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在推动行业发展、创新运营模式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加快推进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便利、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学习模式。当前,加快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也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但是也有部分学校还存在硬件投入不足、资源共享弱化等问题。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就如何依托“互联网+教育”的优势,推进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资源;信息化平台;资源整合
引言:
互联网教育是一种开放、共享的教育新模式,学生只需要一个能够连接网络的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随意挑选合适的课程,并且能够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与其他同学在线交流,在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方面优势明显。在“互联网+教育”发展不断成熟的今天,加快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既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现状
1、课程资源库建设成本偏高
在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数据库的建设是最基础的环节。对于课程资源库建设,有着多方面的要求,除了要保证数据库本身具有超大容量,能够存储海量课程网络资源外,还必须具备多种功能,例如课程自动分类、快速检索等。对于一些重要课程,还需要进行加密,以防止课程网络资源的丢失等。为了让课程资源库同时满足上述使用需求,需要学校投入较高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无形中增加了建设成本。
2、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虽然“互联网+教育”已经展现出了强大应用优势,但是相比于技术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我国这一教育模式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程度低,共享范围小。多数情况下,课程网络资源仅仅局限于本校师生的共享,不能与周边或其他省市的学校进行资源共享。这就导致学生能够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十分有限,也就无法真正突显互联网背景下课程网络资源的优势。
3、学习活动交互性不强
相比于传统课堂,“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能够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一个便捷、平等和实时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互动区进行提问、留言、讨论,既可以活跃学习氛围,又能够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在课程网络资源的实际应用中,学习活动的交互性并不理想,尚未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二、基于“互联网+教育”的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1、建立教育信息化平台
(1)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细分为虚拟化子层和物理硬件子层。其中,物理硬件子层由真实的物理硬件构成,包括网络设备、存储器和服务器等。物理硬件子层之上是虚拟化子层,虚拟化子层由各类虚拟机组成,底层硬件设备的管理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来实现。
(2)教育应用层。教育应用层提供各类与教学相关的应用软件,如为学生提供的底层虚拟计算资源环境;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室;用于开发教学资源的制作和演示软件、文档处理软件等;用于教学管理的教学平台、OA系统和作业提交系统等。
(3)用户接口层。用户在云客户端访问教育云有传统的图形用户接口GUI和基于Web的接口两种方法。用户如果使用基于Web的接口,那么只需要使用浏览器便可以访问服务;使用图形用户接口GUI,可以远程登录教育云上的虚拟机,从而能够访问底层的资源,其仅作为Web接口的辅助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立课程网络资源数据库
教育机构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库和云计算的思想,基于“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建立课程网络资源数据库。一方面,要继续做好数据库自身的建设与完善工作,例如要具备基本的课程网络资源数据库使用功能,包括课程资源的自动收集、分类,及时的检索和动态的管理等。另一方面,还要保障课程网络资源的安全性,通常来说对于所有课程网络资源,设置为“只读”模式,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网络资源的使用和学习要求,又能够避免学生更改课程网络资源,这也为课程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推广应用,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也应当服务于更多学生。要按照循序渐进、有序落实的原则,首先要将本校及本市其他学校的课程网络资源进行整合,这样就将可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扩充了数倍,学生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的吸收其他学校加入到课程网络资源共享队伍中,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利用。互联网平台为课程网络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也要注意做好课程网络资源的审核工作,保证课程资源质量。做好数据库内课程网络资源的动态更新,始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优化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建议
1、单元学习目标模块化
由于“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没有教师的现场指导和监督,学生主要是参考课程网络资源进行自学,为了避免学生出现盲目性学习的问题,在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还要制定阶段化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例如,课程网络资源需要按照教学环节分成课程简介、学习大纲、学习准备等内容,让学生明确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提高自学效果。
2、课程内容组织分层化
课程网络资源要注意做好内容分层,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课程网络资源可以按照内容难以程度,进行梯度划分,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较低的基础模块进行知识巩固,而对于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则可以选择难度较高的探究学习模块进行提升和拔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网络资源,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也有较高的契合度。
3、学习结果评价多元化
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网络资源进行自学,这就需要引进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对于实际的学习效果进行中肯、客观的评价。在今后的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应当继续做好精品课程资源的制作工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例如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学习。同时,还要通过在线检测的方式,对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可以起到督促、约束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利用好课程网络资源。
结语:
“互联网+教育”在拓展学习渠道、丰富教学资源和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逐渐成为教学的一种主流模式。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是优化互联网教育的基础环境,学校、教育部门等应当加强联合,共同为推进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打造精品网络课程提供必要的支持,不断满足学生日益高涨的网络课程学习要求。同时,也要注意加强网络课程资源整合,建立标准统一的资源库,为互联网教育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祖妹.基于“互联网+”地理校本课程教学的探索——以“港口(马尾港)的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0):106-108.
[2]杨久红,王小增.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2):86-88.
作者简介:张建海(1969.01—),男,山东省菏泽人,菏泽学院网络信息中心,研究方向:信息资源建设。
论文作者:张建海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课程论文; 网络资源论文; 互联网论文; 学生论文; 菏泽论文; 学校论文; 资源共享论文; 《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