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专论 从经济发展看当今国际格局的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专论论文,格局论文,当今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学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从经济发展过程对政治的影响为脉络,通过经济视角来分析当前国际格局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作者认为:国际格局的变化在于大国间实力对比的现状之破坏,而大国间实力对比关系变化的核心是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为经济是国家整体实力最重要的基础。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国家是以追求财富和权力而存在的,财富是权力的基础,权力是获取财富的保障,经济发展过程带来的财富变化,必然要引起国家间利益的冲突,导致经济实力发生变化的国家间为重建国际政治结构的角逐,最终决定世界政治结构变化与否。
根据上述思想,作者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三个方面——世界经济中心转移、主导产业的变迁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状况,从中比较了当今世界几个大国或大国力量(中、美、俄、日、西欧)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当前国际格局正呈现“一超多强”态势,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它的实现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两极格局已被打破,但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何种态势和发展趋势众说纷纭。如何认识与分析当前国际格局及其变化发展是目前国际政治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试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阐述这一问题。
一、不平衡发展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动力
国际社会是一个无政府社会,决定国际政治进程归根结蒂是权力因素。因此,政治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变化、发展是世界权力分配关系变化的结果,大国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的变化是国际结构的系统变化〔1〕。这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国际关系的变化发展的分析是一致的。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中曾说“资本家瓜分世界……是‘按资本’、‘按实力’来瓜分世界的”〔2〕。不过马克思 主义经典作家是从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但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认识到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分配关系的变化是促使国际体系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在于国家间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这种从修昔底德开始延续下来的现实主义思想认为,新兴的大国在力量丰满后,必然要对旧的大国及其由其主宰的权力结构提出挑战,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变化发展就是大国力量斗争结果,大国间实力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国际秩序变化与否的内在动力。
大国间实力发展不平衡首先表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上。正是由于各大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才有可能导致大国间的整体实力对比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打破世界原有的力量对比,改变原来的国际政治经济体制,使国际关系发生质的变化。当然,决定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力”不仅仅是经济性实力,它既包括经济性的实力,也有军事性和文化方面的实力与影响力。英国国际关系学者苏珊·斯特兰奇认为,决定国际政治经济体制的力量是一种综合性结构性权力,它是由世界安全结构、生产结构、金融结构和知识结构衍生出来的权力共同决定的〔3〕。 但我们细究这种合力观不难发现,安全性结构权力(即军事权力)与知识性结构权力无一不与经济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军事力量离不开经济这个物质基础,这是不言自明的真理。同样,文化的辐射力也需要经济的支持,一个经济不发达的社会很难对外有文化上的吸引力,即使是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其文化的影响也是其历史上经济繁荣时期所造就的,也是经济因素的结果。中国文化就是典型的代表。因此,大国间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是在大国间整体实力发展不平衡的核心,是决定国际格局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全球国家体系形成以来的500年里,“……任何一个大国的胜利,或者另一个大国的崩溃,往往都是军队进行长期战斗的结果;但也是该国在战时如何利用其生产性资源的结果,以及该国在实际发生战争前的数十年中,与其他领先国家相比,经济究竟是上升还是下降,这是一个更深刻的背景”。因为支持军事力量通常需要财富,而取得和保护财富通常也需要军事力量;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把大量的资源用于军事方面,而不是用于创造财富,那么从长远来讲很可能导致国家实力的削弱〔4〕。
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全球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别很大,其经济增长的中心常常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世界经济中心在不同的时期内处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这种状况将导致新旧大国间经济政治实力的变化。二、各个经济部门的发展速度不同,各种经济中总是存在着先进的、落后的和衰落的经济部门,而经济增长率高的部门往往是那些技术先进的工业部门,而不是技术落后或不先进的部门,只有拥有大量先进产业的国家,才有可能处于世界领先国家的前列。三、从长期看,经济增长处于不断的波动之中,时而缓慢增长,时而快速增长,在这种不平衡的增长中各国受影响的程度是不尽一致的,这对国家经济政治实力的发展不平衡也是影响极大的〔5〕。
