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富山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自古以来都受到教育者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也同样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有利于培养其竞争意识,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主题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自古以来都受到教育者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也同样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在语文主题学习教学中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有利于培养其竞争意识,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在研究中我们逐渐探索出课堂上小组合作如何才能有效开展,我们明白了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处的位置和应该起到的作用。那么在课堂学习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形式的整合
所谓形式整合是指合作学习在实施中要与其他学习形式进行优化组合,这样才能求得最佳的效果。如在合作学习之前,有的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这个组合非常重要。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个人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很大程度是来自于不同看法之间的相互碰撞,但不同的看法来自于个体的独立思考。任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都必须强调独立思考。教师必须给一定的个体学习时间,而且还应要求学生当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结果时,要整理自己的思维,从心理上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又如在小组合作交流后,进行全班的交流汇报与评议等,也能更好的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恰当的评价
制定小组学习评价体系,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能大大提高小组成员的整体意识,淡化竞争、增强合作,提高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往往侧重于对个体的评价,即使是在小组的汇报时,有的教师也往往只对小组中心发言人给予评价,而忽略了学生表达的结果是小组整体合作努力所得,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组内成员的积极性。教师应明确对小组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应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小组的整体感觉。其次,对小组的评价要注意不仅是对合作成果的评价,还包括小组合作的组织情况,每个成员参与的积极性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合作学习时机的适当选择
在一堂语文主题学习学习课上,我们会看到教师提供了很多合作学习的机会,但往往合作学习时讨论的问题缺乏思考性,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做答,而且答案单一,这种合作学习并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浪费了不少的时间,降低了课堂学习效果。可见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非常重要。什么时候适合开展合作学习?总结许多课堂实例,我们认为下列情况适合采用语文主题小组合作的策略:
(一)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热情高涨,举手如林,个别的回答无法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且该问题的答案又是丰富多彩的。这时候让学生进行交流,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而且能真正达到互通信息,共享成果的效果。
(二)当提供的材料有限,需要资源共享时,或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顺利地完成任务时,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非常必要。比如,在布置语文主题课文预习时,有意识地分给每个组不同的任务,让他们收集不同的资料,上课时,将搜集不同资料的同学搭配在合作小组里,这样不仅资料丰富,而且在资源共享中,学生都有成就感
(三)当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群策群力时。小组合作学习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集合学生的力量,通过思维的交流碰撞来激发灵感,促成问题的解决。当遇到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有与别人交流探讨的欲望,寻求更多的思维支持。这时让学生进行合作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四、教师的指导
在语文主题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语文主题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二)发现火花: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解法,也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教师在巡视时把有特色的问题和答案记住,并在全班交流时进行展示评议。这样几个学生的思维火花便燃点成熊熊的智慧之光。
(三)排除障碍:在语文主题合作学习中,时常会有学生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参与交流。这时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拨,才能使学生排除障碍。如在小组合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时,学生可能产生争议,教师及时给予点拨,使他们能顺利与其他同学交流,参与学习。
(四)引导深化: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时,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往往容易出现交流与讨论浅层次、表面化。如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理解,学生可能会谈得很简略,或者人云亦云,基本上从同一个方面去谈看法。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时,不仅要纵观全文,还要联系自己搜集的资料、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感悟,提醒学生能否换个角度思考。这样的深化引导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以上只是我们课题组在课堂研究过程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些初步的思考。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引领下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要真正发挥它的效果,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思考,不断探讨。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在该课题的研究中,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要走些弯路。但只要我们在研究实践中多一份理性,多一点反思,新课程改革的路一定越走越宽。
论文作者:陈志华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小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评价论文; 主题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