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企业要想最大程度的满足公众对房屋建筑质量的需求,就必须要加大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力度。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后浇带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相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代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相关的现场监管,还应该不断的提高施工技术,尤其是后浇带施工,才能更好的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提高。
1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的重要作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建筑房屋中较为常见的建筑材质,硬度较大,可以承受外部自然环境以及温度的变化,并且可以长时间使用,能够有效保证房屋建筑使用者的安全。钢筋材质和混凝土材质共同构成了坚固耐用的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无论是钢筋材质还是混凝土材质,都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建筑施工材质,其它材质不能够替代钢筋和混凝土,因此,良好的搭配钢筋材质和混凝土材质,使其成为理想的施工原料,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基本工作。许多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都需要科学的混凝土施工作为配合。另外,钢筋混凝土的经济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满足社会各界的建筑需求,钢筋混凝土的操作过程较为简单,施工企业比较容易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后浇带技术的实施是保证钢筋混凝土建筑质量的重要技术,施工团队必须将后浇带技术作为重点关注的内容。
2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2.1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在混凝土施工前应做的准备
预制现配和整体现浇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混凝土施工的两种方式,特殊情况下还会综合运用以上两种施工技术完成建筑物混凝土施工,通常情况下称它为装配整体式结构。整体现浇式结构的施工原理是通过支设模板、绑扎钢筋、浇灌混凝土,最后振捣成型,这个过程应该在建筑物结构构件的位置进行施工,如果混凝土在施工前经过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拆除模板,紧接着完成结构构件的制作。预制装配式结构通常在建筑物施工前完成,预制构件厂将支撑的构建结构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最后完成结构安装。
2.2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结构以及混凝土的要求
混凝土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尤其是混凝土施工结束后,混凝土的尺寸和外形必须与设计图纸上的要求相符合,另外,施工后的混凝土强度还必须与设计要求一致,确保其整体性能的同时,为建筑物的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施工过程比较复杂,主要环节有拌制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混凝土的浇注捣实以及混凝土的养护等,这些施工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否则,建筑物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结构以及混凝土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2.2.1 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强度是建筑物质量的基础,依据我国建设施工规定可知,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或者C25,如果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在2.5MPa 以下,计算配置强度所用的标准差就应该大于2.5MPa。如果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高于C30 时,其标准差值如果不足3.0MPa,计算配置强度所用的标准差就应该小于3.0MPa。
2.2.2 混凝土施工配料及其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配料及其施工配合比是保障混凝土强度的基础。相关人员通过对混凝土配置材料的配合比进行调配,对石灰和水的配合比有明确的认识。一般而言,混凝土原材料砂、石均不应该含有水分,但是,在实际的配合施工过程中,受气温的影响,砂、石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配合施工前应该综合考虑实际砂、石的含水率,通过调整混凝土的原配合比,正确处理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关系。
2.2.3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搅拌机在搅拌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建筑工程应该重视搅拌机的选择,选用合格的搅拌机是混凝土质量的有效保障。另外,使用搅拌机的过程中还应该严格规定投料的顺序、搅拌时间以及进料的容量等。
2.3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表面小、体积大、内部升温快等特点,与其他形式的混凝土施工相比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水化热释放相对集中,有助于施工工艺的顺利开展。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较大,受温差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容易形成温度裂缝,裂缝会伴随着温差的增加而不断增大,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严重威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水泥的选择,水泥必须具备水化热低以及凝结时间长等特点。通常情况下,建筑企业会选择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及中热硅酸盐水泥。中砂是细骨料的最佳选择,建筑企业还应该明确粗骨料与细骨料的差别,粗骨料要进行连续级配。混凝土中还应该加入适量的减水剂、泵送剂、膨胀剂以及引气剂等。第二,浇注与振捣。浇注方案要综合考虑混凝土凝结以前的施工工序,施工过程还应该高度重视钢筋的密度、混凝土结构的大小、地脚螺栓与预埋管道的留设以及水热化等多种因素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影响。浇注施工通常有全面分层、分段分层以及斜面分层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后浇带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混凝土自动收缩、混凝土裂缝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的强度,情况严重的时候还会破坏整个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严重影响建筑施工的进程。后浇带技术是为了解决混凝土自收缩等问题而研发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它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自动收缩等问题,还能解决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沉降现象,减少因温度过高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影响。建筑物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技术主要分为防水工程、模板工程以及二次浇注工程三大类,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以上三大工程做了以下介绍。
3.1 防水工程
无论是施工过程还是今后的使用,建筑物混凝土施工必须高度重视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墙面防水和底板防水是混凝土施工中防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墙面防水通常情况下是在建筑物外墙后浇带处加筑4m 左右厚度的实心砖墙,实心砖墙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后浇带的结构。底板防水主要是在建筑物地板上铺设防水卷材,现阶段建筑工程除了重视防水工程的施工外,还应该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缝隙进行有效处理,保证水分无法浸入建筑物。
3.2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后浇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板工程范围比较大,包括建筑物梁、板支撑、墙板支撑以及施工缝模板等。模板施前应该结合建筑物施工的实际状况,对梁、板支撑、墙板支撑以及施工缝模板等进行精确地计算后再完成模板安装工艺。
3.3 二次浇注工程
二次浇注工程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其二次浇注方法不一样。为了减少因再次浇注产生的破坏,施工人员应该合理控制浇注时间,为混凝土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另外,二次浇注工程还应该选择合适的模板搭设方式,从而保障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总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每一个环节,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还要注意加强后浇带技术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工程类型、混凝土结构,明确后浇带的具体位置及应用形式。
参考文献
[1]胡留卡,陈春辉.探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J].江西建材.2015(22).
[2]赖汉杰.试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设置及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3(16).
[3]张文鹏,张驿军.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8).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物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强度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