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用户信息需求特征及服务策略_图书馆论文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用户信息需求特征及服务策略_图书馆论文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用户信息需求特点及服务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黑龙江省论文,用户信息论文,社会科学论文,策略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科学在参与社会管理、解决社会问题、预测社会发展方面,有其重要的指导和咨询作用。社会科学信息不单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所关注和需要的,也是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所离不开的,更是广大群众关注和感兴趣的。因此,社会科学信息服务的优劣,不但影响着我国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而且关系着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

1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信息用户的结构与需求情况

1.1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信息用户的结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信息用户主要由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政府领导、高校文科教师、高校学生、工商企业人员、新闻媒介和对社会科学感兴趣的社会大众组成。由于所处的领域、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他们对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也不同。

1.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情况

1.2.1 专家学者对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特点

在黑龙江省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是社会科学信息的主要用户。他们的信息素养较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职务,对自身专业技术领域有较深的了解,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强。他们所需的信息专业性较强,专业特色突出,对信息需求的层次较高。为了研究某个事件、某件案例、某项活动、某项政策、某个人物、某种方法或某个统计数据,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们往往需要各种类型的,对研究这些问题的发生、发展、经过的记录,以及与此专题相关的不同观点的史实材料。他们不仅需要原始的文献资料,更需要深层次的情报服务或专题服务。他们不仅需要中文资料,更需要大量的外文原版资料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有些学者所需资料针对性很强,如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中俄能源合作问题的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三农问题的研究、有关国家的相关法律的研究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相应的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统计年鉴及相关的网上信息。但有些学者研究的课题除需要上述资料外,还需要相关年代的各种古籍、文书、档案、实录、契约、照片、信件、年谱、图表等多种类型的文献信息。如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等国历史问题的研究、哈尔滨的犹太人问题研究、俄罗斯犹太人问题的研究、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发展的研究、俄罗斯问题的研究、文化学、教育学、应用社会学等问题的研究,他们所需的信息针对性并不太强,所需文献类型比较繁杂,所需提供信息的范围比较广,要求文献的累积性较强,因此在信息服务上有一定的难度。

1.2.2 政府领导对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特点

由于领导决策对社科信息的需求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政府领导对于信息的需求有别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首先,领导关心的不是学术研究深层次的问题,而是需要了解意识形态的发展动向,需要社科信息部门能够提供面上的、萌芽的、综合性的信息,提供建议、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超前性的预测;其次,领导决策需要内容好、数量大、传递速度快的信息,要求社科信息工作能够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并要保证社科信息的连续性;第三,领导决策需要本地区纵向的对比和历史性的信息,以及横向的全国各省级之间的对比、可借鉴的信息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信息:动态型、问题型和建议型、政策型的信息;法律、法规型的信息;关于黑龙江省和兄弟省市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的信息;国内外重大理论研究成果与动向的信息;著名学者、重要学术会议对改革开放战略的设想和评价等信息;电子商务业的信息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信息。这些信息面要宽、层次要多、领域要广,要能突出苗头性和倾向性,要有指导性。政府领导要通过这些信息,掌握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检查改革方案正确与否,以便做出政策性的调整,推动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这些信息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在资料的收集上并不困难。但是这些信息必须系统、新颖,这就要求我们的信息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具备从宏观上驾驭信息资料的能力。

1.2.3 黑龙江省高校师生对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特点

以往高校的社会科学信息工作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多限于专著和期刊,尤其是以专著为主。而现在社科期刊和网上信息已成为高校社科用户信息需求的主体。尤其是处于教学与科研最前沿的用户对网络的利用率最高。这与我省高校电子数据库资源较社会科学研究单位丰富有很大关系。有关问卷调查显示:教学科研人员使用网络的目的,80%的用户是为了查找专业信息资源,43%是为了跟踪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其余是为了查找在其他地方难以找到的资料,或是与国内外的同仁进行交流。其实教师对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与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需求基本是一致的。

