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片编辑:“眼球经济”的“操盘手”(论文文献综述)
严海艳[1](2019)在《基于行业需求的编辑出版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进步,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出版备受挑战,数字出版迅速发展。新闻出版单位对人才的渴望并未缓解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困境,如何更好地培养出企业想要的人才是编辑出版学教育需要考虑的问题。基于行业需求进行编辑出版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需要从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入手,切实培养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过硬的人才。
李佳敏[2](2018)在《网络时代话语表达呈现及趋势危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场域无限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特征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话语固有模式,呈现出集浸入式表达、戏谑化表达、利他式表达特征于一体的网络话语表达模式。网络话语表达的内容、建构、形式与方式无疑发生着深刻的变动,随之而来的话语权力危机、注意力经济危机以及话语生态危机和风险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应转变话语表达模式,重塑话语内容建构,从而构筑出体现时代文化与社会环境印记的优质化、有序化、多元化的网络语言。
荀洁[3](2017)在《基于文化批判视角的网络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文化批判视角对网络女性形象展开研究,既缘于完善“媒介女性形象”研究的动机,也缘于面对网络文化失范现象,尤其是网络文化价值观的现实困境所产生的困惑与忧思。自1995年北京世妇会开始,国内“媒介女性形象”研究引发了学界较广泛的关注,曾一度掀起研究高潮。但之后,研究经历了“降温”的低落期,成为“尴尬”的研究领域,主要表现为议题的重要性与相对较少的高质量研究力作,以及结合现实语境的整体性研究之间的反差。在网络文化实践方面,处于商业化发展快轨之上的中国互联网,在当下消费性文化市场的恶性膨胀中,其文化热点和中心表现出了向趋乐避苦、纵欲狂欢的价值取向演进的态势,充斥美女视像和色情文字,亟待管理遏制。本研究鉴于上述研究和实践中的缺憾,力图从以下五个层面展开中国网络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书写的研究。第一,结合中国互联网应用的更迭历程,考察网络文化热点中女性形象的出场问题。自1995年开启商业化探索之路后,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从Web1.0到Web3.0的时代更迭,女性形象伴随各个阶段层出不穷的网络文化热点陆续出场。1995年初至1996年初,互联网在中国尚处于边建设边开发的“草莽期”,上网还没有形成气候,谈及“网络文化”和“网络热点”为时尚早,也还没有出现引发广泛关注的女性形象。在1997年至2002年的Web1.0阶段,“网络文学”的勃兴成为当时中国网络文化的热点,网络写手们借助都市爱情小说,展示了处于爱情萌发期的年轻人面对爱情时的幻想、憧憬与颓靡,有着较多描绘男女亲昵欢爱、风花雪月的图景,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纷纷出场。在2003年至2009年的Web2.0阶段,女性经由博客、论坛等涌入网络社区,扑面而来、不设门槛的话语权像是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女性借此书写欲望、聚拢人气。在2010年至今的Web3.0阶段,微博、微视的“助阵”更是令女性形象五花八门的欲望书写甚嚣尘上,女性更多地被作为物和情欲对象展示,你方唱罢我登场。第二,在筛选整合网络文化热点与出场女性的基础上,归纳出女性形象的不同类型与特征。依据网络女性形象引发关注的不同特质,可以将她们大致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作为“审美”客体的女性形象,突出表现为对自身的官能美所产生的快感的追求,以及依靠裸露身体来赚取钱财和释放个性。第二种作为消费客体的女性形象处在主动出卖自己或被他人出卖的位置,这些出卖行为以追名逐利为目的,女性的情绪情感、容貌身姿和巧言偏辞等被作为卖点凸现出来,网民则以“凝视”的方式进行消费。第三种作为戏谑客体的女性形象在网络恶搞、人肉搜索和网络发帖等形式的话语狂欢中,表现出了集体欢腾的狂欢特征,形成了搞笑逗乐或讥笑嘲讽的效果,在狂欢至死的信条下还常常引发理性失范和网络暴力。第三,在与现实语境的互动关联中,剖析女性形象所传递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文化研究的中心任务就是对价值观进行总结与反思。所以,在对网络女性形象的类型与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还需从意识和精神层面对文本进行反思与批判,解读其中所映射的文化价值观,揭示文本背后话语权力的运行机制。概而言之,网络女性形象所映射的文化价值观是趋乐避苦的“纵欲”思想,即在欲望的满足中“寻欢作乐”。欲望具有“无限性”,网络女性形象所书写的欲望突出表现为“现世收益的欲望”、“张扬自我的欲望”、“广场狂欢的欲望”、“物质消费的欲望”和“身体消费的欲望”,意图在放纵这些欲望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这一文化价值观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体现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合力。第四,在盘根错节的话语权力中,反思生成网络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价值观的文化社会背景。网络女性形象的建构和价值观的书写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盛、大众教育水平的提升、社会思潮的变化和媒介技术的发展等紧密相关,经历了历史文化的“雕塑”和时代精神的“捆绑”,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在回望传统文化和环顾当下社会文化后可以发现,网络女性形象的建构和价值观的书写突出地表现为“欢场”遗风、后现代主义文化潮流、消费社会、互联网新技术特征与泛商业化发展的影响,同时还与网络文化欠缺合理的价值理性脱不了干系。第五,在解读与反思的基础上,探寻重构网络女性形象的行动策略。面对网络女性形象及其映射文化价值观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我们既要从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也要从寻求舆论共识上下功夫,根据传播学规律,充分发挥舆论领袖在影响网民态度方面的作用。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引导互联网监管走上多元合作治理的道路来完善网络文化治理,通过健全网络文化立法、建立多元参与的监督机制,来健全网络文化监管的法制,同时还要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发挥精英文化的引导作用、推广性别平等教育和抢占先进性别话语的主动权方式,来强化网络文化建设。