国家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 任何经济都具有二元性,即都存在着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发展中心和一个欠发达的经济外围。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先是经济中心是发展龙头,它从外围经济取得资源,如粮食、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同时也向外围提供商品、劳务和一些市场,并不断地把外围经济纳入到自己的经济体系中。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外围地区存在着劳动力价格低廉,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而中心地区则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因此逐步地经济中心的资本向外围转移,生产的中心因而也朝着外围地区过渡,最终,外围地区可能凭借着自身的优势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经济主导部门的变迁 不论是在国家经济中,还是区域经济或世界经济,其经济发展的另一特征是总在不同的时期中有某些经济主导部门,它的增长速度处于各个经济部门的前列,并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其他的经济部门则处于发展的相对平缓期或停滞状态。但各个经济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有一个由盛转衰的周期,因此,每个经济部门都有从主导产业变化为非主导产业,被别的新兴的主导产业取代的可能。根据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一文中提出的“产品周期理论”,由新技术创新出来的新产品都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创新国研制和垄断阶段;二是外国生产者进行生产阶段;三是外国生产的新产品在国际市场进行竞争的阶段;四是创新国开始进口竞争的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新产品由发达国家向较发达国家再到欠发达国家的转移,由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产品,变为较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产品,最后变为欠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产品。一旦到达欠发达国家,这种产品已不是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谁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产业领先的地位,往往居于实力相对领先的地位。近二百年的世界经济史表明,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由蒸汽动力、冶铁业和纺织业转化到钢铁业、电力和化学工业,再到耐用消费品工业、汽车和石化工业,目前是微电子业、计算机、通讯和服务业。
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 世界经济的发展从长期看,是呈周期性的波动型增长的。经济学家们已经提出了许多经济发展周期的模型,如最著名的有朱格拉模型,平均8年一次的波动周期;较短的基钦模型,4年一个波动周期;库兹涅茨提出的大约17年一次的周期模型和引起争议最大、影响最大的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理论或长波理论,他提出了50年的经济波动增长周期〔6〕。在这里,与国际体系变化联系最密切是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因为大国的兴衰至少要经历50年的时间。
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本世纪20年代提出,世界经济在大约50年内出现一次由上升到下降的周期。从18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几个康德拉季耶夫的周期。1788年到1843年是一个经济周期,在这一周期内,1788年—1815年是上升期,1815年—1843年是下降期;1843年到1897年又是一个周期,其中1843年—1873年是经济扩张期,1873—1897年是经济缓慢增长期;1897年到本世纪30年代末又是一个周期,其增长期是在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之前的时间内。最初,康德拉季耶夫的论点是描绘世界商品价格的,后来由美藉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等人把它与经济增长交替周期连在一起,并对这一周期现象的种种解释,构成了所谓的长波理论。
熊彼德等人认为,经济周期是与投资增加或减少和技术创新有关。经济扩张期是由于整个世界经济的新技术革命和投资机会的增长造成的。技术创新可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推动经济向新的方向发展,为投资提供机会。但技术的发展是渐进性和丛生性的统一,即在一段时间内技术进步呈现渐进性的发展,技术进步的步伐相对缓慢。一旦在某一时刻某一技术有重大突破,进而会带动一系列相关技术的普遍发展,并应用到经济活动之中,为投资提供了巨大机会,促使经济快速发展。谁在技术创新中或在利用新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谁就处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走在最前面。由于种种原因,各国在技术发展带来的经济周期性变化中,往往呈现不同步性,这对各大国的实力产生重大影响。
按照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国家都是为了权力和财富而存在的,财富是权力的基础,权力是获得财富的保障,国家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确保权力和财富。因此,在国际社会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中作用大小的最根本条件。唯有经济的发达才有可能在国际舞台上产生权力影响,进而可能更加有效取得财富,获得和巩固权力。这样,各国都希望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能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都希望自己是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的中心,都力求取得世界科技创新国的地位,因为经济中心、主导产业和新技术产业的经济利润大大高于经济外围地区、非主导产业和非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各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和调整能力存在着差异,世界经济中心必然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转移,主导产业出现在新的经济大国内;由于国家在开发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上存在着种种的制约因素,也必然导致各国在新技术开发和研制上产生差异。这决定了新旧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实力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国际格局有着重大的影响。
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过程,必然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也给国际政治格局带来了重大的调整问题。因为经济发展中心的转移和主导产业的变迁,必然使资源从衰落的大国和衰落的工业转移到新兴的大国和发展中的工业中去,不同的分工标志着不同的权力支配关系。但是经济调整过程中,不同的个人、集团和国家对此有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得失,从而引起激烈的政治冲突。衰落的大国力图利用旧的权力结构维护自己的既得权益,而新兴的经济大国了取得与自己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经济地位,必然要竭力改造旧的世界权力结构。新旧大国较量的结果决定着国际政治结构的变化与否。尽管目前经济依存关系日趋加强,但经济依存关系中仍存在着不对称的关系,这种不对称的关系体现着权力与利益,大国间经济实力的变化对原有的不对称关系是一种挑战,也会导致权力的冲突和国际政治结构的变化。
