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工业学校 246005
摘 要:为适应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对中职教育提出“内涵提升”新要求,持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达成目标的必然选择。基于职业教育自身之特点,实现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应以激发个体的“内驱力”为要务,以立足校本、团队协作聚合的“支撑力”为基础,以课题研究、创新探索形成的“推动力”为保障,综合施策,稳步实施,方能取得最佳成效。
关键词:内驱力 支撑力 推动力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中国制造2025》战略深入推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成为时代主题。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规格、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必须把提高育人质量、实现内涵提升作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毋庸置疑,实现职业教育内涵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因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要素,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基于“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深刻认识,有效提升中职教师的综合素质、全力推进教师的持续进步已成为现阶段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此可见,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刻不容缓。
一、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成长与进步,即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精进与拓展的行为过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为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标准贯穿了“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彰显了“以人为本”时代主题和“实践至上”职教特色,从三个维度描绘出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
1.专业理念。它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决定着对待本职工作的立场。包括: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对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对个性修养的认知与行为。
2.专业知识。它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基础条件,决定着工作实施的成效。包括:教育学知识、职业背景知识、课程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3.专业能力。它是教师达成育人目标的中心要素,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包括:教学设计与实施、实训实习组织、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教学研究等。
二、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1.启动教师积极进取的“自主意识”,在追寻中增强专业发展“内驱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固然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取决于自身的意识和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启动“自主意识”,应强化“事业心”培育。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职教事业,才能全身心投入职教工作,不断完善自己、积极发展自己,真正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之要求,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启动“自主意识”,应制定“人本化”激励机制。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以学生为本,也应以教师为本。从管理角度出发,学校应完善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营造出促进每一位教师主动发展、超越自我的良好氛围,构建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2.持续开展“校本研修”,在合作中增强专业发展“支撑力”。开展“校本研修”,应突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基于中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教学过程应贯穿“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模式,故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为此,中职教师应主动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不断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通过参与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等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开展“校本研修”,应落实同伴的互助引领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既需要自身的不懈追求,同时也离不开同伴互助与团队合作,特别是“名师”的引领。目前在中职学校广泛实施的“名师工作坊”项目建设,因其承载着“优秀教师的发源地、骨干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池”之功能,契合了时代的预期,已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形式。
3.倾力实施“课题研究”,在探索中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力”。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把教育的现实问题转化为课题来研究,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性问题,并把它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来认知,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教师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师从“教学型”成长为“研究型”的最佳方式。实施“课题研究”,应关注中职学校“实效课堂”的构建。中职培养目标的指向性及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着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从专业及课程特点出发,如何吸收并积极探寻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改变中职课堂教学现状、真正实现育人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探寻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打造令中职生向往的“魅力课堂”。实施“课题研究”,应凸显中职教育发展方向的探索。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职业教育应同步适应。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有利于准确定位职业教育育人目标,实现其服务功能,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现在,职业教育如何实施供给侧改革是当前职教人应重点研究的重要课题。这种创新性研究不仅能够有效实现中职教育与时代发展同步,更能有效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Z],2013。
[2]杜杰 李争婕 论教师成长途径及其实现[J].教学与管理,2007,(33)。
[3]陈丽 浅谈中职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中华少年,2012,(24)。
论文作者:程例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教师论文; 中职论文; 专业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校本论文; 职教论文; 支撑力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