吴俊[4](2017)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任何文化形态都有其生命周期,都有它的顶峰,因而有它的拐点。2014年被公认为是传统电视发展的拐点,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双重下滑,给电视发展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雾霾。传统电视发展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方面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传统电视正在迎来最寒冷的冬天,正需要浴火重生、凤凰涅盘;以互联网电视为代表的新兴电视方兴未艾、前途未卜。面对这种情势,我们亟待需要对电视整个行业进行重新理解、评估和反思。立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语义定义法、种差定义法和语境定义法重新定义了电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是指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以电子技术及设备向联点网络化观众传送活动的图像、音频和信号,主要采取传递信息和提供娱乐的方式为用户创生公共(家庭)领域平台、建构文化论坛、开启观察和体验世界另一扇窗口的大众传媒媒介。为进一步深化对电视的认识,在简要回顾了电视的百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作了类型化处理,本文重点解读了互联网电视、IPTV、OTTTV等新类型。透过电视的诸多类型,我们看到了电视三大显着特征,即线性与非线性并存、集中化与碎片化并存、控制与互动并存。作为进一步理论延伸,我们阐释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需要拓展的四大功能,即在复杂舆论环境中,不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功能;在人机互动的技术演进中,探索智慧电视的发展路径;在多元文化中,提升受众与媒体人自身的新媒介素养;在游戏巅峰中,恪守电视文明的进化规律。从纯粹理论世界走入电视现实世界,重新审视电视的生存境遇,我们发现当前电视发展正面临着五大突出矛盾和挑战:控制模式与彰显用户主体性的矛盾、高昂制作成本与收视率下滑的矛盾、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健康发展的矛盾、娱乐化趋势与恪守精神品格的矛盾、产业发展私益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同时电视发展也迎来了难得机遇:宏观政策调控是电视发展的制度红利、市场刚性需求是电视发展的坚实基础、多元技术支撑是电视发展的核心动力。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重燃电视的发展引擎。推动传统媒体从内容、渠道、平台到管理、经营等方面深度融合,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并最终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这是国家层面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的强大思想理论基础。媒体融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厚实的理论基础:数字语言是媒体融合的技术基础、萨弗法则是媒体融合的时间基础、优势互补是媒体融合的功能基础、业态竞争是媒体融合的生态基础、用户需求是媒体融合的动力基础。这些理论基础为有效破解媒体融合缺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4大共性问题以及理念失衡、路径依赖、路径选择、非对称突破、整体协同不够等5大个性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钥匙。中国电视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把理念融合作为根本指向、把内容融合作为中心内核、把平台融合作为主导逻辑、把渠道融合作为主要延伸、把技术融合作为动力支撑。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文以实证分析法梳理了《爸爸去哪儿》的范本价值,并继而由节目层面的融合发展上升至对整个湖南广电传媒生态圈构建的思考。湖南卫视+芒果TV“一体两翼、双引擎发展”战略,是国内传统媒体不甘新媒体碾压之势而加速催生的广电融合发展典范。在台网融合互动过程中,实现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台网共享,同时有利于探索国有传媒企业在人才流动、机制创新、对接资本等多方面的创新。毫无疑问,湖南广电的标本意义在于,为当前国内传统媒体探寻转型之道,目前来看,效果明显,至于纵深发展的结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如果说融合发展体现的是电视的实践理性,那么多维进化彰显的是电视的纯粹理性。作为一种全面而深刻的电视进化理论,需要重新描述和阐释电视融合之后的应然状态,即电视要融合成什么样貌,这就为我们敞开了电视研究的多维高度。电视的多维进化不同于有机体的进化是自然而然、必然性进化,更不是达尔文主义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而是借助人类科学技术、理性、民主和法治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进化是电视发展的基本前提,控制和利用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直接后果、虚幻化和碎片化是难以察觉的技术陷阱、超越“技术陷阱”而获重生是破解技术斯芬克斯之谜的有效途径。理性进化是电视发展的灵魂,媒介技术只是个工具,而人才是目的本身。我们要高度警惕理性沦为技术的奴仆,有必要发起一场数字化的理性抗命,防止公民被数字化的自我蚕食;要相信理性、坚守理性、弘扬理性,因为自由意志需要理性:控制意味着对我们所控制的东西负责任;一切技术进化都有得有失,实际上一切进化都是利弊皆有的交易。