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达[1]2017年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在职教师教育设置“教学诊断”主体模块课程为政策支持,鉴于教学病理理论、医学诊断理论、教学评价理论和课堂生态理论分别为本研究提供了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与实践论依据,因而将上述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案例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考察,发现课堂教学诊断日益受到重视,但课堂教学诊断研究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与实践性,尤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与实践亟需改进与完善。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现状分析是本研究的前提条件。以“问题是什么”为核心,共得到师生有效问卷3689份,访谈师生18人次,选定S省L市S县一所高中学校为观察场地,重点观察教师8人,点面结合全方位了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常态化状况,发现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存在着诸如形式单一、内容模糊、规范缺失等问题,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思维单调、诊断能力不足、诊断体系缺失等,从而为本研究准确地定位、定向提供了坚实的现实依据。其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理论探讨是本研究的基础性工程。以“问题解决的理论”为核心,通过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本体探讨,理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思维,把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内涵,强调必须坚持主体协同原则、生态发展原则、问题诊断原则等;通过建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干预模型,明确了诸如考试测验法、听课评课法、课堂观察法、临床指导法、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录像分析法、师生访谈法、团体会诊法、五诊合参法等诊断方法,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运行机制,掌握诊断技术、理解诊断运行节律,分别建构了基础诊断、核心诊断与拓展诊断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相应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诊断、生态诊断与文化诊断标准,为本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正确的技术路线。第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验证是本研究的关键环节。以“问题解决的实践”为核心,研究课例共36节,重点研究课例9节,以YY教师的课堂诊断为例开展研究。依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疾病的特点,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疾病分为常规失范、生态失衡与文化失调等3大类;依据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规范为抓住病症探求病因、落实病位诠释病理、分清病性阐明病机、详悉病势判病论治等4个步骤;依据问题解决的基本规律,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过程分为资料收集、分析判断、出具处方与验证反馈等4个环节。第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深度反思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本研究走向纵深发展的必备动力。以“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为核心,重视问题存在的正向提醒、引导功能。首先要理清“叁对关系”,即诊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教学诊断与医学诊断的关系、教学实践与教学诊断的关系;其次要做到“叁个结合”,即自我诊断与他人诊断的结合、教学诊断与学习诊断的结合、诊断自觉与制度规范的结合;第叁要落实“叁大关键”,即实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焦点解决发展短程诊疗、遵循校本教研会诊特别议事规则、大力提升师生诊断学力。第五,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推动方案是本研究得以深化与改进的根本条件。以“如何保障研究深入开展”为核心,实施评价促进措施、采行智力支持策略、探索制度保障路径,构建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保障体系为核心的长效机制。其实,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疾病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总根源是以拜分主义为重要特征的应试教育,直接原因是学校对教师、学生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机制,重要原因是学校素质教育缺少政府的强力推进、依法办学的规范引导、教育智库的智力支持、社会舆论的严格监督以及素质教育文化引领下的学习革命等。总之,本研究力图改进并规范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的方法、方式、内容、过程、模型与技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从根本上来说是高效课堂干预行动,能够铸就现代校本教研新景观,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品质,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但需要构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长效机制。本研究尚存在着校本教研化不够深入、反思实践化不够彻底等问题,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代化诊断、系统化诊断的研究与实践,将会是本研究的未来研究路径。
