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意识_全球化论文

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意识_全球化论文

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觉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68(2003)01-0027-04

全球化是当代人所面对的重要生存境遇,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各门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话题。

全球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过程,它与其他社会历史过程一样,既是一个客观的必然过程,也是人的主体营造过程;它既非人的随心之所为,也不像自然过程那样自发行进,它总是在一定的价值主体推动下,以某种价值为其向度的社会历史过程。任何一种全球化的实践或理论都必定是载负着某种价值、某种文化的。为此,要准确把握全球化——它是什么?它应当是什么?无可避免地要揭示其文化价值的内涵与实质。中国的价值教育要引导人们自主应对全球化,其主要任务就是要提升全球化中的各种文化价值自觉。应该说,这样的自觉关涉到我们做怎样的一个中国人的大问题。

一、全球化的文化拷问

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所描述和指称的是: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世界交往与人类活动超越民族与地区的界限与阻隔,形成全球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彼此相关的互相依赖的事实与趋势。这种事实与趋势是已经为人们的经验所证实了的。吉登斯把全球化视为一种“时空分延”,他认为全球化使“在场”与“缺场”纠缠在一起,让远距离的事件和社会事件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早已从15世纪西方国家的海外扩张而开始,只是到了当代,这种趋势日益显著。

然而,如前所述,全球化的过程不是没有价值主体的纯自然过程。当世界上仍然存在着各种不同利益追求的价值主体时,也必然会有不同取向的全球化追求,也产生出不同的全球化的意义诠释,形成具有不同价值指向的“全球化文化”,以此为所追求的全球化作出合理化的辩解。当今,居于强势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同样也是全球化意义与文化的主要生产者。文化是一种“社会想象”,由他们所制作的全球化文化向人们所描绘的是一幅“同质一体”的社会想象与世界图景:世界已经成为一体,在这个一体化的世界上存在着同质的秩序、同质的文化,面对共同的世界问题也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全球化也就是整个世界化合为一。这就是由当今权力话语所制作的全球化文化。

用中国人“听其言而观其行”的叩问方式,我们可以看出在这面全球化旗帜下推动的是何种样的“同质”与“一体”。当今的世界所已经形成的事实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力量在全球的扩张,他们在全球的稳定和持久收益机制已经确立,在全球经济中的中心位置得到加强,他们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美国经济研究所所长克雷德·普雷斯托维茨说过:“全球化是美国最根本国家利益之所在……世界上大多数最为蓬勃而且成功的公司是美国公司,这就使得全球化看来像是世界其他地区人民的美国化”。[1]这样的事实充分证明了:“看似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进程绝非自然发展过程的结果。”[2]它只是一种有意识推行既定利益、既定价值的结果。所谓的“同质化”“一体化”其实就是“美国化”“西方化”。从我们所面对的全球化现实出发,穿透全球化的种种“同质”“一体”的言说,认清它的特殊价值本质,使人们准确地把握现今全球化究竟是什么?认识“全球化的方案主要是以西方声音所提出的假设和所作出的反映为基础的,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各个社会是在一个新的旗帜下被邀请来庆祝第三个千年的来临,这个旗帜就是:如果你不能变成像我们这样,那末,你可以和我们一起或者在我们的领导下去生活”[3];懂得全球化并非是为全人类带来福音的普照之光,它不是必然趋善的,能够自行成为人类的共同好事。对于某一民族、某一地区的人来说,它可能是经济利益的被剥夺,民族独特文化之被解构。作为中国人,要不被强行纳入全球化的主流话语中去,或为西方的强势文化所放逐,就要学会对全球化作出文化的、价值的拷问,提高文化的自觉,全球化既是当代人的重要的生存现实,为此,这种文化自觉,也是当代人作为自觉生存的主体之必要。

