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詹迎春

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詹迎春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德兴市供电分公司 江西 334200

摘要:企业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尤其是在国际市场格局下,风险的发生也日益增加,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旦在风险的管控过程中处理不当,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削弱企业的竞争力,甚至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风险的管理已经成为了当前企业管理活动中必可不可的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重要性;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当今市场体制下,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得以生存并谋得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风险预测、规避、控制,才能减少内外部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使企业顺利实现发展目标。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新型风险管理理念,将风险管理理念、策略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提高风险管理质量,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促使企业稳步发展。

1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利于提高企业的应对能力。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科学决策的难度大大增加,企业只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2)利于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经营活动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有必要进行风险管理,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2.1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第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部分设置不当。从实施形式层面分析,风险管理作为一种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的各个层级和单元,加强风险管理工作有利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从而提高企业发展的凝聚力和驱动力。但是纵观我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情况,依然存在着意识上的不足,风险管理依然主要依托于部分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第二,风险管理责任认识不清,无法发挥风险管理岗位作用。在全面风险管理当中,很多企业没有提出明确的风险管理制度,从而造成风险管理人员责任不清问题,无法发挥风险管理职能,包括加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内部控制与管理、规范管理行为等。风险管理责任不清会造成企业内部机制混乱,无法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效率。第三,风险管理部门及其人员工作不到位,岗位形同虚设。很多企业把风险管理以及控制工作安排在非专业的风控部门,人员风控意识不强,风控知识不够,风险应对能力不足,在实际操作中简单、粗略,走过场,无法达到风险管理及控制的目地。

2.2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力度有待提高

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是落实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需要强化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并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中加强控制工作,这样才能够真正降低企业内部管理风险,推动企业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中对控制流程认识不够深入,并且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导致风险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无法提高管理质量。因此,当下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亟待提高。

2.3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中都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所以企业也在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自身的管理建设。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系统来高效管理企业运行中的各项风险信息。但是,目前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需要较高的网络安全系统,一旦系统中出现了网络安全事故,企业将面临重大的信息泄露故障。所以,在安全系统建设技术不完善时,企业内部难以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到达一定的水平。

3企业管理中应用全面风险管理的策略

3.1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任何工作都需要严格的制度体系的监督作用,所以要想进行高效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工作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全面风险管理里制度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充分吸收国际上先进国家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经验,融合其他国家的全面风险管理目标、管理原则以及管理工作流程等,结合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建立属于企业自身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形成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一般分为几个方面:即知识管理部门、技术团队、战略目标团队以及工作执行团队等。战略制定团队负责根据国内外先进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战略目标。技术团队负责基于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技术支持。执行团队根据战略团队制定的战略目标进行实现目标的执行工作。而目标管理团队则主要负责监督执行团队是否根据战略目标执行全面风险管理,以及战略团队是否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等。在企业内部设置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机构,并将机构分成具体工作的不同团队,利于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保障企业的平稳发展。其次,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全面风险管理应加强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建立一个网络化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平台。由于网络化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具有较强的特征,比如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企业风险管理等。所以全面风险管理人员在流通与调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团队之间根据市场的发展需要调整自身的全全面风险管理结构,实现企业全面风险的动态管理。

3.2加强企业管理中全面风险管理的控制活动

由于我国目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控制活动流程不规范,所以提出如下规范控制活动的流程措施。第一,企业管理工作人员详细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经营现状,保障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以确保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信息数据的时效性,使企业面临经济风险时全面风险管理部门能及时提出应对措施,维持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第二,企业内部制定独立的财务报告流程,在报告流程中应包括完善的企业编制报表和会计工作报告,使企业的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内部的财务流通情况,便于企业发现财务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隐患。第三,实施企业内部的业务文本控制,业务文本控制就是用文字或图标的形式记录企业中的业务发展情况,这种文本记录的形式方便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信息数据录入以及信息的查找。同时当企业运转过程中出现错误时保证有足够的记录信息查找错误的来源和制定解决办法。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3.3风险管理逐步信息化

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各行各业的操作方式以及经营流程,专业管理系统得以开发,其在减轻相关工作人员工作强度的基础之上,能够通过快速的计算机分析、处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信息化的风险管理可以将企业财务的各项数据进行规范化的收集和整理,对影响财务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即时锁定进行分析,通过预先设定好的应急方案选择出最令人满意的解决措施,反馈给专门的处理人员。

3.4风险管理人员专业化

人才是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随着风险管理重要性的突出,专业风险管理人员供不应求,为了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国家及各高校会根据时代变革的要求加强对风险管理相关知识与实操经验的人才培养。风险管理一直是会计相关专业与金融相关专业的重要知识点,随着风险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各专业如房地产专业等工商管理学院下设专业开设基础会计、金融学等公选课,提高他们风险管理基本素养。同时,各企业也从各方面重视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使其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将学校之所学与实践之所需紧密结合起来。

4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为了能够全面提高风险管理质量,企业必须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加强企业经营、财务、生产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工作,从微观风险控制提高宏观企业的安全性,减少内部风险发生几率、提高规避外部风险能力,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缺.全面风险管理在战略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基于COSO发布2016版《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修订版》(征求意见稿)[J].当代会计,2017(4):28-29.

[2]王金凤,贺旭玲,初春虹.基于“路径——目标”权变理论的全面风险管理案例研究——一个煤炭企业的调查[J].审计研究,2017(1):37-44.

[3]吴德福.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13-14.

[4]陈君.基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6(3):52-55.

[5]王赢.多元化控股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探讨——以中粮集团为例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6(4):29-31.

论文作者:詹迎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詹迎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