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成本控制延迟策略_成本控制论文

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成本控制的延迟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应链论文,成本控制论文,策略论文,竞争论文,时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多样化的顾客需求迫使企业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确定顾客实际需求,再按准时化要求组织生产,使确认订货数据、缩短库存周期、缩短制造周期和压缩运输时间成为可能。几乎供应链系统的成本与服务质量都与时间要素直接有关。伴随着供应链成本战略规划从传统简单的成本优先竞争模式转为时间优先的竞争模式,强化时间竞争的供应链成本控制的延迟策略就成为供应链成本控制的关键。

一、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成本控制机理

(一)供应链的时间延迟模型

如图1所示的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延迟简化模型由顾客、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和供应商组成[1](P408-412)。在此供应链系统中,信息传递是通过递送订单完成的,它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起着反馈控制作用。供应链中的时间延迟包括信息延迟和物流延迟。信息延迟有3种:第一种是订单业务处理延迟,如零售商收到订单后,进行处理所需的时间;第二种是订货延迟,如零售商根据订货量制作新订单并发给批发商所需的时间;第三种是邮寄延迟,即订单在邮寄途中花费的时间。物流延迟包括交货延迟和运输延迟。

企业实行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成本控制的竞争优势在于速度。在传统企业运作方式中,从接受订单到成品交付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首先,企业要将所有的订单信息集中汇总到计划部门,由计划部门分解任务,从采购原材料开始,从前到后按工艺流程完成订单生产,除了必备的作业时间外,中间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等待现象。企业如果按时间竞争观念组织生产,可采取订单驱动生产的方式,快速响应客户需求[2]。

图1 供应链的延迟模型

(二)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成本控制方法

时间竞争是指企业通过缩短产品开发、加工制造、销售配送等时间从而赢得竞争优势的策略,时间竞争优势的获得源于供应链的优化和运行过程的一体化,实现同步化供应链运作,以此提高整个供应链性能。随着从传统简单的成本优先的竞争模式转为时间优先的竞争模式,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成本控制应该考虑优化时间,比如库存周转率、供应提前期、平均上市时间和用户响应速度等指标的优化。

供应链成本控制,有必要将成本控制建立在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上,着眼于对企业活动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化管理和控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时间的供应链成本控制通过流程重组,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利益一致、信息共享的关系,通过过程改造来提高效率,压缩时间,从而降低成本。通过对供应链整体的合作与协调,产生拉动式的需求与供应,可以在加快物流速度的同时减少各个环节的库存数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二、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成本控制的延迟策略

延迟策略是适应大量定制的一种物流策略[3]。Pagh和Cooper认为延迟部分制造工序直到顾客订单确定后,再执行最后定制化生产工序,可以降低需求预测产生误差的风险。Bucklin将延迟策略视为一种降低风险的观念,即将制造及物流的部分作业延缓到顾客确认订单后,以降低风险。

(一)产品混合配送延迟策略

产品混合分拨是指配送业务一部分由企业自身完成,另一部分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完成,其成本会比纯粹的或单一战略的成本更低。虽然单一战略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简化管理,但不同品种产品的体积、重量、订单的规模、销量和客户服务要求差异显著时,就会不经济。混合战略是大型跨国企业针对不同产品分别确立最优战略,比在所有产品组合取平均之后制定的单一的、全球性的战略成本要低[4]。

1.配送方法混合。配送目标是实现物品的迅速、安全和低成本的运输。运输的速度性、准确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是此消彼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物流运输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运输速度和运输费用两个因素。运输速度快是物流运输服务的基本要求,运输速度加快,缩短了存货的备运时间,减少了存货的必要库存数量,进而减少了存货的保管费用等等,但是快速运输必然要发生高额的运输费用。因此,运输工具或运输方式的选择应该在综合考虑时间需求和成本高低的情况下,选取运输费用与保管费用最低的配送方法。企业在安排配送车辆时,要充分利用车辆的容积和载重量,做到满载满装,降低成本。由于产品品种繁多,不仅包装形态、储运性能不一,在容重方面,也往往相差甚远。一车上如果只装容重大的货物,往往是达到了载重量,但容积空余很多;只装容重小的货物则相反,看起来车装得满,实际上并未达到车辆载重量。这两种情况实际上都造成了浪费。最好是借助运筹程序计算货物配车的最优解,实行合理的轻重配装、容积大小不同的货物搭配装车,就可以使载重满载,也充分利用车辆的有效容积,取得最优效果。

