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灌注桩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论文_刘颖

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灌注桩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论文_刘颖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7

摘要:桩基是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中十分关键部分。光伏电站最为常用的桩基类型就是灌注桩。因此把握好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对于光伏电站的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灌注桩的关键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灌注桩常用于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中。但是灌注桩的精准定位较难,而且在沙地上造孔难度大,为了保障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必须要熟练把握灌注桩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把控

1.1 施工准备

在进行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灌注桩施工前,首先需要平整场地。在造孔设备进入场地之前,需要清理施工场地,这样能够让设备进场的时候及时就位。同时也能够提高测量工作的准确度。场地准备是施工前的必要工作,就是通常所说的“三通一平”。

除了平整场地之外,还要完成桩位放线的工作。在施工之前,根据图纸上提供的坐标使用全站仪来放出组件支架基础的高程控制点和平面位置,并且在两侧引出五十厘米。然后通过挂铅丝来控制每个支架基础的纵横轴线。水准仪可以有效控制组件支架的基础高程。

对施工场地现场考察之后,选择合适的造孔设备。如果施工场地所处的位置是荒漠沙地,选择造孔设备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汽油机驱动螺旋钻。如果施工现场场地的地质较为坚硬,选择造孔设备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大型机械造孔设备。

1.2 造孔

如果施工现场的场地属于沙地,为了防止造孔的过程中出现塌孔的问题,可以提前将孔周围浸水。砂土处于湿润状态更加容易固结,这样能够提高成孔率。在造孔的时候,将钻头的中心和孔心对准,并且使用垂球来控制钻机的垂直度。控制的时候可以从多个角度调整。造孔的时候要密切注意孔的垂直度和深度。如果孔出现倾斜或者偏离的问题,要及时纠正。为了更好地进行造孔工作,必要的时候可以扩孔。施工的时候,如果使用大型造孔设备,就位会比较困难,平均造孔时间约为3分钟;如果使用手扶式汽油机螺旋钻机代替,造孔时间大约为2分钟。因此如果地质条件允许的话,采用手扶式汽油机螺旋钻机较为合适。在造孔的时候要及时搬运钻出的水土,防止在钻孔完成后由于钻杆提出而导致砂土塌入,降低孔深。

钻孔到涉及的深度之后,可以使用人工改装的清孔装置来清孔。清理完成后使用套管来防护,防止后期浇筑还要二次清理。

1.3 混凝土浇筑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选择。光伏电站组件支架混凝土使用的水泥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至少为32.5MP。严禁使用过期或者受潮结块的水泥。在选用粗骨料的时候,最大粒径不应该超过钢筋净间距的三分之二。组件支架基础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细骨料采用中砂(F.M=3.0-2.3)。

拌和混凝土的时候采用不小于JS350的拌合机来进行拌制,使用的称量器具必须得经过严格的检验。拌制时要严格遵守设计好的施工配合比。把握好水灰比,砂率和骨浆比,将拌制时间控制在三分钟左右。

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灌注桩使用的浇筑方法一般为拔管浇筑法。将地下的混凝土充分振捣完毕后再拔套管,保证在灌注桩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始终处于套管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地面外漏部分的桩柱采用壁厚不小于3mm 的硬质PVC 管做为模板继续进行浇筑,模板均为一次性投入,不允许周转。

混凝土浇筑时每层铺料厚度控制在30cm 以内;振捣采用φ30 软轴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要求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不小于5cm,且保证振捣深度达到孔底。振捣时间控制在15s-20s。振捣的时候要注意插入的速度尽快,拔出的速度要慢。

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要注意养护。在浇筑工作完成后的六小时至十八小时的时间范围内开展养护工作。天气温度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提前,相应的养护工作也可以提前相应的时间。为了防止高温暴晒,可以在混凝土表面铺设塑料薄膜,同时洒水降温,保持浇筑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1.4 钢筋笼制安

钢筋笼的质量对于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灌注桩的工程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工程中使用的钢筋笼的质量符合工程的标准和相关的规范要求,在制作之前必须要对使用的钢材质量进行仔细的检查。使用的钢材必须具有完整的质量合格证书,其焊接质量和物理力学性能要经过测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中。对现场的钢筋笼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保证其质量。检查的时候要逐节检查,对于主筋位置要进行重点检查。此外,还要对螺旋筋的间距、数量、规格、长度和直径等参数进行仔细的核对,保证其各项指数符合工程的设计需求。其次,钢筋笼在运输的时候要使用小型工程车来把钢筋笼从加工的工厂运输到施工的现场。在运输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没有收到外力的破坏而出现变形等问题。在安装之前要再次对钢筋笼检查,如果出现变形的问题,要在安装前及时调整好。确保钢筋笼各方面指标没问题之后,人工将钢筋笼放入孔中,在放入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和孔壁接触。一旦在放入的过程中遇到阻碍,要及时检查阻碍原因,将障碍接触后继续放入。要坚决避免出现强行冲击下放的现象。安装钢筋笼的时候,要注意其安装位置与护壁套管之间的距离要为2.5厘米。如果浇筑的时候发现钢筋笼的安装位置与预设好的位置存在偏移,要赶在浇筑的过程中及时进行人工调整。

二、质量事故及控制措施

在进行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灌注桩施工的时候,主要有三种常见的质量事故,分别为变径、钢筋笼下降和断桩。

2.1 变径

变径指的是桩身某部分的直径大于设计要求。这类问题通常都是成孔时定位不准确,造孔时不平衡造成的。为了提高成孔率,必须尽可能地降低定位时产生的误差,同时保证造孔的过程平衡稳定。避免由于误差和不平衡而出现孔径增大的问题。

2.2 钢筋笼下降

钢筋笼下降是混凝土施工部分的常见问题。钢筋笼会导致钢筋的实际入桩长度不够,降低桩身的水平抗剪能力。针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这一问题,严格控制钢筋埋深,同时在浇筑的过程中指派专业人员来控制钢筋笼的位置。如果是由于注入混凝土而导致的钢筋笼下降, 可以在振捣时,以较慢较平稳的速度将钢筋笼提升到原本设计的位置。

2.3 断桩

断桩问题主要是桩身混凝土不连续造成的。桩身的混凝土不连续就会出现空隙,这些空隙会被泥沙填充,从而导致桩身中的混凝土被切断。断桩问题会对桩身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导致桩身的承载能力降低,影响桩身的整体结构连贯性。为了解决混凝土不连续导致的断桩问题,在下放钢筋笼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能破坏孔壁结构,保证孔壁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进行灌注桩浇筑工作之前,必须选用符合灌注桩实际设计规格的导管。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必须和导管的提升互相协调,在提升导管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可靠。必要的时候,可以专门安排工作人员来观察内外混凝土民的高差和导管的埋深。在操作的时候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来操作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连贯性,避免断桩问题的发生。

三、结语

桩基是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极为重要的结构体系,在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中,灌注桩是较为常用的桩基类型,但是其施工难度较高,施工过程较难把握,因此熟练掌握其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要点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钟天宇,刘庆超,杨明.并网光伏电站光伏组件支架最佳倾角设计研究[J].发电与空调,2013-02-15.

[2]孟涛.独立基础在共和光伏电站支架基础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11-25.

[3]买发军,白荣丽,张晓峰.某光伏电站小型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计算问题的探讨[J].太阳能,2014-08-14.

论文作者:刘颖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灌注桩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论文_刘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