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中介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历史回顾
1.1 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历史界定
如果从时间上来界定,早期的中介语理论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Selinker等人提出的关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理论假设。Selinker 1972 年发表的《中介语》一文标志着这种理论的建立。但是,早期的中介语理论显然不是Selinker一个人建立的,这一理论的代表还应包括Corder,Nemser等几位应用语言学的先驱。尽管这几位学者用于描写和阐述早期中介语理论的术语不同,但是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假设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到了80年代,中介语研究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论模式。有些理论模式是在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Ellis(1994:351)本人就声称, 他和Torane 关于中介语的“可变能力模式”(variable competence model)就是在最初的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有些理论模式,如Shumann (1985)的“文化适应模式”(
theacculturation model of L2),Micheal Long(1983 )的“言语输入与交互作用模式”(the model of input and interaction)在理论方法上与最初的中介语理论已有相当大的分别。因此,Ellis(1985:47,1994:351)将以Selinker 为代表的最初的中介语理论称作“早期的中介语理论”。Meara(1984 )将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称作“传统的中介语研究”,与“当今的(中介语)研究”相对。
国外学者这种划分实际上反映了中介语研究发展的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早期的中介语理论阶段和后期中介语研究的理论发展阶段。我们之所以将后者称作“中介语研究”的理论发展阶段,是因为后期的理论发展,实际上并不完全是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发展。后期的理论发展有很多理论模式,这些理论模式都是以中介语系统为研究的客体。显然,后期产生的理论模式与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的理论假设是有很大分别的。这是我们界定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理论假设不同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不同。Corder关于中介语系统的理论假设在某种程度上脱胎于偏误分析的理论; Nemser 和Selinker的理论假设,由于历史的局限,与对比分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早期中介语理论的研究方法不可能超越历史的局限。而后期中介语研究的社会语言学模式、心理语言学模式以及语言学模式都大大拓宽了中介语研究的眼界。其研究方法也与早期的中介语理论大不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早期的中介语理论进行科学的历史定位也是至关重要的。
1.2 早期中介语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发生、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若要对其作出科学的界定,必须追溯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源头。Sharwood Smith (1994:23)在阐述60年代到80年代第二语言研究领域的理论发展时,将这段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概括地说,即60年代“对比分析”阶段,70年代中介语理论产生的阶段与80年代各种理论模式发展的阶段。60年代是对比分析的兴盛时期。70年代初开始衰落,反映了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这种理论方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对比分析的初衷是试图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理论支撑,来解决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问题。因此,语言学家们为语言教师勾画了这样一幅图景:首先,语言学家们通过两种语言系统(L[,1]和L[,2])的对比,为语言教师提供一个详细的菜单。这个菜单包括两种语言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然后,语言教师便依据这些不同点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并据此来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但是后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语言学家的许诺仅仅是一幅理想的图画而已。70年代初,对比分析遭到激烈的批评。一种批评来自对对比分析的预测能力的怀疑;另一种批评涉及两种语言对比的可行性问题;此外,还有来自教学实践的批评。归结起来,对比分析所面临的理论危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心灵学派认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借助实验室条件下的动物的学习行为来解释人类在自然条件下的语言学习是毫无意义的。刺激—反应的理论无法解释人类语言学习的复杂性,模仿与强化的概念也无法说明人类语言学习的创造性。(2)对比分析的两个虚假命题。 根据对比分析的“强式说”(注:“强式说”和“弱式说”(weak version)是对比分析假设的两种观点。