2.产品集中协作配送。延迟策略较好地处理了供应链在规模经济性与客户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集中运输的策略,即通过预测物流的方式,采用大批量的运输方式以减少运输成本,在及时响应的基础上,供应链系统可以满足许多小批量的频繁送货要求。但在许多地方还是不得不采用小量、甚至单件运输的方式。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供应链在空间距离上变得越来越长,但时间却大大缩短,从而使传统的零散、分割的经营方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组合。产品集中协作配送是一种产权层次上的共享。其运作形式是:在中心机构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各配送主体以经营活动(或资产)为纽带联合行动,在较大的地域内协调运作,共同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客户提供系列化的配送服务。

(1)区域化集中运输,是中小生产、零售企业之间分工合作实行共同配送,把运往某个区域的不同客户的货物按市场区域来集中起来运输,这种方法实现的前提条件是要有足够的客户运量。当最终消费区域数量不足时,可集中几个区域的运输量,先运到某个集散地点,再分送到各自的目的地;当每天的运输量不足,但需求又比较稳定时,可计划运输间隔期,集中几天的运输量一次运送。 (2)预定送货,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之间的联合,集中某一地区的用户所需物资,通过延迟时间,与客户商定一个运送计划,保证按时送到,实现共同配送。(3)联营送货,即由第三方提供运输服务,集中多个货主分散的货物,实现集中运送。采用大规模交货以获得规模经济。适合供应链所有成员使用同一家运输公司,以节省时间和物流费用。

3.产品多样化分拨。产品多样化分拨策略针对不同产品不同客户服务要求、不同产品特征、不同销售水平,在同一产品系列内采用多种分拨战略,不仅适用于批量不同的情况,还适用于正常的客户订单和保留的订单。比如按销量分为高、中、低三组,分别确定不同的库存水平。区分那些经仓库运送的产品和从工厂、供货商或其他供货来源直接运到客户手中的产品。由于运输费率的结构对整车运输有利,一般按运输批量区分产品。订购大量产品的客户可以直接供货,其他客户则由仓库供货。由仓库供货的产品,应按存储地点进行分组。周转快的产品应放在物流渠道最前沿的基层仓库中;周转中等的产品应存放在数量较少的地区性仓库中;周转慢的产品则放在工厂等中心存储点,每个存储点都包含不同的产品组合。

(二)产品延迟策略

产品延迟策略指延迟交货,要求企业采用订购决策,使产品尽可能长时间地处于中间状态或未利用状态,从而延缓或推迟生产。延迟策略的基本思想就是对产品外观、形状及其生产、组装、配送应尽可能推迟到接到顾客订单后再确定。一旦接到订单就要快速反应,其基本前提是信息传递要非常快。无论是生产、物流还是包装延迟活动,都尽可能地推迟到需求发生的时刻,以避免因预测失误而造成的损失。

一般说来,实施延迟策略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产品特征:模块化程度高,产品价值密度大,有特定的外形,产品特征易于表述,定制后可改变产品的容积或重量;(2)生产技术特征:模块化产品设计、设备智能化程度高、定制工艺与基本工艺差别不大;(3)市场特征:产品生命周期短、销售波动性大、价格竞争激烈、市场变化大、产品的提前期短。将延迟分成5种,其中一类是形式延迟(贴标签、包装、组装和生产),即根据对最终产品形式的预测生产不同形式的产品。另一类是时间延迟,即企业根据预测在需求没有实际产生的时候运输产品。

