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通识教育;优化;本土化; 国际化;改革
虽然通识教育引起了我国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也确乎在慢慢地影响高校的整体教学理念和模式,但各大学仍然在观念、教材建设、人力物力投入及组织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与困惑。本文作者对在通识教育实践上相对领先一步的浙江大学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试图从对现状的梳理中发现值得总结改进与改进或探讨的问题,为更有效地开展通识教育提供借鉴,同时对大学通识教育作些冷静的反思,因为反思“从来就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郝文武:2006)。
那么迄今为止,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效果如何?笔者以浙江大学为研究对象,拟从如下问题展开讨论:
(1)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如何?对课程设置、教材等有何看法?
(2)教师的看法如何?
(3)可从哪些方面着手来优化通识教育发展路径?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试图梳理出对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2018年10月下旬,笔者随机选取已经经过两年相关通识课程学习的198位本科生作了当堂问卷调查,有效卷91%;同时也随机抽取通识课程教师32人作了问卷调查,有效卷94%。另随机选取4学生进行了面谈。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1)对通识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
表1是师生对实施通识课程教育的看法:
表1 师生问卷中对实施通识教育与课程改革的看法(%)
表1显示,多数教师和近半数学生赞成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赞成建立本科生院,而且同意“应该实行通识教育”的学生比例(47.1%)超过了教师的比例(33.3%),这意味着教师对实施通识教育认识相对不充分,对此认识“一般”的有60%;另尚有12.9%的学生对是否应该实行“通识教育”的回答是“不知道”,而他们已经接受了两年多的通识教育!
对于是否应该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来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指导和约束, 师生的回答差距不小, 这反映出通识教育中的一个难题:学生希望有自主选课乃至转专业的更大的自由度和宽松环境, 但教师担心学生在过于宽松环境下容易在选课等环节“无的放矢”,影响教学的有序进行,而受害者最终是学生本人。确实有学生会挑一些容易通过的通识选修课,或者选课不当,如学生B说:“大一时还没定专业, 所以想法也不明确,这样选课就比较乱,学起来也不轻松,但最后都能通过也就满足了。”44.7%的学生认为“淡化专业教育会降低本科生质量”,一方面表明他们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尚缺乏明确全面的了解,但也提醒我们决不能对专业教育掉以轻心,扎实的专业教育任何时候不能偏废。影响学生选课的主要因素见表2:
表2 学生问卷中选择选课时所受影响因素统计(%)
“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成为学生选课时影响最大的因素,其次是“老师授课水平”和“知识结构的需要”,可见学生自由选课并未完全“无的放矢”。当然,学生个人兴趣与通识教育要求难免有时会有矛盾,需要有关部门的及时引导和指导。
(2) 对改善课程建设与教师教学的建议意见
学生在问卷中,认为通识课程的各方面均应改进,其中“改善课程内容”名列榜首,其次是“改进教学方法”。浙江大学通识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不少成绩,比如正在一批通识“精品课程”,但问题依然聚焦于“课程内容”,可见加快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加适应通识教育的需要已迫在眉睫(见图1)。
图1 学生问卷中对改进通识课的建议(%)
现行通识课程具体存在的问题按百分比从高到低(很严重+严重)排列前5位分别是: (1)课程的考试方法过于死板,不能准确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 (2)学生可参与的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少(如课题、调查);(3)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4)课程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5) 学生无机会独立设计学习计划,不利于根据个人特点发展。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学生问卷中对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统计结果(%)
目前通识课程考试主要采用的是记忆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的纸笔考试,少量课程虽要求写出课程论文或读书报告,但由于学生自己的思考探究力较弱而效果一般。改进通识课程考试方法,探索有效提升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已刻不容缓。
以下是教师教学特点统计表4。总体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特点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但有35.3%的学生认为仍有25%—50%的教师有“照本宣科,对学生实行满堂灌”的特点,32.9%的学生觉得有同样比例的教师“与学生沟通太少,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再次表明教师急需改进“教学方法”,探讨独特有效的教学手段。
表4 教师教学特点统计
三.对大学通识教育健康发展的反思
