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新城保障房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管线布置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线平衡技术对于设备安装中的综合布线管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展开了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讨论。
关键词: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前言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管线的合理布置,必须加强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以满足人们对机电安装工程的安装要求,进一步优化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管线布置流程。
1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概述
1.1技术要点说明
各专业要在综合管线平衡处理前,就对设计文件实施研究、分析,清楚到各系统在安装中牵涉到的工艺流程,明白各设备设置的安装位置、尺寸大小及各管线的布局走向。根据设计图纸对现场实施勘测,进行结构梁、柱设置的位置及尺寸的确定,加快综合管线平衡工艺的顺利开展。在实施设计图纸的研究过程中,找到布局设计之中具有的缺陷,对于管线设计位置明确度不够,包括图纸标示清楚度不够等问题,都需要引起重视,并详细进行记录。在进行施工讨论时,提出所有的问题,和相关部门实施沟通,并且进行解决。
1.2建设重要性说明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公共空间布置时牵涉到水、电、风及弱电等不同专业机电设备,但因为安装空间有限,密集度非常大的管线在安装时肯定会存在因管线互相交叉、空间挤占而产生拆改频繁的情况,这种安装状况不但会造成建筑外观的不良影响,还可能会对机电设备的使用质量产生影响。所以,机电设备在进行安装工程前,就需要对设计图纸实施细致研究,在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图纸管线实施综合平衡处理,从而确保安装工程质量,控制安装进度,争取在预计工期内结束安装工程。
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原则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优化,结合实际施工要求与图纸进行改进设计,前期设计可以规划各个区域的管线布置框架。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需要遵循四个原则,包括定位原则、排列原则、防交叉原则以及空间原则,这四个原则是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的原则,可以实现管线布置的优化设计。
2.1定位原则
在管线平面定位中,需要遵循定位原则,即复杂先简单后,主要位置先次要位置后,大先小后,主干先分支后,无压先有压后,风管先水管后,电器配管后。在安装准备阶段,进行管槽走向规定统一、进行安装构件制作统一、进行安装标准遵循统一;同类管线集中布置时,布置支架应该尽可能符合规范,充分利用组合支架,可以起到增加空间的利用率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管线类型、支架尺寸、支架外形、作业空间、保温厚度、管线规范间距要求、检修通道包括管线预留位置等不同因素进行考虑。
2.2排列原则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的排列原则是为了保证管路的正常使用。管线的排列必须便于管道安装、使用与后期维修,在进行管线排列时遵循了以下三点原则:(1)通风管路排列在建筑空间的上部,输液管路排列在建筑空间的底部;(2)具有保温层的排列在建筑空间的上部,不具备保温层的排列在建筑空间的底部;(3)热水管道排列在消防通道的右侧,冷水管道排列在消防通道的左侧。
2.3防交叉原则
进行管线排布设计时,需要尽可能做到水平避让,降低管道交叉安装情况的存在。当出现各类线管交叉翻弯时,一般遵循“水管让风管”、“电气让水管”、“有压管让无压管”、“低压管让高压管”、“分支管让主干管”、“小口径管让大口径管”、“常温管让低中高温管”“一般管道让工艺管道”、以及“造价低管道让造价高管道(同等安装状况下)”等原则,相对而言,这种排布原则非常符合管线综合平衡施工的经济要求以及技术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济量比较作为经济分析的重点切入角度,进而得出翻弯造价低管线避让翻弯造价高管线的原则。在技术方面则重点考虑到施工规范的主要要求、施工便利程度及施工维修空间等因素。综合平衡技术是建立在管线布置基本构架的基础上的,利用合理科学的人工设计完成大量管线层交叉避让,尽可能降低管理和协调的难度。可是实际的施工设计调整还是应该根据图面管线的具体状况、施工工序安排、施工环境等不同要素,最大程度确保功能要求,完善功效、质量对比分析,具体细化平衡。
2.4空间原则
空间原则指的是建筑机电设备的管线安装必须尽可能节约空间,建筑工程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地表以上的空间,而建筑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应该尽量减少管线安装占用的空间,为人类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比如在管道交叉较多的公共区域,可以合理利用建筑空间上部,从建筑的结构梁穿插管线,避免空间浪费。安装施工由于某些公共区域的设备管线布置位置而造成难度加大时,可以考虑利用结构梁的高空间,进行合理、安全的穿梁布置。既保证建筑美观,又不妨碍设备运行。
3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
3.1综合平衡设计的内容
目前,我国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流程一般是:施工设计方出图→图纸审核→设计汇总→设计复核→优化设计→施工设计方复合→监理部门审批→业主审批→总包单位施工。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的工作内容包括管路交叉解决措施、管线设计复核、优化设计等。(1)管路交叉的解决方案是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的重要,也是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的难点,工程设计人员需要按照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的原则解决交叉点,可以利用二维、三维软件进行现场模拟,重新布置交叉的管线。(2)管线设计复核,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之后,对管线设计进行系统评估,量化管线设计对建筑结构以及空间的影响。(3)优化设计,根据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方案编制施工工艺与流程,这个环节涉及了材料的采购、设备进场顺序、管线安装顺序等多方面问题。
3.2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技术负责人对优化后的设计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各专业负责人及施工人员全面熟悉、理解管线综合布置图,根据设计图纸,全面复核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保证管线施工方案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同时对图纸进行校核,保证图纸符合实际施工。
3.3综合平衡的具体要点
了解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是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施工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能够确定安装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型号、规格,利用实测尺寸和设计尺寸的对比实现纠偏任务,矫正数据的偏差。熟悉建筑布局及各区域的使用功能,清楚各系统、设备的布置,掌握管线的实际分布情况。
结束准备工作之后,就能够实施施工准备。期间应该明确不同专业设备、管线支吊架形式包括安放的位置,确保了准备工作的到位,才可以达到优化平衡图的目的。设计深化需要利用CAD绘图进行完成,定位全部的管线、设备。值得重视的是,要确定设计图的管线类型,绝对统一相同系统管线的颜色,并针对性的展开密集部位管线的分析。重视管线走向以及管线交叉位置的空间布局,进行布置图像的细化,保障管线安装布置施工效率。
4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控制
4.1位置要求
综合管线布设平衡技术对于管线布置位置与标高具有一定的知道作用,可防止线路交叠时造成信号冲突,另外也可以确保机电安装技术要求,进行建筑整体外观设计优化,确保线路整齐美观。
4.2工期影响
综合管线布设平衡技术针对施工图纸设计完善具有明显作用。图纸的完善可以有效防止线路布设交叠、衔接杂乱,减少工程返工率,增强工程质量,并且减少返工成本,防止拖延工期。
4.3成本控制
针对机电安装布线的成本控制而言,综合管线布设平衡技术具有很大作用。合理的布线设计可以有效节约布线材料,同时对于工程返修情况进行有效改善,促进返修成本降低。
5结语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对机电项目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有效缓和机电安装人员与业主之间的矛盾,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由于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优越性,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正.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要点[J].安装,2014(1)
[2]祝贇.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J].施工技术,2011(17)
[3]陈艳娟.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3(19)
论文作者:曹冰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管线论文; 机电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原则论文; 空间论文; 排列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3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