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研究论文_孔红岩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研究论文_孔红岩

山东省邹城市田黄镇政府 山东邹城 273506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正确处理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建设

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林业的迅猛发展也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及社会文明发展的充分体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林业的重要地位逐渐突显出来,因而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具体来看,通过采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林业保护制度、完善林业经济结构、强化林业科技发展等措施来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有利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1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生态林业指的是借助本区域自然资源优势,遵循生态经济学,利用生态规律,来促进林业的发展。生态林业体系主要包括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等。生态林业的特点具体体现为多成分与多目标、多功能。林业资源较为丰富,包括林木资源、水土资源等,生态林业管理除了保护林业资源外,还需要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林业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生态林业能够改善大气环境,治理荒漠化问题等。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分别从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出发,阐述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1.1 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即立足于社会发展现实中的意义。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首先想到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快速带来的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问题。经过大量研究显示,全球的气温呈现上升的趋势,如温室效应的大气污染问题是现在人类头疼的问题。由此可见,大力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对人类提出的要求,还是当下环境破坏的现实对人类提出的要求[1]。

1.2 经济意义

倘若人类能够正确处理好自身同自然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客观的发展规律、敬畏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对人类自然环境造成了威胁,相反,人类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将会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经济,使其快速地向前发展。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多元化的目标,发展绿色经济是人们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同时,人类也可以从中获益。

2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建设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紧密。在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为了促进经济建设,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找到正确的经济发展方向。让林业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社会生活,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进行经济建设的发展,最常见的就是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笔者将详细论述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发展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的相关问题。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无知,部分人们想着从林业获利,同时砍伐森林获取利益。而对于那些尊重自然而且具有商业头脑的人来说,砍伐森林似乎太可惜,他们想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生态环境的优势,从而让其带动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以“贵州屋脊”韭菜坪为例,那一带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比较缓慢,但近年来,由于人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对外宣传本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称当地为“天上花海”,让人听起来就忍不住想去,那里的经济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就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典型例子,同时,“贵州屋脊”韭菜坪的林业生态环境,被当地人保护得很好,因为他们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视,对他们发现本地区的旅游业具有推动作用。绿色食品、健康生活是现代人的追求,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让人类失去追求绿色生活的目标。因此,许多地区在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大力倡导发展食品加工业。食品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人类追寻绿色生活,越是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人们越是向往那些有机蔬菜和其他绿色食品。因此,发展食品加工业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大对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也许在短期内不能得到良好的收益,但长期坚持,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发展食品加工业,促进林业经济建设。

3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共同发展策略

要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共同发展目标,人类还必须得注意以下几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俗话说,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这个道理也可以应用到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中,人类正确理解林业环境的内在和外在价值,才能物尽其用,发挥林业生态的最佳优势,促进经济建设。笔者就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问题,提出两点策略。

3.1加大各相关要素对林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资金的投入、劳动力、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及土地等,对林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充足的资金是实现林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投资。所以,要想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优化融资渠道,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其次,现阶段虽然我国林业占据了较大的国土面积,但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受交通、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专业的林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到此工作,因此出现了林业劳动力少的现象。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林业事业的宣传力度,弘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再次,凡是国家扶持的产业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有较快的发展,所以国家对林业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证林业的稳步发展。此外,国家还应积极培养相关的林业技术人才,为林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林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土地,只有足够的土地资源,才能够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对于林业来说,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林地面积的大小。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退耕还林相关政策的宣传,让林业经济的发展深入人心。

3.2 扩大森林面积,大力发展经济

在社会主义经济追求多元化的背景下,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是一个值得考虑和借鉴的方法。扩大森林面积,一方面,保护了林业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对于经济的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就像在上文提到的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对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更重要的一点,扩大森林面积,更加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关系,人类热爱自然,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利,并将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到实处。无论是从现实意义,还是经济意义上看来,绿色面积的扩大利大于弊。

3.3 尊重自然规律,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人类不应盲目发展经济,一心搞经济建设,二是应深刻地意识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是极少的。自然资源具有一定限度,不可盲目开采使用,在发展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着重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环境的客观发展规律,才能让自然资源造福于人类,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3.4 做好生态保护与经济结合发展

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生态保护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对于保护区的发展建设,要时钟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重点围绕此原则,做好林业管理工作,在确保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需要确保林业人员的经济效益。建设林业保护区,能够提升林木蓄积量以及森林资源质量。现阶段森林质量的提升,是林业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需要充分的发挥人员的能动性作用,做好林业种植与管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加大天然林建设力度,丰富林木品种,改变林分现状,结合生态系统实际,探索发展复合型多功能农林业,以促使林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便是做好生态保护工作,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对此需要在林业管理工作中全面的落实。

3.5加大资本投入力度

就我国林业管理以及持续化发展的资金投入情况来看,总体投入总额较大,但是生态林业建设的资金需求以及资金缺口较大,政府每年投入的资金不断增加,但林业发展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因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对此需要建立并且完善生态林业建设服务市场,积极的转变公益林建设的模式,提升森林生态质量,做好林业自身的资金积累工作。林业管理部门,要积极的运用国家税收政策,做好可持续发展融资工作,制定林业管理措施,做好市场管理工作。加快林业侧供给改革的落实,积极的寻找林业经济增长点,基于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与林业产业项目等,做好林业产业调整工作。提升林业经济效益,积极的转变林业生态建设模式。生态公益林主要是达到生态调节的目标,而这个目标是不可能产生具体经济利益。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宏观意义上的目标,然后逐层确立生态林业建设指标,并且落实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促使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

4 结语

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建设来说,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良好生态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提高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建设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注重生态安全的法律体系以及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提供巨大帮助,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房成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构建生态文明的举措[J].吉林蔬菜,2014(8):59-60.

[2]李树森.现代林业营林建设中存在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4(14):462.

[3]巩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法变革[J].东吴法学,2013.

论文作者:孔红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研究论文_孔红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