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美国黑人文学的重要参考书——评吉尔亚德、沃迪的《美国黑人文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吉尔论文,美国黑人论文,文学论文,参考书论文,沃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高涨,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族平等的黑色权利运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反映这一美国现实的美国黑人文学,也随之进入美国文学的主流。直至托妮·莫里森问鼎199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美国黑人作家终于在世界文学之林赢得自己独特的地位。自60年代以来,美国众多高校就展开了对美国黑人文学的研究,关于美国黑人文学的教材也开始出现,为世界各国人民系统了解和学习美国黑人文学提供了条件。2004年,由全球最大的教育出版商Pearson出版发行的《美国黑人文学》(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是一部关于美国黑人文学的大学教材,可以说它是迄今为止有关美国黑人文学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部教材。由吉尔亚德与沃迪合著的这部高校文科教材《美国黑人文学》,囊括了美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知名与不知名的黑人作家的不同体裁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演讲、歌词等等,以及关于这些作家的介绍和名篇的选读章节。此书已经成为美国高校黑人文学教学的“百科全书”,为进一步研究美国黑人文学提供了翔实的背景知识和丰富的资料。
全书共分12章。在第1章“中间航道、哀悼和幸存”中,选取欧拉乌达·艾库维阿诺(Olaudah Equiano,1745-1797)的自传《有趣的故事》、托妮·莫里森的《宠儿》、罗伯特·海顿(Robert Hayden,1913-1980)的《中间航道》等15位作家的19篇作品。这些作品描述了15世纪至19世纪发生在欧、美与非洲之间那场罪恶的奴隶贸易、被掠而来的黑人被当作奴隶运往美洲途中的恐怖与悲惨经历,以及他们来到新大陆后遭遇的种种折磨。第2章是“圣歌的影响”。所谓“圣歌”,就是最早来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奴隶将从非洲祖先那里流传下来的歌曲节奏融进新的宗教信仰中,创作出来的对美国黑人文学影响深广的一种歌曲。他们将所有的苦难、忧伤、信念以及对自由的向往都融入到他们的歌曲中、带入了他们的祈祷里,盼望有位摩西似的人物来带领他们走出被奴役的苦难,于是,这些黑奴的音乐就成了种植园中的奴隶自由之精神和尊贵之灵魂的见证。在第3章“文学风景中的南方”中,选取了沃克的诗歌《南方之歌》、托玛(Jean Toomer,1894-1967)的《甘蔗》、赖特(Richard Wright,1908-1960)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孩子们》、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眼睛盯着上帝》等作品,它们不同程度地描述了南方这个充满“美丽与痛苦”的家园。在第4章“民间传说”部分,重点选取了美国黑人口头文学中的几个典型形象:骗子(trickster)、恶棍(badman)和接生婆(midwives)。骗子常以动物如猴子的形象出现,它机智、狡猾,总能智胜对手;恶棍则以其颠覆破坏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蔑视社会习俗、为所欲为却能逃避法律的惩罚;接生婆在黑人民间文学中充当了医师与巫师的双重角色,他们既能医治生病的身体,又能慰抚痛苦的灵魂。第5章涵盖了从布鲁斯和爵士乐之初到21世纪之初的美国黑人音乐中的经典名曲,以及将音乐的节奏、黑人的方言融入诗歌创作的一批具有黑人文化特征的新诗,比如,被誉为“布鲁斯皇后”的贝茜·史密斯(Bessie Smith,1894-1937)的《死水布鲁斯》、休斯的《疲惫的布鲁斯》等。第6章是“迁移的故事”。对于美国黑人文学来说,迁移一直是重要的主题:从非洲被卖到美洲,从沿海地区被卖到更深的南部腹地和西部,从南方逃亡北方,从农村转向城市。每一次的被迫迁移,都意味着家人的分离、家园的失去;虽然从南方到北方、从农村到城市,是他们的自主行动,但总的说来,每一个旅程仍是一次孤独、失望的经历。第7章“城市风景线”中的作品重点关注美国黑人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纽约等大城市的生活。第8章为“社会抗议”,选取的作家作品主要有:赖特的《土生子》、海姆斯(Chester Himes,1909-1984)的《如果他抱怨就叫他走开》(Let Him Go,1945)、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的《告诉我》、《哈莱姆》以及洛林·汉林伯里(Lorraine Hansberry,1930-1965)的《阳光下的葡萄干》等等。第9章是关于“哀歌”的。“哀歌(Jeremiads)”一词源自《圣经·旧约》中《哀歌》作者、先知耶利米(Jeremiah)。他曾预言犹大国将被巴比伦王国灭亡、耶路撒冷的神殿将被毁坏,因为犹大国的民众不遵守摩西与上帝的立约。这一预言最终得到应验。而美国哀歌则是源自17世纪来到美国定居的清教徒。一旦清教徒偏离正道,牧师就会用“哀歌”加以规劝。“哀歌”通常由三部分组成:1、引用“诺言”;2、批评对“诺言”的偏离;3、预言社会将完成其使命并重获诺言。第10章是“黑人的民族性”。1903年,杜波伊斯在《黑人的灵魂》(The Souls of Black Folk)中提出“双重意识(double consciousness)”的概念。