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互动发展研究&以胶东地区为例_农业论文

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互动发展研究&以胶东地区为例_农业论文

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互动发展研究——胶东地区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胶东论文,互动论文,实证论文,农业现代化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不仅涉及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而且涉及到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不仅需要把现代化、市场化作为目标,而且必须考虑转型过程中农业资源流失可能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因此,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更具复杂性。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待深入。

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国际化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而也成为国内经济理论界和实际经济工作部门关注的热点。把农业国际化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变的基本前提与背景,通过国际化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市场化进程,并在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的基础上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这在国内外无论理论层面还是实证层面的研究都还非常薄弱。

胶东地区的农业,由于其地缘优势和较高的发展水平,在国内率先走出了国际化发展新路子。其以全球经济的视野,把农业产业化链条进行双向延伸。一头伸向国际市场,实现区域经济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一头向生产领域延伸,按照市场需求和产品标准组织生产,主动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国内外比较优势的结合与互补,形成“基地+企业+国际市场”的国际化产业链,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曹学成,2001)。这一模式使我们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之间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但是,考虑到中国农业资源的缺乏和农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如果国际化的进程过快则可能对农业现代化建设造成较大的冲击。所以,本文拟以胶东地区7市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实践为依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来对这一认识进行验证。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指导中国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建设现代农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数据与变量说明

本文选择胶东地区的青岛、淄博、烟台、潍坊、济宁、威海、日照7市数据研究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互动发展的关系。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包括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镇化率、单位耕地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反映国际化水平的指标我们选择了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两个指标,从理论上说反应国际化水平的指标还应包括进口额、劳动力的跨国流动等,但是,由于这两个指标在相关的年鉴中只有近几年才出现,另外,出口额和进口额之间一般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这两个指标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同时,将进口额和出口额放在同一个模型中进行处理也易于产生多重共线性,所以,在本文中反映国际化水平的指标我们只选择了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两个指标。

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反映区域农业土地生产率,而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是用化肥有效成分总用量除以耕地总面积而得到的。这一指标反映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的投入水平,大量使用化肥使地下水中的硝酸盐的浓度升高,使人们的生活用水污染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这一指标是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负指标,说明单位面积的施肥量越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越低。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各市的GDP与总人口比率, 这个数值越大整个社会就越发达,对农业的支撑能力就越强大,农产品需求的市场也越广阔,农业现代化水平也越高。

城镇化率是用非农人口除以各市的总人口而得到的,反映城乡人口区域化分布水平。

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是用各市的农业机械总动力除以耕地面积而得到的。农用机械总动力指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包括耕作、排灌、收获、农产品加工、运输、植物保护、牧业、林业、渔业和其他农业机械(内燃机按引擎马力折成瓦计算,电动机按功率折成瓦计算),不包括专门用于乡办工业、基本建设、非农业运输、科学试验和教学等非农业生产方面用的动力机械与作业机械。耕地面积单位采用百亩。

出口额,由于山东省海关体制的原因,本指标数据1995—2002年的数据采自1996—2003年的《山东统计年鉴》,而对1990—1994年的数据,本文采取以下方式处理:青岛市、威海市、日照市的出口额采用1991—1995年地市统计年鉴,而对淄博市、烟台市、潍坊市与济宁市由于缺少数据,本文利用山东省的出口额同时参考青岛市、威海市、日照市的出口额的变化特点进行了调整。考虑到是用当年价格统计的,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在此利用1990=100的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注:见http://www.economagic.com/)对所有出口额的数据作了处理。

外商直接投资指标有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在本文中采用7个城市1990—2002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额,考虑数据的可比性,同出口额一样,采用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了处理。

本文分析数据除特别注明以外,均来自《新中国五十年(山东卷)》、《山东统计年鉴》相关数据。

三、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分析

(一)数据的处理

1.数据的标准化。本文研究胶东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互动发展关系,由于各个指标原始数据之间量纲不同,从而会导致估计结果的差异。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并更好地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我们运用Z—score技术对各个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2.相关性检验。对某个综合变量的评价,一般需要选择一组评价指标,在该组评价指标中,如果选择的指标是线性相关的,则该组指标就不能正确反映该综合变量的变化情况。本文对农业现代化采用了5个指标来体现其水平, 应具有一定相关性,但考虑到下文主成分方法的原理,得到的各主成分是线性无关的,这样我们可以不考虑农业现代化的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而我们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额指标代表国际化水平并将其置于同一方程中来研究其对胶东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时就可能产生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需要对两个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以下我们分别采用Pearson方法、Spearman方法与Kendall方法进行检验。胶东地区7 市反映国际化水平的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FDI)两个指标相关性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国际化水平两指标的相关性检验结果

