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与特色化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思维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科学创造、艺术创作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突然涌现,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具有三维性。它产生于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再加工,储存在大脑中的潜意识被激发,从而使许多中断的信息产生联系。创造性思维有时也来源于直觉,即凭直觉领悟事物的本质。
企业经营开发中的特色化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靠创造性思维来实现其目的在于通过由此及彼的多向开发,使企业经营超凡出众,实现最大的增值效益。企业经营特色化开发中的创造性思维,虽然因人而别,因事而异,但作为一个完整的创造过程,却是有阶段可划分,有阶梯可攀登的。它大体上要经历动因、准备、孕育、顿悟和验证五个阶段。国内外广大企业在经营特色化开发的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经常被运用的有以下六种:
一、发散思维与扇形开发
所谓发散思维,就是把思维从一种事物发散到多种事物,从而跳出人们固有的思维定势,启发经营创造灵感。一些企业家借助和运用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创造出了一种“扇形开发”的经营开拓方式,取得了非同凡响的功效。如美国历经百年风化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后,现场存有200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个名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奋勇地承包了这件苦差事。他把废料进行分类使用,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币、废铅铝做纪念尺、水泥块整理成小石碑、把朽木泥巴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让大家作为有意义的纪念品选购。这样一来,一文不值、难以处理的垃圾,顿时身份百倍,人们争相选购,200吨垃圾被一抢而空,斯塔克也由此大获其利。从这一实例中不难看出,斯塔克就是借助和运用了发散思维,从垃圾这一点,伸展出多向利用的放射线,使开发呈现出扇形状态,从而拓宽了经营开发范围,创出了变废为宝的佳话。
发散思维与扇形开发,在企业经营中的运用,不仅仅限于新产品开发,在产品营销、人才的多向培养与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可借助和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扇形开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不少企业负责人,还未跳出人们所固有的单向思维定势,不善于窥一斑而知全豹,在企业经营中,不能由此及彼,生发开来,因此,市场难以不断拓展扩大,人才难以不断涌现,企业经济效益难以不断提高。所有这一切都表明,要搞好企业各方面的开发,厂长、经理就必须注重自身思维方式的改造,努力跳出固有的那种狡窄、单向的僵化思维定势,学会进行科学的发散思维,在企业经营中,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思维由一点发散到多点,从而培养起由一事物到多事物的由此及彼、扇形开发的多向思维能力。
二、辐集思维与“杂交”开发
辐集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将多路思维“集”中向一个中心点。这种创造性思维,对于开拓经营新特色,创出超凡出众的新优势,具有点石成金之功效,因此,它得到了许多企业家的青睐,尤其在新产品开发中运用较多,成效卓著。如江苏省宝应市的一些厂家,运用辐集思维进行“杂交”开发。他们掌握了消费者日益重视自身保健和食品需求不断增加两则信息。本来,曾有过利用这两种信息分别研制适销产品的打算,后来,运用辐集思维,将两路思维引向一个交结点,“杂交”创新,“培育”出了药膳疗效食品。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并飘洋过海,出口创汇。此外,如把人们爱香、爱美和服装日趋高档化引出的开发思维辐集到一点,“杂交”培育出既香又美的微囊上香剂羽绒服;把富裕起来的人们爱旅游和爱美容两则信息勾起的开发思维辐集到一点,“杂交”培育出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的旅游化妆盒;把城市环境污染亟待清除和建筑材料正朝隔音、保温、抗压方向发展引出的开发思维,辐集到一点,“杂交”培育出一种以城市垃圾为原料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等等。
运用辐集思维“杂交”创新,需要掌握抽象、概括、判断的基本功,还要有能力把遐想千里的各路思维牵引回来,在思维交结点发起攻势。在思维攻势中,还要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深度思考,不但在时间上要连续不断,而且在空间上还要组织好“火力网”。不少企业家,善于运用辐集思维,使经营谋划中纷繁复杂的思维资料,得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发挥出提纲挈领、收拢梳理、集中使用的功能,进而使思路逐步清晰、理顺,本质渐渐显露,最终在一点上取得突破。
辐集思维对于企业确定营销地域、扩大外引横联、制定发展战略和实施多角化经营等,都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因此,目前对辐集思维的运用偏狭,影响了企业经营创造性的广度开发和深度延伸。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好在许多企业已看到了这一点。随着创造性思维在企业经营中越来越多地运用,辐集思维、“杂交”创新的领域定会越来越宽广,在企业经营的创造性活动中,一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促进作用。
三、特异思维与个性开发
