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笔谈上)——译介学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论文,比较文学论文,笔谈论文,网络时代论文,中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互联网有可能真正营构起了共时性的世界文学语境,不同国度的作家由此获得一种世 界文学“在场感”,得以在共同的“世界文学场”中书写。如果说我们离那种一体化的 “世界文学”前景还是关山遥迢,那么离这种“共时性的世界文学语境”则只是“盈盈 一水间”了。关键是如何渡过那片迷蒙的语言水域,跨越阅读上的文字障碍。随着网络 语际转换技术的发展,实现这种文学前景的可能性已见端倪。按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文学翻译的发展必将出现新的景观,同时也将为比较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
一、网络对文学翻译的促动
从技术条件上说,网络可以成为超容量、高速传递世界文学的载体。如果解决了网上 作品的版权和稿酬支付问题,那么新作品就可能首先在网上发表,电子版本与印刷版本 并存。一旦新作品在网络上传播,外国文学的译介者也就能迅即阅读和翻译,加快了新 作品翻译发表的速度。
客观上,网络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读者挑选译本的机会很少。一是因为 一部作品在同一家书店很可能只有一种译本,并且也不太可能同时就能找到该作品原著 ,这样就无法在译著与原著、译本与译本之间作对照比较;二是因为大多数读者没有译 本比较的能力。而在网上,这些问题大多能解决。不但能在网上找到原著和不同译本, 也还能读到其他读者(包括翻译批评家)对译作的评价,从而作出阅读选择。因此,网络 时代的译者要想赢得读者,使自己的译本能在众多译本中脱颖而出,从而赢得文学声誉 和经济收益,就必须有自己的翻译追求、翻译目标,精益求精地对待文学翻译工作。
可以料想,网络文学空间相对公平的性质也必然形成文学翻译上的公平竞争。因新作 品和该作品译文都能在网上获得,其他的译者也能很方便地将原著和译著对照。有对译 作不满者,可能会推出自己的新译本。这样,同一作品的网上复译本可能会更多。网络 的文学生态环境在客观上也迫使译者设立更高的翻译目标,精益求精。过去,由于原著 不易得到,无法作翻译批评。今后会很方便在网上将原著与译文对照,网络读者可以直 接地发表意见,对译作进行批评。翻译理论界曾有学者,比如奈达(Eugene A.Nida), 提出读者反应翻译理论,根据读者的反应来翻译和重译。但这在纸媒文学时代操作起来 殊为不易,因很难获得读者的反馈意见,重译后再出版也困难重重。但在网络上,译者 能便捷地获悉读者的反馈意见。译者不但能及时地改正译文中明显的误译、错漏,还可 以调整译文的文体、风格等。这样,网络的翻译批评环境促使了译文更为完善。另外, 翻译文学作品要想获得自己独立的文学价值,让通晓外文的读者也还愿意读译作,像能 直接阅读原著的钱钟书先生仍饶有兴味地读林译小说那样,译作就应有自己独特的文学 魅力,如朱生豪译的莎剧、傅雷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杨必译的《名利场》,都 赢得了自己独立的文学地位。
以上所述只是预想网络的普及对文学翻译质量、丰富翻译文学形式库(Translated Lit erature Repertoire)的促进作用。这是从传统的翻译观而言的,即翻译应尽可能完美 地再现原著的内涵和风韵。但就网络文学生态的发展趋势看,网络时代还可能出现完全 背离传统翻译观的翻译方式,即网络文学翻译。
二、网络文学翻译——解构传统翻译意识形态的翻译
直接在网上翻译、发表的作品,亦即有的学者所界说的“网络翻译文学”,现在虽然 还不多,但根据近年来网络文学创作的迅猛发展势头看,网络文学翻译现象也将很普遍 。网络文学翻译有的可能仍遵循传统的翻译方式,即以原著为中心,力求完美“再现” 原著。而有的则是以译者为中心,借翻译来“表现”自己。这种翻译对传统翻译观提出 了挑战。
传统的文学翻译被赋予了很强的社会化功能,尤其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文学翻译 更是承担了某种政治意识形态阐扬的重任,文学翻译,如瞿秋白所诘问的:“谁能够说 :这是私人的事情?!”。因此,译者大多肩负着某种社会责任。在翻译选择上,他们需 要考虑所译作品的社会文化意义;在翻译态度上,需要以原著为中心;在翻译目标上, 需要向“信、达、雅”标准靠拢。因此,即使是任意增删原著的清末民初翻译家,如林 纾等,也要陪着小心,为自己的删改辩护,自甘谦卑地称所译为“译述”。而网络译者 则没有这类顾忌。网络译者可以借助网络匿名之便,逃避可能的责难,因此网络文学翻 译更具有私人性特点,是一种公开的“潜在写作”。网络译者可以完全摆脱原著中心论 的心理束缚,任意“操纵”(manipulation)、“改写”(rewrite)原著。原著之于他们 是创作素材,是言说欲望发泄的通道,是创作灵感起飞的甲板,是创作才能搬演的场所 。
