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增长引起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不平衡增长导致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不平衡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货币过多引致通货膨胀学说的困难

当代经济学中流行较广的对通货膨胀原因的解释主要有三种: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膨胀。这三种理论的一个共同点是:通货膨胀是由于过多的货币追逐相对较少的商品。然而,实证分析中有三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威胁着这个命题的成立。第一个现象是货币投放增长与物价上涨在时间序列上没有稳定的同向变动对应关系(参见文献[(3)][(8)])。有人可能争辨说,从货币投放过多到物价上涨有一个时间延迟,这个时间延迟可能是几个月乃至两年。那末是什么因素影响这个时间延迟的长短呢?显然存在着另外的非货币因素,而这个因素对物价的影响更直接。第二个现象是从长期来看,物价上涨幅度远小于单位产量货币存量的增长速度。例如1978—1994年,中国广义货币(M[,2])增长大约24倍,平均每年递增约22%,狭义货币(M[,0])增长约34倍,平均每年递增约24.7%;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4倍多,平均每年递增9.4%;而全国零售物价只增长约3倍,平均每年递增约7.3%。再如,从1878—1953这75年时间里,美国货币存量增长了67倍,平均每年增长6%,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了9倍,平均每年增长3%,价格上涨大约小于3倍,平均每年上涨1.5%(参见文献[(8)])。如果物价上涨主要是由于货币过多引起的,为什么中国16年来物价不上涨6倍(按M[,2],24÷4)或8.5倍(按M[,0],34÷4),美国75年中物价不上涨7.5倍(67÷9)呢?有人用货流通速度会不断下降来解释这种现象但为什么货币流通速度会下降呢?这里肯定也是存在着货币以外的原因。第三个现象是在通货膨胀发生时,通常并不是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都按同一比率涨价。而是有的商品价格涨得多,有的涨得少,有的不涨价,少数甚至跌价。这种价格的结构性变化也不是能用货币过多来解释的。另外,还有一个货币投放增长速度应当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多少的问题。如果货币过多确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则应使货币投放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严格保持一致。但经验证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货币当局使货币投放年增长9%,则经济增长不可能达到希望的9%,也许只有4—5%,而物价仍会上升。于是货币投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成为经济学家和货币当局长期争论的问题。只有把物价上涨的机理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

上述四个问题启示人们应当去寻找导致物价上涨的非货币原因。而这个原因比货币更为重要更为直接地影响着物价上涨。不久前这个原因已经找到了(参见文献[(1)][(2)])。实际上,用货币过多来解释物价上涨,只适合于因为战争、动乱、灾害等非常事件而引起的通货膨胀,以及某些国家的恶性通货膨胀。而对和平发展时期所发生的物价上涨,则应当用行业发展不平衡来解释。

二、行业发展不平衡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经济系统中包含着许多行业。这些行业之间以货币作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彼此以对方作为原料供给者和商品消费者。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如1年)来看,每个行业购进其它行业商品的价值必须等于它卖给其它行业的商品的价值。也就是每个行业的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必须平衡。而在行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换时,一个行业的货币收入必定是其它行业的货币支出。因而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看,各个行业的货币收入(和支出)也必须相等。另一方面,各行业生产的商品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完全一致,有的行业增长快,商品增加多(称为先进行业,其中最快的称为领头行业),有的行业增长慢,商品增加少(称为保守行业)。各行业用于与其它行业交换的商品数量的增加地因而不一致。(假设各行业产品中用于与其它行业交换的商品比重不变,这在不太长的时期内误差不大。)而这时要求各行业的货币收入(和支出)增加一致,必然导致各行业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增长慢的行业的商品的价格相对于增长快的行业商品必然要提高。又因为各行业商品的价格通常表现为向下刚性,即先进行业的商品一般不能降低价格,因而保守行业的商品必然要绝对地提高价格。于是表现为整个经济系统的平均价格水平提高了。这就是发展不平衡导致通货膨胀的机理。文献[(1)]据此机理建立了数学模型,推导出了价格上涨的一般规律。就是保守行业的商品相对于领头行业的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等于领头行业增长指数与保守行业增长指数之比。例如,如果工业年增长18%,农业增长4%,则农产品价格上涨13.5%(118/104=1.135)。把这种因行业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物价上涨称为有效通货膨胀,以区别于因货币过多而造成的全面物价上涨(即无效通货膨胀)。这里所说的有效通货膨胀规律,实际上也是建立合理的商品比价关系的主要依据。人们常常谈论农产品价格偏低,资源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偏低。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比价关系不合理呢?是否把比价关系调整到合理以后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不必再调整了呢?实际上,是各行业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了商品比价关系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下这种价格变化不能及时完成,累积形成了比价关系的不合理。在市场经济下这种价格变化及时地表现为保守行为产品价格上涨。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调整就可以使“合理”的比价关系长期保持下去。只要发展是不平衡,比价关系就会不断地调整下去。在市场经济下就会表现为连续的物价上涨。