民主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电视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集成大众智慧,让用户参与选题、参与设计、参与创新、参与内容创造;要以众汇智、以众聚力、以众创新,努力在激活“众”平台效应上优化民主结构,改善民主质量。法律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保障。法治是人类治国理政的理性选择,是优于一人之治的理想方式。法治所蕴含的理想、精神、价值、方式和手段给人类以知识、智慧、启迪和力量,它既能为人类定纷止争,又能引导人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因而提供一种争议和秩序统一的规范。电视作为人类文明和伦理精神的传播使者,必须用法治来规约其成长和发展行为:法治要求电视传播符合客观事实的内容、法治要求电视传播合法的内容、法治寻求表达自由和政府管制平衡、治保障电视发展的合法权益。经由多维进化,电视才可能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负责任的主流媒体,才能为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平台和创造条件。
邸敬存[5](2017)在《媒体表达侵害公共秩序的主要类型及其规制》文中研究指明谣言,虚假商业宣传与虚假金融(证券)信息,涉民族(种族)、宗教歧视(或仇恨)言论,伪医疗、伪保健信息等四类信息的媒体表达,往往侵害公共秩序。本研究详细梳理了前述四类媒体表达的具体表现,并主要从法律视角入手分别对四类媒体表达规制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谣言往往侵害公共安宁,需要依法规制。适用刑法规制谣言要恪守谣言入罪的三条标准,即:信息虚假;故意(编造);造成现实危害。同时,用来规制谣言的具体法律条款要符合基本法理。诽谤罪、寻衅滋事罪的适用,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其所保护法益的边界,应该设置煽动扰乱公共秩序(骚乱)罪来取代相关罪名的适用。《广告法》对虚假广告的规制作出了详细规定。虚假代言人广告泛滥的主要原因是监管出现疏漏,消费者的监督能促使相关责任主体的行为向法律回归;竞价排名属于广告是国际常识,在我国也不存在法理困境,应通过严格执法来遏制其危害;事件营销型炒作适用“非法经营罪”规制存在一定的法理困境,应将其纳入广告法规制范畴。另外,我国立法倾向于严格管控证券信息的传播。国际社会对民族(种族)歧视或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在理念上是有共识的,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却存在较大差异;“亵渎宗教”类媒体表达的规制,则带有强烈的文化特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在规制途径上存在重大差异。在我国,在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受媒体表达侵害问题上,相关立法是比较完善的;但我国无法立法禁止媒体“亵渎”宗教,这与宗教世俗化、文化化等因素有重要关系,也是《宪法》第36条的必然要求。舆论调节和媒体自律也是规制相关媒体表达之危害的重要途径。媒体要通过坚守专业理想和提升专业素养来有效遏制伪医疗、伪保健类媒体表达的危害;要通过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改进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策略等途径有效遏制谣言;要在媒体自律领域给予宗教充分尊重,杜绝无底线的“亵渎”等。
崔婧文[6](2017)在《网络大电影的现状与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网络大电影是指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所拍摄的,题材符合主流受众口味、制作水平相对较高、内容和结构较为完整、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上、主要在移动端和电脑端播放的影片。随着中国网民人数的增加,网络大电影发展迅猛,已然成为各大视频网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优酷、百度、搜狐、爱奇艺都设有网络大电影专栏,其中爱奇艺的网络大电影成绩显着。如今,电影播放平台从传统院线转向互联网平台,由以前的买票到现在的付费点播。与中国传统的电影产业相比,网络大电影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具有非常大的内在增长潜力。据统计,移动端看网络大电影的比例较高。移动端所常用的几种系统(如IOS、安卓、黑莓、塞班等)中,又以安卓系统的使用率最高。可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大电影的市场空间将得以广为扩张。但在目前情况下,网络大电影还面临着利润微薄的瓶颈,它的制作费用在逐步增加,但是真正带来的利润却不足5%。虽然网络大电影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要想发展成为具有独特、创新的内含价值的东西,必须关注片名、海报和最开始的六分钟。在这三项要素上做到惹人注目,将是网络大电影取得成功并实现付费点播的关键所在。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网络大电影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网络大电影的产生背景、概念、界定、发展历程和特征,并与相类似的概念进行了对比。第三章对网络大电影的产业链进行了分析,以爱奇艺等主流视频网站为例,主要从融资、渠道、发行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是网络大电影的受众分析,根据问卷回馈的信息对受众的结构、喜好进行分析。第五章对网络大电影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析,对网络大电影进行了优劣势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并对网络大电影的前景提出了相关建议,意在对业界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曹蔚[7](2016)在《跨界与粉丝:“轻”电影主流化趋势下的媒介奇观》文中提出当今电影正处于快速流转的变动之中,交互与融合赋予了电影更为复杂的形式与内涵。“跨界”、“粉丝”、“轻电影”、“青春片”正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特殊的时代注脚。“轻电影”的创作主体“跨界导演”从演员、作家、音乐人等多个行业错步走来,带来电影导演与受众身份的难以定义,却一同缔造了中国电影全新的气象。“轻电影”作为“国产电影的新鲜血液”,在商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品性等方面的追求与传统艺术电影迥然有别,作品多呈现出零散化、偶发性、人为性等不稳定倾向。本文试图通过厘清“轻电影”创作动力、发展脉络及类型流变的轨迹,找到类型电影创作接受程式中商业化、娱乐诉求、梦想与逃避现实的正当性,对“轻电影”、“跨界”、“粉丝”的特质及其关联性给出学理上的论证与交代。在之基础上,本文拟深化理性思辨,分析“轻”电影商品属性与艺术属性相互制衡过程中深藏的文化症候与生态危机,寻求产业化视域下国产电影的文化担当与艺术本体回归,尝试提出“轻”电影未来的探索发展之路。希望本论文能对现当代视野下华语电影身份建构、美学传承、发展走向等相关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创新视角与理论支撑。