从国际关系史看,19世纪英国世界霸权建立,在于它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经济主导产业(蒸汽动力、冶铁业和纺织业)的创新国、众多工业新技术的发源地与运用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拥有遍及世界的殖民地。从19世纪末起,英国的世界霸权受到挑战,其根本原因是,英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经济实力逐步衰落的结果。首先,世界经济的中心趋于多元,德国、法国、美国等国也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其次,英国不再是世界经济主导产业的创新国,而德国、美国却成为世界经济主导产品(钢铁业、电力和化学工业)的主要生产者;最后,英国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上,也低于后起德国和美国,英国把大量的经济利润用于海外投资,忽视了国内的新技术开发和设备的改造,因而技术创新步伐相对放慢。这种状况导致了新旧大国在本世纪初的角逐,其标志是两次世界大战。大战的结果是,新崛起的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政治的主宰力量,英国为主导的多强争雄局面为美苏两极所格局取代。战后两极格局的瓦解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战后初期,苏联曾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后来把大量的经济资源用于军备竞赛,并割裂了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因而没有进一步形成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其次,在经济主导产业上没有体现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产品(耐用消费品工业、汽车和石化工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最后,苏联在70年代兴起的世界新技术革命大潮中落伍,从70年代后期起,苏联没有及时有效地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加之,其他一些因素导致国家分裂,实力大减,最后解体并导致战后两极格局终结。
不平衡发展规律是国际关系发展的“铁律”,它不仅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现在和未来。因此,根据以上不平衡发展规律的分析,结合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向可以对未来的国际格局的演变做出大致客观的判断。
二、当前世界格局及其演变趋向
世界格局是指大国间的整体权力分配关系,它以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关系为基础的,反映大国在国际政治中地位,并决定国际政治进程的政治结构。唯有大国的或大国联盟的力量才是国际政治结构构成单元。今天世界的大国力量是美、日、中、俄和欧洲联盟。这是基于它们的政治经济实力状况在世界处于前列而言的。它们的实力对比如何,以及它们未来发展状况如何,决定着世界格局的现在和将来。
冷战的结束,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于俄罗斯国内出现了重大政治经济变故,俄已经不再是一个与美国在军事上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其他诸大国,如日本、中国、欧洲联盟在整体实力上皆逊于美国一筹,因此,目前国际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态势。从理论的高度来深入分析当前的国际格局,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目前美国力图凭借其整体实力的暂时相对优势,欲实现“美国治下的世界和平”(Pax Americana), 并且正在加紧进行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调整,竭力要维护美国已经保持的整体实力的优势,防止其他大国的后来居上,对美国的地位构成挑战。其他大国也在加紧进行国内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力图赶上和缩小与美国在国家整体实力上的差距。在这种大国之间的竞争中,谁能力主未来的世界沉浮,也必须从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对未来的国际格局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
关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问题 目前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为迅速的地区在亚太地区,其中增速最快的是中国和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但不能就此认为:未来几十年内世界经济中心将出现在这其中的某国。东亚和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除日本之外)过去长期以来一直是处于世界经济的外围,只是近二十年内少数国家和地区才跻身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之列,目前只能算是处于世界经济中心的边缘。它们与欧美、日本相比仍有大的差距,不论从经济质量上和规模上,还是从经济的增长方式看都是如此,并且由于地理和人口的因素,难以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只有这一地区地理和人口大国——中国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之一。然而,中国要做到这一点存在着诸多不利条件。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并有八千万人口目前尚未脱离贫困,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也较高,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剥削和压迫,经济基础薄弱;只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工业化建设,但其中也走了很大的弯路;从80年代开始,经济才步入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中国的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增长,但其增长方式也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的是大量的投入而不是科技进步,这是典型的发展初期表现。冷战结束后,中国由于其社会制度和特殊的大国地理位置,国际一些势力对中国的发展心存恐惧,处处给中国经济的发展设置障碍,如在中国的“复关”问题上,中美贸易问题上,对华援助贷款问题上等等,这一切都给中国的经济发展设置了一些人为的外来障碍,这对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世界经济中心的资本向中国转移,加速赶上发达国家都增添诸多困难。即使中国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发展,在下世纪中叶也只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仍与最先进的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未来几十年内,世纪经济的中心仍在目前的美、日、欧。只是中国与它们的差距有了很大程度的缩小而已。未来世界的经济中心的竞争仍在美、日、欧之间进行。