三、关于1978—1996中国物价上涨原因的证实研究

我们在讨论中必须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有几点必须特别注意。一是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是逐步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这就意味着:(1)价格在经济中开始起着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但价格机制发挥的作用并不完全。政府、企业和居民都有一个逐步适应市场调节的过程。表现在有时价格应该上涨的没有涨够,有时不该过多的却又上涨过多。(2)长期计划经济所造成的价格扭曲需要相当长的时期才能逐步消化掉。建立合理的商品比价关系的依据,不仅仅是根据1978年以来各行业发展形成的格局,而且还根据1978年以前各行业发展所形成的结构关系和比价关系。二是在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农业对物价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这表现在:中国居民消费构成中,食品占50%;零售物价指数中,食品的权数超过50%;加上衣着、日用品、医药等也都与农产品有关,这样零售物价主要就和农产品价格相关。三是中国18年来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发展的领头行业是工业。农业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只能以较低的速度发展。于是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速度就出现了巨大的差距。根据有效通货膨胀原理,这种发展速度差距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零售物价上涨。因此,分析1978—1996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原因,应当从工业和农业之间增长速度上的差异入手。看这些差异与零售物价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是否存在同向变动的关系,是否存在长期一致的关系。定义工业—农业发展速度比(简称工—农业速度比)为工业增加值增长指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指数(均按不变价计算)×100。工—农业速度比表示工业发展速度和农业发展速度的差异。工—农业速度比等于100时表示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相等,大于100表示工业快于农业。小于100表示工业慢于农业。我们来详细分析这三个指标变化的相互关系。

表1 1978—1994中国物价指数与工业—农业发展速度比对照表

资料来源:①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6,1983。②国家统计局,“关于1996年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本文所引用的其它数据,除了另有说明,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1、零售物价指数与工—农业速度比的关系。从表1的第1列与第2列可以看出,零售物价指数与工—农业速度比之间基本上存在着同向变动的关系。具体表现为:(1)18年中有7年零售物价与工—农业速度比几乎完全一致;(2)有5年工—农业发展比超过或接近110时,零售物价大幅度上涨,其中1980,1985的零售物价指数低于工—农业速度比,1988、1994、1995的零售物价指数高于工—农业速度比;(3)有3年工—农业速度比小于100时,零售物价有小幅度上涨;(4)有2年的工—农业速度比超过110时,零售物价只有小幅度上涨;(5)只有1年(1989)工—农业发展速度比只略高于100,而零售的物价却大幅度上涨。