齐宁[2]2002年在《信息保障及其支撑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应用日益广泛,与此同时,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问题更加突出。不容忽视的是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对网络信息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安全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信息系统。但是可以通过信息保障来提高网络的安全程度。信息保障强调为了保障信息安全,除了要进行信息的安全保护,还应该重视提高系统的入侵检测能力,系统的事件反应能力和系统遭到入侵引起破坏的快速恢复能力。信息保障强调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防御和恢复。 本文研究了实施信息保障两项技术措施:纵深防御和安全保健。纵深防御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尽可能多的防护手段来保护资源,在影响信息安全的多个操作环节及其支撑技术上实施保障。安全保健在本文中的含义是通过扫描、监控技术,主动发现系统自身的弱点和漏洞,并采取响应,从而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本文基于CORBA技术,提出了安全保健体系构建方案,该方案包括四个子系统:信息采集子系统、安全信息子系统、攻击及防护子系统、事件管理子系统。 本课题完成了安全保健体系中的安全信息子系统,并在《CORBA技术在网络安全深度防御体系中的应用》的成果基础上实现了攻击及防护子系统的功能。
赵元元[3]2009年在《风险管理在BOSS叁期项目计费话单流处理系统中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用户数增长、移动业务的逐步升级,运营商要提升给用户的服务品质,保障收益,对业务运营支撑能力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因此业务支撑系统在整个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重要性也日渐增长。我公司BOSS二期使用的计费处理基础架构是在本世纪初期建立的,已经严重制约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业务发展的步伐,同时也为了满足2008奥运会对移动信息服务需求,公司组织建设了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叁期扩容项目。业务支撑项目具有鲜明的“广、繁、杂”特点,具体表现为覆盖的层面广、包含的内容多以及涉及的人员杂。某一个方面工作的缺失或不规范,都将给整个项目带来风险。因此进行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最大限度的规避或减少运营风险,对于运营支撑系统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次BOSS叁期项目建设中,采用了业界成熟的套装软件(COTS),由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做系统集成,并通过一定的客户化定制开发,完成系统建设。这是国外运营支撑类套装软件产品在我国移动市场的首次全面应用,在国外产品的本地化实施、精细化维护、以及对应的项目管理方面都将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业务运营支撑类软件项目特别是套装集成系统的典型特点对症下药,选择了适用于本项目的研究方法,尝试建立了适用于本项目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并采用实际案例阐释了如何运用这一理论体系全面指导风险管理工作。
张琦[4]2006年在《基于商务智能的电信企业客户维系与挽留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日趋严重的客户流失已经成为制约电信业务发展和效益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的竞争形势和市场发展阶段已表明,不重视客户维系和挽留,单纯依靠发展客户,已经无法满足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为了有效遏制日趋严重的客户流失,降低居高不下的营销成本,提高电信运营商的经济效益和存量市场的竞争力,保持电信业务持续、健康、有效的发展,建设客户维系与挽留系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力求从客户全生命周期和客户接触点的角度考虑维系与挽留系统,并且从营销、服务、管理叁个方面开展工作,通过维系与挽留系统实现对维系与挽留工作的整个流程进行支撑,通过科学的办法和流程,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综合治理,从而全面降低客户离网率,挖掘客户价值,使电信业务的经营,由以发展客户为主要增长方式的模式,向发展客户和维系与提升客户价值模式转变,从产品经营模式向全客户生命周期价值服务经营模式转变,提高电信运营商在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力。 本文在基于电信企业现有CRM系统的架构之上设计了客户维系与挽留系统,结合经营信息系统的数据仓库技术,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围绕客户生命周期管理这一主题组织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全面支撑针对客户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实施的多种措施,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闭环反馈,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的企业信息系统实现完备的功能。在客户维系与挽留系统的诸多功能模块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是数据分析子系统,它提供了整合来自多种数据源的数据、完成复杂的海量数据处理、形成数据分析样本、以多种形式将信息展现给多个部门、为多个部门反馈数据提供录入接口等功能,它是其它一切功能的基础和支撑。本文详细设计并实现了数据分析子系统。 本文研究并实现了客户维系与挽留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包括客户生命周期曲线展视、客户360度视图、客户细分、客户流失原因分析和客
杨现民, 李新, 田雪松[5]2018年在《学校导入教育大数据项目:动因、模式、路径与误区》文中认为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教育系统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依托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蓝皮书项目,文章对国内基础教育领域16所开展教育大数据项目研究与实践的学校进行了调研。研究发现,中小学校开展教育大数据项目主要有叁大动因,分别是持续引领学校整体发展、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以及破解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难题;在实施模式上,主要采用自发探索式、项目参与式、行政推动式以及企业引领式,每种模式各有特色;在实施路径上,包括成立教育大数据课题研究团队、做好教育大数据相关技术产品的选型、制定教育大数据项目实施保障制度和机制、积极营造校园教育大数据文化以及注重提高全校教职工的数据素养。当前,各学校在推进教育大数据项目过程中,常面临教师数据意识相对保守、教师的数据处理能力较低、产品技术保障的不到位、难以建立统一标准的数据体系等现实难题。学校开展教育大数据项目应避免四大误区,分别是开展教育大数据项目是少数人的事情、教育大数据项目短期投入即可见效、导入教育大数据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以及先获得大量数据再考虑安全问题。