未来的经济主导产业优势之争 未来的经济主导产业是方兴未艾的微电子业、计算机、通讯和服务业。在这些领域中,目前美、日、欧之间正进行激烈的竞争。从目前的状况看,美国在大部分的技术指标上处于领先的位置,并且在未来的主导产业上走在前面,如美国率先进行“高速信息公路”的建设,在“高速信息公路”上的竞争中走在了最前面。在世界的电脑业上,美国正在成为这一行业垄断性的大国,据美国电子产品信息公司统计,仅美国微软公司就拥有大约一半的世界个人计算机软件市场。在计算机和通讯相结合而产生的电视成像、语言电话、数据处理以及传真方面,在计算机工程及软件、人工智能、数学通讯、半导体芯片、多媒体技术等多个方面美国目前都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
日本、西欧通过政府的干预和扶持下,一方面,在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上限制美国产品的进口,另一方面,进行加紧国内的生产开发,力图尽快赶上美国。采取战略贸易政策和区域贸易是日本、西欧在相对技术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美国目前为了对付日本和西欧的这些挑战,一方面加强对日本和西欧的压力,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来打开日本和西欧的市场,如动辄扬言引用“超级301 条款”对美国认为是“从事不公平贸易的国家”进行制裁,在对外贸政策上强调“公平贸易”,在世界贸易体制中推行服务贸易自由化,竭力打开别国的服务贸易市场,在全球范围进行强化维护知识产权的运动,迫使其他国家遵守较为苛刻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标准。另一方面,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积极推动亚太经济贸易自由区的建立并力图在其中取得主导地位,以对抗欧洲联盟和日本的贸易壁垒。在国内经济中,加大科技开发的力度,重视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力保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防止新兴的经济大国对美国的挑战。人们只要从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看看美国在“服务贸易问题、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和投资问题”上的强硬态度,看看克林顿把贸易问题视为美国国家安全的三大支柱之一和近年来要求日本、欧洲等国开放市场的种种表现中就可略见端倪。从现在的形势看,美国的政策是较有成效的。从长远看,美国、日本与西欧都会进一步加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力图在世界新的主导产业保持或取得优势。但从目前日本、西欧与美国在这些新技术产业上的差距看,日本和西欧要超过美国要花很大的努力。因此,美国仍是目前世界主要新产品的创新国,并且正在力图从中获得更大的新技术产品的租金,延缓美国创新出来的新产品的周期。
新的经济增长周期中领先 从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起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其经济扩张期一直持续到60年代,进入70—8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到了一个低速或停滞期,按照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周期计算,从90年代起是世界经济从低速增长的波底向上运动时期。约在90年代末左右世界经济进入一轮新的周期,下一世纪头30年左右是世界经济大发展的时期。目前的以微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是新的一次全面的技术丛生期的前奏。它将在不远的将来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发展,由此必然在21世纪初带来整个世界经济的大发展。
美国由于是这些新技术的创新国和最先利用国,种种迹象表明,在世界新的一轮的经济发展高潮前夕,美国现在处于领先水平。据一些经济组织的报告,美国目前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大的国家,投资正处于上升的趋势,1995年,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上涨了约35%,远远超过日本(1%)和德国(7%)主要股票指数的上升度。虽然日、欧目前正在加紧调整,力图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新一轮康德拉季耶夫的经济增长期中,赶上和超过处于发展的领先水平的美国,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日本由于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日元升值等因素,西欧由于国内的高福利政策的约制,产业调整效果不甚明显,发展的速度上都不如美国。日本在近二、三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近乎是零,德国的经济增长也低于美国。虽然,这不能完全说明美国在今后能否继续保持这一状况,但据一些权威的经济组织预测,美国在今后几年中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日本和德国。据经合组织1995年底的报告,1996—1997年,美国仍是西方七个主要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参见下表)〔7〕。
西方七个工业国1996—1997年经济增长率
1995 1996 1997
美国 3.3
2.7
2.8
日本 0.3
2.0
2.7
德国 2.1
2.4
2.7
法国 2.7
2.2
2.7
意大利3.1
2.7
2.5
英国 2.7
2.4
2.7
加拿大2.4
3.0
4.0
因此,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三个方面看,美国在冷战后的国际经济力量对比中处于相对领先状况,日本和西欧除了上述的经济因素之外,在军事实力上和文化影响力上与美国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在美国经济实力仍处于相对领先的条件下,日本和西欧要在这两方面超过美国尚有较大的难度,而用日本的地理和资源状况,欧洲联盟的内部协调也是它们在整体实力上要超越美国的制约因素。因此,“一超多强”是当前国际政治结构特征,目前尚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可能性,它仍要维持相当一个时期,全球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完成的,多极化的实现还需要至少50年的时间。
注释:
〔1〕肯尼思·沃尔兹:《国际关系理论》(中译本), 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页。
〔2〕《列宁全集》,1990年中文版,第388页。
〔3 〕苏珊·斯特兰奇:《市场与国家: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Susan Strange:Market and State—An Introduction to the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ny),伦敦1988年第一版,第24—30页。
〔4〕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译本),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5〕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页。
〔6〕有关这些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见阿瑟·刘易斯的《增长与波动》(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一、二、三章。
〔7〕路透社1995年12月19日电。
标签:世界经济论文; 世界政治格局论文; 经济论文; 日本政治论文; 日本中国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