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综合能源;节能;增值服务;策略
引言
节能服务这一概念是为了跟进市场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其可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能源和资源在人们生活中的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而综合能源服务行业的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具体深入的技术辅助和节能减排的具体性规划,帮助企业取得更多利润。
1电网企业可开展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1.1 综合能源服务的内涵
综合能源服务的本质可从两方面诠释:一是综合性能源供给,二是综合化能源服务。其中,综合性能源供给是指围绕客户(狭义)用能需求,为客户提供涵盖电、气、冷、热等多种形式的能源,以及相配套的多能源集成或协同供应解决方案;综合化能源服务,是指为客户(广义,包括企业、居民、政府、金融机构、售电公司等各类相关社会主体)提供面向能源生产、消费、信息的各类服务。
1.2 潜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基于上述内涵分析,综合能源服务的潜在业务领域及商业模式可以划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能源供应服务、能源增值服务、能源资产服务和能源衍生服务。
1.2.1 能源供应服务
能源供应服务是城市综合能源服务的基础服务,即为用户提供多能源集中供应的用能服务,包含售电、售气、供暖、储能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机返售电等。在该服务模式中,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作为所辖城市区域内多种能源一体化集中管理的主体,协同其他城市能源供应主体,向辖区内全体能源用户集中供应电能、天然气、冷热等各类能源,并集中管理所辖区域内的各类能源。
同时,能源供应服务的收益模式较为清晰,主要为“能源单价 * 能源消费流量”。结合综合能源的短中长期发展阶段,可以判断能源供应服务的收益占比始终都处于较高的水平。短期内,能源供应服务将是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最主要的业务领域及收益来源;长期来看,能源供应服务的业务规模仍将持续增加,但伴随着其他服务的成长,能源供应服务的业务占比或将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1.2.2 能源增值服务
能源增值服务是基于能源供应服务,结合用户新需求,为用户提供的增值性能源服务,具体包括节能咨询服务、能源市场辅助服务、电力代理交易服务及基于能源交易平台的用户间电力交易服务。
①节能咨询服务。
节能咨询服务是以重点能源用户为目标客户群,借助大数据用能分析手段,为重点用户提供能源套餐定制化设计,同时培养专业的服务队伍,为重点用户提供节能咨询、方案设计服务,有效帮助重点客户提高用能效率,节约能源消费支出。该服务收益模式则主要采用“固
定收入+收入分成”的模式,其中固定收入为向客户提供咨询的保底收费;收入分成为客户减少用能成本的约定比例。
②能源市场辅助服务。
能源市场辅助服务是面向工商企业用户提供的自动发电控制、调峰、备用等一系列电力辅助服务。综合能源服务商可建立对外的专业能源服务平台,面向用户提供专业能源技术服务,并针对不同辅助服务确定转移定价,赚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③电力代理交易服务及用户间电力交易服务。
随着分布式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发展,微电网不断推广及普及,用户逐步成为“产销一体者”,即用户不仅是能源的消费者,也可成为能源的生产者。为促进用户“生产”能源的广泛交易,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可构建能源交易平台,为用户之间提供能源的撮合交易。同时,基于能源交易平台,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可提供电力代理交易服务。一方面,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可获取平台撮合交易及代理交易的服务费用;另一方面,还可依靠能源数据的分析能力,把握能源现货与期货市场趋势,赚取交易收入及电价风险收益等。
1.2.3 能源资产服务
能源资产服务是依靠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强大技术实力、资金实力、运营实力为电力市场各主体提供的资产类综合服务,具体包括能源网络与设施投资、能源微网受托运营服务、工程设计与建设服务、能源网络与设施租赁服务。
①能源网络与设施投资。
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可借助自身的资金实力与能源技术优势,提供 IBOT、BOOT 等多种能源网络合作模式,为有价值的重点能源用户提供前期投资、或与市场主体共同投资,帮助用户建立能源网络与设施。在收益模式上,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可通过用户持续使用能源网络与设施,回收投资成本并赚取稳定收益。
②能源微网受托运营服务。
能源微网受托运营服务则是依靠自身成熟的能源网络运营团队,打造能源网络运营管理平台,统一为用户及其他配售电公司自建的能源微网提供代理运营服务。该服务可依据运营网络规模收取运营管理费用,包括运营基本服务费用及增值服务费用等。
③工程设计与建设服务。
工程设计与建设服务是凭借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完备的工程技术能力,为能源用户、外部配售电公司提供专业且高质的能源工程项目设计与建设。该项服务是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冗余工程技术的输出,可获取高水平的工程建设收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④能源网络与设施租赁服务。
能源网络与设施租赁服务是面向市场主体,向有需求的市场主体(以配售电公司为主)开放富余的能源网络,或提供能源设施(如能源转换设施、储能设备等)租赁,在优化资源有效配置的同时也可获取以下两类重要的业务收入:一是通过开放的能源网络收取过网费;二是通过设施租赁收取设备租金。
1.2.4 能源衍生服务
能源衍生服务是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结合新技术、新市场、新环境而衍生出的一系列服务,目前衍生服务可能包括能源大数据、碳排放交易、创新企业孵化等业务。
①能源大数据。