文杨晓[8](2015)在《《城市画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中产阶层规模的扩大,国内兴起了一种以满足新阶层文化需求为目标的杂志形态,即城市生活类杂志。《城市画报》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以“反映现代都市年轻人的生活形态”为主要内容,以“新生活的引领者”为口号,旨在对城市生活和时尚趋势进行前瞻性观察,并为读者塑造及传播一种优雅精致的生活理念。《城市画报》作为一本城市生活类杂志在文本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它聚焦于城市、文艺、生活三大主题,在语言风格上呈现散文化特征,并重视情绪的表达;大篇幅的图片与色彩搭配更是尽显小清新之风。在文化内涵方面,《城市画报》体现了城市文化、小清新亚文化和消费主义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融。首先,通过拉斯韦尔5W模式对《城市画报》文化传播过程展开分析,可以总结出该杂志与其所传递的城市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共生关系,能产生双赢的价值。其次,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能帮助探究《城市画报》中小清新亚文化风格的特征及建构过程,即以正面建构的形式,从文字、摄影、服饰、音乐、电影、旅行者六个方面形成小清新亚文化的典型风格,并且在新环境下,这一风格还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最后,《城市画报》的消费主义文化是通过显性消费资讯和隐形消费理念这两种方式表达出来的,尤其是通过宣扬生活方式来间接诱导消费,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在《城市画报》“引领新生活”的口号背后,也存在着价值的误导。不可否认,《城市画报》的编辑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使其在同类杂志中独树一帜,但由于存在着内容娱乐化、选题同质化等现象,它也必须面对文化价值缺失以及新媒体冲击等问题。《城市画报》要想走出一条健康长远的发展之路,就必须思考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对策,在加强内容建设、重视选题策划之外,还要积极传播正确的生活理念,努力加强与新媒体的联动。
翟传鹏[9](2013)在《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文中指出进入到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媒介化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环境。新媒介在给文学写作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文学终结”的声音此起彼伏。媒介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文学现状?文学未来走向哪里?这些学界普遍焦虑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绪论,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并阐明文本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本章对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等概念做出限定。全球化、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分别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历史语境、时代语境和文化语境。新媒介的爆炸式增长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内在动因。在媒介化时代,意义生产、文化传播遵循商品、媒介逻辑。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多元化,某种程度上为文学的再生产创造了契机。这一章评析了马克思、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思想,认为用“文学生产”的理论能动态地分析文学写作、传播、接受、批评等全过程。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是“他律性”的,不同于之前“文学创造”的“自律性”。第二章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本章对文学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变化进行了论证。文学的审美属性消退,让位于商品属性。文学审美物化、泛化,逐渐以消费为导向,表现为日常生活审美。当下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显示出平面化特征,表现为深度感丧失,文学性减弱。但文学性没有消亡,随着图像浸入文学文本,文学性进入影像,意义迅速增殖,文学性泛化。文学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改变,本雅明意义上的“光晕”消逝,“震惊”效果强化,原创性文学发生巨大危机。“机械”复制模式变得更加复杂,文学的虚拟化存在形态多样。图像改造了传统的文学文本,使文学增加了冗余,降低了熵值。第三章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本章对作家地位、角色定位和创作心态进行了分析。新媒介的出现使作家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纸媒的分化使传统作家失去了平台。作家在当下丧失了主流话语权,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作家创作心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群体呈现出较大分化,“前媒介作家”和“媒介化作家”区别显着,网络写手群体崛起。