(1) 加强通识教育理念构建与制度化研究,深化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是大学通识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问卷与面谈显示,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主要局限于课程本身,有的学生干脆认为“学了没用”,教师的认识相对不足。回顾我国过去的通识教育理念构建和制度建设进程,主要“是一个由政府与文化精英主导的共识诉求过程”(李曼丽:2005),导致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误解或片面理解。通识教育不仅要“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要关注个体心灵成长和精神发展,注重人的主体性,着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美国通识教育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庞国斌:2008),我国当下的大学通识教育,应更强调“全人的教育”,赋予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水平、科学的价值观及世界观。也就是说,通识教育不仅仅是开设通识选修课(包括大类平台课),它也是一种大学理念、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课程所反映的核心精神(或基本目标)是“人”的培养,其次才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首先必须关注的是“人”,然后才是这个人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或者说,它具有“超越性,本源性,综合性,纯粹性”。
(2)“改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学生建议中分别名列第一、第二,这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进一步加强、优化通识课程建设,改进教学和评估方法,是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通识课程建设目前尤其要在增加数量的同时注重质的提高,避免单纯追求数量的“杂、乱、散”的现象。虽然浙大等高校已开始建设一些“精品”通识课程,但尚未形成规模,缺乏长远统筹规划,很少有专职研究机构。
首先,条件许可的院校可以尝试建立类似 “通识教育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加以研究指导,委员会由通晓通识教育的专家组成(不是仅以官位或职称作标准)并逐渐提高通识课程的品位和地位,对现有课程本着优胜劣汰原则进行动态整合,调整现存的学分分配,并尝试建立适合通识课程的特色评价机制。59%的学生认为应“改善课程内容”说明了目前的课程确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目前浙大的通识课程数量颇为可观,但由于缺乏尚足够规划,课程开设主要取决于教师的随机申报,概论、通论、导论较多,全校性有影响力的核心课程仍感不足,跨学科性课程更少。明晰课程建设目标,建设一批传递科学精神、承载人文关怀的具有全校影响力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跨学科课程已刻不容缓。尤其是建设好一批中外经典原著(甘阳:2006)阅读核心课程,使其兼具体验性、实践性、讨论性,使通识教育更好地担负起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承的重任,与此同时,实现对其他民族文化体系有同情的理解、客观中允的评判、去粗取精的吸收,使培养的人才兼具国际视野,人类情怀。经典首先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重要载体—国学经典,狭义的国学经典包括《老子》、《论语》、《孟子》、《大学》等经典著作,广义的国学经典包括中国文化和文学名著,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乃至明清小说(宋尚桂等:2007)。其次是西方传统经典,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政治学等。这些课程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即让学生在这类课程中获得独立的学术思考能力和对于世界与人生的精神感悟。通识课程评价与普通本科课程可有所区别,宜采用动态的形成性职能与总结性职能相统一的模式,可以借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评价研究中心的CSE评价模式(宋尚桂等:2007): 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使评价具有激励、质量监控、课程管理、导向与甄别等多种功能。
其次,优化通识课的学分配置,适度增加自由选修课学分比例。
再者, 探索与通识教育更相适应的以思考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核心课程要达到上述目标,须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要被学生接受并激发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要让学生放飞思想;要使学生有思维能力上的收获;要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或者激烈争论中)有所觉悟。为学生将来的人生提供一种希望、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不是“照本宣科”,是引导、是启发、甚至是‘谈心’。鉴于当代大学生乐于读图的现实,教师可灵活运用文字、声音、影像歌曲等辅助手段、使通识课程更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考试方法尝试多元化,在考核学生“概念性知识”的同时考核其“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度,使之有助于考核学生综合能力,有助于全面人格的培养。
(3)重视非课程因素, 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通识教育体系,建立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在内的多层次、全方位通识教育体系。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发展如独立思考能力、生活能力尤其是交往能力,拥有处理与它人、与团体、与社会等关系的基本“交往资质”。雅斯贝尔斯把交往作为大学的四项任务之一,认为其他任务的完成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研究者之间的交往(雅斯贝尔斯:1991);表5“最缺乏的课程领域”中,学生将“其他基本技能”列为第一,其中就包括了交往能力。其次,完善本科生导师制,使它在学生选课、选专业及校园各项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避免选课随意性、盲目性,使学生“学会学习”,浙大近年提出的“专任导师、驻舍导师、项目导师、新生之友”结合的各种导师形式无疑可以更好促进师生互动;鼓励更多的导师与教师自觉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为老师“人格的感召和风范的流传,是通识教育中重要的潜在课程”(黄坤锦:2006)。此外,应充分利用展览馆、大学生活动中心、校园文化广场、学术报告厅、纪念性建筑等设施,发挥校报、校电视台、校园广播站等校园文化阵地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社团协会的引导和指导,使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为通识教育服务,使学生活动、社会实践成为通识教育的延伸,保证通识教育的全时实施。