陈高阳[6]2016年在《基于虚拟化技术数字校园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高校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但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建设模式下资源利用率低、管理维护困难、扩展性差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障碍。按照我国十叁五发展规划,未来国家对教育和信息化工作一定会越来越重视并加大投入,过去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必将变得更加尖锐、复杂和难以解决。改变旧的信息化建设模式,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建设数字校园,支撑高校信息化建设持续快速发展至关重要。笔者在某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十余年,一直负责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笔者通过对建设基于虚拟化数字校园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总结以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调研分析教师、学生、管理者对数字校园建设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基于虚拟化技术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并通过对比建设前后情况展现了研究、建设基于虚拟化数字校园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基于虚拟化技术数字校园的研究和实践,对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创新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林芝丰[7]2014年在《金融软件企业的研发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新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软件企业、特别是金融软件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如何在企业产品战略和规划的指导下,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快速而高效地响应客户的需求,始终是广大软件企业所渴望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众多实践中,建立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是实现软件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有效且重要的途径。本文首先就研发管理思想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与优势进行了阐述,对门径管理系统理论、产品及周期优化法(PACE)理论、集成产品开发(IPD)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分析研究。并以本文研究的对象某金融软件企业——H公司为例,从企业研发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入手,在现有研发管理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IPD的高效研发管理体系设计的思路,分别对构建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制定产品战略与规划、加强决策评审、研发组织架构、研发流程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发知识产权管理等进行阐述,就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探讨研发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过程与方法,最后描述了H公司构建研发管理体系的过程实践。H公司的实践证明:金融软件企业内部构建基于IPD的高效研发管理体系,在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升研发效率、提高产品市场转化成功率以及降低研发成本等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希望这种实践对我国其它类型的软件企业在研发管理方面也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龚银锋[8]2013年在《软件项目管理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软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软件的规模、复杂度都有很大的提高,软件开发的指导理论也日益丰富。其中较多为从工程技术角度,面向开发过程的管理框架或理论。软件项目的失败率依然很高,有分析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而不是技术原因。因此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软件项目管理是从管理的角度而非技术的角度,从项目整体角度而非仅开发过程角度。它包括对项目进行计划、执行、控制等活动,以确保项目按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完成。本文介绍了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概况和基本的理论概要,并分析了软件项目的特点。随后对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需求、过程、进度、成本、质量、风险、团队这几个较为重要的关键领域的理论进行了初步研究。最后借助一个广电BOSS开发项目,把项目管理中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根据系统规模大而开发团队规模小的特点,应用了敏捷开发方法,将整个项目分拆成多个子项目,并对每个子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张玉军[9]2004年在《移动IPv6协议测试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是为解决IPv4面临的地址不足、路由表膨胀等问题而提出的。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IPv6重点考虑了移动问题,其中定义的许多特性就是专门针对解决移动问题而提出的,基于移动IPv6的移动互联网将是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之一。测试是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新技术测试系统的出现又是该项技术发展成熟的标志和推动此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移动IPv6协议目前正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新技术不断被提出、新实现不断被开发出来。