作家的时空观发生明显变化,新媒介使距离趋零,带来了深度情感的消失;绵延的时间形态呈现为空间状态,空间转向在先锋文学中有所体现。受消费市场的影响,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向媒介逻辑靠拢,追求一种快感写作,“凝神冥想”为“心神涣散”所取代。网络作家被重新部落化,这种共时状态的部落化使作家产生了类似于布鲁姆的历时性“影响的焦虑”。“明星作家”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但其自身定位极不清晰。在与媒介的关系中,作家大多倾向于与媒介合流,这造成了作家自主意识的缺如,创作的媚俗化倾向被凸显。作家在公共领域失声,这呼唤着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第四章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本章表述了文学传播现象,探讨了读者的接受心态。在信息爆炸的媒介化时代,文学消费多样化,接受群体分层化,纯文学阅读迅速没落,大众追求快感,阅读层次不高。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以影像为导向的倾向明显。小说改编成影视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抹平作家个体意识的“注水”过程。点击量成为网络文学生产的推动力与评价标准,造成了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写手和读者在创作中双向互动,使网络文学最后成为一种同质化的文学形态。低门槛的网络文学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写作中来,但作品质量普遍偏低。第五章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本章探讨文学生产机制问题,以及文学批评所发生的变异和所面临的挑战。在媒介化时代,传统文学生产机制趋于崩溃,青春文学、大众读物、网络文学、民营出版异军突起。跟风写作成潮,类型化作品迭出不穷。文学批评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批评极度扩张,批评场斗争激烈,这呼唤着新的文学批评标准的出现。结语,总结全文,呼应文章初始提出的问题。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新技术的出现促使媒介场发生巨变,这些变化也使文学生产发生重大危机。文学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但文学不会终结。文学是关乎意义、关乎感情、关乎语言、关乎美的,只要人的感情不消散、追求意义的愿望不消退、审美能力不消失、语言能力不消亡,文学就不会终结。
谢际争[10](2012)在《台湾新闻媒体运作特点浅析》文中研究指明海峡两岸的交流交往近年来日益频繁,在两岸关系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深入了解台湾新闻媒体的运作机制和特点,对于更好地对外宣传两岸关系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改善我们的宣传和新闻报道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长期往来台湾实地采访的经历,以大陆记者的眼光对
二、图片编辑:“眼球经济”的“操盘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片编辑:“眼球经济”的“操盘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行业需求的编辑出版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建基础的专业理论体系 |
二、科学开展实训教学 |
三、对口实践解人才之困 |
(2)网络时代话语表达呈现及趋势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话语表达特征 |
二、网络技术下话语表达危机 |
三、网络话语表达危机治理 |
(3)基于文化批判视角的网络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媒介女性形象”研究的局限 |
二、网络文化价值观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视角、框架与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网络应用的演变与女性形象的出场 |
第一节 女性形象出场的网络发展基础 |
一、Web服务:奠定网络应用的基石 |
二、商业化发展:推广网络应用的驱动力 |
三、网络文化热点:透视女性形象的重要窗口 |
第二节 网络女性形象的出场脉络 |
一、女性形象酝酿待出 |
二、女性形象经由网络文学出场 |
三、女性形象经由网络社区出场 |
四、女性形象藉多元应用出场 |
第二章 网络女性形象的类型与特征 |
第一节 作为“审美”客体的女性形象 |
一、“仙女”形象:激发官能美的快感 |
二、“裸女”形象:凸现视觉冲击的愉悦 |
第二节 作为消费客体的女性形象 |
一、“自傲者”形象:以巧言偏辞为卖点 |
二、“自恋者”形象:以容貌身姿为卖点 |
三、“多情者”形象:以情绪情感为卖点 |
第三节 作为戏谑客体的女性形象 |
一、“小丑”形象:网络恶搞的滑稽与颠覆 |
二、“弱者”形象:人肉搜索的集权与异化 |
三、“自由人”形象:网络发帖的张扬与快意 |
第三章 文化批判视角下网络女性形象的意义解读 |
第一节 现世的欢愉体验与名利收益 |
一、追求即刻的欢愉 |
二、兑现现世的名利 |
三、超越性精神的沦落 |
四、精神收益的货币化 |
第二节 张扬的“差异哲学”与小我情感 |
一、推崇个性化标记 |
二、标准化伪个人策略的宰制 |
三、释放小我情感 |
四、非理性的病态自恋 |
第三节 感官的狂欢与理性的脱冕 |
一、熙攘围观放纵感官享受 |
二、彰显日常生活的消遣属性 |
三、消解神圣的精神启蒙 |
四、引发非理性的破毁 |
五、消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 |
第四节 倡导物欲消费与时尚消费 |
一、倡导宣泄物欲的物质消费 |
二、“消费性偶像”取代“生产性偶像” |
三、倡导炫耀奢华的时尚消费 |
四、消费异化 |
第五节 消费女性的身体景观 |
一、消费的“命令”为女性身体赋值 |
二、女性身体的“美丽意涵” |
三、女性身体的“色情意涵” |
四、引发“身体化”的危机 |
第四章 形象建构与价值观书写的文化语境反思 |
第一节 互联网承袭“欢场”遗风 |
一、“欢场”释义及社会功能 |
二、“欢场文化”的遗风余俗 |
三、欢场文化习惯的延续 |
第二节 消费女性成时代风尚 |
一、后现代主义文化潮流 |
二、消费社会境遇 |
三、美女经济与丑女风潮 |
第三节 网络文化欠缺合理的价值理性 |
一、网络空间价值理性式微 |
二、网络文化规范不健全 |
三、网络文化欠缺“以文化人”的担当 |
四、互联网新技术特征与泛商业化发展 |
第五章 重构网络女性形象的行动策略 |
第一节 完善网络文化治理体系 |
一、互联网实践催生监管变革 |
二、建构网络文化的多元治理 |
第二节 健全网络文化监管规范 |
