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地加快,而其中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就是市政桥梁。由于钻孔桩施工技术拥有着其他技术不具备的优势,在市政桥梁建设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这一工程相对更加复杂也更加重要,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钻孔桩施工质量进行更严苛的监测,并不断完善钻孔桩技术,使我国的建筑行业更蓬勃的发展。
关键词:市政桥梁;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市政桥梁工程施工特征体现
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对人们的出行有着影响,所以在施工的进度控制方面就有着严格要求,以及注重施工的质量控制,需要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市政桥梁工程施工的工程量比较大。通常市政桥梁工程是在城市中心地带,在具体的施工中,就要充分重视交通的问题,所以在施工中就会涉及到诸多的影响因素,在施工的工程量方面就比较大。
2钻孔桩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举措
2.1钻孔桩技术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桩施工流程中的第一步是对于施工场地的准备。在对市政府桥梁使用钻孔桩技术施工时,一定要先对其施工现场的状态和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把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土地平整后要搭建作业时需要使用的平台,为施工做出基础准备。第二步是对钢护筒进行埋设。在严格的控制钢护筒筒径后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设定钢护筒需要埋设的深度,钢护筒的中线一定要尽量与基桩的中线能够重合,而且在同一平面其误差要小于45毫米。根据标准严格的把控钢护筒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要把控好钢护筒的安装深度和倾斜度,尽量保障钢护筒的偏差保持在0.9%以内,在钢护筒埋设完毕后,使用黏土回填好,并且分层的将钢护筒附近的土体夯实。第三步,制作需要使用的泥浆。在准备泥浆的同时可以将粘土打碎,这样能够节省搅拌的时间,相对膨胀土的效果比粘土好,如果预算足够,可以用膨胀土进行替换。在泥浆制作时,要严格的按照标准去控制泥浆的自身性能,选择最合适的比重和粘度,进一步的确保工程质量。第四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钻孔施工。在钻孔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位移或是沉降现象的发生,一定要固定钻孔机,并且在钻孔时如果出现了位移或是沉降的现象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调整。钻孔机的固定位置最好是在基桩的中心部位,钻位偏移的尺寸不能超过2厘米。最后,在完成钻孔施工后,进行清孔施工。并且为了钻孔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在清空施工之前要事先对孔的深度、孔径、位置等进行严密的检查和测量。当检查完成,确保了钻孔质量过关后使用掏渣、泥浆置换、空压机喷射、抽浆等方法进行钻孔的清孔作业。
2.2钻孔桩技术措施
首先,钻孔桩技术需要成孔,旋挖桩跳桩施工的过程中,要在临近基桩的桩芯砼凝固以后才可以进行领进基桩的施工。桩孔的直径差距不超过50毫米,前后左右的误差不能超过50毫米,垂直度上则是1/200。第二,钢筋笼的安装。钢筋额焊接、弯制、下料都要在钢筋棚中进行。钢筋笼要严格按照加工方的起吊能力加工来选择分节会是整套加工成型。当开挖至设计深度,并且孔桩的位置合格后,既可以把之前加工完成的钢筋笼下放了。钢筋骨架内支撑应该选用相对韧性较高的材料,这样可以避免钢筋在就位时或是运输过程中发生形变。钢筋笼应该由吊车整体的放入孔里,并且钢筋笼上也要设立掉进调整钢筋笼体标高。钢筋笼也要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固定,防止在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发生钢筋骨架移位的问题,支撑和固定的结构要吊其中心线,避免笼体滚动或是倾斜。吊放钢筋笼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碰撞到其孔壁。孔桩验收合格后即要进行混凝土浇筑,在建筑基桩桩身时,一定要保证其连续性。在对水下混凝土进行浇灌时要在混凝土的下料斗上装上钢筋网,这样可以防止出现导管堵塞的问题。在进行第一次灌注时,需先将下料斗装满后进行倒料,以保证一次灌注完成。在进行灌注时,须避免出现混凝土掉入孔底的情况,这样会使探测的结果不精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需要时刻关注导管中混凝土和孔内水位的升降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探测,才能更好地对导管进行拆除和提升,这时导管的埋置深度应在2~6 m,还要对其一直保持监视,以免出现问题。导管在提升时还应尽可能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的状态,在此基础之上再逐步提升。举例而言,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便可较为随意的转动导管,从而最终直面钻孔中心。