强式说强调系统地对比两种语言系统可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弱式说则从语言干扰所提供的证据来说明两种语言系统的异同。),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的错误完全可以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来预测。由此推论,语言的“差异”(difference)等于学习的“难点”(difficulty);学习的“难点”必然导致语言表达的“错误”(error)。问题是,语言的“差异”是语言学上的概念,学习的“难点”则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学习的“难点”无法直接从两种语言差异的程度来推测。教学实践也证明,依据对比分析确认的难点事实上并不完全导致错误的产生。(3 )分类范畴的普遍性问题。两种语言的对比涉及作为对比基础的范畴的普遍性问题,但是,试图寻求两种语言系统分类范畴的一致性,抑或是表层结构的普遍一致性都是不现实的。即使是表层结构看起来对等的两个句子,其交际功能也很难一致。因此,系统的对比面临分类范畴不一致的问题。失去对比范畴的一致性,科学恰当的或者说有意义的对比便无从谈起。
对比分析的理论方法存在的致命弱点,如果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人们试图用简单的语言学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心理学的问题。语言习得涉及到学习的主体和客体的方方面面,对比分析却仅仅局限于语言系统的对比,忽略了学习者这一主体以及作为学习客体的学习过程。由于对比分析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危机,人们呼吁一种新的理论的诞生,并要求这种新的理论把目光投向学习的主体和客体。早期的中介语理论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早期的中介语理论,首先在理论导向上实现了所谓“教学中心”的观点(teaching perspective)向“学习中心”的观点(learning perspective)的根本转变。 对比分析声称其目的是为第二语言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提供理论依据,其研究对象是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中介语理论则把目光投向学习者特有的语言系统,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与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系统并列的系统来考察。也就是说,中介语研究不仅要考察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系统,还要考察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考察学习者自身及习得过程, 这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向的根本转变。 Ellis(1994:351)在评价早期的中介语理论时指出,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恰当的起点,因为这一理论是第一次旨在为第二语言习得提供解释的理论。
一个新的理论的出现,总是要提出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出理论解释。中介语理论将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置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核心,试图对这个系统产生的心理过程作出科学的阐释。尽管早期的中介语理论还不够成熟,还有许多当时无法回答的理论问题,但是,早期中介语理论提出了前人没有提出的理论问题。
2.早期学者对中介语理论的贡献
70年代,Corder,Nemser和Selinker三位学者对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三位学者几乎是同时提出了相似的理论观点,这种不谋而合是理论发展的必然。
2.1 Corder的理论观点及其贡献
Corder(1967, 1971 )将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称作“过渡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系统或“过渡方言”(
transitional dialect )。所谓“过渡能力”是指学习者现时的心理规则系统,在他看来,这个规则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者在对目的语规则假设的不断检验的基础上逐步地更新这个系统,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系统偏误,恰好是这种过渡能力的表现。所谓“过渡方言”是Corder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描述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学习者的语言可以看成是目的语的一种方言,但不是一种社会方言,因为它不属于任何一种社会群体。因而,Corder称其为学习者特有的“特异方言”(idiosyncratic dialect )。由于这种特异方言的不稳定性,Corder认为,也可以称其为过渡方言。无论是“过渡能力”还是“过渡方言”,都是强调学习者语言能力形成的动态过程。
Corder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失误”(mistakes)与“偏误”(注:今沿用“偏误”这种译法,但是“偏误”这种说法实际上与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相背的。因为“偏误”意味着对目的语的偏离。按照Selinker的看法,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无所谓偏离可言。)(errors)的观点。按照Corder的解释,“失误”与performance相关, 是非系统性的;“偏误”则与乔姆斯基所说的competence相关,具有系统性。区分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在于,失误是学习者在偶然的情况下产生的。如遗忘、疲劳、心理原因等,母语使用者也会产生这种情况。这种失误的描写对语言习得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偏误反映了学习者现时的语言知识或过渡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 可以作为观察学习者语言习得过程的窗口。Corder的观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学习者的偏误的看法,在Corder看来,学习者的偏误不再被看作一种偏离目的语规则的、消极的现象,而是作为表明学习者习得过程特定阶段的证据。