一、完善网络文化法制 |
二、建立多元网络文化监督 |
第三节 强化网络文化建设 |
一、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
二、发挥精英文化的引领作用 |
三、推广性别平等教育 |
四、抢占性别话语的主动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叙事逻辑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 理解电视的新语境 |
2.1 传统定义的消解与新概念的勃兴 |
2.1.1 语义定义法透析电视的一般规定性 |
2.1.2 种差定义法彰显电视的特有功能 |
2.1.3 语境定义法生发电视概念全新意蕴 |
2.2 电视形态的嬗变 |
2.2.1 新类型与新样态 |
2.2.2 新旧特征的并存与呈现 |
2.3 电视功能的拓展与延伸 |
2.3.1 传播渠道多样化与电视主流坚守 |
2.3.2 人机互动与智慧电视 |
2.3.3 多元文化与新媒介素养 |
2.3.4 游戏巅峰与文明进化 |
3 重审电视的生存境遇 |
3.1 当代电视发展的窘境 |
3.1.1 传统电视的衰落 |
3.1.2 新兴电视的纠结 |
3.2 当代电视发展面临的五大矛盾 |
3.2.1 控制模式与彰显用户主体性的矛盾 |
3.2.2 大制作高成本与收视率下滑的矛盾 |
3.2.3 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健康发展的矛盾 |
3.2.4 娱乐化趋势与恪守精神品格的矛盾 |
3.2.5 产业发展私益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 |
3.3 当代电视发展的时代新坐标 |
3.3.1 宏观政策调控释放制度红利 |
3.3.2 市场刚性需求助推电视新发展 |
3.3.3 多元技术驱动电视智慧发展 |
4 传统媒体互联网化下的电视融合发展 |
4.1 媒体融合的一般理论及其启示 |
4.1.1 数字语言是媒体融合的传播密码 |
4.1.2 技术在媒体融合中的时间战 |
4.1.3 优势互补丰富融媒功能 |
4.1.4 媒体融合中的生态位竞争 |
4.1.5 用户需求驱动媒体融合 |
4.2 当代电视融合发展的五重维度 |
4.2.1 新旧媒体基因下的理念更新 |
4.2.2 台网融合下的路径依赖 |
4.2.3 技术战略中的路径选择 |
4.2.4 创新创业下的非对称突破 |
4.2.5 顶层设计下的整体协同 |
4.3 当代电视融合发展的体系化构想 |
4.3.1 深度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基本理念 |
4.3.2 内容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内核灵魂 |
4.3.3 平台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关键逻辑 |
4.3.4 渠道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主要延伸 |
4.3.5 技术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动力支撑 |
5 传统电视到融媒范本:基于个案的实证分析 |
5.1《爸爸去哪儿》开拓三级产业链进阶模式 |
5.1.1 核心产品产业链奠定致胜关键 |
5.1.2 附属产品产业链催生蝴蝶效应 |
5.1.3 跨界产品产业链拓展模式空间 |
5.2 “一体两翼”打造台网互动新生态 |
5.2.1 内容独播与自制+定制 |
5.2.2 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台网共享 |
5.2.3 人才流动与机制创新 |
5.3 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
5.3.1 资本运作与芒果生态圈的构建 |
5.3.2 增量资本化运作与芒果跨越式发展 |
5.3.3 探路国有传媒企业资本化运作的国家样本 |
结语:电视的多维进化及应然状态 |
一、技术进化是电视发展的“双刃剑” |
二、理性进化是电视发展的灵魂 |
三、民主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 |
四、法律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媒体表达侵害公共秩序的主要类型及其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媒体表达侵害公共秩序的主要类别 |
1.1 社会生活中侵害公共秩序的谣言 |
1.1.1 地震、爆炸、生化等恐怖信息谣言 |
1.1.2 食品、疾病(药品)及人身安全谣言 |
1.1.3 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 |
1.2 虚假商业宣传与虚假金融、证券信息类媒体表达 |
1.2.1 虚假商业宣传类媒体表达 |
1.2.2 虚假金融、证券信息类媒体表达 |
1.3 涉宗教、民族(种族)类媒体表达 |
1.3.1 冒犯宗教 “神圣”人物引发社会冲突 |
1.3.2 煽动种族歧视或仇恨酿成悲剧 |
1.3.3 侵害民族风俗习惯引发社会冲突 |
1.4 伪科学、迷信等类别信息的媒体表达 |
1.4.1 伪医疗、伪保健类媒体表达损害公众生命健康 |
1.4.2 迷信、邪教信息之媒体表达侵蚀公共秩序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侵害公共秩序的谣言之法律(刑法)规制 |
2.1 《刑法》中相关罪名设置及入其罪标准 |
2.1.1 可用来规制侵害公共秩序的谣言的罪名 |
2.1.2 恪守谣言入罪的三条标准 |
2.2 “诽谤罪”之 “但书”适用问题分析 |
2.2.1 “自诉”转 “公诉”的具体标准 |
2.2.2 “公诉”标准的司法实践考察 |
2.2.3 “但书”标准中法理困境再评价 |
2.3 网络空间之 “寻衅滋事罪”适用问题分析 |
2.3.1 网络 “辱骂、恐吓”不宜适用寻衅滋事罪 |
2.3.2 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宜适用寻衅滋事罪 |
2.4 设置 “煽动扰乱公共秩序(骚乱)罪” |
2.4.1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设置有不当之处 |
2.4.2 设置 “煽动扰乱公共秩序(骚乱)罪”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虚假商业宣传、虚假证券信息类媒体表达法律规制 |
3.1 规制 “虚假广告”的立法现状 |
3.1.1《广告法》等禁止虚假广告 |
3.1.2 关于虚假广告的处罚规定 |
3.2 虚假的代言人广告之法律规制 |
3.2.1 泛滥之原因:旧《广告法》等立法缺失与监管缺位 |
3.2.2 新《广告法》对代言人广告作出了严格规范 |
3.2.3 根治虚假的代言人广告:普法与民众监督 |
3.3 网络 “竞价排名”的法律规制 |
3.3.1 “竞价排名”是广告属于常识 |
3.3.2 搜索公司有内容审核义务 |
3.3.3 搜索公司有广告标识义务 |
3.4 商业型网络水军炒作的法律规制 |
3.4.1 “诋毁型”与 “删帖型”炒作的法律规制 |