第(1)(2)两种情形(计12年)无疑是符合物价涨幅与工—农业速度比紧密相关这个理论的。第(3)种情型需要稍作解释。1981、1982、1990年这三年的工—农业速度比小于100,即农业发展快于工业,照理价格应该下降。但是因为①价格具有向下刚性,②工农业产品的比价关系一直不合理,农产品价格偏低,故在农业发展较快的1981、1982年,仍小幅度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所以这三年价格没有下降,但上涨幅度很小。因此,这三年的情形不能算作背离物价涨幅与工—农业速度比紧密相关的理论。需要特别解释的是第(4)(5)两种情形(计3年)。1989年零售物价大幅度上涨是1988年发生高通货膨胀的延续。而政府的严厉紧缩措施使工业发展速度人为地降低到接近于100的水平。零售物价指数大幅度偏离工—农业速度比主要是因为“治理整顿”措施的非市场化作用。另外还因为1988、1989年诱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其它几次不同。零售物价各项目中,一般日用品包括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最高,而不象其它几次食品涨价最高,故降低工—农业速度比对物价抑制作用不明显。1991、1992年物价未能“赶上”工—农速度比是因为:一方面受治理整顿措施的影响,价格改革尚未出台,另一方面市场疲软,工业品库存量增加,工业快速增长的产品并未完全实现交换。总之,1989、1991、1992这三年非市场化因素作用较大。

由此可见,18年中零售物价指数在多数年份是与工—农速度比一致或基本上一致的。如果不仅单单从每年两者的对应关系来考察,而且还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考察这两者的关系,则更能证实这种一致性。我们把这18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1984年,第二阶段到从1985—1996年。在第一阶段由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农业以超常的速度发展,而工业经历了调整,发展速度中等,工—农业速度比多在100附近,故零售价格指数多在103以下,只有1980年因工业发展较快和农业受灾,工—农业速度比达114.4,零售物价指数达106。这一阶段GDP平均年递增8.8%,其中工业增加值平均年递增也为8.8%,农业增加平均年递增7.3%,而物价平均年上涨仅2.8%。在第二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速度大大降低,工业则高速发展,工—农业速度比有8年在106以上,其中有6年在110以上,故零售价格指数有8年在105以上,其中有4年在110以上。这一阶段GDP平均年速增9.9%,其中工业增加值平均年递增13.8%,农业增加值平均年递增3.7%,而零售价格平均年上涨8.5%。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的差异愈大,物价上涨的幅度也就愈大。我们重点考察第二阶段的零售物价和工—农业速度比。考察表1的第4列和第5列,可以发现,以1984年为基年,到1988年和1992年,零售物价和工—农业速度比几乎完全一致;在1993年和1994年,这两个指数也相差不大。这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工—农业速度比决定了零售物价指数;虽然在某些年份这两个指数可能不完全一致,但从一段时期来看,这两个指数是会趋于一致的。据我们可以这样解释1984年以来物价上涨的形态。1985年,零售物价理论上本应上涨16.1%,由于某种原因实际上只上涨了8.8%。1986年和1987年的零售物价上涨幅度,只是基本上达到了当年因工农业发展不平衡应上涨的幅度,直到1988年零售物价上涨才基本“填平”了当年应涨的和1985年应涨未涨的幅度。1989年零售物价上涨超过了理论上的应涨的幅度,但1991年和1992年上涨幅度小于理论值,使到1992年这两个指标又基本上“补齐”了。1993年零售物价上涨略小于理论值,1994年上涨大于理论值。可以说,1984年到1994年零售物价实际上涨了163.6%,工业增长速度比农业增长速度快152.5%,零售物价上涨幅度中,有93.2%(152.5/163.6=0.932)可以看作由于工业和农业速度不平衡造成的。1984年到1993年零售物价实际上涨了116.6%,工业增长速度比农业增长速度快121.4%,1993年零售物价低于应涨幅度的4.1%(121.4/116.6=1.041)。

我们还可以利用回归分析来证明零售物价指数与工—农速度比之间的紧密关系。利用表1的数据,剔除受非市场化影响较大的1989、1991、1992这3年数据,得出回归方程为

Y=0.650X+38.6

式中X为工—农业速度比,Y为零售物价指数。相关系为0.738,在1%的检验水平上检验通过,说明这两者显著相关。(1)式说明,当年工—农业速度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零售物价上升0.65个百分点。

2、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工—农业速度比的关系。

从表1第2列和第3列可以看出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工—农业速度比也基本上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具体表现在:(1)18年中有8年当工—农速度比高于106时,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都高于106。(2)有2年工—农业速度比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大致一致。(3)有4年当工—农业速度比小于或稍大于100时,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有小幅度提高。(4)有2年工—农业速度比不高而农副产品价格指数很高。(5)有2年工—农业速度比超过110,而农副产品收购价反而下跌或提高很少。

