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新技术促进制造业转型与提升&以重庆市为例_资金计划论文

以高新技术促进制造业转型与提升&以重庆市为例_资金计划论文

用高新技术推进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以重庆市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庆市论文,高新技术论文,为例论文,制造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意义

高新技术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核能的作用和电子计算机的面世而触发兴起的,随后,各国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领域相继开发出一大批相互关联的新技术,人们把这一系列新的技术创造和技术发明以及在技术上所形成的新工艺、新概念和新思想统称为高新技术,一般也叫高技术。目前世界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已形成了智能计算机、智能机器人、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超导材料等12项标志技术,光电子信息、智能机械、软件、生物工程等9个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迁而有不同的内涵。

我国863计划中提及的“高技术产业”与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的一般概念相近,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初始概念。原国家科委从1988年7月开始实施火炬计划,它与863计划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将“高技术产业”延伸为“高技术、新技术产业”,将“高技术产品”变化为“高技术、新技术产品。”从此,舆论界出现了高技术产业与新技术产业相提并论的情况,高技术产业的概念也已由狭义的一般的高技术产业概念演变为广义的、包括一切新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概念,“高新技术”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它有两重含义:高技术是指代表一定时期内科技发展最高水平的技术;新技术是相对原有旧技术而言的,指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它并不一定是高技术。对于高新技术的划定范围,我国根据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考虑到我国的客观条件,1991年国务院确定11个领域突出新技术,1997年原国家科委颁布的《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将其分为9大领域、58个大类、327个小类,2000年科技部等三部门发布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确定为11个领域、涉及2056种产品。

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就是不断地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及现代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出现的新技术、新成果融进制造技术之中,形成先进的制造技术,并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将高新技术融进产品技术之中,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使产品技术含量更高,材料更省、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和更完善。这符合新型工业化内蕴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质的要求。在我国,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是通过通常意义上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来实现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高新技术是武器,制造业是靶的,改造是出发点,提升是目的,提升体现在“三化”中:传统制造行业高新技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或产品)份额扩大化,进而实现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高新技术和制造业只有有机融合,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生和作用发挥的基础和依托,高新技术的产生离不开制造业提供的仪器设备、原料试剂等技术手段或条件,在完全手工条件下要诞生先进技术是不可想象的;制造业为高新技术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制造业是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运用的主要领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即使是农业的现代化、第三产业的现代化都必须依托制造业的现代化来传递,离开制造业,高新技术作用的发挥就缺乏依托。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必须依靠高新技术,如果没有高新技术的不断注入,就不可能实现制造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拥有强大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与制造业的高度融合,就会使产业结构升级淘汰的不再是所谓的夕阳产业,而只是夕阳技术。

重视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是由制造业自身的重要地位所决定。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看,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居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地位,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推进工业化的主导力量,它集中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水平、经济综合实力。即使如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美日德3国,无一例外地仍把制造业作为立国、强国之本,其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是最强的,但这是因为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并不断地将其融入制造业。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提供的技术装备的性能和水平。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要在今后20年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若没有属于自己的强大制造业,不用制造业提供的先进装备武装、改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要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二、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推进与成效

重庆是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产业基地,重化工业特征明显,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2001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实现工业产值、增加值、利润、税收的比重分别为91.91%、84.05%、84.84%和83.64%,均大大高于全国的水平;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33.2%,也高于全国26.88%的水平。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的工业产值、增加值、利润、税收的比重分别为47.58%、37.86%、40.38%、34.94%,也远高于全国相同指标的比重。因此,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事关重庆老工业基地振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否顺利实现,是重庆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必然选择。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重庆市是通过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技术创新计划等技术创新工程,双加工程、双高一优工程、国债技改贴息等国家重大技改工程,以及市里重点技改或创新项目等来实现的。

(一)推进技术改造。1996年至2001年重庆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29.3亿元,其中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170.52亿元。重点实施了双加工程、双高一优工程、国债技改贴息等国家重大技改工程。