(2 )关于“输入”(input )与“内化”(intake )的观点。 Corder认为,“输入”是外部环境提供的语言材料,“内化”则是由内在的程序来决定。并不是所有的语言材料,包括课堂教师提供给学习者的语言材料都符合作为言语输入的条件,因为,“输入应该是吸收的东西”(what goes in)而不是“用来作为吸收的材料”(not what is available for going in)。为了区分二者,Corder 将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材料称作“输入”(input), 将语言材料的吸收叫做“内化”(intake)。 很显然,
言语的输入与教师控制的“外在大纲”(external syllabus)相关, 语言材料的内化则与学习者控制的“内在大纲”相关。Corder这一观点表明了早期中介语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即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是一个自主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发展是由学习者的内在大纲决定的。
(3)关于“内在大纲”的观点。 所谓内在大纲是指学习者拥有的一种控制学习目的语规则的程序化的序列,这个序列并不因为外界因素(如教学序列)的影响而改变。Corder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它与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问题密切相关。Ferguson(1966)曾经指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当时所依据的教学大纲最多是建立在主观判断与构想的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很少考虑学习者的需要,更少对学习者的习得过程进行系统的考察。教师如果不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大纲,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的规则,学习者还没有处于一种“预备”(ready)状态,便无法获得新规则。 教师只有在学习者内在大纲适当的切入点引入新规则,学习才能获得成功,过早地引入应该在以后学习的规则似乎是浪费时间。问题是,是否存在这样一个内在大纲以及怎样描写这个大纲。对于前者,人们似乎已越来越认可这一假设,并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习得顺序的研究;至于后者,Corder给我们开的处方是通过纵向的跟踪调查,系统地描写学习者的偏误,因为学习者的偏误是这个系统(或曰内在大纲)的最好证据。
(4)关于假设检验与过渡系统的建构的观点。Sharwood Smith (1994)曾对这一过程做过简单明了的描述。按照Sharwood Smith的解释,当学习者接触到外在的言语输入时,其内在的习得机制作为系统生成器便通过对输入信息的加工建立所谓“过渡的规则系统”。当新的规则信息与目前的过渡系统不一致时,这种新的规则信息便反馈给系统生成器,学习者的内在习得机制便像一个“小语言学家”一样引导过渡系统规则的更新。比如,当学习者接触到动词过去时的规则形式walked、pulled同时接触到动词过去时的不规则形式ran时, 系统生成器便生成一个用于所有动词过去时的规则形式,这一规则便作为过渡系统的一部分。当学习者运用这一规则的时候,不仅会生成walked这种形式而且还会生成runned这种所谓“错误”的形式,当学习者不断地接触到ran 这种形式时,系统生成器便将这两种形式进行比较,当发现runned这种形式与输入的形式不一致时,便会生成一个例外的规则,runned这种过渡规则便会消失。从这个过渡系统的构建过程可以看出,当学习者接触到新规则后,便会形成关于规则的假设,即表过去时一律在动词后加后缀-ed,当出现例外时,学习者便会对原有假设进行检验, 修改原有的假设,建立正确的规则假设。Corder的观点揭示了学习者构建过渡系统的操作过程及学习策略,阐明了学习者语言系统的动态过程和过渡性特征。Corder的这一假设成为支撑早期中介语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
2.2 Nemser的理论观点及其贡献
早期中介语理论的代表中还有一位不应忽视的学者WilliamNemser。他提出的理论假设与Selinker的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
Nemser(1971)提出了“近似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的概念,用来描述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所谓“近似系统”是相对于目的语系统而言的。在Nemser看来,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是逐渐接近目的语系统的、不断变化的连续体。一方面,学习者不可能在瞬间接触到整个目的语系统,而是需要对有限的言语输入逐步消化。换句话说,学习者在逐渐地建立自己的近似目的语的系统。Nemser用La 来表示近似系统, 用La[[,1].......n]来表示近似系统不同发展阶段构成的连续统;另一方面, 学习者的母语系统是一种干扰源,使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偏离目的语系统。另外,Nemser特别强调“近似系统是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实际运用的偏离的语言系统。”换言之,他认为学习者的语言是一种“偏误”(
deviant), 或者说是对目的语系统的背离, 在这一点上Nemser 与Selinker的观点是不同的(Selinker 1992:175)。