第(1)(2)两种情形(计10年)符合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工—农业速度比一致的规律。第(3)种情形(计4年)需稍作解释。1981,1982,1983,1984这4年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扭转前20多年中形成的工农业产品比价格关系不合理的局面,于1979年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并在其后几年里不断以适当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需要作解释的是第(4)(5)两种情形。1979年国家为扭转农产品价格过低而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1989年因受治理整顿影响,工业增长速度锐减,工—农业速度比大幅度降低,但因1988年开始的通货膨胀是耐用消费品大幅度涨价,农产品收购价格被动跟随而上涨。1991、1992年则因治理整顿,价格改革没有出台,农产品被人为压低了价格。这4年是非市场化因素造成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偏离理论数值。

以上从逐年的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工—农业速度比的对应关系讨论了这两个指标的一致性。我们还可以从一个较长时期来再次验证这种一致性。1979—1984年农产品大幅度提价是对计划经济时期农产品价格过低的合理补偿。以1984年为基年,考察各年的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工—农业速度比的关系。从表1的第4列和第6列可以看出:(1)1985—1987,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低于工—农业速度比;(2)1988—1991农副产品价格指数高于工—农业速度比;(3)1992—1993,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低于工—农业速度比;(4)1994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九高于工—农业速度比。这说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也是要与工—农业速度比基本保持一致的。

可以用回归分析来验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工—农业速度比之间的紧密关系。利用表1的数据,剔除受非市场化影响较大的1979、1989、1991、1992这4年的数据,得出回归方程为

Z=0.869X+18.0

式中Z为农副产品价格指数,X为工—农业速度比。相关系数为0.606,在5%的检验水平上检验通过。说明这两者显著相关。(2)式说明,当年工—农业速度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农产品价格约上升0.87个百分点。

3、零售物价指数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的关系

对比表1的第2列和第3列,发现这两个指标几乎完全线性相关。17年都呈同向变动关系。17年中有16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当年上涨幅度高于零售物价上涨幅度,只有2年(1988、1990)低于零售物价上涨幅度。利用回归分析(剔除1979年)得到方程

Y=0.568X+45.9

Y,X意义如前,相关系数为0.908,在1%检验水平上检验通过。说明两者紧密相关。(3)式的意义是:16年的统计规律看,当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零售物价将提高约0.57个百分点。

回归方程(1)、(2)(3)将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解释为当年工—农业发展比提高或当年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即方程的一项次系数)。那么价格上涨的其余部分如何解释呢?可以说其余部分上涨的根本原因仍是工业和农业发展不平衡,不过不是由于当年的不平衡,而是由于前若干年的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不平衡而对本年物价产生的影响(即方程的常数)。

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978年以来我国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工业发展速度大大快于农业造成的。

四、关于1978—1994年中国物价上涨原因的进一步讨论

1、1978年以来,中国物价上涨幅度基本上与工—农业速度比保持一致。到1984年,零售价格指数为117.7,工—农业速度比为108.8。物价高出理论值8.9(117.7—108.8=8.9)个百分点,是为了改变1978年以前就形成的农产品价格过低的局面。这一阶段工业与农业发展速度相差不大。1985年以后农业在多数年份发展缓慢,而工业则在大多数年份高速度发展,工—农业速度比在大多数年份比较高,零售物价指数在多数年份较高。