通常企业的生产和库存计划是按照对未来交易的预测进行的。如果将产品的最后制造工序和配送环节延迟到收到顾客订单后再进行,则能减少甚至消除过早的生产和不恰当的库存;如果将运输时间和最终产品的加工时间推迟到收到客户订单之后,则能减少物流预测风险。延迟战略可有效利用比单个数据精确的总体预测信息。延迟战略的应用取决于产品的数量、价值、竞争主动性、规模经济、客户希望的发送速度和一致性。当企业产品具有表1所示属性时,应采用延迟策略获得经济效益。生产延迟及物流延迟以不同的方式减少需求的不确定性。生产延迟侧重于产品数量,物流延迟侧重于时间要求。

1.贴标签。产品是以不同的商标销售,可延迟贴标签的工序,产品以无标签的状态运输到仓库。在有顾客需求发生,就将产品贴标签再出售。例如,大米、面粉、食盐等商品,供应商实施大批量运输,压缩运输时间,当商品运抵物流中心或零售店时,再进行分装、贴标签,适应当地市场特殊要求。

2.包装延迟。重新设计包装方法,使其可以有效包装和储藏,并把最终包装延迟到零售商处或产品实际销售时,可获得战略灵活性。包装设计应综合考虑物流需求、加工制造、市场营销以及产品设计要求,达到对货物所需的保护程度,提高物流效率,以确保在最低成本按照产品的外形和标准订单数量设计包装商品,提高物流活动的生产率。在运输过程中,在车辆容积限制的条件下,产品包装越紧凑,车辆积载利用率越高,运输费用越节省;在存储中,包装越紧凑,产品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及所收的租金就越小,才能降低部分库存成本。

3.生产延迟。生产延迟着眼于产品,在顾客明确实际需求,确定订单后才投入生产。生产延迟一般是尽量使产品保持在半成品状态,以较大的批量生产标准化的零部件,获取生产规模的经济性。当得到订单后立即完成最后的装配工序。生产延迟的基本原则是准时化,即通过设计产品和生产工艺,把制造何种产品和差异化的决策延迟到开始进行生产时,把产品最后一道制造工艺延迟到接到顾客订单,按照顾客对产品的特殊要求集中进行。生产延迟的实施是把产品的顾客化放在最接近客户的终点市场完成,按订单需求装配可以满足需求的多样性,能更多地利用物流设施和渠道进行轻型加工和最后的集中组装,以标准产品或基础产品去适应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能力;减少预测销售不同产品的类型,消除牛鞭效应,降低库存风险。

表1 延迟类型、企业产品类型与供应链成本影响

资料来源:Zinn & Bowersox(1988),pp120-126

4.物流延迟。物流延迟是指在一个或多个战略地点对全部产品进行预测,而将进一步的库存计划延迟到收到顾客订单后再展开。物流延迟着眼于地理位置,尽可能地等到需求明确时再向需求地点作最后配送。一旦接到客户的订单,就从中央仓库处启动物流程序,把货物运送到客户所在地的仓库或直接快运给客户。物流延迟实施库存集中控制,适合关键的高价值的货物,在整个物流网络中只在少数的中央仓库保持必要的最低量库存以确保所有潜在的需求,一旦需求发生,就采用快速直运方式送到客户手中,以快速订单和发送代替在当地仓库的库存,从而减少总库存水平,在保持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使用直接装运能力来满足客户服务的要求。直接转运战略就是典型的物流延迟。在直接转运系统中,产品从制造商运到中心仓库,在仓库的停留时间很短,然后,运送给零售商,通过缩短储存时间而降低库存成本和缩短提前期。

供应链需要减少物流时间、控制存货数量、降低供应链成本,这不仅要求企业调整内部业务流程,还需要调整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业务流程,并进一步压缩供应链上各环节的相应时间,获取时间竞争优势。本文提出从“产品延迟”和“产品配送延迟”两个策略来缩短供应链时间,实现供应链成本控制。只有经济上可行,客户的满意程度得到提高,以时间为要素的供应链成本控制的延迟策略才是合理的。该策略关键是如何确定供应链的时间优势要提高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权衡供应链成本控制和时间竞争。

标签:;  ;  ;  ;  ;  ;  ;  ;  ;  ;  ;  

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成本控制延迟策略_成本控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