地市

Pearson  Spearman  Kendall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

青岛市 0.965**  0.951**

0.846**

淄博市 0.172

0.154

 0.104

烟台市 0.594*

0.440

 0.256

潍坊市 -0.041

0.176

 0.077

济宁市 0.139

0.412

 0.308

威海市 0.858**  0.813**

0.667**

日照市 0.413

0.670*

0.513*

注:*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相关性检验,**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相关性检验

从表1中可以看出,青岛、威海和日照3市的出口额和FDI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而其他4市的相关指标之间不具有相关性, 同时考虑到本文的目的只是研究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此外,我们还用主成分分析消除了模型中变量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而对此作了弥补,因此,选择出口额和FDI 作为国际化水平的替代指标是合适的。

3.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降维的统计方法,原理是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尽量少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这些新的综合指标按照方差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综合指标保留了原始变量的主要信息,同时彼此之间又不相关,比原始变量具有更优越的性质,从而更能反映问题的实质。

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值,见表2和表3。

表2 用主成分计算的胶东地区7城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值

年份 青岛市  淄博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威海市  日照市

1990 -0.0013 -0.9698 -0.9496 -0.7818 -1.6761 -0.0965 -0.9492

1991 0.1183  -0.5541 -0.8265 -0.5682 -0.4786 -0.1142 -0.4585

1992 -0.0841 -0.6891 -0.8940 -0.4534 -0.0778 -0.0951 -0.9984

1993 0.1467  -0.2454 0.2859  0.1185  -0.1727 -0.1837 0.4791

1994 0.5061  0.9047  1.3085  0.7725  0.9107  0.5733  1.5349

1995 0.2536  0.3825  0.3250  0.3395  0.3890  -0.2027 0.2959

1996 0.2185  0.1853  0.3547  0.3210  0.4197  -0.1633 0.4671

1997 -0.3170 -0.0995 -0.2262 -0.0173 0.1892  -0.0360 -0.2570

1998 -0.0115 0.4909  0.4288  0.2148  0.0809  -0.2058 0.2875

1999 -0.1388 0.3629  0.0222  0.3373  0.2840  0.0708  0.2557

2000 -0.0293 0.0918  -0.1403 -0.0207 0.2560  0.1206  0.2111

2001 -0.2086 0.2078  0.1492  0.0873  0.0192  0.1952  -0.3097

2002 -0.4585 -0.0752 0.1578  -0.3496 -0.1486 0.1395  -0.5577

表3 用主成分计算的胶东地区7城市国际化水平值

年份  青岛市  淄博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威海市  日照市

1990 -1.6408 -1.0995 -1.5351 -0.7341 -0.7878 -1.7465 -1.1314

1991 -1.5917 -1.1905 -1.5015 -0.6689 -0.7336 -1.7186 -0.9618

1992 -1.3264 -0.7381 -0.8715 -0.7242 -0.2993 -1.3563 -1.0243

1993 -1.0808 0.3395  -0.1452 -0.8112 -0.3263 -0.6317 -0.6026

1994 -0.2260 0.7957  0.1932  -0.4793 -0.1068 -0.3530 -0.5086

1995 -0.2260 0.8674  0.1163  -0.3555 0.3771  -0.2508 -0.1396

1996 -0.1769 0.6590  0.1480  0.0019  -0.2222 0.3066  0.4489

1997 0.0491  -0.0597 0.0842  0.1905  0.9528  0.8454  0.3233

1998 -0.1474 -0.3831 0.0770  0.1793  1.8407  -0.0557 1.9826

1999 0.2162  -0.3156 -0.2300 0.2863  -0.5050 0.1301  0.7604

2000 1.2478  -0.2064 0.3170  0.8023  -0.4465 0.6874  0.0873

2001 1.8471  0.2935  0.9501  1.0217  0.0998  1.3656  0.2134

2002 3.0654  1.0379  2.4057  1.2816  0.1672  2.7683  0.5483

从表2可以看出,除青岛市外胶东地区各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虽有波动,但从总体趋势来看都呈现上升的趋势。青岛市的农业现代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有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青岛市的第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产重视不够所造成的。

从表3可以看出,胶东地区7市的国际化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80年代末的政治风波所造成的,自90年代中期以后,各市的国际化水平虽有所波动但总体上都呈现上升的趋势,而青岛、威海和烟台三市的国际化水平上升最快。这一结论与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是一致的,1998—2000年有些市国际化水平的波动可能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有关。青岛、威海和烟台三市的国际化水平上升较快显然与青岛、威海和烟台都是沿海开放城市有关。

4.H—P滤波。本文采用H—P滤波对农业现代化的总量指标与国际化水平的指标数据进行了处理,以提取农业现代化的总量指标与国际化水平指标的波动性成分,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获得平稳序列数据,从而使数据可以用于脉冲响应函数,更准确地估计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的相互关系。

(二)脉冲响应分析(Impulse Response Analysis)