3.4.2 事件营销型炒作与 “非法经营罪”适用 |
3.4.3 将事件营销型炒作纳入广告范畴管理 |
3.5 虚假证券信息类媒体表达的法律规制 |
3.5.1 我国法律禁止媒体传播虚假的证券信息 |
3.5.2 依法规制虚假证券信息类媒体表达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涉种族(民族)、宗教类媒体表达的法律规制 |
4.1 涉种族歧视或仇恨类媒体表达的国际规制经验 |
4.1.1 涉种族歧视或仇恨言论的国际规范及其案例 |
4.1.2 美国:对涉种族歧视或仇恨言论持宽容态度 |
4.1.3 德国、新加坡:严厉规制种族歧视或仇恨言论 |
4.2 法律规制 “亵渎宗教”类媒体表达的国际经验 |
4.2.1 西方主要国家:法律不禁止媒体 “亵渎宗教” |
4.2.2 伊斯兰世界:法律严厉禁止 “亵渎宗教”言论 |
4.2.3 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禁止媒体 “亵渎宗教” |
4.2.4 “亵渎宗教”类媒体表达法律规制的复杂性 |
4.3 我国 “亵渎宗教”类媒体表达规制: “因俗制宜” |
4.4 依法规制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类媒体表达 |
4.4.1 我国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 |
4.4.2 相关媒体表达规制的启示 |
4.4.3 法律规制的困境与反思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媒体表达的舆论调节与媒体自律 |
5.1 伪医疗、伪保健类媒体表达的舆论调节与媒体自律 |
5.1.1 法律难以有效规制各种伪医疗、伪保健类媒体表达 |
5.1.2 通过舆论监督来遏制或边缘化其危害 |
5.1.3 以专业理想和专业素养抵御资本侵蚀 |
5.2 通过信息发布遏制谣言对公共秩序的侵害 |
5.2.1 普遍社会恐惧与社会传播系统紊乱导致谣言泛滥 |
5.2.2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压缩谣言滋生空间 |
5.2.3 改进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策略以遏制谣言 |
5.3 媒体表达应努力避免伤害宗教情感 |
5.3.1 世界各国(地区)媒体职业道德要求尊重宗教 |
5.3.2 政治人物的呼吁及部分媒体的坚守 |
5.3.3 我国相关职业道德建设的方向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网络大电影的现状与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难点、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大电影基本情况 |
2.1 网络大电影产生的背景 |
2.2 网络大电影的概念、界定和发展历程 |
2.3 网络大电影的特征 |
2.4 网络大电影与网络电影、微电影、网络剧、院线电影的区别与联系 |
第三章 网络大电影产业链分析 |
3.1 网络大电影的融资环节 |
3.2 网络大电影的制作环节 |
3.3 网络大电影的宣发环节 |
3.4 网络大电影的传播渠道和资金回收环节 |
3.5 网络大电影的衍生品 |
第四章 网络大电影的受众分析 |
4.1 受众的结构分析 |
4.2 受众对网络大电影的喜好分析 |
4.3 受众对网络大电影的心理分析 |
第五章 网络大电影的问题策略与展望 |
5.1 网络大电影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5.2 网络大电影的发展策略 |
5.3 网络大电影的前景展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跨界与粉丝:“轻”电影主流化趋势下的媒介奇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构想、途径及方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小”时代与“轻”电影 |
第一节 “轻”电影与市场诉求 |
一、时代背景下的绝处逢生 |
二、快感文化与泛审美狂欢 |
三、消费主义与互联网精神 |
第二节 商业价值——精神领袖激发的票房感召力 |
一、给国产电影市场注入新鲜血液 |
二、对好莱坞大片“虎口拔牙”“分庭抗礼” |
三、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打下“强心剂” |
第三节 文化主张——不拘一格的内容生产与类型开拓 |
一、青春记忆:写实与造梦 |
二、类型探索:杂糅与解构 |
三、创作策略:规避与假定 |
第四节 艺术品性——去势与加势、解构与重构 |
一、经典美学与精英艺术的解构 |
二、电影美学的电视化转向 |
三、开放的文本与多维价值向度 |
第二章 “轻”电影的中坚力量——跨界与粉丝 |
第一节 导演媒介形象与创作经验 |
一、叙事本体:题材之“轻”与“作者化”表达 |
二、作者身份:明星跨界“仪式感”的导演形塑 |
三、媒介语境:自媒体“即视”效应的影像生产 |
第二节 粉丝中心化与影像快感生产 |
一、力比多消费:视觉与幻想的文化生产 |
二、投射与内摄:时代与个体的双重建构 |
三、狂欢与冒犯:信仰与欲望的异化生存 |
第三节 营销策略与生存之道 |
一、唯票房论:消费社会商品价值的喧哗与复调 |
二、细分市场:大数据时代受众需求的精准定位 |
三、营销至上:黄金档期的抢滩登陆与巧妙布局 |
第三章 “轻”电影的生态危机 |
第一节 “轻”电影的信誉危机 |
一、过度消费——偶像信誉与粉丝热情 |
二、话语博弈——大众口碑与专业影评 |
三、意义吊诡——国内市场与海外差评 |
第二节 “轻”电影的前景危机 |
一、标签化——“卖点单一” |
二、世俗化——“小丑当道” |
三、同质化——“后劲偏弱” |
第四章 “轻”电影的探索之路 |
第一节 社会语境:叙事探索与文化构建 |
一、坚守“创意为王”的标尺 |
二、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回归 |
三、文化担当与商业价值的统一 |
第二节 文化征候:粉丝时代的突围 |
一、粉丝营销: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 |
二、话题营销:话题制造到信息轰炸 |
三、产业营销:多屏联动到创意搭载 |
第三节 高概念:形式风格的市场冲击 |
一、“轻电影”与“高概念” |
二、“轻创作”与“重运作” |
三、“轻流派”与“多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城市画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城市画报》的发展历程与办刊理念 |
第一节 《城市画报》的发展历程 |
一、城市生活类杂志的兴起与发展 |
二、《城市画报》发展的三阶段 |
第二节 《城市画报》的定位与办刊理念 |
一、受众定位 |
二、办刊理念 |
第二章 《城市画报》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主题设置与行文风格 |
一、主题设置:三大主题紧扣城市 |
