFM总分结果进行对比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脑瘫患者,入选的患儿共48例,根据患儿的入院先后可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以综合康复技术为主要应用方向,观察组则通过电针方案以及综合康复技术进行疗效改善,并针对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在GMFM的总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各个指标的改善幅度更好。此外,从总有效率的情况上看,观察组为91.67%,优于对照组患儿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电针方案以及综合康复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小儿脑瘫的病症,有利于患者的粗大运动能力的恢复,提升社会生活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致残率,值得分享应用。

【关键词】电针治疗;综合康复技术;小儿脑瘫;GMFM总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317-01

脑瘫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出生的一个月,由于脑部发育尚未成熟,并且存在非进行性脑损伤,从而导致患儿出现运动功能障碍[1]。从目前情况看,多数人们具有产检意识,并且能够在新生儿疾病方面做好预防措施,但是小儿脑瘫的发生率依然得不到良好的改善。究其原因主要和吸烟、孕期糖尿病、妊高症等因素相关。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哮喘患者,入选的患者共60例,通过对电针治疗和综合康复技术的分析,进一步为该疾病的治疗改善提供有力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脑瘫患者,入选的患儿共48例,根据患儿的入院先后可分为两组进行,各24例患儿。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最小为3个月,最大为3岁,平均年龄为(1.6±0.5)岁。从临床分析的结果上看,以痉挛型最多,其次为混合性、强直型以及肌张力低下等。实验探究对以下情况进行了排除:①严重智力障碍、感官障碍;②自发性出血患者;③心肺疾病患儿;④肌张力为0。此外,所有患者在其他资料的对比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患者家属对本次实验知情,并取得了同意。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以综合康复技术为主要应用方向,在具体措施上包括:①传统推拿康复措施,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手法对患儿的关节运动、四肢肌群进行按摩,并对穴位进行手法按压;②现代康复训练,主要是对患儿的情况进行测评,并制定个性化的改善方案,更为有效地抑制其出现的运动障碍、异常姿势,其内容包括坐位平衡训练、四点支撑训练、翻身训练等等;观察组则通过电针方案以及综合康复技术进行疗效改善,主要是用体针和头针,在体针穴位选择上多以三足里、髀关、太冲等为主。此外,可以选择上肢部位、肘关节穴位进行相应治疗。在头针上则以百会、颞三针为主,刺激感觉区域。在疗程上,一周六次,以一个月为周期。在三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

1.3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在评价标准方面采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评定表GMFM进行评价,此外,也会对双下肢肌张力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在疗效评估上可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方面,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运动功能、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

1.4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小儿脑瘫患者的数据将进行全面的的统计学分析,并采用专业软件SPSS19.0分析。其中,在GMFM评分以及肌张力评分方选择了计量资料,即(均数±标准差)表示,在有效率对比过程中,则选用了均数与百分比相结合的方式。

2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GMFM的总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各个指标的改善幅度更好,其差异显著,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GMFM评分以及肌张力评分对比()

3讨论

小儿脑瘫的表现形式很多,但由于发病的位置在脑部,所以四肢情况不佳,多表现出姿势异常、运动功能障碍等,有时候也存在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2]。在现阶段的治疗药物上,尚未发现特效药,而康复治疗则成为主要方式。据相关研究表明,采用神经根切断术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并且已经逐步引入我国的治疗机制中。而我国中医治疗手段中以针灸疗法最受关注,通过针灸、推拿等康复治疗措施也形成了自身的康复体系。

在现代医学康复措施中,有很多疗法能够对损伤的神经系统进行改善,并且能够一直患儿的异常姿势,从原理上分析,能够诱发患儿自发改变姿势,做出平衡反射。而这种感觉也会再次传入大脑系统,在中枢神经的整理下调节肌张力,改善异常运动行为[3]。根据神经反射理论,可以对患儿的身体部分进行一定的压迫刺激,从而促使正确运动的发生。从本次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在GMFM评分以及肌张力评分中表现较好,整体康复水平更加,说明了联合治疗措施的有效性,能够帮助患儿改善肢体问题。

综上所述,采用电针方案以及综合康复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小儿脑瘫的病症,有利于患者的粗大运动能力的恢复,提升社会生活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致残率,值得分享应用。

参考文献

[1]牛相来,马军虎,周伟,等.头针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54(4):347-350.

[2]常永霞,张佩瑶,戈蕾,等.穴位注射加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J].吉林中医药,2015,47(8):858-860.

[3]何娟,王忠华,杨波,等.电针与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54(6):923-949.

论文作者:热比亚.白克力,巴努.巴克尔,通讯作者:祖菲娅.吐尔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  ;  ;  ;  ;  ;  ;  ;  

电针结合综合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及对GMFM总分的影响论文_热比亚.白克力,巴努.巴克尔,通讯作者:祖菲娅.吐尔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