特异思维,就是非同陈旧和寻常的特殊奇妙的思维。这种思维在企业经营中的使用频率较高,而且运用范围也比较广泛,特别在一些企业的个性化经营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如十分精于新品开发和销售的德国企业,就很注重运用特异思维指导个性开发。该国有一种补齐公司,专门生产和出售消费者在别处无法买到的商品,如六指头手套,少一只袖子的西装、跛足者皮鞋,断腿者裤子等,都可在那里补齐。这种迥别于他人的特异经营,收到了良好效果,许多特异消费者慕名前来,企业生意很是兴隆。由此可见,特异思维指导下的个性开发,的确是在竞争中取胜的一个高招。它非同于寻常和有异于传统的开发方式,带有明显的创造性特色,取得了“以特为贵,以异为俏”的市场竞争优势。
特异思维与个性开发技艺,说出来并不神秘,在企业创造实践中,外延很广,除指产品的功能、款式创新外,还包括质量优、价格廉等等。通俗地讲,这一技艺,就是企业界都很熟悉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廉”的竞争术,不过它在许多方面更多地采用了“人弃我取”的经营方针,因而,更有效地坚持了特异思维的创造真谛。近来,一些发达国家企业,又创出了“人易我难”的特异思维路子,他们上的新品,都是别人很难上得去的高新技术含量产品,因而站到了技术竞争的制高点,使产品的个性化特色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利用创出名牌这一新潮竞争手段制胜市场,也是新形势下特异思维和个性开发的好路子。只要企业躬行实践,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创出佳绩。
四、差异思维与系列开发
差异思维,就是于同中求异,对同一经营目标,进行差级运筹,分隔进行不同经营方式的思维。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经营目标,在实施经营中,其经营环节和相关因素,都是有或大或小差别的。对这些不同的差别目标,我们如果只套用一种经营方式,其效果往往不好,因此,需要进行差异思维,如销售时间上的差异、生产批量上的差异、营销地域上的差异、消费对象上的差异,等等。即使在简单到产品包装这样一个经营环节上,也可实施差异思维,创出各具一格的差异经营效果。据报道,日本企业针对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不同要求,从新、奇、美、精、变的特点出发,区分顾客性别、年龄、职业的不同,实行系列化差异包装,如对儿童配以印有动物和影视人物形象的包装;对高收入阶层配以款式讲究、色彩华贵的包装;对老人配以经济、安全、耐用的包装;对女青年配以华丽、鲜艳的包装,等等。这样的系列化差异化包装,适应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起到了良好的促销作用。
差异思维应该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没有什么定式,全在于灵活运用。如某鞋厂为了扩大市场覆盖面,把经营市场分隔为国际、国内,城市、农村,老人、中年、青年、小孩,高层次、中层次、低层次,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类型,并根据各类市场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差异对待。这种根据区域、年龄、消费层次的综合差异运筹,并进行系列开发的做法,就显然灵活得多,因而也就创出了新的特色。我们的企业在经营中应有意识地注意运用,只要多加实践,必能大有所得。
五、变异思维与错觉开发
所谓变异思维,是经营者根据人在某种情况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不正确的错觉心理。进行灵活变异,从而化腐朽为神奇,创出新意经营的思维。这种创造性思维,立意奇妙,方式特别,想象的异化性突出,常常能出人意料地创出强烈的美感效应。如闻名世界的香港金利来服饰公司,巧妙运用人们的横线变宽、直线加长的错觉心理,指导新产品研制,通过变异思维,开发出了变化神奇的错觉服装。他们为矮胖的人专门设计直线条、窄领和长裙服装,为瘦高的人专门研制横线条、宽领和短裙服装,从而,在线条的变化中使他人对客体外形产生比例上的错觉,获得了形体上的美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我们知道,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真实的反映,但如运用得当,就会产生好的变异,完全可以使消费者对不良客观事物产生好的错觉感知,创出源于错觉却美感强烈的产品来,经营创新无定式,全在于经营者的一颗灵犀之心。变异思维就是启发经营者创造灵感,进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有效思维方法。只是目前企业对它研究不多,能够在变异思维的基础上进行错觉开发的企业则更是凤毛麟角。但正因为它目前运用较少,潜心研究并多作运用就更容易取得显著成效,甚至能促进企业经营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的企业应在这方面多作些研究。
六、逆反思维与反求开发
逆反思维,是经营者根据人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逆反心理,进行不同于常规的经营变革,并贯穿始终的思维。这种思维,不同于常人常规的顺向思维,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因为思维方向的独特,所以在经营中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在消化和引进技术时,它的运用更有非凡的功效。如有一家工厂,在引进工作中,注意通过逆反思维进行反求,对引进的德国先进产品,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科学分析和研究,从而洞察了该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装配和包装使用等各系统的内部状况,掌握了德国的先进技术,并根据掌握的技术自觉向其他产品转移,在大量的反求工程中举一反三,开发出了不少新产品,取得了较好的引进效益。
逆反思维与反求开发,是在知其然的基础上进一步知其所以然的科学分析和研究。要掌握这门技术,既要坚持全面分析、研究,对尽可能多的同类产品进行反求;又要坚持系统分析、研究,对一个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装配、包装使用等各个系统都进行反求;而且,还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不仅看外观,同时运用一切科学测试和分析手段,深入了解其内部结构,通过破坏性研究作深入反求。特别要大力加强测试、分析、计算技术,以求掌握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精髓,并融会贯通,在增强消化机能、提高引进效益中,真正发挥点石成金的积极作用。
标签:创造性思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