倡导文化自觉决不意味要置身于全球化的进程之外。如前所述,全球化也是有其客观的必然性的,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非此不可”的过程。中国的发展壮大不能跨越全球化的参与过程。全球化也是一个复杂的、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过程,它既是强势国家扩展其利益实现它们价值目标的过程,同样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努力争取自身利益,为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激烈竞争过程。为此,我们所要求的文化自觉,不仅要对现行的占强势形态的“全球化”文化与意义作出拷问与批判,还要以自动的姿态参与全球化,并在这一过程中,以一种世界历史主体的身份去探寻全球化的可能的、合理的走向。事实上,在当今世界中,“成型程度不同的种种‘世界’形象在‘世界历史’中已经发生作用,并且在整个‘世界历史’中常常引出很重要的结果”[4]。所谓的文化自觉,是一种自主型建构“世界形象”的自觉,也是一种探索全球化是什么?应当是什么的自觉,是祛除对全球化意义诠释盲从的自觉,防止被动地纳入世界“一体化”之中的自觉。教育应当使人认识:在我们面前所呈现的真实世界,无论从经济、政治、文化看都远不是一个已经结为一体的世界,不是已经趋于同质化的世界,它仍是一个多极多样的世界,它是在无限差别、矛盾与对立中存在的。这就是当今世界的真实形象,是关于全球化的真实定义。或者说,多样性与差异性应当就是当今世界的合理生态构成,任何形式的一元宰制都只能是对全球“生态”的破坏,导致世界的停滞、倒退。事实也证明:这类一体、同质的图谋都曾遭到过不同程度的反抗,它只是加深了世界的分裂与对立。

世界既存在于多种多样价值主体的空间之中,平等参与、平等对话才是推进全球联系,达臻全球共生共存的合理走向。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和而不同”的生态精神可能成为建构一个“和能生物,同则不继”世界体系的重要文化资源。

二、全球化中民族的文化自主

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许多民族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当今的世界仍然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这种多元并存不仅是现存的实然,而且它更是文化生存与发展之应然。每一种民族文化对于所属民族来说都具有它的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早已为人类学家的研究所确认。从整个人类来看,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因,正是在他们合力推动下才有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也是为一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所证实了的事实。有人还认为:保持文化的多元化,才能避免文化走入“特化”(specialization)(注:“特化”是人类学家从人类的生物性推衍出来的理论,生物在演化过程中,大致要保持基因特性的多元化,避免走入“特化”的道路,才能在环境变化时得以适应。)的道路,在当今西方文化已日趋特化之际,保持其他族群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特性,就如同保护濒临绝灭的稀有种属一样,是为了人类全体文化的永续存在而保存。[5]

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该民族的自我意识。民族文化一旦遭到摧毁,这个民族就成为没有自我意识、没有主体性的民族,也就不能表达本民族独特的思想、经验、价值与利益,不能建立起解释自身生活世界、生活经验的意义框架。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放逐。

民族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粘合剂,是族群认同之根基。民族文化的被消解,这个民族也就会因失去共同的价值信仰、符号体系而分崩离析。为此,一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体认,关系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教育既为文化传递的工具,在文化传递中引导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觉,是实现其传递功能的根本,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尤为重要。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出现了民族文化的危机,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这种危机,一方面是全球化中强势力量凭借其经济的、以及知识、学术、教育的优势所实现的文化扩张而产生的结果。阿特巴赫(P.G.Altabach)和奥奴弗(R.F.Arnove)曾对西方国家如何通过西方语言、报章杂志、书籍、奖学金渗透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再产生西方的文化与价值,以维护这些国家的中心经济、政治利益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正是全球化文化扩张的现实,它引发了当今世界一系列文化和价值的冲突和民族文化的危机。

世界上的强势力量除了凭借经济文化的优势以实现“文化入侵”以外,还在他们的全球化文化的意义解释下将民族文化引入误区。这种全球化的意义解释是将体现他们自身利益的特殊价值赋以普遍的言说。在这种言说中,他们的特殊文化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法则,成为文明高度发展的圭臬。正是这种文化误导,使人们错认为在全球化中真正存在着某种普世共识,文明的主流。每个民族和个人只要据此思考,照此行事,就可以走上现代化的文明大道;一切人只有按照他们的主流语言去言说,一切文化学术只有与之“接轨”,才可以立足于世界,得到国际的认同。在这种误导下,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文化其主体性被泯灭,它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而整个世界上文化则变得十分垄断和压制。此种文化误导的危险性就在于它往往使人们“自动”地把自己纳入强势文化之中,自愿成为文化上的被压迫者,从被殖民化”到“自殖民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经验,它的功能也是用作于对自身历史经验的解读。为此,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的独特性,自身的限定性。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文化上的自主性,不能用自己的文化来解读自身的历史、自身的经验,听任其他文化超越其限定来读解来裁剪时,必定产生对自身生活世界的误读与误导,引发出民族生存的危机。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天的“中国任何一种现象都只能在别人的概念框架中获得解释,好像离开了别人的命名系统,我们就无法理解自己在干什么,我们的生活意义来自别人的定义”。[6]面对这样的现实,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提高全民族文化自觉性,是教育无可推卸的责任!

