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线路损耗的方法及措施论文_闫建康,

降低线路损耗的方法及措施论文_闫建康,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强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衡水 053300

摘要: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线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特别是供电量与售电量之差相比于供电量的百分比。该技术指标能够反映电力技术水平和企业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在节能环保发展的要求下,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努力降低线路电能损耗。本文分析了线损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降低线损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为电力企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降低;线路损耗;原因;措施

一、线路损耗技术的重要性及危害

在配电线路向用户发电、输电过程中,由于配电网结构复杂,配电元件多,线路与配电元件的连接点存在一定的电阻。这些阻力会消耗一部分能量。一条线路可能造成的消耗很少,但多条线路的共同消耗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损耗的存在不仅降低了电能的传输效率,而且增加了电力企业的供电成本。因此,有必要减少配电线路的损耗。

在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节能降耗技术,可以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发电的能耗,最终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的环境目的。另一方面,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促进居民的用电成本的降低。节能损耗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民生,使节能降耗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此外,电力行业节能降耗技术的引进,也是对国家提出的“三去一减一补”要求的积极响应。

线损主要包括技术损失和管理损失两部分。技术损耗是由变压器铁损、介质电容器、电度表电压线圈和输电线路等引起的,是输配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管理损失是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善、测量设备误差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电网的损耗不仅造成供电企业的电力浪费,而且损害电力企业的发展资金,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线路电能损耗的主要原因分析

1.技术损耗因素

技术损耗线损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技术原因:(1)电网线路整定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用电量正在逐步增加。电网定线问题与用电需求之间的矛盾容易导致线损。有些地区线路太长或线路迂回过多。在线路使用过程中,负载电压和电流越大,线路损耗越大。同时,导线和线路的截面积也是造成线损的主要原因。(2)电力设备运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安装运行不合理,空载和负载损耗导致线路损耗,电气设备绝缘不良,电气设备外部工作环境温度过高,电气设备散热不良、配电线路老化等原因,会导致线损增加。(3)电力系统设计。在电力系统设计中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线损;在电力系统设计中使用准确、灵敏的电能计量装置,以及正确的接线和合理的计量点设计,可以减少线损

2.管理损失

管理线损也称为营业损失,由用户违章用电与窃电损失、电网元件漏电损失、营销抄核收差错损失、计量表计误差损失四项不明损耗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部分线损主要因为管理人员管理疏忽或管理系统漏洞所致。违章用电,是指用户擅自改变用电类别(低价用电线路上擅接高价用电设备)、用户设备容量超过报装容量或私自增加用电容量、擅自迁移改动电力企业计量装置等行为。随着高科技手段的应用,窃电手法隐蔽、多样化,但概括起来主要利用欠压、欠流、移相、扩差、无表等手法。配电线路设计不合理,供电半径大,运行维护不足、负荷管理不到位等引起线损。在抄核收环节,错抄、漏抄、以及核算不认真,从而造成线损。计量表安装不当、故障、老化、到期。

三、降低线路损耗的措施

1. 加强检查线路设备技术参数

对线路设备技术参数进行检查是为了减少电力系统的线路电能损耗。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各种配电装置,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在电流互感器的检验中,必须确定电流互感器的类型、样式、等级和额定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电流互感器的等级为0.2-0.5。一次电流不能低于额定电流的20%或高于额定电流的120%,总二次负荷不能超过规定容量的上限。在对测量装置的检查中,要注重接线的准确性,包括一次接线和二次接线。其次,判断整体结构的完整性,检查电度表的性能参数,确保电度表与电流互感器匹配。如果在安装电度表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及时纠正。

2.合理有效布局电网结构,并优化线路的运行

电网结构的分布直接影响输电线路的损耗。电网布局应本着高效、低能耗的原则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所有因素。首先,在架设线路之前,我们应该大致了解架设区域的用电强度。在选择设备和线路时,应尽量选择高于当地电压负荷的设备,以有效保证电能的传输速度。其次,要考虑配电线路经过的区域,设置合理的电源点。例如,城市地区可以采用高密度、大容量的电源点设置;可以采用电源点为中心,向周围进行辐射的射线式线路连接。这样的电源点设置和线路连接,可以有效降低输电过程中的功率损耗,提高供电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3.加强优化配电运行过程中的计量设备

计量设备直接影响用户的电费。必须保证配电运行过程中使用的测量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保证电能表的准确度对用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用户配置电能表的准确性,需要对电能表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换。测量设备不仅关系到每个用户的实际使用,也是衡量用电效率的重要指标。线损是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线损的实际情况可以从测量设备中及时发现,然后通知相应的管理人员,然后有针对性地处理。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线损问题,为提高线路运行效率做了重要准备。

4.建立配电运行过程中线损管理制度

一个好的制度是有效促进各行各业发展的保障,电力行业也不例外。由于电力行业起步较晚,线损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立健全统一的线损管理制度,对配电运行过程中的线损现象提供重要指导。造成线损的原因不仅是输电线路本身的问题,而且是相关人员操作不当。通过建立和完善线损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相关人员的误操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线路运行过程中的线损。

5.优化电网无功配置

在电力系统配电线路中,会产生大量的无功电流,导致配电线路能量损耗增大,严重降低变压器的利用率,影响用户电压。因此,应优化无功功率分配,使无功电流引起的损耗最小。无功补偿措施主要通过采用技术措施来实现配电线路的降损。优化无功功率分配的方法是优化和合理调整无功潮流分布,降低网内有功损耗,保证用户电压水平满足用电要求。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6.加强防窃电管理

深入广泛开展《电力法》宣传工作,倡导广大用户依法明确用电责任;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窃电行为,提醒用户漏电,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组织各单位企业交流防止窃电经验。

结束语:降低线损是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同时,降低线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提高效益,必须把技术和管理结合起来,把线损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黎丰毓.基于用电检查降低线路电能损耗的途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3):35+37.

[2]陈文砚.10kV及以下供配电线路线损及应对措施分析[J].安徽建筑,2017,24(06):231-233.

[3]张鹏.关于降低供电线路电压损耗方法的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256.

[4]邹宁.浅议降低线路损耗的方法及措施[J].机电信息,2012(09):170-171.

[5]王浩锐.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措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论文作者:闫建康,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降低线路损耗的方法及措施论文_闫建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