传统文学翻译上的“创造性叛逆”现象,更多的是受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念的影响 所致,那么,网络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所体现的,则主要是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 和审美倾向。因此,网络译者创造性叛逆色彩会更为强烈,其个性化特征会更为显著。
这样,网络文学翻译就严重地冲击了我们传统的翻译意识形态——关于文学翻译的文 化、美学意义的一系列界说以及“信、达、雅”之类的翻译标准。我们可以指责这种网 络文学翻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翻译,而是对原著的践踏,对“翻译”之名的亵渎,但是 ,我们不能否认,它至少是一种文学创作。
网络翻译很大程度上类似于我们平常的作品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有超出作品之 外的想象,有非常个人化的漫无边际的联想,有不自觉地对作品东麟西爪的改写,等等 。这些不形诸文字的阅读过程,也就是对作品理解、阐释的过程,而按照英国翻译理论 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的观点,这也是一种“翻译”的过程——“理解亦即 翻译”。从这个角度说,网络翻译就是网络译者在个人的情境中,将自己的解读过程物 态化、文本化。如果我们认为对某部作品的改编、改写、缩写等形式是“合法”的文学 创作和传播方式,那么,这种网络文学翻译的“文学合法性”也应得到认可。实际上, 纸媒时代的译者也都或隐或显地在译本中添入了个人化的东西,只不过网络译者更为极 端而已。
这种借体衍生式的半译半作的网络文本,既可视为编译之作,也完全可以看成是一种 新的作品。它在与原文的差异和联系中呈现出耐人寻味的互文关系。这种文学翻译(创 作)的样式,征示了网络时代文学接受、文化交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网络文学翻译既解构了原著,也解构了“原著中心论”;既是文学交流、对话的新形 式,也是原著意义多元释放的新途径——意义在个人情境中延异和衍生。网络文学翻译 与创作文学中的后现代书写在文化姿态上很相似,形成了某种对应同构关系。网络文学 翻译现象可以看成是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症候,网络译本可以作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生 动材料,藉此探讨后现代社会的某些特质。
如何看待网络翻译意识形态,如何评价网络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意义,如何分析网 络译本在中外文学、文化交流中的价值功能,等等,都是网络时代译介学研究将要面对 的问题。
三、网络翻译功能与文学传播、接受方式的多元化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内,中国文学视野中的“世界文学”是个有限的文学空间。因原 著难以获得,通晓外语的人又很少,文学译介就成了外国文学传播的最主要手段。大部 分中国作家、读者都是通过翻译文学来接触外国文学的。文学翻译选择面的大小、译介 的取向就决定了读者对世界文学的认识程度和价值评判。而文学翻译是“文化过滤”的 一种主要方式,它总是受到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观念的影响,翻译文学所营构的 世界文学语境,实际上是根据中国的文学文化需要作了选择、剔除的一种自我选择的“ 中国化”的语境。正是由于文学翻译上的这种功利性和有限性,使得翻译文学营造的世 界文学语境比自在状态的世界文学语境要狭小得多,也使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在文学观 念上出现了错位。
过去那种完全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翻译现象在网络时代可能不复存在。网络为读者 提供了接触外国文学的多种途径。在网络时代,“知识霸权”在很大程度上被解构,读 者能够比较公平地接触到文本,阅读上更不会存在“内部发行”这样特殊的阅读限制。 在网络上,人们只要轻击鼠标,即可搜寻出目标文本,从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 歌德、雨果、托尔斯泰到王尔德、康拉德、劳伦斯、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君特·格 拉斯、米歇尔·图尼埃、雷蒙·卡佛、安妮·泰勒、萨德、V.S.奈保尔。
