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设备是整栋建筑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电气设备的质量关系着整栋建筑的整体质量。然而当前情况下的电气施工的质量并不乐观,工程的施工效率也相对较低,从而使工程施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给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应该重视工程安全性的提高,及时地消除安全隐患,使电气工程的安全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1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1.1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通常来说,建筑电气工程中的防雷接地施工主要就是指在建筑内部柱中进行避雷引下线主钢筋、接地网及主接地线的有效埋设并积极展开焊接处理工作,其中避雷引下线一般都是将圆钢弯曲成 U 型结构,并且引下线钢筋的数量选择要基于主钢筋规格来确定,最好在不同的两点进行接地干线和接地网的处理工作。同时在进行搭接焊具体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及时进行双面施焊处理工作,保证圆钢焊接长度不得小于其直径的 6 倍,而扁钢则要有效采取三面施焊处理方式,保证其焊接长度为其宽度的 2~3 倍。除此之外,对于绝缘破坏过程中自身带电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却不会产生电量的穿线钢管、金属外壳及支架等来说,应将其与接地系统及时进行有效连接,必要时还要对建筑内部金属构件、金属结构及保护干线等实行联接处理。
1.2 配电箱安装技术
通常在建筑电气中的配电箱安装完毕之后,要立即对配电箱内部实行清理工作,使其处于干净、整洁状态,并且在具体施工期间还要做好配电箱的编号记录工作。同时配电箱中所有零件连接都使其全部处于牢固状态,如导线、电源进线及负荷出线三者之间的连接一定要稳固。除此之外,在对配电箱导线和电气构件进行连接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在充分达到牢固质量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弹簧垫圈的设置,从而不但能使其达到安全可靠目的,而且能促进建筑电气工程的顺利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配电箱应尽量安装在通风干燥位置,并且不受任何妨碍物影响,便于合理使用;②配电箱开孔边缘位置需充分保证平滑整洁;③配电箱不应安装过高,通常标准底边距地高度为 1.8 m 左右,便于展开操作;④配电箱在切入墙体结构时需保证水平垂直,并且边缘位置最好预留 6~7 mm 缝隙;⑤各配电箱的接线应符合规则,整齐标准,螺丝必须全部紧固;⑥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对配电箱内部存在的残留物彻底清理,充分保证其美观性;⑦配电箱进出口导线通常应设置在箱体底面或顶面,而非箱体侧面或是后面。
1.3管路敷设技术
管路敷设工作应严格遵循的原则如下:①在管路线缆分线盒位置,一旦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相关工作人员要立即使用金属隔板对其进行隔绝处理;②若是在同一线槽内部,强电回路必须能同时切断施工电源;③若在同一路径,对于不同回路绝缘导线设备来说,应设置在同一线槽内部,便于分离敷设强电回路;④严格保证管路线槽内部的导线截面总面积(含外护层)与线槽内截面相比低于 40%,并在管路敷设完工之后对其展开全面的检测工作。除此之外,在建筑电气管路敷设具体施工前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对具体施工人员提出严格要求,使其在充分掌握、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其规范内容进行管路敷设施工,并且要在混凝土垫层完工 24 小时后方可展开塑料盖装置的拆除工作,对管路线槽中存在的杂物和积水要彻底清理干净,保证管路线槽内的干净整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
2.1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正式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认真核对清单,检查是否严格符合相关要求,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的研究,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编制,另外还要通过相关建设单位的审批,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设计图纸,并及时地与设计师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全面了解设计师设计图纸的目的和意图,做好交底记录,详细明确的标注好作业交叉部分;其次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安排好工程管道的支架及线路,尤其是对位于低下的设备。另外还要做好合理施工安排和规划,完成施工前的预埋工作,从而有效地减少部件的破损。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施工技术及所用施工材料做好相应的部署工作。
2.2 施工监理工作的强化
要进一步加强现场旁站记录、抽样调查、日常巡查以及日常平行检验等工作,要充分的结合工程自身的特点和工程施工的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建立体系,相关机构人员应该在确保基本的工作素质的前提下,使工程监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进而从根本上提高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使工程施工的管理效果和整体质量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2.3对建筑电气的施工安全体系进行完善
(1)强化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属于最基本的要素,不管是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还是结束施工后使用人员的安全,都需要工程管理人员严格把关。(2)审查施工所用材料。材料属于电气工程施工根本,电气工程施工在材料基础上开展的,并且材料的好坏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决定着施工质量的高低,如果采用劣质材料,不仅会降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会让施工方白白的亏损了大量的财力。(3)设计方应做好沟通交底工作。在进行建筑电气施工之前,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图纸问题进行分析,必要时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使得施工经验丰富工作人员严格检查图纸、现场实际施工之中不相符的情况,在明确问题之后,管理人员需要及时的与设计方进行沟通,将不合理、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告知设计方,同时让设计人员对不合理处进行及时修改。
2.4对各个施工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1)要按照标准的施工图纸所要求的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合理安装,并要注意各个施工部分之间的协作,如提醒操作人员要注意水、暖、卫、电的基准零线和工种的配合等,在施工现场巡查时若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反映和记录,并限令整改。检查管线铺设弯曲的半径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管线的连接是否牢靠等,还要对材料的“五防”(即防腐、防潮、防锈、防热、防机械操作失误)进行检验。2)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实行每一道工序已完工签字的检验机制,使用工作日志,坚持落实科学的检验制度。要做好预留预埋件工作、抹灰后进行电阻测试、灯具的试亮和试光等,要严格进行检验,避免在建筑工程完工后接地电阻不起作用或灯具接触不良等影响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以免给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单位带来经济损失。3)要注重避雷系统的施工。除了要严格遵守接地电阻设计要求之外,还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如防侧向雷击的施工设计要从距地 30 m 高度起,每向上 3 层在结构层圈梁内敷设一条 25×4 mm 扁钢与引下线焊成一环形水平避雷带,这是保证建筑住户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不容忽视。
结束语:在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背景下,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对其提出的标准规范也日益严格化。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做的便是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操作要求来落实每一环节,从而促使建筑电气工程高效、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 庄展南.论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4(23):26,34.
[2] 安志善,陈巧红.论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5,12(9):128-129.
论文作者:王建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管路论文; 工作论文; 配电箱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