“九五”期间,重庆列入国家一、二期“双加”工程导向计划的项目共82项,总投资58.2亿元,其中贷款35.5亿元;分布在冶金、化工机械、医药、轻工、汽车等行业。已实际实施的项目有62个,其中,58项建成投产。

1999年以来,重庆列入国家两批“双高一优”计划项目的共37项,计划总投资50.32亿元,其中银行贷款34.44亿元。其中第二批共25项,计划投资34.12亿元(制造业19.94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69.53亿元,新增利润19.15亿元,新增税金6.78亿元。

重庆列入国家前八批国债重点技术改造计划项目的有48项,计划总投资83.62亿元,其中贷款51.13亿元。制造业列入计划的有37项,计划投资77.88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7.83亿元。至2002年8月,已下达国债资金计划的有16项,国债资金到位39240万元;其中制造业已下达国债资金计划的有11项,国债资金到位36710万元,已有五个制造业项目建成投产。长江轴承公司的全密封低噪音轴承项目的建成投产,使该公司成为国内拥有磨加工自动线最多、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企业。四维瓷业股份公司90万件高档卫生瓷技改项目,2001年新增主营业务利润2519.02万元。

(二)推进技术创新工程。“九五”期间,重庆承担并完成175个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项目、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项目;2001年,又有4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计划。这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成果的涌现及对制造业的改造提升。

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到2001年底,重庆共建立市级以上技术中心51家,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7家。这些技术中心的有效运行已成为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核心力量。据国家2001年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01年评价结果表明,我市7家技术中心综合得分均在70分以上,嘉陵、长安、四联在80分以上。

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装备制造业尤其突出。2001年,重庆大中型制造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20.38亿元,比1997年增长1.5倍;其中装备制造业为13.55亿元,增长4.18倍,占全部的比重由30%提高到64.69%。大中型制造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为5.02亿元,比1997年增长85.2%;其中装备制造业为3.08亿元,增长2.45倍,占全部的比重由32.79%提高到60.26%。

技术开发成果显著。专利大量增加,全社会专利授权量由1997年的339件增至2001年的1197件,其中工矿企业由86件增至446件。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或产品。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的“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重庆信威公司的SCDMA无线环路系统、重庆巴山仪器厂研制的“动中通”移动卫星通信通讯系统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重庆机床厂的六轴四联动数控滚齿机、四联集团的厚膜集成电路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有的还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为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成效。正是由于技术改造与科技开发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加快了重庆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或产品)份额扩大化的趋势。

体现在制造企业技术结构及装备水平上。“八五”期末,重庆工业企业具有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仅占5%;“九五”期末,汽车工业已达50%(庆铃、嘉陵等骨干企业已接近国外同类企业水平),化工医药行业为10%,冶金行业为15%,机械行业为17%。

体现在新产品和专利技术的实施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由1998年的88.37亿元增至2001年的221.71亿元,三年年均增长了35.9%,大大高于同期现价工业总产值11.8%的增长水平;新产品产值率2001年达到20.7%,比1998年11.5%提高了9.2个百分点;三年来,重庆新产品产值增量占现价工业总产值增量的比重高达43.6%。大中型制造企业是绝对主力军,2001年新产品销售收入194.10亿元,比1997年增长1.21倍,其中装备制造业149.04亿元,增长2.96倍;新产品出口13.32亿元,增长5.93倍,其中装备制造业9.39亿元,增长30.9倍。专利技术的实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对1999年、2000年实施情况的统计,销售收入利税率均在20%以上。

体现在高新技术产品上。截止2001年底,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38家,高新技术产品600个,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分别比1997年增加226家、436个、13家。与1998年比,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增长1.4倍,年均增长33.8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8%提高到14.5%;利税总额增长2.06倍,年均增长45.16%;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52倍,年均增长36.1%,出口销售收入增长3.14倍,年均增长60.59%。这都数倍于全部工业相应指标的增长,通过其在工业总量中比重的大幅提高,优化了工业结构。在高新技术产品中,制造业产值为231.53亿元,占96.44%,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118.49亿元,占49.35%。在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中,仅8家系医药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等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前5名全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这充分展示了对传统制造业尤其是汽车摩托车工业的改造提升成效。