Nemser的理论假设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1 )学习者的言语是其近似系统在特定时间的“定型产物”(patterned product)。 这种近似系统有其内在的结构,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系统,也不同于学习者的目的语系统。Nemser的这个结论直接来源于他的实验研究。所谓“定型产物”可以理解为近似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现象是大量的、系统的、有规律的固定模式。Nemser列举了三种定型产物的表现:一是所谓移民的言语模式。他发现许多英语比较熟练的德国移民经常把英语的辅音/sw/发成[v], 他还发现许多说英语的匈牙利人经常在表数量的短语中省掉复数标记,等等;二是模式化的个体方言。如出租车司机、旅馆服务员以及酒吧服务员用于简单交际的语言;三是学习者的洋泾浜。另外,Nemser在实验中发现了近似系统中既不同于母语结构也不同于目的语结构的所谓“自主结构”(structural autonomy)。 如匈牙利人把英语的/θ/读作/fθ/或/sθ/。这种现象表明,中介语系统除了母语和目的语的来源还有其自主的成分。在这一点上,Nemser的假设与Selinker的假设是相合的。(2 )学习者在习得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近似系统构成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连续统。Nemser认为,在最初阶段,学习者试图运用目的语Lt便产生了所谓La[,1],即最初的近似系统,到了高级阶段,学习者的La越来越接近Lt,由此构成了近似系统的连续统。( 3)相同阶段的学习者的近似系统大体相似。这一点表明了学习者的近似系统具有规律性和普遍性。
除上述三点之外,Nemser也描述了Selinker所说的“僵化”现象,他在实验中发现这些现象是大量的,因此,他认为有效的教学意味着尽可能地预防和推迟这种永久性的中介系统。
Selinker在评价Nemser的语音实验研究时指出,从对比分析到中介语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有一位学者站在研究方法的转折点, 那就是William Nemser。在60年代初,Nemser就认识到对比分析在观察第二语言学习方面存在的缺陷。他第一个选择实验的方法来检验跨语言情境中的音位系统对比的研究,这在当时“规范描写研究”( normativedescriptive studies)势力强大的情况下被看作是非常偏激的。
2.3 Selinker的理论观点及其贡献
在早期的中介语理论中,Selinker的理论假设是最具代表性的。“中介语”的概念提出后,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像Ellis (1994:354)指出的那样, “中介语”这个术语现在被理论家们解释为许多不同的含义,而且几乎成为一种中性理论。他认为,中介语可以解释为学习者拥有的一种潜在的(implicit)第二语言的知识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者将系统地修正这个系统。但是,Ellis 这个定义并非Selinker当初提出这一假设的认识,因为早期的中介语理论并没有区分“潜在的”(implicit)和“明晰的”(explicit)这两种不同的知识系统。Corder(1977)的观点可以代表最初人们对中介语理论的认识。Corder认为,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描述中介语。从横向的角度,中介语指的是学习者在特定的时点构建的语言系统;从纵向的角度,中介语指的是学习者经过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换句话说,前者指的是product of interlanguage,后者指的是process of interlanguage。Sharwood Smith(1994:7)则认为,中介语基本上是指语言事件, 可以实际观察到并记录下来,而不是不可见的语言系统。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谈论中介语的样本,假定作为样本基础的中介语系统的存在。由此看来,人们对中介语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仁见智。
那么,Selinker本人是怎样看待中介语系统的呢?Alan Davies (1984)在评价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的概念时指出,目前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任何第二语言习得的共时状态都被看作中介语,所有学习者说的都是中介语。另外一种理解较为严格,即中介语被看作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一种特定的假设。我们认为,第二种理解更符合Selinker本人的理论假设。在此,我们有必要引述Selinker(1972:35)本人的理论阐释:“由于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两种话语(目的语和中介语——引者注)是不一致的,那么,我们在建立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理论建构时,人们完全有理由,或者说,不得不假定存在着一个独立的、以可观察到的言语输出为基础的语言系统……我们把这种语言系统叫做‘中介语’。”很显然,Selinker所说的中介语首先是指Alan Davies所说的第一种理解。 但是Selinker还进一步指出,“在有意义的表达情境中,成功地预测这些行为事件,将使人们更加确信本文所讨论的、与潜在的心理结构相关的这种理论建构。”从Selinker的理论阐述可以看出,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中介语系统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或言语行为事件,他更为关注的是一种能够对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作出科学的解释的心理语言学理论的框架。这种理论框架是以第二语言学习者“潜在的心理结构”(latent psychological structure)为基础的,这种结构与Lenneberg(1967)所说的“潜在的语言结构”(latent language structure)是不同的。简单地说, “潜在的语言结构”与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习得机制(LAD)相关,而“潜在的心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认知结构重合。也就是说,
潜在的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