二、行文风格:重视感觉书写情绪 |
第二节 图片选择与色彩搭配 |
一、图片选择:讲究细节控制瞬间 |
二、色彩搭配:清新明亮欢快活泼 |
第三节 栏目设置与内容特色 |
一、栏目设置:划分明确随需应变 |
二、内容特色:系列报道长线作战 |
第三章 《城市画报》的文化解读 |
第一节 《城市画报》与城市文化 |
一、城市杂志与城市文化 |
二、《城市画报》中城市文化的传播 |
第二节 《城市画报》与亚文化 |
一、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 |
二、《城市画报》中小清新亚文化风格的建构 |
三、《城市画报》中小清新亚文化风格的解码 |
第三节 《城市画报》与消费主义文化 |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和特征 |
二、《城市画报》的消费主义特征 |
第四章 《城市画报》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城市画报》的现存问题 |
一、内容娱乐化与选题同质化 |
二、“新生活”背后的消费主义陷阱 |
三、新媒体冲击下的传播困境 |
第二节 《城市画报》的发展对策 |
一、加强内容建设 |
二、建构及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 |
三、与新媒体建立良性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 |
第一节 理解媒介化时代 |
一、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 |
二、媒介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语境 |
三、中国媒介化社会的特点 |
第二节 文学生产:概念与本文的落脚点 |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思想 |
二、本雅明的艺术生产思想 |
三、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 |
四、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的外在语境 |
第二章 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性质的变化 |
一、阿喀琉斯之踵:受伤的文学审美属性 |
二、审美泛化与日常生活审美 |
三、文学性的泛化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形态的变化 |
一、数字复制与“光晕”的消逝 |
二、图像增殖、网络化与传统文本形态的变革 |
第三章 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 |
第一节 文学生产方式变革与作家心态的变化 |
一、作家生产方式的变革 |
二、市场导向与作家创作心态的变化 |
三、作家群体的整合与分流:作家、写手与明星 |
第二节 时空观的变化与快感写作 |
一、趋零距离与心神涣散 |
二、时间形态空间化 |
三、平面化写作与快感写作 |
四、重新部落化与“影响的焦虑” |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与知识分子角色转化 |
一、作为意见领袖的明星作家 |
二、“媚俗”与作家自我的沦丧 |
三、作家与媒介的尴尬关系:合谋或被利用 |
四、将媒介作为公器:还原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
第四章 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娱乐和影像引导下的文学消费与受众选择 |
一、信息爆炸与文学消费的多样化 |
二、接受群体的分化与分众传播 |
三、纯文学阅读的没落、大众阅读的泛滥与快感文化的兴盛 |
第二节 注水:从纸媒到影视 |
一、迎合:以影视为目的的小说创作 |
二、媾合:抹平独立意识的影视改编 |
三、如何注水:以作为小说、电影的《白鹿原》为例 |
第三节 失调:从虚拟到实体 |
一、阅读、点击量与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 |
二、双向互动与网络文学的同质化 |
三、从虚拟转为实体——以《后宫·甄嬛传》为例 |
第五章 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 |
一、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崩溃 |
二、新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形成 |
三、类型化文学的生产与跟风写作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批评的扩张与转向 |
一、文学批评的衰落与扩张 |
二、文学批评标准之争:以“韩白之争”为个案 |
三、媒介化时代有无文学“经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台湾新闻媒体运作特点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视新闻媒体仍处主导地位 |
二、新闻评论节目大行其道 |
三、媒体间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
四、政治倾向的选择 |
五、对大陆新闻的选择和报道 |
四、图片编辑:“眼球经济”的“操盘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行业需求的编辑出版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严海艳. 新闻传播, 2019(09)
- [2]网络时代话语表达呈现及趋势危机[J]. 李佳敏. 现代视听, 2018(04)
- [3]基于文化批判视角的网络女性形象研究[D]. 荀洁. 苏州大学, 2017(04)
- [4]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D]. 吴俊. 武汉大学, 2017(06)
- [5]媒体表达侵害公共秩序的主要类型及其规制[D]. 邸敬存. 河北大学, 2017(08)
- [6]网络大电影的现状与前景展望[D]. 崔婧文. 北京印刷学院, 2017(03)
- [7]跨界与粉丝:“轻”电影主流化趋势下的媒介奇观[D]. 曹蔚.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8]《城市画报》研究[D]. 文杨晓.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9]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D]. 翟传鹏.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10]台湾新闻媒体运作特点浅析[J]. 谢际争. 对外传播,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