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县中医院 076450
摘要:目的:研究面瘫患者采用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面瘫患者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4例,参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模式,实验组实施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模式。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面部神经及细胞指标。结果:实验组面瘫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参照组(71.43%),实验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辅助性T细胞机能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临床效果较好,应予以推广。
关键词:针灸;中药穴位贴敷;面瘫
面瘫也就是面神经麻痹,主要是指面部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的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1]。患者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口、鼻、眼歪斜,患者通常会连基本的闭眼、抬眉皱眉都无法顺利完成,患者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面瘫患者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14)与参照组(n=14)。其中,男性面瘫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最小年龄22周岁,最大年龄75周岁,中位年龄(58.6±8.3)周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统计分析结果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模式,取四白、颧髎、地仓、太阳、下关、颊车、迎香、阳白等穴位,在远端位置选取肝俞、内廷、膈俞、养老、血海等穴位,采取平补平泻法针刺,可加头针,并针刺对侧运动区[2]。实验组实施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模式,针灸方式与参照组相一致,中药穴位贴敷酌患者实际病情选择药物,风热型面瘫:制马钱子1g、麝香0.2g、冰片2g、黄连6g、薄荷6g、连翘10g,将所有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清水进行调和,制作成直径约2cm的药饼贴敷在下关、颊车、完骨、翳风穴等穴位,利用胶带将其固定[2]。风寒型面瘫:全蝎6g、肉桂10g、防风10g、白附子10g、制川乌10g,将所有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少量姜汁进行调和,将其贴敷在太阳、下关、颊车等穴位,利用胶带将其固定。血淤型面瘫:红花6g、乳香10g、三棱10g、香附10g、炮山甲10g、没药10g、莪术10g,将所有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白酒进行调和,将其贴敷在头部运动区、阿是、牵正、太阳等穴位。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28例面瘫相关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辅助性T细胞机能评分数据行t检验方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面瘫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行X2检验,采用(n%)表示。上述数据对比差异性较高(P<0.05),本次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面瘫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见表1),两者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面瘫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参照组(71.43%)。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通过不同治疗手段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辅助性T细胞机能评分,两者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辅助性T细胞机能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见表2)。
表1:2组面瘫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该病不受年龄限制。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面瘫患者的人数持续增多,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状态。针灸联合中药贴敷共同治疗面瘫,临床观察中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临床上通常使用的外敷药物主要以没药、红花、乳香等药物为主,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进病灶部位的血液循环,也有使用附子、细辛、花椒等温热药物,起到祛湿散寒的功效,或者使用巴豆、蓖麻仁等油脂多、带有轻微毒性的药物,既能促进药物的渗透还能起到以毒攻毒的效果。辅料一般采取白酒、姜汁为主,起到发散、提升的效果,加强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使药物能快速到达病灶部位,加快症状改善时间。通过药物成分来说,中药外敷通常以指标为主要,对患者的急性发作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对恢复期的患者,大多应采取内服治疗法。
综上所述,通过针灸联合中药穴位治疗面瘫,疗效显著,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华.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治疗面瘫中的运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0):120-121.
[2]何娟.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急性面瘫的临床护理分析[J].海峡药学,2018(3).
论文作者:屈满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实验组论文; 面瘫论文; 穴位论文; 针灸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中药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