(4)加强通识教育专家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大学通识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育改革的主体。高水平的通识教育教师队伍不会自然生成,需要精心培养、实践锻炼和细心呵护,需要适当引进优秀人才,更需要创设有利于从事通识教育教师队伍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通识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大量投入,但以短期内科研论著产出为考核硬指标的高校是无法令教师一心一意地从事通识教育的。希望推进通识教育改革的高校必须建立吸引高水平优秀教师从事通识教育的激励和教师培养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如果通识课程长期不是学校的重要课程,如何让教师精心设计、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使课程既有深度又有新意呢?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精读原典,如何为学生精选学习内容?如果教育者本身未曾接受通识教育的熏陶培养,又如何指望他去培养学生的精神人格?
(5) 建立有利开展通识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大学通识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的组织保证。它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改革推进:一是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混合实施,即学生在明确专业身份之后,在选择专业课程的同时选择通识课程。这使得通识课程指导学生专业选择的方向导引作用无法发挥,同时由于学生专业身份已定而对通识课程并不重视,通识课程往往流变为“营养学分”。浙大将一年级作为相对集中的通识教育阶段,有助于提高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由于明确了通识教育实施的主体为“求是学院”,因而“通识教育的评估和绩效考查可能会更有针对性”(卢晓东:2008)。二是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包括修订本科培养方案和本科培养计划、改变学生选课体系、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这些改革在学分、教学资源分配和教务管理上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尤其需要加大投入并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三是积极协调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离不开专业院系的参与和支持,特别是在师资方面。随着改革的推进,新体制往往会和专业院系产生激烈碰撞。目前应积极尝试如“拓宽专业口径、设置柔性专业方向、推迟专业定向时间、设置弹性化专业空间”(宋尚桂等:2007)等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通识教育改革,促进专业教育提高课程质量,加速改进专业教学方式,使专业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四是统筹推进本科教育的各环节改革,例如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度改革,真正让导师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有名无实;降低生师比,有条件院校可尝试推广小班化教学。
结 语
限于条件,本研究涉及的面尚较有限,尤其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如何有机衔接尚待深入研究,但本研究结果已明确告诉人们,通识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经验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各大学的具体情况,深刻全面地理解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和任务,加强相关课程开发与研究,下大力气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大学通识教育的本土化、国际化水平,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模式,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尚桂,王希标等.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模式(M).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2] 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3期.
[3] 郝文武.教育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 陈向明等.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 卢晓东.论浙大成立本科生院(N).科学时报,2008年8月12日.
[6] 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 (J). 读书,2006年04期.
[7] 庞国斌.大学通识课程建设:亟待走出误区的藩篱(J).教育科学,2008年第4期.
[8] 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9] 黄坤锦.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 教育与文明——谈通识教育的无用之用[EB/OL]. (2012-08-20). http://cbs.pku.edu.cn/main/newsdetail.cfm?iCntno=10922
作者简介: 施晓伟 男(1962-),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法及教育学研究。
论文作者: 施晓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大学论文; 教师论文; 专业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浙江大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