企业信息化成效显著。重点推进了CAD/CIMS、模糊控制、激光快速成型、机器人等关键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成果,促进了传统制造业的升级。例如,汽车摩托车行业已广泛应用柔性制造、激光焊接以及三维在线检测等技术;在重钢等冶金企业推广了模糊控制技术,取得了节能降耗的明显效果;通过支持长安IT公司的发展,促进了长安公司信息化进程,由此在2000年、2001年带来了2.8亿元的经济效益;通过组建重庆RP(激光快速成型)生产力促进中心,将RP技术应用于新产品模具的开发,为长安、力帆等一批汽车摩托车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近年来,重点培育、实施了一批先进的制造业自动化建设项目和设备开发项目,如“西南铝板带箔生产线监控系统过程”、863机器人技术主题、“九五”重点项目“嘉陵摩托车焊装线”等,到2001年已有近50家流程工业企业基本应用了自动化技术,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1997年我市被国家列为“CAD推广应用试点城市”,在汽车、化工、冶金、仪表等10多个行业1000多家企业中积极推广应用CAD技术,到2000年底,CAD应用的覆盖率平均达77%,普及率达76%。其中抓了9个试点示范企业、50个重点推广企业。9个试点示范企业产品设计周期平均缩短41%,设计成本平均降低20%。

1998年,我市被国家批准为“国家CIMS推广应用示范城市”。长安汽车集团、重庆华陶瓷业(原重庆兆瓷)有限公司、重庆涪陵卷烟厂、长风机器厂等制造企业实施了国家级863/CIMS工程,成为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典范。涪陵卷烟厂是我国烟草行业第一家国家级863/CIMS应用示范企业,为我国烟草制造业提供了多项先进制造技术,并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其成功实施和应用,为我国连续流程型企业实施CIMS工程起到了很好的应用示范作用;重庆华陶是我国陶瓷行业第一家国家级863/CIMS应用示范企业,为我国陶瓷制造业提供了陶瓷产品的计算机辅助全过程设计的集成技术及模具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技术、绿色陶瓷产品和陶瓷产品绿色制造技术、陶瓷虚拟产品技术等多项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成为我国应用高技术改造传统的陶瓷行业的样板。

三、改造提升制造业中存在的问题

不论从全国或是从重庆市看,制造业的结构层次低、传统制造业份额大、装备陈旧、技术落后、物耗能耗高、效率低、产业集中度低、机械装备的创新开发能力弱、关键设备和关键技术仍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等问题比较突出,制造业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并且,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力度不大。以重庆为例,主要问题是:

(一)制造业中传统产业的比重高,改造升级的任务重。在重庆制造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1999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国的0.47%,在全国仅居第22位;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3.1%,远远低于全国7.37%的平均水平,不仅无法与东部发达地区比,与四川、陕西比都有很大差距。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后的主要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2001年其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仅为0.86%,而全国为7.18%,四川、陕西分别为8.42%、6.57%,老工业基地武汉、沈阳分别为14.57%、10.18%。这决定了重庆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主要目标应是推进传统制造业的高新技术化,任务艰巨。

(二)制造业效率低、消耗高,改造提升的压力大、难度高。劳动生产率低下,2001年重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6606元,仅为全国70.31%,排全国第26位;其中制造业劳动生产率37037元,也与全国平均数相差甚远。

经济效益不佳。重庆2001年制造业资金利税率为6.49%,低于全国8.92%的平均水平;销售利润率为2.13%,也远低于全国3.89%的平均水平。与京津沪等相比差距更大。