2、1978年以来发生的物价上涨,除了因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不平衡这个主要原因之外,也有其它原因起到一定的作用。最明显的是1988、1989年的物价上涨。其诱发原因是政府号召全国人民一起来闯过价格关。大多数居民闻风而动,抢购物品(主要是耐用消费品)以图保值,而一些工商企业则囤积惜售商品以待涨价获利,加剧了商品短缺,需求过旺的印象。那次物价上涨中,涨幅最高的不是农产品而是工业消费品。这种因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行为的突然变化而造成的物价上涨只是诱因。使这种诱因能产生作用的条件有二:一是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的差距,二是当时工业消费品还未完全摆脱短缺的局面。这也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3、1993—1995年发生的物价上涨,则主要是因为工业和农业发展不平衡。另外还因为1989—1991年的治理整顿,推迟了早应出台的一些价格改革措施,人为地压低了农产品价格,使得到1993年较大范围地放开价格时,农产品价格短期内大幅度提高,造成零售物价大幅度上涨,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不大。这次物价上涨,并非源于商品短缺,而主要源于各行业商品比价关系的结构调整。这正是工业和农业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1993—1995年的物价上涨的另一个特点是资本品涨价在先,消费品涨价在后,资本品价格从1993年下半年回落,而消费品价格逐步上扬。资本品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一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很快,其次是投资品生产企业的行为尚不适应市场运行的有序竞争机制。消费品价格上升的原因则主要是农业发展长期慢于工业。投资增长快可以通过整顿金融秩序,控制投资规模来解决,因而投资品价格可以很快回落。农业发展慢则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手段可以采取。农业发展大大慢于工业的局面不是90年代才形成的,而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形成,1978—1984年有所改善,1985年以来又有反复。这种局面在正常情况下短时期内难以改变,除非采取激烈措施人为压下工业发展速度。另一方面,这种局面也没有恶化,因为农业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1983—1995年物价上涨的上述特点,容易使人们在一开始为资本品价格上涨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以为是投资需求增长过快和货币投放过多导致物价上涨,而忽视更深层的农业问题。在按照紧缩的思路采取一系列措施后,人们发现物价并没有按照预期的目标降下来(如低于10%),反而更高了。这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农业问题对物价的重要性。

4、1996年物价涨幅较低,根本原因是经济3年的宏观调控,把工—农业速度比压低了。再次印证了零售物价大体与工—农业速度比持平的规律。

五、关于有效通货膨胀规律的几点说明

1、区分有效通货膨胀和无效通货膨胀。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不平衡而造成的物价上涨,不同于需求过旺或供给不足而造成的物价上涨。它是在需求与供给大体平衡时发生的。其机理是工业因发展快“付得起”较高的农产品价格,而农业因发展慢需要提高农产品价格才能“买得起”工业品。其效果是工业因此而获得了市场,为其更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因而“分享”到工业发展而带来的好处,因而把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物价上涨称为有效通货膨胀。供求失衡造成的物价上涨,是需求方为争夺短缺的资源不得不付出高价。在局部供求失衡的情况下,供给方因其供给量少,虽然价格上涨也未必能真正获得益处。需求方因而也未获得更大的市场。双方都未获益。在全局供求失衡的情况下,各方均因价格普遍上涨而未受益。因而把供求失衡,特别是总需求大于供给而造成的通货膨胀称为无效通货膨胀。供求不平衡当然会引起涨价。供求平衡而发展不平衡也会涨价。中国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并非因为农业歉收而造成了供给减少,或工业发展而造成了需求增加,引起供求失衡造成的。

2、解决4个经济学难题。有效通货膨胀规律的发现,解释了本文第一节所提到的用货币过多所不能解释的三个现象。物价上涨是由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当货币投放“过多”而恰恰使各行业比较平衡地发展时,则并不造成物价过快上涨。如中国1978—1984期间那样。即使货币投放不过多,只要造成了各行业发展严重不平衡,也会使物价上涨,如中国的1988、1989、1993、1994等年份那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货币投放增长与物价上涨之间没有稳定的同向变动关系。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物价上涨幅度小于单位产量货币存量的增长速度,即所谓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问题。实际上货币流通速度只不过是用恒等式定义一个量,并不能独立测到。只要行业发展不平衡速度小于货币投放增长速度,从而保守行业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及与此相关的名义GDP增长幅度也小于货币投放增长幅度,就会出现“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现象。至于各行业产品价格的结构性变化,有效通货膨胀原理本身已作了解释。关于货币投放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已经指出货币投放增长应当与领头行业保持一致。换算成其与整个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也就是领头行业增长速度与整个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这取决于领头行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以及各非领头行业的增长速度及其与领头行业的相对比重。换句话说,货币投放增长速度取决于欲达到的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政策,而不应当取决于价格上涨幅度及所谓的货币流通速度。