能源大数据是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长期积累的能源消费数据,为重点能源用户、金融机构等数据需求方提供面向对象的能源大数据产品。如基于用户的电力消费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征信分析,或可为商户提供价值信息。
②碳排放交易。
碳排放的限定将可能推动碳排放交易的兴起。由此,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可利用搭建的能源交易平台,为大型能源消费用户创造碳排放交易市场,撮合用户的碳排放计划交易。
③创新企业孵化。
创新企业孵化是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利用资金优势,培育新技术、拓展新市场的有效办法。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应密切关注能源互联网的技术发展,搜寻有潜力的能源创业型企业,为其提供股权投资、技术扶持及市场资源倾斜的孵化措施,推动创业企业快速发展,进而获取股权增值、技术获取等回报。
1.3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路径
基于上面的分析,城市综合能源服务业态主要包含四大方面:能源供应服务、能源增值服务、能源资产服务、能源衍生服务。随着城市综合能源的开展,综合能源业务总体规模将持续增长,业务结构则持续调整。在商业模式启动初期,能源供应服务占绝大部分比例;随着多种能源套餐的推出和能源资产服务的不断发展,在成长期能源增值服务和能源资产服务的占比越来越大;随着商业模式逐渐成熟,能源互联网技术的赋能,能源衍生服务带来的收入贡献占比越来越大。
2电网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组合策略
2.1 提升服务,增强用户粘性
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利用电网企业已经掌握的大量用户资源,强化客户服务意识,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定制化综合能源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客户画像,按照客户用能属性,对客户进行适当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普遍服务和增值服务,进行精确化营销,注重挖掘客户潜在综合能需求,提高客户再消费期望值。另一方面,通过业扩提速,全面梳理客户接触点,优化与客户的交互形式、改进交互流程,建立市场化服务品牌体系,明确服务理念、视觉形象、行为标准等,推进业务整合,优化服务流程,适应客户需求变化,提升客户响应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
2.2 找准定位,发挥后发优势
首先,要理顺地市电网企业与省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在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上的关系与角色定位。省级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可以作为“项目投融资主体+项目解决方案提供商”,利用其法人身份,作为综合能源项目主要投融资者,并利用专业能力,提供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解决方案,包括供能方案、投资收益分析、项目建设与技术支持等;地市电网企业作为“获客主体+运营服务商”,依靠属地化优势和强大的基础服务体系,作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开拓的前哨和获客窗口,不断利用存量客户基础,挖掘客户综合用能需求,并作为综合能源项目管理和运营商,提供项目运维服务,开展用能行为分析,保障综合能源项目平稳运行。
其次,面对众多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地市电网企业不可能也不应该面面俱到,应根据自身资源能力优势,找准定位、有的放矢。地市电网企业应当建立“1+X+Y”的业务体系,集中优势资源,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其中“,1”指代核心业务,即要保持配售电业务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始终不变;“X”为关键型业务,在业务体量上不仅能够弥补配售电业务量的流失,同时,还能够为企业刚性增长目标贡献力量,由于地市电网企业的资源限制,这类业务不宜过多,2 至 5 项大类为佳;“Y”为多个亮点型的业务,既能为客户提供多种个性化综合能源服务,还能提高企业差异化竞争能力。
2.3 先行多试,积累业务经验
首先,选择重要客户数量相对较多、客户创新意识普遍较强、客户综合用能需求相对较高的产业园区作为试点。其次,选择一批社会影响力较高的客户,作为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先行试点的关键服务对象,打造典型客户服务案例,加强社会宣传,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第三,定期总结园区试点工作成效和经验教训,适时优化和调整试点工作路径并不断迭代,及时固化试点工作形成的有效做法,整合内外技术、资金、管理等优质资源,择机将试点成果应用于普遍服务体系。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网企业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必须加快改革,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同时需要增强决策的灵活性以及适应性,以各地区电网企业作为实际的出发点进行决策以便推进电网企业朝着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徐社永.面向电网企业的综合能源业务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8(03):175-176.
[2]曾鸣,武赓,李冉,王昊婧,孙辰军.能源互联网中综合需求侧响应的关键问题及展望[J].电网技术,2016,40(11):3391-3398.
[3]栗源.电网企业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运营模式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8,(4):88-89.
论文作者:郭志炯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能源论文; 电网论文; 客户论文; 服务商论文; 企业论文; 用户论文; 业务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