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湖南湘乡 411400
摘要:目的:分析选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随机抽取4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使用
持续;研究组则给予患儿使用蓝光照射多次间歇性蓝光照射,照射时间8h,停4~6h。两组患儿的观察期均为72h。结果:经过蓝光照射治疗过后,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0%,均明显优于总有效率为86.00%,不良反应为31.09%的对照组许多(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所使用的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的治疗效率,并且还具有较低的不良发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病;蓝光照射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with multiple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and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Methods:400 cases of neonatal jaundice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4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0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continuous use of the children,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a number of blue light irradiation with blue light, the exposure time of 8h, 4~6h.The observation period of the two groups was 72h.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8% in the study group and 11%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blue light irradiation.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6%, the adverse reaction was 31.09%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he use of multiple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in children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iency, and also has a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t is worthy of wid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neonatal jaundice;blue light irradiation
新生儿黄疸病是由于患儿在新生期的血清胆红素上升所引发的皮肤、巩、黏膜等出现黄染的现象,有一小部分患儿的黄疸病会导致中枢神经体系受到损伤,从而胆红素脑病的产生,严重影响到了患儿的身体健康[1]。目前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式。本文选取我院400例患有新生儿黄疸的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对其中200例患儿使用了多次蓝光照射的治疗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次4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均为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诊治,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研究组中男性患儿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0.6~3.5d,平均年龄(1.5±0.6)d;对照组中男性135例,女性65例,年龄0.8~4.7d,平均年龄(4.7±1.1)岁。400例患儿的血清蛋红素均在220.1L以上,最高达到450.3L以上。直接胆红素都没有高于68.8L。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血清间接胆红素等方面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儿使用持续蓝光照射对患儿进行治疗。研究组则给予患儿使用多次间歇性蓝光照射进行治疗,照射时间为8h,停4~6h。两组观察的时间均为72h。治疗期间均给予患儿服用3次/d的0.5g妈咪爱(生产厂家: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37)进行口服治疗,同时给予患儿补液和纠酸,从而促使胆红素的排泄,有感染现象的均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此次治疗所使用的光疗机均为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单面蓝光机[2]。两组均在光疗72h后对患儿进行抽血复查,检查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情况,并观察蓝光照射期间两组患儿的良反应[3]。
1.3 疗效判定
(1)全身的黄染消失,血清胆红素水准恢复正常视为显效;(2)全身的黄染基本消失,且血清蛋红素水准有所下降视为有效;(3)黄染没有消退,且胆红素基本没有变化视为无效。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l8.O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检测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²分析,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优于总有效率为86.00%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儿出现腹泻的有11例,10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0%,明显比有31例腹泻,18例皮疹,不良发生率为31.09%的对照组少许多(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新生儿黄疸一种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幼儿疾病,只要多发于早期的新生儿身上,可以分成生理、病理性黄疸[4]。因为新生时期的幼儿血脑屏障没有完全的发育,一旦血清胆红素升高就极有可能引发核黄疸,尤其是早产儿有低血糖、酸中毒以及缺氧等病理因素的存在时,虽然胆红素没有达到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水准,但仍然能引起核黄疸。
本次使用的蓝光照射分为多次间隔、持续照射两种,持续照射可能给患儿带来胆红素的代谢产物,从而引起患儿腹泻,还可能因为持续照射的时间过于长,从而使血小板减少引起患儿出现皮疹。有结果表明,多次间歇蓝光照射可以和持续蓝光照射有着一样的效果,且不良反应相比持续蓝光照射要少许多[5]。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组所使用的多次间隔蓝光照射不仅可以有效射退黄疸,并且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72h后的胆红素降低情况均优于使用持续蓝光照射的对照组许多(p<0.05)。
综上所述,多次间歇性蓝光照射不仅可以提升患儿的临床治愈效果,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较持续蓝光照射要少许多,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海波.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12):93-94.
[2]杜琳.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分析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3):317-318.
[3]丰小希.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6):88-89.
[4]王惠敏,潘攀,邓益斌等.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28):56-57.
[5]陈四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8):63-64.
论文作者:刘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黄疸论文; 患儿论文; 蓝光论文; 新生儿论文; 胆红素论文; 两组论文; 血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