VAR模型(注:VAR方法常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以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要求系统中的变量是平稳序列,而经过H—P滤波过滤后得到的数据为平稳序列,满足VAR模型对变量的要求。由于对VAR模型的单个参数估计值很难进行解释,为了更进一步地分析农业现代化的总量指标与国际化水平的指标波动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Dynamic Interac-tions), 本文采用脉冲响应分析对农业现代化的总量指标与国际化水平的总量指标波动间的结构进行分析。

本文测度冲击响应的净效果是采用累计响应(Accumulated Responses)。通过累计响应可以分析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国际化水平变动之间的相互关系。限于篇幅,本文通过表格来显示农业现代化水平受到一个正的标准差的冲击(Shock )的情况下国际化水平的响应,以及国际化水平受到一个正的标准差的冲击下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响应。

从表4可以看出,淄博和济宁市的国际化水平的正向波动变化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正向波动变化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其他市国际化水平的正向波动变化则会导致农业现代化水平正向波动变化的下降。这就是说,国际化水平的过快提高在淄博和济宁市会导致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在其他市则会对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农业特别是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较低,在这些地区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期,过快的国际化会对胶东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冲出,从而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表4 国际化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的脉冲响应估计

青岛市 淄博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威海市 日照市

△INTV→△AGRV

-+

 -

  -

  +

  -

  -

注:INTV与AGRV分别代表国际化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波动性成分;“△”代表差额;“-”表示变化方向相反;“+”表示变化方向相同。下表同

从表5可以看出,青岛、济宁、威海和日照4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正向波动变化对国际化水平的正向波动变化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其他3 市农业现代化的正向波动变化则会导致国际化水平正向波动变化的下降。这也就是说,青岛、济宁、威海和日照4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会提高这些市的农业国际竞争力,将国际化对农业的冲击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国际化,而淄博、烟台、潍坊3市由于其农业的发展程度已经较高,所以,过分强调提高这些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反而会影响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表5 农业现代化对国际化影响的脉冲响应估计

青岛市 淄博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威海市 日照市

△AGRV→△INTV

+-

 -

  -

  +

  +

  +

(三)板块数据模型

考虑到个体之间的影响,本文分别用了板块数据模型(Panel Data)(注:板块数据模型最早是Mundlak(1961)、Balestra和Nerlove(1966)把Panel Data引入到经济计量中)中的“固定效应(Fixel Effect)”模型与“随机效应(Random Effect )”模型对胶东地区7个市的农业现代化的总量指标与国际化水平的指标进行了定量研究。

在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时用Hausman检验进行了判断。同时,为了减少截面数据造成的异方差的影响,本文在进行固定效应检验时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而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检验则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从表6可以看出,青岛、淄博、烟台3市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t—检验,而其他4市t—检验的效果较差,但在此我们只是考虑国际化水平对农业现代化水平影响关系的方向,而不强调系数大小的影响,所以,这4个市相对较差的t—检验值我们也可以接受。从系数来看,除青岛市外,所有其他6市均为正数, 这说明国际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6 国际化水平对农业现代化水平影响的估计结果

自变量

因变量:农业现代化水平

 系数

 标准误 t-统计量

p-值 固定效应系数

青岛国际化水平 -0.101868 0.046886 -2.172681 0.0329 -0.000379

淄博国际化水平 0.456017  0.160396 2.843061  0.0057 -0.000557

烟台国际化水平 0.346176  0.154504 2.240565  0.0279 -0.000565

潍坊国际化水平 0.075299  0.183533 0.410273  0.6827 4.79E-05

济宁国际化水平 0.276684  0.238062 1.162233  0.2487 -0.000607

威海国际化水平 0.058885  0.049331 1.193683  0.2363 0.000203

日照国际化水平 0.216727  0.229225 0.945477  0.3474 0.000130

表7 截距项的误差

 青岛市

淄博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威海市 日照市

μ[int'][,i] -273.6315 -12.61593 -224.0294 312.8631 -282.2501 316.8839 162.78

农业现代化对国际化影响的模型:

INT=0.000110+0.246097AGR+μ[int'][,i]+ε[,it]

 (0.000183)(0.209482)

式中,INT表示国际化水平,AGR表示农业现代化水平。

从上式的随机效应方程可以看出,从总体上来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国际化。

四、结论

脉冲响应函数估计的结果表明,国际化水平过快提高对胶东地区的大多数地市来说会影响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进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使本已经非常脆弱的农业更加脆弱,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我们应该适度掌握国际化的步伐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在大多数地市对国际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要求政府部门采取措施促进农业现代化,特别应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引进、开发和推广。

Panal Data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国际化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农业现代化也对国际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即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之间具有互动发展的关系。但是,联系脉冲响应函数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不会自动实现。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互动发展需要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作为保障。首先,要使国际化的进程与经济发展的阶段相适应;其次,在国际化进程中要保持农业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以及农业内部的协调发展;第三,政府应该实施对农业的“反哺”政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标签:;  ;  ;  ;  

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互动发展研究&以胶东地区为例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