Selinker承认存在着Lenneberg所说的结构,但是他强调,除此之外, 还存在着能够说明95% 的不成功的学习者的习得过程的心理结构。那5%的学习者之所以获得母语使用者的语言能力,是因为他们重新激活的是Lenneberg 所说的潜在的语言结构。而大多数学习者所激活的是一种与前者完全不同的心理结构。这种潜在的心理结构不受成熟期的影响,与普遍语法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不能保证完全被激活,因而不能保证习得获得成功。因此,我们可以说,潜在的心理结构旨在说明那些不成功的学习者的心理机制,因而它是面向大多数学习者的习得理论。那么,这种潜在的心理结构是怎样构成的呢?Selinker列举了五个当时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心理过程:语言的迁移过程,由训练造成的迁移过程,目的语语言材料的泛化过程,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在说明这五个过程之前,我们有必要澄清这样两个概念,即作为一种结果的IL product 和作为一种心理过程的IL processes。Sharwood Smith(1994:35)认为,中介语这个术语实际上是一语双关,它既可以用来指前者,即实际可以观察到的学习者的言语行为或语言表达,也可以用来指后者,即各种潜藏在学习者言语行为之后的心理过程。通过对学习者言语行为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些心理过程。Selinker提出的这五个心理过程恰好是为了阐释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或行为模式。在前三个心理过程中,语言迁移过程在Selinker的理论框架中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
在Selinker提出的五个心理过程中,后两个过程是属于另一种类型的心理过程,即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试图采取某种方法以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Selinker称其为“策略”。一是所谓“交际策略”,当学习者在表达意义出现困难时,便借助某些“补偿策略”,如手势或相近的词语来表达,使交际顺利进行。二是“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记住某些难点,便采取重复、复述等方法帮助记忆。Selinker的这两个观点提出后引起很多争论。争论之一是,交际策略和学习策略的划分问题。比如“简化策略”(simplification)既是一种交际策略,也是一种学习策略。学习者在交际中为了表达意义,往往省略一些不影响交际的功能词,这是出于交际的考虑,与此同时,这也是学习者以简驭繁的一种学习策略。争论之二是,为什么语言的迁移和泛化不列为学习策略,简化策略实际上也应该列入中心过程。Selinker在后来的理论阐述中对这些观点都作了相应的修改。
除了上述五个过程,Selinker 还提出了“僵化”(fossilization)的概念。 这个概念在Selinker 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Selinker用以说明大多数学习者无法获得与母语使用者相同的语言能力的这一事实的心理学基础。Lenneberg(1972 )提出的“关键期”的假设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即由于大脑功能的侧化而导致大脑可塑性的丧失,来解释成熟期后语言学习为何变得更加困难。Selinker则从心理学和神经学的角度来解释语言能力僵化的现象。他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获得语言能力的心理学基础与母语习得是完全不同的,或者说,他们的习得机制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关键期之后,原有的习得机制已经退化,第二语言学习者所依据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机制,证据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获得的僵化现象。按照Selinker的观点,95%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能力的获得上出现僵化现象,即语言能力的发展出现停滞的状态,即使继续学习和训练仍然不能得到改善,换句话说,95%的学习者仍然停留在中介语阶段。
语言能力的僵化现象对第二语言研究的理论家们提出了挑战,这就是说,任何一种学习理论都必须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Selinker的观点很明确,母语习得的习得机制与中介语的创造系统完全不同,僵化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与母语习得机制完全不同的机制在起作用, 实际上Selinker提出的五个心理过程可以看作是僵化产生的心理学基础。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Selinker的中介语理论实际上为当时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提出了一个心理语言学框架,他试图通过这个框架去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3.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及其评价
3.1 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
关于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早期的理论阐述与后期的理论阐述,应该说有很大的分别。当然,后期的理论阐述在某些方面比早期理论的阐述更全面、明确、深刻。Sharwood Smith(1994:30)评价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特征时指出,三位学者的观点有三个共同的特征:(1 )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2 )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存在着内在的连续性;(3)学习者拥有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学习机制。 这三个特征反映了早期学者对中介语理论最基本的看法。但是这三个基本特征还不能完整地概括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我们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关于中介语的本质。早期的中介语理论普遍认为, 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是与母语使用者的语言系统不同的、独立的语言系统。也就是说,除了学习者的母语系统、目的语系统,还存在着与前两个系统并列的中介语系统。Corder把中介语系统看作是某一特定目的语的方言。强调其动态与发展的过渡特征;Nemser认为中介语系统是不断向目的语系统靠近的近似系统,强调向目的语系统的发展;Selinker强调的是中介语作为一种“语言”的系统自主性。三位学者的理论假设反映了他们不同的观察视点。但是,三位学者都首先把中介语系统看作是IL product,一种可以观察到的语言系统。