高校学生对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与教师相比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高校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拓宽和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解决自己心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但由于自身信息素质的差异,他们对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的利用也存在着差异。大学里面30%—50%的大学生都喜欢利用计算机和通讯网络这个传媒工具在互联网上获得最新的信息,并通过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阅读,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相关调查显示:博士生在网上花费的时间更多,他们更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并能熟练地利用网络资源。而对网络资源不太熟悉或因种种原因不能经常利用网络的学生来说,图书馆则成了他们最好的去处。他们查找社会科学信息或者为了完成教师指定的必看参考书目和推荐书目,或者为了应付各种类型考试,或者是怀着崇拜心理寻找名人、名家的传记、故事、演义、研究等论著,或是为了娱乐消遣充实自己。

1.2.4 黑龙江省工商企业对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特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愈来愈与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企业信息需求来源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对企业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管理诸领域进行改进、创新,以获得经济效益。在黑龙江省不少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大量民营与集体企业缺乏管理人员,他们急需社会科学信息服务来充当高参。虽然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自身条件和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因素不同,对信息种类及其需求程度也不同,但总的看来,黑龙江省工商企业的信息需求已由过去的单一生产技术转变为对市场、经济、管理、外贸、生产技术等全方位、多品种的信息需求,尤其是对社科信息需求的品种增多、比重加大。黑龙江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得天独厚的外贸优势,各国的商品需求成为黑龙江企业关注的焦点。目前,黑龙江省主要产品已达4000多个,产品覆盖全国,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蒙古等国的市场需求更成为黑龙江省工商企业关注的重点。这些国家的有关法律也逐渐成为我省工商企业关注的焦点。另外,随着交往的增多,劳务输出渐渐增多,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也越来越引起工商企业的兴趣。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黑龙江省也亟须借鉴国内各省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因此,仅仅利用传统的图书情报工作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存贮、传递是不能满足我省工商企业对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的。必须把社科研究方法中常用的观察法、参与法、统计法、比较法、调查法等方法引进到为企业服务的信息工作中来,搜集企业急需的各种信息,为我省的工商企业在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美国等国寻找项目、产品、厂家及其他信息的咨询服务。

1.2.5 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对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特点

由于社会各界对信息需求的扩大和新闻媒介对报道领域的拓展,新闻媒体对社科信息越来越依赖。如在哈尔滨开埠百年纪念、哈尔滨的犹太人、日本对东北的侵略、日本遗留化学武器等历史问题以及其它一些社会问题的宣传上,媒体不但需要社会科学信息的服务,而且还需要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节目、报道才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由于近年来新闻传播界的受众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做好新闻传播工作必须了解、尊重受众已成了新闻工作者的共识。为了吸引受众,新闻媒介越来越重视所提供内容产品的信息浓度,而不是内容产品的绝对数量,重视对信息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媒介影响力价值的充分挖掘,因为这是信息媒介拓展收入渠道的基础。目前由于年龄、职业、知识背景等等因素的影响,大众对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表现得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但无论怎样,他们都希望随时随地掌握针对他们个体有价值的信息,希望提供给他们的是经过筛选、整合与优化以后的信息。他们对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针对性较强,时效性较强,所需文献类型比较繁杂,所需提供信息的范围也比较广。

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信息服务策略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信息工作队伍的力量并不弱。但是,要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做好工作,有所作为,还需要得到政府部门、企业与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显著收效。

2.1 把社会科学信息服务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

既然是产业,那就要有生产有销售。生产是指将社会科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成用户所需的信息的过程,销售就是将一部分信息以有偿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全省应尽快建立社会科学联合采购信息系统,使黑龙江的信息资源建设向生产的规模化、分工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方向发展。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的信息需求多种多样,任何一家图书馆都不可能满足全省的社会科学信息需求。所以,各信息服务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正确选择信息服务的目标市场,为本单位的社会科学信息生产定位。首先要了解本单位所在区域内人们对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市场有多大,然后根据本单位学科文献信息的收藏情况和读者的社会科学信息需求特点,将馆藏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处理、存贮、转换为能供用户进行计算机网络检索的各种书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全文检索数据库等,并为用户提供网上从书名、分类、著者、主题、关键词等查找文献的途径和方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共享打好基础。同时,对网络虚拟信息资源进行采集、筛选、整合,以学科或专题的形式开发出适合于本单位的、较深层次的信息资源,针对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信息产品。