网络负载的世界文学资源要远远大于纸媒传播的文学信息。读者在网上既可以阅读译 作,也可以借助翻译软件和电子词典来直接阅读原著。后一种方式对那些具有中等外文 水平的读者来说,更具有可行性。借助翻译软件或网络的语际转换功能,至少能帮助他 们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大概。借助翻译软件或电子词典直接阅读作品,翻译和阅读同步 ,也是对过去翻译概念的一种冲击。“翻译”获得了更为宽泛的理解。这种借助翻译软 件和电子词典进行的翻译阅读,完全是个人化的。译者(读者)的目的仅是为了自我阅读 而翻译,因此,它可能不会留下译本形态,只是随译、随读、随灭。实际上,这种翻译 形式类似于通晓外文的读者直接阅读原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网络外国文学读者经过 了“翻译”程序才使阅读理解得以进行。能直接阅读原著的人毕竟不多,而通晓数种外 文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这种翻译、阅读一体化的方式,很有可能成为网络时代外国 文学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由此也改变了传统的外国文学传播方式。
也许有人会说,非文学文本借助电子词典或翻译软件翻译可能问题不大,但针对文学 文本可能就束手无策了。因为文学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需要译者理解、阐释, 挖掘文本里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然后充分发挥艺术创造性,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文学文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体现了语言艺术特点,通过语言来展示其审美魅力,正如 俄国形式主义、美国新批评等文学批评理论家所界说的,文学语言是“陌生化”的、富 有张力的、情感的、非陈述的,这些特点,使得翻译主体不仅需要具备语言解读能力, 更需要情志、想象等审美感悟能力的参与。文学文本的“文学性”特质,如艺术意蕴、 风格意味、语音象征意义等等,都是目前机器翻译无能为力的。这些都是事实。但是, 虽然翻译软件、机器翻译在诗歌和戏剧翻译方面还困难重重,可在帮助读者阅读小说方 面,则大有辅助作用。对于具有一定外文基础的读者,网上阅读外文作品,只要配备合 适的翻译软件,就可以阅读。虽然不能像阅读译作那样顺畅,但如果新作品没有译本问 世,这种机助阅读毕竟能帮助他们了解个大概。并且,网上直接接触原著,可以直观地 获得对文本形式特征的感性认识。也就是说,机器翻译、翻译软件、汉化系统虽然不能 取代人工翻译,但是,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纸媒翻译文学传播方式的不足,帮助读 者比较及时地获得新作品的文本特征、大概的内容等信息。
四、结语
过去人们所指称的“外国文学”实际上是指翻译文学,其原因就在于,绝大部分作家( 读者)都是通过译作来接触外国文学的,这样,翻译文学才是外国文学的影响源文本。 在网络时代,纸媒翻译文学不再是唯一的接受外国文学的媒介。网络技术的使用扩大了 传统的“翻译”概念,翻译文学形态出现多元化特征。而随着网络翻译系统的完善,跨 民族、跨文化的文学阅读会越来越便捷,中外文学关系也更趋复杂。网络既是创作、阅 读、翻译、传播的文学场,也是一个川流不息、繁复无穷的文学流程。译介学研究和中 外文学关系研究如何顺应文学翻译和传播方式的变化,拓展新的研究思路,这是在网络 时代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注释:
①Nida,Eugen A.and Charles R.Taber(1969),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 tion.Leiden:E.J.Bril.
②瞿秋白:《翻译——给鲁迅的信》,《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5年,第504页。参见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东方 出版社1999年,第273—291页。
标签:文学论文; 网络文学论文; 翻译文学论文; 比较文学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文化论文; 艺术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 外国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