随着支持移动IPv6的网络产品日益增加,各实现与协议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也日益严峻,对移动IPv6实现进行一致性测试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开展移动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现实需求的驱动下,本文对移动IPv6协议和一致性测试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对适用于移动IPv6协议的测试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详细介绍和分析了移动IPv6协议,分析了ISO 9646定义的标准测试框架用于移动IPv6测试的不适宜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移动IPv6测试框架,其中自定义了一种测试数据包描述格式,采用测试描述法和执行系统互动的方式解决了测试中复杂计算的实现问题;提出了网络接口和通信实体相结合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测试传输方法;提出环境辅助测试方法,简化了测试设计工作;提出层次化协议描述方法,解决了测试生成问题。根据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设计了完整的移动IPv6测试集和测试系统,并集成到商用的IPv6测试仪表中,通过对具体协议实现的测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论文的创造性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移动IPv6测试框架。在分析移动IPv6特点和测试需求的基础上,指出ISO 9646中定义的标准测试框架在测试数据描述、复杂计算实现等方面不适合移动IPv6测试。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测试框架,其中自定义了一种测试数据包描述格式;打破了标准测试框架中测试集和执行系统相互独立的特征,采用测试描述法和执行系统互动的方式实现复杂计算。测试数据包描述格式可用于所有具备结构化特征测试数据的描述,测试框架可用于所有包含复杂计算过程协议的一致性测试。2.提出计算机网络协议测试传输方法。移动IPv6实现可能运行在多种不同介质之上,传输方法在移动IPv6测试中十分重要。根据测试设计和测试传输分离的思想,本文提出网络接口和通信实体相结合的测试传输方法。采用网络接口
雷鸣[10]2007年在《我国国家女子水球队年度训练过程控制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为更好的完成我国国家女子水球队2008年备战任务,实现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目标性、可控性,采用访谈、录像分析、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控制论、管理理论以及运动训练理论为依据,设计并实施了国家女子水球队2005-2006年度训练过程的控制。运动训练过程控制是指施控主体为使训练结果符合预期目标而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转移实施干预的活动。管理者、教练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组成的复合型教练团队,与运动员共同构成施控主体;受控对象是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施控模式由状态诊断、目标确定、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评定几部分组成。水球项目对运动员的综合体能要求较高,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技术方面表现为突出的支撑能力、快速多变的传球技术和多样化的射门手段;战术方面体现出积极主动创造机会的意识、内外平衡的阵型结构、全面的对抗能力和多变的战术体系;心理方面表现出明确的战术动机、强烈的求胜欲望、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等特点。我国运动员年龄偏小,比赛中体能不足,基本技术薄弱,战术能力低下,自信心不强,训练负荷水平偏低,与世界女子水球强队存在较大差距。为缩小与世界强队之间的比分差距,笔者设计、筛选了体能、技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年度训练的主要内容,为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了依据。在训练的组织实施中,体能训练始终保持较高的负荷水平,技能训练以全面掌握技术、提高快攻能力、培养阵地攻防能力为主,心理训练则重点培养运动员的水感、球感和战术意识,并通过赛前诊断实施有效干预。训练过程中,采用多指标相结合对训练负荷进行动态监控,通过加强运动队管理为训练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提供了保障。通过对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国家女子水球队实现了预期目标。2006年两次国际性比赛表明,与世界强队之间的比分差距明显缩小,竞技能力显着提高,体能训练监控指标远远超过预期目标,体现出一定的速度优势,防守反击和六打五得分能力有较大提高,但在防守方面的进步并不明显,与世界强队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提高训练过程控制的精确性,笔者建议:1)加强对世界女子水球运动发展趋势的动态分析,提高施控主体对运动训练专项特征的认识水平;2)重视运动员的施控主体作用和运动智能的培养,逐步实现从被动的执行战术到主动地设计、运用战术的转变;3)继续扩展施控反馈信息的来源,注意吸收团队外部的信息;4)加强对运动员个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D]. 尹达. 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 信息保障及其支撑技术的研究与实践[D]. 齐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2
[3]. 风险管理在BOSS叁期项目计费话单流处理系统中的研究与实践[D]. 赵元元. 北京邮电大学. 2009
[4]. 基于商务智能的电信企业客户维系与挽留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张琦. 北京邮电大学. 2006
[5]. 学校导入教育大数据项目:动因、模式、路径与误区[J]. 杨现民, 李新, 田雪松. 中国电化教育. 2018
[6]. 基于虚拟化技术数字校园的研究与实践[D]. 陈高阳. 长春工业大学. 2016
[7]. 金融软件企业的研发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D]. 林芝丰. 浙江工业大学. 2014
[8]. 软件项目管理研究与实践[D]. 龚银锋. 浙江工业大学. 2013
[9]. 移动IPv6协议测试研究与实践[D]. 张玉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4
[10]. 我国国家女子水球队年度训练过程控制的研究与实践[D]. 雷鸣. 北京体育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