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目的:研究蓝光照射联合早起抚触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新生儿科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患儿80例,该80例患儿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40例,和采用蓝光照射联合抚触的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补充维生素,抑制溶血,避免采用胆红素过敏药物并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实验组除了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以外还采用抚触的方法.结果:两组对照显示,1、2、3d实验组和对照组大便次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前3d大便次数多于对照组,1~7d实验组的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蓝光照射联合早起抚触治疗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能够有效减轻患儿不安全感,加快新陈代谢,增加每日排便次数,并且降低黄疸指数。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148-02
新生儿抵抗力较差,伴发的疾病较多,其中新生儿黄疸作为最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黄疸发病时间过长可能会对婴儿器脏造成永久性损害[1],严重危害了新生儿生命健康,如何有效的治愈新生儿黄疸不但对临床提出了挑战,也对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对黄疸的治疗主要是多种治疗方法同时产生的效果,大量研究证明新生儿早起抚触对新生儿黄疸有积极作用,在本文中将对蓝光照射联合早起抚触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新生儿科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患儿80例,两组均无先天畸形等先天疾病,无溶血等病症,将该80例患儿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40例,和采用蓝光照射联合抚触治疗的实验组4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为,男患儿21例,女患儿19例,年龄为13h~23d,平均年龄为5.1±2.1d,出生体质量为2.1~4.3kg,平均体质量为3.2±2.2kg,出生1MIN的Apgar评分为8~10分,产妇孕周为38~40周之间,实验组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例,年龄为14h~24d,平均年龄为5.3±3.1d,出生体质量为2.2~4.1kg,平均体质量为3.1±1.8kg,出生1MIN的Apgar评分为8~10分,产妇孕周为38~41周之间,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补充维生素,抑制溶血,避免采用胆红素过敏药物并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实验组除了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以为还采用抚触的方法,抚触采取一日两次,每次15min左右,具体步骤包括首先让新生儿进行沐浴,调整室温25~28摄氏度,播放轻缓音乐,在抚触过程中,不间断用语言进行交流,保持患儿心情愉悦,抚触的护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按摩,抚触之前需要护理人员涂抹婴儿润肤油,并保持双手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温暖,抚触顺序按照头部、面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的顺序进行操作,注意抚触理论按照由轻到重,先肌肉群的方法进行,整个抚触过程中操作者必须详细观察患儿是否舒适,如遇到突发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1.3 评价方法
观察患儿每日排便次数,采用我科的黄疸仪测量患儿黄疸指数,每日两次,取两次平均值,作为观测值,两个观测值均连续采样7d。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统计学采用先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然后采用SPSS17进行统计学分析,行t检验。
2.结果
由表1和表2,7d两组对照显示,1、2、3d实验组和对照组大便次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1d对照组为3.1±1.4、实验组4.2±2.2,2d对照组为3.3±1.1、实验组4.3±2.1,3d对照组为3.6±2.0、实验组4.5±1.8,实验组前3d大便次数多于对照组,1~7d实验组的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前3d的分值分别为:1d对照组为7.1±2.1、实验组6.9±1.2,2d对照组为9.7±1.5、实验组8.3±1.3,3d对照组为10.3±1.6、实验组9.8±2.0。
3.讨论
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发生异常从而引发的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最终使得新生儿皮肤、黏膜及巩膜的黄染现象。研究表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胆红素生成较多;肝功能尚不成熟;胃肠及肝脏循环增加[2]。一直以来蓝光照射都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法,但是有研究表明,单纯使用该方法可能会导致患儿产生不安全感,虽然目前没有学者研究表明会对患儿今后成长产生较严重的后果,但是早起抚触在很多学者的研究中被大量学者证实有显著效果[3],该方法通过不断刺激患儿皮肤,从而加速患儿血流动力,加速体内新陈代谢,在本文中研究发现,采用抚触与蓝光照射结合的治疗方法,在1~3d比较中,实验组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小于0.05,而在7d的新生儿黄疸指数比较中发现7d实验组的黄疸指数均小于对照组,且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蓝光照射联合早起抚触治疗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能够有效减轻患儿不安全感,加快新陈代谢,增加每日排便次数,并且降低黄疸指数。
【参考文献】
[1]李棚,高海燕.抚触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42-144.
[2]吴若雅,陆瑞光.早期抚触对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影响[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1):42-43.
[3]肖佩霞,左媛,戴姜,等.抚触护理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320-321.
论文作者:李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实验组论文; 黄疸论文; 新生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儿论文; 蓝光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