那么,后期的理论是怎样阐释中介语的本质的呢?Ellis(1997 :33)在阐述“中介语”这个概念时,对这一理论假设做了如下的概括: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了一个抽象的语言规则系统,作为理解与生成第二语言的基础。这个规则系统被看作一种“心理语法”,即所说的“中介语”。
Ellis的阐释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 学习者所建构的是一个“抽象的”语言规则系统,不是在言语情境中实际生成的言语,即 ILproduct。其次,中介语系统被看成是一种“心理语法”。 这与早期中介语理论假设的理论基础是根本不同的。Selinker(1972:35)把中介语系统首先看作一种“可以观察到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是“以学习者试图用目的语进行表达而产生的可观察到的言语输出为基础的”。可见,早期的中介语理论并没有把中介语看作抽象的规则系统,也没有将其看作心理语法。Ellis 的观点显然带有明显的心灵学派的理论色彩。Sharwood Smith认为,中介语首先应被看作一种存在于客观外界的语言系统,我们通过观察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直接处理和测量学习者的言语输出, 在此基础上来推理学习者的中介语产生的心理过程。Sharwood Smith的观点与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的假设是相吻合的。
(2)关于中介语的系统性。 早期的中介语理论普遍认为中介语具有系统性。Corder将学习者的偏误分为系统偏误与非系统偏误,而系统偏误反映了学习者的内在大纲, 因而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具有系统性;Nemser认为学习者的近似系统是具有“内在结构”的语言系统,表明这一系统具有系统的内在一致性;Selinker则认为,以潜在的心理结构为基础的理论建构中,学习者的言语行为或行为事件是可以预测的,如某些潜在的心理过程,母语迁移,规则泛化等是普遍存在的,有规律可循。由此看来,中介语的系统性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在如何看待中介语的系统性这一问题上, 学者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Selinker,Swain和Dumas(1975)在阐释中介语的系统性时指出,所谓系统性,我们认为,不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根据语法规则可预测到的言语特征,而是指这些言语特征所显示的可辨认的策略,如母语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以及简化策略。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有些费解。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观点与Selinker(1972)的观点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它的来龙去脉。Adjemian(1976:301)就Selinker等人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系统性”这一概念应该严格地限制在其语言学意义上,如果我们承认中介语是一种自然语言,那么系统性就意味着构成中介语的语言规则与特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如果按照Selinker等人的观点,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区分学习策略与其产生的语言规则之间的对应关系。但事实上,某个规则的形成可能与多个心理过程或学习策略的交互作用相关,如果要区分二者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是极为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们认为,中介语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它的系统性首先表现为语言规则的系统性,语言规则的系统性反映了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的普遍性。没有学习策略的普遍性,自然谈不上语言规则的系统性。
(3)关于中介语的动态特征。 关于中介语动态特征这一理论假设有两种不同的描述。一是Adjemian提出的“可渗透性”(permeability)的观点;二是Corder提出的“过渡性”的观点。按照Adjemian的观点,中介语的可渗透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母语规则向中介语系统的渗透;二是目的语规则的泛化。母语规则的渗透以母语规则的“入侵”为特征,目的语规则的泛化则以目的语规则的扭曲或变形为特征。我们认为,“permeability”这个概念可以作两种解释:一是所谓“可塑性”,就学习者的整个语言系统而言,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谓中介语的连续统正是中介语可塑性的线形表现。二是“可渗透性”,渗透是指规则的渗透,表明中介语系统的开放性。总之,无论是可塑性还是可渗透性,都是中介语系统的动态特征的表现。
所谓“过渡性”是指学习者不断地改变他们的语法,通过增加或删除某些规则重构整个中介语系统,学习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中介语法构成了中介语的连续统。后期学者对这一理论假设基本上沿袭了早期的理论表述,只不过在理论阐述上有所不同而已。