文化自主性的坚持,并不意味着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封闭,或是坚守固有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它是在民族自身经验的不断延续中,在不断为这种经验作出更为合理的表达中,在不断对自己作出再解释中发展的。民族文化是在与异质文化交流与接触中,在对异质文化作出选择性反应中发展的。应当说,一种民族文化对于其所属民族来说,是永远的潜流,它只有在不断地涵纳百川中才会绵延相继,更新常流。为此,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主意识必定内含着文化的开放意识。教育要使人学会尊重和欣赏各种不同的文化,“不但要‘各美其美’,而且要‘美人之美’”[7],教育要使人学会与不同文化进行沟通和对话,学会回到自己的历史经验和生活世界中去对异质文化作出自主选择,吸取其中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学会文化上的承续嫁接。

三、全球化中的个体文化反思

当今的全球化浪潮不仅影响整个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而且还直接冲击着每个个人。它以一种更为全面,更为细致、微观的方式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它左右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吉登斯(Giddens)1996年曾经说过,全球化不只是一个“在那里”(ou there)的现象,它所关涉的不只是大规模世界体系的兴起,更表现为日常生活的转变。因此,全球化是一个“在这里”(in here)的现象,它影响到个人认同的最细微部分。

全球化将西方强势文化推向世界,推向了每个个人,其中推进速度最快,推出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当属当代西方的消费主义文化。

这种消费主义文化将大规模的消费、高水平的生活视作为经济体制的合法目的、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个人生活的根本追求。人们所普遍追逐的是无限扩张的更高更多的消费。这种消费,它满足的主要不是需要,而是“欲求”。“欲求超过了生理本能,进入心理层次,它因而是无限要求。”[8]马尔库塞将这种“欲求”称作为“虚假需要”,因为这种需要不是来自主体自身,而是被他人所操纵,是为某些客体制造出来的。但是人们却为它所驱使,成为这种“欲求”的奴隶。满足这种无限欲求的消费成为建构整个日常生活目标与价值的中心。消费主义主宰着当代人,它在世界范围内打破了人们原有的主体性,把他们改造成为消费人。消费主义构成当代人的主要生活方式,也成了当代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人的生存就是为了消费,似乎也只有在消费中人才有了活着的感觉。人们的消费水平成为他们的身份、价值高低的标志,是人生成功或失败的证明。而当代一种消费道德观的盛行,更使这种消费主义合理化。这种道德观以挥霍浪费、寻欢作乐为荣,以无力消费为耻。“在今天,如果未能得到欢乐,就会降低人们的自尊心”,“人就要暗自反省:‘我哪儿做错啦?”[9]这种消费道德观赋予无限扩张的消费以个人成功、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现代化的发展、人类进步等等道德的、正当的意义,甚至将实行无穷的消费视作为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以非政治化为表象,并以其特有的感性化、生活化在不知不觉之中“深入人心”。这种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已成为控制全球人思想与行为的霸权文化。这种文化霸权也是为经济、政治的扩张开道的。

一系列研究已经表明,消费主义也已经在我国迅速蔓延,它波及城乡各地,冲击到各类人群,其中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他们成为消费主义文化的易感染群体。他们的消费取向与行为还往往以反哺的方式影响着前辈群体。对于一个长期处于物质、经济匮乏的国家来说,不能否定引导消费,提高消费水平的合理性。我们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和认真反思的是:以无限扩张消费为特征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是以无限消费为生存目的的个人人生价值取向。通过教育要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清醒地意识到:来自强势国家消费主义文化是建立在他们已经形成的经济扩张基础之上的。如占世界人口2%的美国人,每年消耗全世界开发资源的30%,包括60名美国人在内的全球最富有的225人中,他们的个人财产相当于世界人口相对贫穷的25亿人的总收入。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的消费文化,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其中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来说,永远只能是悬在空中的一块甜饼。而由这种消费主义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恶化,已经威胁到全人类在乃至子孙后代的生存。消费的无限扩张,又必然导致国与国之间为争夺有限资源、生存空间的斗争,世界上各种有限战争、无限战争的连绵不断,也不能不从中找到它的根源。提高人们对于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消费主义文化的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对于它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引导每个个体对自己的消费取向进行理性反思,能够比较清醒地分辨:什么是自己的真实需要,什么是为他人所操纵的欲求,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追求上形成某种张力……这一切都是当代中国价值教育所面对的难题,但是它也只有在不断解决这个难题中找到它自己存在的价值。

引导全球化中的文化自觉,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标签:;  ;  ;  ;  

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意识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