2.2 由政府出面整合黑龙江省的社会科学信息布局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将社会科学信息工作纳入到地方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由政府出面整合全省社会科学信息的布局,对我省的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合理调配,为全省的社会科学信息构建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此过程中,政府主要是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进行宏观调控。要充分利用黑龙江教育、科技、文化方面的条件,制定统一规划,开发黑龙江省的社会科学信息资源,促进资源共享。应尽快建成全省联网的社会科学书目信息系统。网络成员单位应遵循统一的协议,以集中平台和分布建设的方式建立全省的联合编目中心和公共书目查询系统,通过统一的检索界面和网络化的书目信息系统,使各图书情报机构能利用联机查询中心的书目数据,共享原始编目成果,彻底改变目前我省图书情报机构书目数据建设存在着的重复、分散、学科覆盖狭窄和外部利用困难等现状。政府应加强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建设的统一、协调,规范信息利用和开发行为。对有社会公益性的社科信息资源,政府应增加投入,并在政策、组织协调方面给予支持。

2.3 构建便捷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

这种物流配送系统就是以借还一卡通的形式,使一定地区内的各个图书馆的文献达到各自管理、协调平衡、配送快速、借还便捷。这项服务国外早已经有了。如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系统自1999年开始就与新加坡国家邮政局合作,利用邮政局本身机器分拣信件杂志的系统,将各总馆分馆还到其他分馆的图书统一送到邮政局,通过邮政局的分拣系统,将这些书按每一分馆分拣开来,并快速地送到各个分馆,以方便读者借阅。黑龙江省的物流配送系统可由省内各公共图书馆、省内各专业图书馆、省内高校图书馆及省内各信息服务机构组成。各馆指派专人负责文献资源的传递,通过该系统的传递服务,来弥补全省社科文献信息资源的不足。对省内无法满足的文献信息资源,可充分利用国家信息资源,从而使我省信息资源品种齐全、内容充实,将有限的经费获得最合理的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我省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

2.4 应加大对深层网页资源和黑龙江特色外来文化资源的挖掘

深层网页资源是指目前标准的搜索引擎无法发现的,被深埋在动态产生的网站之下的大量信息资源。这部分信息资源具有信息量大、利用率高、发展迅速、信息质量高、免费开放等特点。如果将这部分资源收集整理到社会科学信息门户网站中,将有利于提升社会科学信息门户网站的学术指导价值、利用价值。

黑龙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与周边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哈尔滨为例,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汇集这里,16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由于大量外国移民的涌入,黑龙江不但接纳了他们的人,也接纳了他们的生活习俗与文化。俄罗斯人、朝鲜人、犹太人、日本人为黑龙江省带来了的大量的外来文化,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国家分散在黑龙江的文献资料挖掘出来,收集、整理、收藏起来,那将是我省社会科学文献资源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2.5 图书馆应以文献公益于社会

图书馆的要义并不是收藏,而是以文献公益于社会。即使是晚清和民国,其图书馆也自觉奉行“任人借阅,不取分文”的“公益性”原则。国际社会更是将享有图书馆服务列为基本人权之一。在美国2643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波兰和加拿大分别为1093人、9866人,中国平均45.9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这与每1.5公里半径内设置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2万人左右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的国际标准相比,相去甚远。难怪曾有人戏称,倘若在中国地图上只标注公共图书馆的话,那将与一张空白地图无异。截止到2003年年底,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家,藏书4亿册,人均0.3册,而这个数字要远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2-3册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能打破各种限制,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信息资源对广大公众开放。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我省广大民众的自身素质,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可以为图书馆带来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

2.6 树立敬业精神,提高图书馆员素质

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图书馆工作者的一种可贵精神。图书馆工作人员经常“为别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弥足珍贵,这也是敬业的一种表现形式。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但是读者的信息导航员,而且每天都有许多琐碎的事需要处理,因此,必须具备敬业精神,做到百问不厌、百取不烦。要主动研究和寻找图书馆开辟馆藏资源、参与信息市场生存发展的最佳途径。目前我省的图书馆员主要存在以下的欠缺:知识面狭窄、缺乏主动性、不会系统全面地看待问题、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很少了解其它图书馆的经验等等。这种状况已经严重掣肘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可以帮助我们的图书馆员在拥有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拓宽知识面,培养自己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素养,注意加强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尽多尽快地掌握现代化技术和技能,从而承担起在现代信息环境中迅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处理和传播信息的重任。

标签:;  ;  ;  ;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用户信息需求特征及服务策略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