能耗高。万元GDP能耗重庆2001年为1.69吨,全国为1.48吨;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重庆2001年为3.28吨,而全国2000年为2.29吨;万元制造业产值不变价能耗重庆为1.85吨(重点企业),全国2000年仅为0.99吨。

(三)观念和意识落后。开放意识不够,尤其是对外合作开发的意识不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不充分。对纳入2001年科技统计范围的409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统计,没有建立科技机构的企业有272家,占到66.5%;没有科技开发活动的企业有174家,占42.5%。有的企业虽建立了技术中心,但其中部分企业并未从战略高度认识技术创新对于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其建立技术中心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优惠政策。我市企业缺乏申报国家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计划项目的主动性。

(四)人才不足。重庆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不多,科技人才不足,劳动者文化素质差。2000年每万人中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排在全国第21位;每万人拥有的大专以上文化者为280人,仅为全国的77.6%。缺乏足够的优秀科技人才,必然使科学技术的源泉枯竭和载体不足,严重制约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者作为科学技术的应用者和转化者,其文化素质的低下直接影响着其对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和转化率。

(五)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R&D经费支出更少。重庆市2000年R&D经费支出10.13亿元,仅为四川的22.56%,陕西的20.46%;占GDP的比重为0.64%,低于全国1.02%的水平。其中2000年制造业R&D经费支出5.71亿元,为四川的47.8%、陕西的33.73%;R&D投入强度仅为0.67%,而陕西在1.7%以上。重庆整个制造业有R&D经费支出的企业户均投入仅82万元,其中纺织业仅8.3万元。在发达国家,开发一个新药动辄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而我市制药业2000年R&D全部投入仅8045万元,户均也不过206万元。

制造业技术改造资金投入长期徘徊不前。2001年重庆市制造业技术改造投入资金仅为28.54亿元,与1997年比有减无增,技改投入额仅居全国第27位,分别为老工业城市沈、汉、宁的59.46%、45.39%、41%。2001年重庆制造业技改资金占全部技改资金的比重仅为26.42%,而全国为44.95%,沪津辽川分别为54.84%、62.36%、57.08%、56.56%,沈、汉、宁分别为67.98%、54.66%、76.06%;重庆直辖五年制造业技术改造资金的平均比重为31.48%,远低于全国同期42.69%的水平,更大大低于老工业基地辽宁同期50.89%的水平。

(六)装备及产品技术水平仍然不高。制造企业装备的技术水平低。据重庆“九五”末统计,70年代及以前设备化工医药为70%、机械行业为58%,冶金行业为35%。即使是22户新产品产值上亿元企业的设备,处于9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仅占20.9%,90年代初期国际水平占14.1%,80年代国际水平占13.9%,国内先进水平占26.4%。重钢集团的技术装备中,仅有20%为国内先进水平,20%属于应淘汰的对象。

产品技术水平不高。即使是高新技术产品,其技术含量也不高,使得其向海外辐射的能力不强。2001年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13377万美元,仅为全国的0.29%;占商品出口的比重为12.1%,而全国为17.5%;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为4.61%,而全国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约为21.36%。

四、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建议

(一)对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要有正确认识

要充分认识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重要性。目前相当多企业认识不足,这将严重滞碍改造提升过程。

要充分认识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长期性、动态性、多层次性以及不断寻求技术与市场的平衡、平衡又不断被打破、再寻求新的平衡的必然历程,在此过程中,要增强企业的合作意识、开放意识、全局观念。

要避免对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理解绝对化。基于企业自身实力及市场需求的多层次性,运用的高新技术也要与之相对应,并不是技术水平越高越新越好。

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要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仅重庆市而言,改造提升的重点是以汽车摩托车工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及食品、化工医药、建材工业,汽车摩托车工业是重中之重。

(二)建立完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政府支持体系

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不仅在制造业上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据研究,R&D开支企业的平均收益率为24%,但其社会收益率却高达66%。因此,政府必须给予大力支持,重庆要从如下着手:

1.加大政府直接投入力度。政府投入的资金是“种子”资金,主要用于引导企业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方向。而重庆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很小,甚至远不及东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如2000年重庆科技活动经费中,政府资金占23.6%,低于全国25.1%的平均数;2000年R&D经费总支出中,重庆来自政府的资金占33.82%,武汉市则占56.33%,武汉绝对额是重庆的3.37倍;2001年重庆地方财政支出中科技三项费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仅为72624万元,仅为全国地方财政支出中此类支出总额的0.98%(排全国第24位),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06%(全国为5.67%)。这都与重庆老工业基地的欠帐多及直辖市的地位不相符合,也是重庆技术创新和改造资金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

为此,重庆市政府要逐年增加科技费用及技改投入,在此方面拨款的增长速度应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以此带动企业投入的增长。地方政府投入,除了以基金形式运作外,还可以入股项目或企业等方式进行。除地方财政要加大投入外,还应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更多的支持。

2.将税收优惠落到实处。实行税收优惠,鼓励高科技发展及对传统产业改造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目前重庆税率要高于全国和沿海,如2001年制造业销售税率重庆为6.92%,高于全国的5.48%,更大大高于京、津、沪、辽等;重庆“三资”工业企业销售税率为7.18%,而全国平均数为3.89%,京、津、沪、辽在3.49%至4.07%间。这与重庆直辖及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不相吻合。为此,必须要使我市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自身的制造企业充分享受到现已出台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不断根据新形势制订适宜的税收优惠政策。

3.其他支持举措。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涉及方面很多,冲突、重叠的情况难免,可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机构;通过政府采购方式支持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如通过地方立法,制定在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中优先购买市内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包括改造提升后的传统产品),为本地制造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创造成长空间;在支持企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时,积极地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更多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及配套政策;制定和出台一些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地方法规;建立完善财政贴息制度,增大贴息力度,为确有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改造项目提供贴息贷款。

(三)建立完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市场支持体系

1.完善市场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是就全社会而言的,并不意味着每个企业都必须成为主体。企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源一是通过自己独立或联合开发获得,二是在技术市场上购买自己需要的关键技术,如果每个企业都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不经济,也不符合市场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和合理分工的原则。对于许多企业而言,技术市场是解决技术要素投入的最好场所。为此,要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我市的技术市场。但其更大作用的发挥,功夫在市场外,不仅仅是坐等交易双方进场,更要积极出场去招揽有市场前途的技术,并对本市企业加大技术推介力度;要进一步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力争使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国家10个有强大服务能力、鲜明服务特色的重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之一;要进一步加强重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并积极推进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向投入主体多元化、专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积极发挥其他中介机构的作用。

要提高重庆市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改变目前提供场地多、提供咨询服务少的局面。

2.建立完善市场化的融资体系。筹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不足是目前重庆市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最主要的障碍,为此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拓展企业的筹融资渠道,完善各种筹融资手段,建议:一是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高技术改造项目的贷款力度,但要通过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提高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程度;二是要通过低息贷款等措施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三是要积极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可通过地方政府出资、政府担保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大企业出资、向个人投资者筹资等方式创立风险投资基金,形成政府资助、银行贷款、国内企业、个人乃至外商投资等多元投资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四是建立创业投资基金,聚集民间资金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四)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淘汰加快,使我们面临利用国际资源的内在压力;而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我们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供了良机。国内外已有的成功经验表明,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是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改造的捷径,重庆第一大支柱产业汽车摩托车工业就是在与日本公司合资合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际资源的利用包括如下内容:

1.充分利用国外已有的先进技术成果,加大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力度。重庆在制造业技术改造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的情况下,技术引进更日渐受到忽视。就技术引进的主体大中型制造企业来看,引进支出1997年为45746万元,2001年降到23719万元,约为上海的十九分之一、南京的三分之一左右。

技术创新存在两种基本模式,即以研究与发展为基础的创新模式和以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为基础的二次创新模式。以重庆制造业研发能力看,应加强对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立足于此进行二次创新。从推进经济增长和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要求看,目前对国外成熟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改进的意义远大于全面独立开发。