六、关于治理通货膨胀对策的讨论

1、治理通货膨胀需要政治决断。在找到了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后,我们就有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的理论基础。必须强调指出,经济政策,包括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不仅仅涉及经济问题,还涉及到社会文化传统和政治问题。决定经济政策不能主要依靠经济学家的智慧,更要依靠政治家的决断。经济学家的任务是阐明各种可供选择的政策的实施条件和后果,即摆明事实。政治家的任务则是在经济学家摆明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和选择。这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对经济学家所摆明事实本身的可信作出判断。有些问题经济学家自己就没有弄清楚,有些问题经济学家之间争论不决,政治家的任务这时就应拿出自己的办法。二是要对经济学家所摆明事实作出价值判断。即使经济学家所摆明的事实中可信的,政治家也应从更广泛的视野和更高的角度作出取舍。

2、争取工业和农业比较平衡的发展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为了治理1993年以来的通货膨胀,党和国家采取了许多正确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农业。这是减少工、农业发展速度差距的积极办法,也是实现高速发展并保持较低通货膨胀的根本途径。高度重视农业应当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经济政策。而不仅仅是为了对付这次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短期政策。否则,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即使暂时压下去了,不久还会再次抬头。历史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1980年发生的通货膨胀因其后几年农业的高速发展而得到很好的解决。1985、1988年发生两次通货膨胀,主要是靠降低工业发展速度来治理,农业并未得到较大的发展。因而效果就不如1980年的那次好。1993年至今发生通货膨胀,开始时也是主要以降低工业速度来治理的,直到1994年下半年才强调重视农业。也可以说,1993年发生的通货膨胀,更深层的原因是在1990、1991、1992年就潜伏下来了。那就是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在1990、1991两年反常下降,1992年也提高不多,对农业投资比重也连续下降。由此而损害了农业的发展,使得工农业发展速度差距拉大。尽管在改革进度放慢时,这种差距当时并未反映在价格上涨上。但随着改革措施的出台,这种速度差距对价格的作用很快表现出来。

3、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治理只能起配合作用。我们已经论证了物价上涨与货币投放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间接的联系当然是有的,那就是不同的货币投放方向造成各行业有各自的发展速度,各行业之间发展速度的差距造成物价上涨。因此,货币紧缩政策如果能减缓物价上涨,那是因为紧缩使领头行业发展放慢,从而使各行业间发展速度差距减少(如中国1990年)。紧缩也可能没有减慢速物价上涨,那是因为没有使各行业之间发展速度差距减少(如中国1993、1994年)。同样,货币扩张政策可能导致物价上涨,那是因为扩张使领头行业与保守行业发展速度差距增大了(如中国1985年)。扩展也可能并不导致物价急剧上涨,那是因为扩张并未使领头行业与保守行业发展速度差距拉大(如中国1984年)。这就启示人们,货币政策并不能直接对价格产生作用,只有通过产业政策才能对价格产生作用。因此,治理通货膨胀决不能主要依靠货币政策。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说:人们试图控制的三个经济参数:对人和其它资源的利用水平,价格水平,产品在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分配。人们所能利用的工具只有两个: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用两维工具去控制三维对象就好象驾驶没有副翼的飞机去飞行。需要找到新的控制工具(参见文献[(9)])。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第三维工具就是产业政策。可以设想,用产业政策去控制物价,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去控制失业和投资。货币政策配合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对治理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至今人们还认为货币政策能控制物价,这是难以产生预期效果的。

4、财政补贴是平抑物价的有效手段。有没有办法既能使工业大大快于农业发展而又使物价涨幅不致于过大呢?有。这个办法就是对农业和农产品实行财政补贴。文献[(1)]已经论证了财政补贴的合理性。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对农业实行补贴,其根本原因是为了抑制物价上涨过快。中国也可参考运用。

标签:;  ;  ;  ;  ;  ;  ;  ;  ;  

不平衡增长引起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