杜波伊斯之后激进的黑人作家,如沃克、玛利亚、伽维、艾克斯等都积极主张进行黑人革命,创建黑人自己的学校,甚至成立黑人自己的政府,以便保持黑人民族的纯洁性。第11章是“女权主义的表现”。早在19世纪,美国黑人妇女就积极地致力于社会改革,如反对种族和性别歧视等,她们也是废奴运动的倡导者。20世纪的黑人妇女更是为争取平等权利而斗争的参与者。这些杰出的黑人女性有:特鲁丝(Sojourner Truth,1797-1883)、库柏、爱丽丝·沃克等等。第12章是“黑人美学”。“黑人美学”概念的提出,离不开20世纪60、70年代的“黑人文艺运动”。这场运动中倡导的“黑色自豪”(Black Pride)和“黑色力量”(Black Power)等概念,将黑人文化上的民族性与后民权时代的民族政治联系在一起,唤醒黑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展示属于黑人的那份审美力和独特性,使黑人认识到自己民族的文化美、民族美和肤色美。本章选取19位作家的42篇不同体裁的作品,让读者能从各个不同角度、不同视域,体验美国黑人的“黑色美”。
《美国黑人文学》作为一部高校文科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按主题编排章节。本书不同于以往任何文学史按年代或作家的出生先后来编排的方式,而是按照作家、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来分类编写,这样就避免了文学史上的分期困难问题。按照这个思路,作者将美国黑人文学划分为12个主题类别,即:1、中间航道/哀悼仪式;2、灵歌;3、南方的诉说;4、民间传说;5、布鲁斯与爵士乐;6、迁移;7、城市风景;8、社会抗议;9、哀歌;10、黑人民族主义;11、女性主义;12、黑人美学。鉴于美国黑人的特殊历史,不同时期黑人作家可能会在其作品中表达同一个主题,比如源于非洲传统的口头文学、民间故事和神话等主题,既可以在17世纪的美国文学中找到踪迹,又可以在最为流行的当代音乐中寻到蛛丝马迹。因此,按照主题分类编排,教材的使用者就可以很方便地将跨越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文本中反复出现的同一主题,以及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放在同一个标准下进行比较与研究,有利于读者的学术思考与探索。
第二,“导论”部分简明扼要,论述的学术观点自成体系。本书在各章节之首,对美国黑人文学中表达同一主题的作家、作品作了简要的纵向与横向相统一的概述。这些概述前后连贯、互为照应,便于使用者有机地把握黑人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为黑人文学爱好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查阅、参考的指南。这种方式,也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的功能,既让读者了解到关于作家、作品的基本信息,又让他们能够“学”到实实在在的写作技巧。这种对于学习者的技巧训练,还在每个章节之后,由作者精心设计的“作业(Assignment)”部分得到巩固。这样的安排,也有别于其它按年AI写作就的文学史教材,后者习惯于将自己设成一种标准,虽然洋洋洒洒几百页,却未能对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进行纵深比较,因而对于文学研究的起步者而言,可借鉴之处实在是乏善可陈。
第三,对于作品的选取不拘一格,题材与体式多样化,全面展示了黑人文学的独特性。在传统的文学史教材中,往往只“精选”所谓的名家名篇供学生阅读、分析,而《美国黑人文学》选取的作家多达150余位、作品236篇,这还不包括作者在“延伸阅读(Further Reading)”部分向学生推介的作家、作品。这样的选择,几乎涵盖了美国历史上所有知名和不知名的黑人艺术家,包括小说家、诗人、散文家、作词作曲者、演说家等等。至于选取的作品及体裁更是多种多样,既有摘取诺贝尔文学奖、进入世界文学最高殿堂的托妮·莫里森的作品如小说《宠儿》等,又有至今还不知其创作者姓甚名谁的歌曲如《去吧,摩西》、《漂亮的车,放低点》,更有大量反映美国黑人文学主要特征的口头文学作品如民歌民谣、民间传说、牧师的布道、歌词歌曲等等,不一而足。然而,不论是哪种题材或体裁的作品,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各个时期美国黑人所遭受的种族歧视和不公待遇,以及他们为了争取自由和民族平等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讲,虽然《美国黑人文学》中选取的作家、作品跨越三个世纪,主题涉及12种不同类型,但实际上贯穿始终关注的却是同一个内容:作为少数民族的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生活和地位。所以,美国黑人文学史其实就是一部关于美国黑人争取民族自由与平等的政治史。
第四,“百科全书”式的附录。本书的三个附录尤其值得推崇,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便于读者迅速查到相关信息。第一个附录“美国黑人文学年表”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凡是关于黑人文学史或政治史上的“第一”,无论是人物还是政治、历史事件,读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线索。第二个附录列出了本书的所有参考书目,详细介绍了教材中引用的所有作品的出处,以方便读者追查进一步的信息。第三个附录是“索引”,简要注明了作品引用的页码,也能发挥自己的重要学术功能。
《美国黑人文学》是一部由美国学者编撰的体例创新、内容丰富、选编适当,具有实用性与科学性的重要教材,也是一部关于美国黑人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对于中国的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