2.充分利用国际资金资源。在发达地区,外资经济已成为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主力军,而重庆尚未担起大梁。截止2001年底,重庆工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累计为16.97亿美元,仅为上海的9.33%;其中1999~2001年直接投资额为4.36亿美元,仅为全国的0.49%、上海的7.08%。吸引外资不足,导致重庆“三资”企业未能在制造业的高技术改造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如在2001年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中,重庆“三资”企业仅占23.13%,京津沪均在60%以上,其中北京高达85.33%。

要大力引进外资,必须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是政务环境。同时外资进来是要赚钱的,这就要求有一定的投资回报作保障,这其中需要一定的财税优惠作支撑。从实际看,重庆直辖和西部大开发并未使外商享受到比沿海优惠的税收政策,税率远比沿海高,这种情况应该改变。同时,建议国家对沿海发达地区“三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应逐步减少,优惠重心放到西部来。

3.充分利用国际研究资源。重庆科研开发实力不很强,完全自主开发是不现实的,同国外的一流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是我们在某些技术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必要举措。目前重庆同国外合作的企业少,因此合作成果也很少,如2001年仅有2.52%的高新技术产品系由企业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发。而上海市企业在外部合作中,与国外企业合作的占50.5%,2001年其大中型工业企业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展科技活动支付的经费高达7.78亿元,占外部支出的63.3%。为此,重庆市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更多的企业在更大范围内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发。

(五)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宏伟工程,起决定作用的无疑是人才,它不只是劳动力数量的满足,还是具有一定质量基础上的数量占有、使用培养和提高。

企业家是推进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核心力量。一个企业如没有较高水平的管理者,即使有技术优势也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要较好实现高新技术对制造业的改造提升,就必须拥有一支能战斗的企业家队伍。为此,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方式,走出一条企业家职业化的路子;对企业家要做到权责利对称,可实行激励性的年薪制等报酬制度,并逐步引进期股、高额退休金之类的长期激励项目;建立起市场化的“声誉机制”(包括企业家的业绩、信用记录等)和“流动机制”,这样,具有良好声誉的、高品位的企业家才具有高身价,才可能取得高回报,同时又能流动到最需要他的企业中去实现他的价值。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不仅需要高、精、尖人才,更需要一大批具有职业技术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

(六)要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载体,其成长壮大,对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有着很强的放大效应。随着技术更新频率的加快,近年来国际上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征越来越明显,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用武之地。

从实践看,重庆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不足。2001年工业小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占全市的19%,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的项目及资金远较同处西部的西安、成都为少。据笔者统计,在国家已批准的前15批(缺1999年第四批数据)项目计划中,重庆获准的仅45项,获资助额度仅为3320万元;而西安为138项、9905万元;成都为87项、6356万元(西安、成都数据还不包括通过陕西和四川省列入国家计划的部分)。这与重庆制造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对中小企业发挥更大作用的要求不适应。

为此,重庆市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是尽快发展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效金融支持的创业(风险)投资业;二是努力构建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的人才在研发潜能发挥方面产生持久、内在激励的新型知识产权制度;三是给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予配套资金支持;四是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增强担保能力,到2001年底重庆市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累计担保额仅5亿多元,远不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七)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联合开发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有效途径。重庆市要继续加强与重庆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和交流。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科技计划立项时,对产学研合作申报的项目要给予优先支持。重大技术引进项目的科学论证,尽量组织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有关专家共同参加,并共同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政府要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平台”、铺设道路。

对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要整合行业内所有的科研资源进行联合开发。要改变项目过多、投入及技术力量分散的状况,避免重复研究、资源浪费,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样才有利于实现技术上的突破。这既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企业有合作意识、全局观念。

标签:;  ;  ;  ;  ;  ;  

以高新技术促进制造业转型与提升&以重庆市为例_资金计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