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工作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地提升施工技术,使得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不断的提升,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工程的周期长、规模大,往往需要考虑许多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混凝土的施工尤其重要。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确保建筑的稳定与牢靠至关重要,而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则直接决定着建筑的稳固性,所以务必要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直面其关键技术,采取科学有效的质量把控措施,将混凝土的麻面、钢筋暴露以及开裂等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将质量控制落实在混凝土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以及养护阶段,以此将国内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到新高度。
1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含义
混凝土指的是由水泥、水以及各种外加剂、掺合料根据相应的比例,经过计量称重后开展集中搅拌后然后进行出售的,以运输车的方式将其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的搅拌物。这样就能实现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的程度,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加快,同时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也比较少,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节约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2.1 配比技术
(1)在施工中,混凝土是由水泥、集料、水以及外加剂组合而成的,这些成分所占比例对混凝土性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其所占比例被称为配合比。在配置混凝土配合比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对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进行考虑,还要对施工所需成本费用、施工经济合理性进行考虑,通过科学详细的计算得出最优的配合比。(2)在施工当中要对集料含水量与理论数值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在搅拌混凝土之前,工作人员要到现场测量集料实际含水量,根据选择的配合比添加适当的集料掺入量到混凝土中,保证混凝土各项成分使用量都与配合比要求相符合,使得混凝土质量达到标准。
2.2 拌合技术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之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拌合工作,在开展拌合工作中,工作人员首先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充分把握控制,准确计算出混凝土的使用量,将使用量的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中集料使用量的误差不可超过 ±2%,水使用量的误差不可超过±1%,水泥和外加剂使用量的误差不可超过 ±1%。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掌握拌和施工中投放材料的秩序,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冬季混凝土拌和施工时间要在 3min 以上,其他季节混凝土拌和施工应该在 2min 左右,并且在实际拌和施工中要定时对混凝土拌和效果进行检验,及时处理检验中发现的问题。
2.3 浇筑技术
浇筑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浇筑施工的合理与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该项施工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认真严格的检查模板支设、模板钢筋绑扎情况,保证模板和钢筋的尺寸、型号的合理性,从而根据钢筋特性选择适合的浇筑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开展浇筑施工工作中,要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接缝和接头,下落高度尽量控制在 2米以下,有效避免溅落问题的出现。另外,还要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这样既可以保证整个混凝土施工质量,也可以大大缩短浇筑时间。
2.4 振捣技术
做好浇筑工作后就能开展振捣操作,科学有效地进行振捣能够使得混凝土各个组成成分均匀分布,将混合材料中的空气排放出来,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采用振捣技术可以填充好模板内部的混凝土,防止局部混凝土出现缺失现象,并且施工单位还要适当进行振捣,保证振捣到位和不泄露。如果振捣施工当中,混凝土下沉缓慢、没有气泡产生,就说明振捣施工已经到位。如果振捣过度则可能引起混凝土浆液流失、粗集料下沉。除此之外,要根据混凝土材料种类、施工规模将振捣施工划分成为机械和人工操作两种,应用这两种操作方式时都需要均匀的布设混凝土振捣插入点,保证振捣棒逐渐深入到下层混凝土中,确保上层和下层混凝土有效融合,避免分层裂缝产生。通常情况下振捣施工应该维持在 20s 左右,还要将边、角等部位振捣到位。
2.5 养护技术
做好以上几项施工工作之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养护,及时有效的进行养护,可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通常等到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在 12 小时内进行养护,并且在养护中需定期向混凝土表面洒水。对于一些塑性比较低的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应该采用喷雾养护。此外,值得注意的事项是养护都应该保证持续性,并且持续时间大约为14h。在养护当中混凝土表面要保存湿润,同时要想大大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率,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润草帘或者麻片。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混凝土原材的质量管控
(1)水泥。选择什么样的水泥这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基础,确保所选择的水泥要活性好,同时标准稠度的用水量也是最低,水泥和各种外加剂的适应性也是最佳的,水泥的原材料色泽要保持均匀一致。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通常是 42.5MPa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与此同时,要确保各种技术指标符合国家建筑材料的标准,比如要有水泥的出厂合格证、进入施工现场的复试报告检验单,尤其是水泥的技术性能指标。(2)粗、细骨料。不同的石子粒径中有着不同的颗粒含量,这样就造成对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将产生影响,导致骨料的含水量发生变化,也同时影响到混凝土的水灰比。建筑工程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粒径一般是在 3~5mm 之间的碎石,对于细骨料可以选择洁净的河砂,对于抗渗的混凝土含砂量一般保持在 1.5%以内,将泥块的含有量保持在 1.0%以下。同时,骨料中具有有害物质,如果超过所要求的范围,就会对水泥水化产生影响,使得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对骨料和水泥石的粘结进行削弱,使得骨料和水泥的水化产物开展相应的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出有害的物质。如果混凝土骨料中的黏土或者淤泥在骨料中的含量超过了 3%,各种不合格的碎石或者卵石超过了 2%,如果这些细粒材料在集料的表层出现了包裹层,将对集料和水泥石的粘结产生妨碍作用,如果以松散化的颗粒出现了,将对混凝土搅拌的用水量增加。(3)外加剂。外加剂通常指的是减水剂、防冻剂或者膨胀剂。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可以使得新搅拌的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行改善,同时对凝结时间进行调节,将对硬化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改变,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在建筑工程混凝土中运用外加剂,要按照建筑工程材料和施工条件以及实验结果来确定,以外加剂的重量和胶凝材料重量的百分比来衡量。
3.2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控
混凝土施工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可以将各道施工工序质量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采用动态化和全面化的方式进行管理,能够加大混凝土质量控制力度。施工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后,施工单位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验收;在进行混凝土拌和时,应该安排专门人员定期检查混凝土拌和情况,保证混凝土拌和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时,要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洒水,保证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湿润状况下,冬季施工当中,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养护措施,加强保温养护以及覆盖保温。
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学合理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所以相关施工人员需要能够正确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来进行有效运用,以不断提高整体工程质量,促使建筑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大春.建筑管理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9):161-162.
[2]张晓慧.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门窗,2017(01):174.
[3]于敏芝,胡永胜.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53):19-20.
论文作者:鲁伟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水泥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外加剂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