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环境复杂多变,给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在具体工程施工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把握技术管理要点,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施工工艺符合工程建设需求,消除安全隐患,为施工通过安全保障。基于此,加强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法
引言
技术是中小型水利工程能够按计划正常设计、施工、交付、投入使用的最可靠保障,工程技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根据整个水利部门的工程要求以及施工方对于整个工程的前期设计与计划,以此作为依据制定出实践性强、科学合理的技术工作安排,克服一切外部以及内部的施工难题,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整个中小型水利工程的交付与运行。
1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特点
第一,不确定性。对于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来说,容易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些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导致施工技术管理也具有了不确定性的特点;第二,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中小型水利工程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中,由于各地区地质条件、经济发展存在差异,以至于在施工技术管理中,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实施,也增加了施工技术管理难度;第三,管理范围大。对于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涉及到水利施工、建筑施工、电力施工等多方面内容,在管理中,涉及到经济水文、地质条件、文化氛围、利益分配、法律法规等内容,范围较广,难度也会相应提高。
2.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前期勘探技术不达标
中小型水利工程工序冗杂,为了正常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在前期筹备时,要实地勘察水利工程施工区域的地质、气候、周边环境等,对将要施工的区域有一个准确全面地了解,这就需要工程施工队伍有专业且成熟的勘探技术。如果未经勘探或勘探结果不够准确,就容易导致下一步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案等与实际情况差距过大,在水利工程正式施工时带来各类问题,造成工期延误,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
2.2未按规范进行施工
我国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在规模、耗时、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无法与大型工程相媲美,所以工程所有方会将这类工程承包给价格比较低的施工单位。由于这类施工单位规模小,有些甚至是临时组成的,它们专业水平较低,团队组织较为松散,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没有一个明确和清晰的施工标准和规范,导致中小型水利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水平良莠不齐,降低了工程质量,缩短了工程使用寿命,成为了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
2.3技术管理不够成熟
在工程规模相对较小、施工现场相对松散的中小型水利工程中,需要专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这是保证工程能否达标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大多数中小型水利工程规模较小,很容易将技术管理忽略掉,即便设有施工技术管理相关工作与流程,但没有一个专业成熟的技术管理团队,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也参差不齐,技术管理的真正作用难以发挥。
2.4工程质量管理认识度不高
想要提高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需要通过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来做辅助,工程要在保证质量等各方面标准的前提下,满足“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等指标。但是很多中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中都无法真正认识到质量对于工程的重要性,以为工程规模小,没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即便存在质量问题也不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致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强化前期准备
做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当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强调在科学化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监督体系下保证符合水利工程施工的各种条件要求。首先,应当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前期调研工作,在大力收集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施工现场的实地情况进一步优化施工技术方案,科学做好施工技术优化工作,通过施工调查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辅助提示,在必要的技术交底基础上再组织施工活动。其次,还要加强施工设施设备准备工作,根据实地情况配置必要的机械设备与人力资源,保证施工力量与施工环境协调配合。第三,根据施工现场的现实需要制定施工管理制度,明确施工的重难点,优化水利工程施工程序,保证施工技术与施工任务目标有效适应。
3.2明确管理责任
在进行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施工人员偷工减料,保证施工建筑能够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在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规范下,才能保证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以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要有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并且要严格按照施工管理制度执行。做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还要明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责任分工,科学划分水利工程技术管理责任,保证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施工单位应当构建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机制,对各阶段、各岗位的施工责任进行确认,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责任划分方式达到落实管理责任,保证管理工作高质量深入开展的目标。只有明确各个部门的技术管理责任与目标,强调构建完善的技术管理分工机制,加强各技术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才能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率,保证达到合理高效建设水利工程目标。
3.3优化设计变更
水利工程在实地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施工变更情况。为了防止设计变更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要建立完善的设施更变程序与操作体系。首先,应当加强对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提高设计团队与管理团队的协调能力,从源头上减少设计变更发生的次数。其次,还要建立科学的设计分析机制,由项目总负责人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在准确的施工现场调研基础上全面进行工程技术分析,防止出现反复变更设计问题。第三,还要递交相应的变更资料,进而降低水利工程企业的经济损失,配合做好后序一系列的变工作。
3.4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人员水平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气候等方面影响,增加施工难度,对施工技术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为其提供更多提高技术的平台。另外,还需要设置有效的奖罚机制,提升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帮助技术人员树立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行业规范标准,提升技术人员竞争意识,确保施工技术人员在具体施工中合理运用技术,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3.5提高工程检验标准
中小型水利工程建成以后,要严格把控工程的检验标准。只有将共同的体验标准提高了,才能确保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如果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则会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在发生自然灾害时,给人民群众带来生命危险。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检验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进行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专业的人才是不可缺少的。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同时,还要在施工过程中规范好工程管理制度。在建设好中小型水利工程之后,工程检验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并设计出合理的设计方案,这是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所在。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中各项工序正常开展,提高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良.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浅析[J].价值工程,2017,23(8):20-22.
[2]张文宁.分析与讨论中小型树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江西建材,2017,21(3):99-101.
[3]艾中锋,刘云阳.中小型水利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3(3):65-66.
论文作者:穆小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