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医院输血科 陕西 西安 710032)
【摘要】 冷沉淀凝血因子是将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2℃~6℃融化后,经离心后分离出大部分血浆,将剩余不溶冷沉淀物质在1h内速冻呈固态的一种功能性血液成份,是新鲜冰冻血浆中大部分凝血因子的浓缩制品,富含纤维蛋白原(Fib)、纤维结合蛋白(F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Ⅷ因子等。近几年来本血站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量和使用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冷沉淀凝血因子主要用于因缺乏Ⅷ因子或纤维蛋白原而出血的病人及血友病患者[1]。随着医疗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冷沉淀凝血因子不再局限于血液病的治疗,而更多的用于各种手术、创伤引起的凝血机制障碍等出血性疾病,如深度烧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肿瘤手术、多发伤和手术创伤,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成分输血;成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输注
【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100-01
1.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与质量标准
用于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血液采集、制备过程和储存条件等,国家标准有严格的规定。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规定,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原料为新鲜冰冻血浆,而新鲜冰冻血浆严格为离体6h(保养液为ACD)或8h(保养液为CPD或CPDA-1)内,不超过18h并储存于2~6℃的新鲜血液,将血浆分离出来并速冻呈固态的成份血,每400ml全血制备的200ml以上的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为2个单位;其中Ⅷ因子含量≥80IU,纤维蛋白原含量≥150mg,容量:20~30ml,同时还含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结合蛋白、各种免疫球蛋白等[2]。
1.1 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
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方法:(1)取出符合制备冷沉淀条件的新鲜冰冻血浆,置于(4±2)℃ 冰箱中过夜融化(时间约为12~l5h);(2)次日,当血浆基本融化时,其中尚有部分冰晶即从冰箱取出,配平后重离心,离心条件为:离心力2000g、(4±2)℃、10min。(3)离心后取出血浆放入分浆夹上挤出上层血浆部分,剩下底部不易溶解的白色冷沉淀物和少量血浆,即为冷沉淀凝血因子。(4)将制备好的冷沉淀凝血因子立即置于-30℃以下进行速冻,速冻后置于-20℃以下冰箱保存,要求制备开始至速冻完成控制在1h内完成,血容量为25±5ml,有效期自采血日起为1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标准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 版)中规定出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方法分为虹吸法和离心法。两种方法都能制备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冷沉淀凝血因子,我站采用离心法制备,第Ⅷ因子是极其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半衰期仅仅10个小时。采血过程中,要保持血流通畅,促进静脉回流。当血液流入采血袋后,即与抗凝剂混匀,至少每90s混合1次。200ml全血采集时间>7min,以及采血后存放时间超过6小时的全血全血不可用于制备冷沉淀。确保在1h内将血浆中心温度迅速将至-30℃以下,保证整个制备过程在8h内完成
2.冷沉淀凝血因子的临床应用
2.1 冷沉淀凝血因子的临床适应证
冷沉淀凝血因子含有丰富的FW、纤维蛋白原(Fib)、vWF、Fn、XⅢ;冷沉淀中含有的Ⅷ因子理论上是新鲜 冰冻血浆 中Ⅷ因子含量浓缩1O倍,容量少,疗效好,使其在临床上日益得到广泛应用[3]。冷沉淀凝血因子用于几个方面:(1)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血管性血友病(VWD)、甲型血友病;(2)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降低:DIC、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重度感染、恶性肿瘤等重症疾病;(3)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尿毒症、严重肝病、重症创伤、术后出血等;(4)不易愈合的创面:胃十二指肠溃疡(内窥镜导入局部注射、喷涂)、下肢溃疡(局部涂敷)、外敷治疗眼角膜溃疡性病变和胃粘膜溃疡等[4]。
我国成分输血指南指出,200ml全血为1个单位,由100ml血浆为原料制备的冷沉淀为1个单位。冷沉淀适用于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要求供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5]。
2.2 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注方法和剂量
儿童甲型血友病患者,一般按每l0公斤输 1个单位冷沉淀计算,每日输注1次维持3~4天;手术出血时应维持7~10天。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者,需输注冷沉淀剂量取决与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常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 l~1.5U,使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水平维持在0.5~1.0g/L为适度。对于大量出血患者,补充冷沉淀的指征为纤维蛋白原浓度<0.8g/L。
3.结论
冷沉淀输注前在37℃水浴中进行快速融化 ;溶化后要尽快输注,最迟4小时内输注,避免反复冻融;每袋冷沉淀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快速度尽量30min内输注完毕。融化后的冷沉淀可以加入少量枸椽酸钠溶液,以免注射时发生凝集而堵塞针头;输注冷沉淀后疗效的判断主要依靠观察患者出血情况是否得到改善,若止血效果不理想,在患者可承受范围内,适量加大冷沉淀输注量。建议凝血因子缺乏患者的治疗首选相应的凝血因子浓缩制品。输注过程中有时可发生变态反应,如头痛、背痛、荨麻疹、发热等。还有部分患者因反复输注冷沉淀而产生特异性抗FⅧ抗体,致使治疗困难或无效。输注前静注氢化考的松50mg或口服苯海拉明25mg,可预防冷沉淀的变态反应。输血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参考文献】
[1]孙国栋,陈慧,等.邯郸地区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趋势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3):3546-3547.
[2]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
[3]刘景汉,兰炯采.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0-41.
[4]孙文源,孟宪波.冷沉淀凝血因子的临床输注[J].甘肃医药,2012,31(12):926-927.
[5]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2000.
论文作者:张小乐,张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7
标签:因子论文; 凝血论文; 血浆论文; 血友病论文; 冰冻论文; 新鲜论文; 血管性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