3钻孔桩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3.1缩颈问题及应对策略
缩颈是钻孔灌注桩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实际钻孔过程中,由于钻头接触到地面不同深度,在开钻过程中钻头会受到地下较大地应力的影响,直接导致地面下相对松软的岩层得以迅速释放,在释放的过程中产生了地应力。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钻头深入地下岩层钻孔施工中,由于钻头遇到较大阻力,产生十分大的压力,钻头在此时会以一个比较快的速度进入到地下泥层,泥层湿度大,粘度高,这样一来导致大量的淤泥开始灌入到钻孔里面,直接导致卡钻现象。因此,在实际的钻孔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缩颈问题,一般要求施工部门必须严格控制好钻的规格质量和钻孔关键数据的把控,一旦发现钻头位置接触到地下淤泥层的时候,立即采取适当手段,避免卡钻问题出现。
3.2坍孔问题及应对策略
当出现坍孔之后,一般没有经验的工程人员很容易手足无措,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手段有效减少坍孔风险:首先,要严格按照当前地区地质勘查报告,查找可能存在的地质原因,仔细寻找与报告中不符合的操作规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坍孔策略,及时对坍孔进行修复补救。其次,及时迅速有效的针对发生坍孔的地方,安排专业的处理人员精准回填、采用夯机将回填地方进行牢固处理,然后再次谨慎开钻。最后,一旦坍孔出现在灌注阶段,此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回填和重新开钻已经不能有效处置,只能在回填后的地方加固梅花桩,来对坍孔进行补救。
3.3斜孔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般情况下,出现斜孔的原因主要是钻孔施工阶段,地下岩层交汇处(即较软岩层和较硬岩层),钻头从硬度较软的岩层钻向硬度较大岩层的过程中,高速钻头在强大的压力之下,钻头很容易形成偏移,较硬岩层阻力大,较软的岩层阻力小,这是钻头偏移的主要原因,钻头偏移将直接导致斜孔发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的规避斜孔风险,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规避和补救:一是遇到软硬交接处岩层,要精准控制和把握钻进的速度,稳步钻进,稍有斜度及时调整。二是一旦出现钻孔斜孔,要及时纠正偏差,及时回填夯实钻孔之后,再进行补救。
3.4导管堵塞问题及应对策略
首先,钻孔施工开动之前,一定要把握好导管组装工作,做好组装导管所有预备工作,严格把控导管质量,防止不良导管进入工程材料库,严格把控导管内部是否平顺,是否严密。其次,灌注桩施工流程中,把握好混凝土搅拌各项操作规程,尤其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骨料规格以及坍落度。最后,导管整个安装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导管是否出现异常,尽可能规避导管内出现高压气囊,此时可采用反复运用抽插导管的方法,来避免高压气囊,一旦出现高压气囊,并且一时无法消除,那么要尽快将混凝土灌注工作停止,并及时采用疏通杆,快速谨慎疏通。
结语
市政工程桥梁桩基工程作为重要的分项工程,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应加强质量检测和控制,做好预测性防范。以理论基础作为指导,结合实际情况,对事故做出准确的评估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少菲.市政桥梁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视界,2014(02):142+196.
[2]潘青莲.探讨市政桥梁基础钻孔灌注桩项目的施工技术[J].中外建筑,2014(10):126-127.
论文作者:羊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钻孔论文; 导管论文; 钢筋论文; 岩层论文; 钻头论文; 过程中论文; 桥梁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