(4)关于“僵化”现象产生的心理机制。Selinker认为,只有5%的学习者可以达到与母语使用者相同的心理语法水平,大多数人在半路上停顿下来。“回退”现象的普遍存在(即在早期出现的错误又重复出现)是一种典型的僵化现象,僵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独特现象。那么,为什么大部分成人学习者,包括在关键期前的儿童第二语言学习者(注:Selinker1972提出的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假设认为,潜在的心理结构在关键期后可以被激活。但他在1975年的研究表明,这种观点是不恰当的。中介语的理论假设应该扩展到儿童的第二语言习得背景。)不能获得与母语使用者同等水平的语言能力呢?换句话说,如何解释大多数学习者普遍存在的僵化现象呢?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如何解释僵化的心理机制。Selinker认为,僵化的心理机制就是所谓潜在的心理结构。我们在前边已经谈到,成功的学习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激活的是潜在的语言结构。而大部分成年人在关键期后无法激活这种特定的语言习得机制,他们所能求助的只能是Selinker所说的这种一般的认知结构,也就是因为这种潜在的心理结构,使大多数学习者无法企及习得过程的终点,僵化的产生是必然的。
(5)关于学习者的策略。早期的中介语研究表明, 学习者运用各种学习策略促进中介语的发展,学习者产生的偏误的种类不同反映了不同的学习策略。
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对学习策略的分类至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是,早期的中介语理论提出的关于学习策略的假设是与第二语言习得的特定心理过程相联系的。比如“省略”反映了学习者通过忽略某些语法特征来简化学习任务。被省略的这些语法特征要么是一些不影响意义理解的功能词,要么就是一些目前还没有掌握的语法项目。Selinker提出的两个策略,即交际策略和学习策略与规则泛化和语言迁移的心理过程相提并论。可见,早期的理论假设在“策略”与“过程”这两个概念上的区分是比较模糊的。后来,Selinker(1975)将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归纳为母语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和简化策略。理论观点的变化说明,当时对学习者策略的研究还不系统,不够成熟。
3.2 对早期中介语理论的评价
回顾早期中介语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关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问题。 从早期学者的理论观点中可以看到,早期中介语理论对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看法基本上属于“单一语言能力”(homogeneous competence)的观点。如Adjemian(1976)将乔姆斯基的观点直接用于中介语的研究。把语言学家构建母语使用者的语言知识结构与第二语言研究的学者构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知识结构等量齐观。Selinker,Corder,Nemser的研究基本上局限于学习者单一的语言能力范围,间接地反映了单一语言能力的假设。如果说他们所研究的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与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能力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 乔姆斯基研究的是母语使用者那种先天的完整的语言能力, 而Selinker等人研究的是后天的、不完整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但是,自从海姆斯提出交际能力概念后,人们对语言能力的理解更加宽泛。按照Bachman(1990)的说法, 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还应包括语用能力和组织能力。具体地说,包括社会语言学能力,言语施为能力,话语能力,语法能力。而早期的中介语理论把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仅仅看作语言学能力,这是历史的局限。
(2)关于语言的变异问题。 早期中介语理论由于“单一语言能力”观点的限制,无法解释学习者的语言变异问题。Krashen和Bialystok提出了“明晰的”与“潜在的”语言知识的概念,用这两种不同获得方式的知识来解释学习者的语言变异。Ellis和Torane 提出了“可变能力模式”,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学习者的语言变异。但是早期的中介语理论最初涉及的主要是潜在的语言知识,因而无法解释语言的变异问题。Selinker虽然提出了“回退”(backsliding )与僵化的观点,似乎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解释语言变异现象,但是,这种认识在现在看来已经远远不够了。
(3)关于方法论问题。理论和方法常常是联袂而行的。 早期中介语理论的研究方法自然受其理论观点的制约。Corder的理论与偏误分析方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的过渡能力的观点就是建立在学习者系统的偏误分析的基础上的。 对比分析虽然在后期受到普遍的批评, 但是Selinker本人对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却有相当大的保留。他认为,对比分析可以作为中介语研究的起点,他本人的实验研究就是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上。但与传统的对比分析不同的是,他的对比是将学习者的母语、目的语和中介语三个系统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中。但不管怎样说,建立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基础上的中介语研究,大大地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后来的中介语研究的理论模式显然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都大大地突破了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局限。回顾历史不是为了苛求前人,而是为了发掘它的理论价值。Sharwood Smith在评价70年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早期理论时指出,70年代,在欧洲特别是北美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确是理论多产的年代。这个领域的先驱们提出的理论观点就像种子一样落入肥沃的土地。早期提出的基本理论至今还是争论热烈的话题。早期的中介语理论正像Sharwood Smith所说的那样,已经落地、生根、发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