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梳理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论文_刘凤英

浅谈学生梳理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论文_刘凤英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伯都讷小学 13800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知识梳理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它属于学生的应用技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有这样的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能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并和已有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知识体系,组成知识网络的话,不仅能加深巩固旧知识,而且能促进新知识的内化。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几点看法:

整理与复习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反思,并通过温故知新,完善认知结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复习课所要温习的内容都是学生已学过的,缺乏学习新知时的新鲜感,而且教学时往往容易陷入“练习——讲解”单一乏味的方式。那么,复习课应如何凸显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组织好整理与复习的材料。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往往存在着某些共同点或相似性。根据这一特点,可以运用联想主义者提出的邻近性联想、相似性联想、对比性联想和关系性联想等来组织好整理与复习的材料,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思考,梳理成知识网络,促进知识的内化,并完善补充,发展能力。

一、运用相似性原理组织复习材料,培养触类旁通能力

相似性联想,是由事物之间在性质或方式上存在相似性而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由江河想到湖海、由树木想到森林、由汽车想到火车等,都是由于相似性联想的作用。在小学数学中,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加法交换律与乘法交换律、基本的相向行程问题与基本的工程问题等都存在着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在复习中,可以利用这种联系来组织复习材料,让学生通过练习比较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如在复习应用题时,我有意识地把基本的相向行程问题与基本的工程问题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练习比较,找出其相似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客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50千米/时,两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几时相遇?(行程问题)2.客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5小时,货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4小时,两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几时相遇?(工程问题)

在学生解答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这两个问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异同点?板书整理如下:解决问题的模型都是用“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这样,促使两条不同体系的知识线连成一个知识面,这连线成面的过程是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重构的过程,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二、运用关系性原理组织复习材料,培养融会贯通能力

由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反映事物各种联系的关系联想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由生活中的“馒头”,可以联想到小麦、面粉的生产加工过程,这样的联想我们称之为关系联想。数学知识也同样如此,由一个数学问题或问题情境可以联想出许多相关联的知识,也可以联想诱发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倍数关系、比、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题等,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关联的关系。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联想编题与改编题目,学生对数量关系更加了如指掌,促使学生自我感悟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把“倍数关系”改为“分率关系”而已。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编题需要动脑思考,这样在编题过程中体验了自己学习能成功的自我价值,并把倍数与分数的应用题进行整理归类,形成知识网络促进内化,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作用,效果较好。

三、运用邻近性原理选取复习材料,培养类比迁移能力

即两件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越是邻近地出现,就越有可能在想到一件事物时联想到另一件事物。如在生活中想到“桌子”时就会联想到“椅子”,提到甲就会想到乙,由今天联想到昨天或明天……这些都是邻近性联想。在小学数学上,整数四则运算、小数四则运算、分数的四则运算之间等都存在着邻近性的关联。

如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复习时,我设计了如下一组练习题:计算,并想一想,整数、小数、分数加减各是怎样计算的?练习后,议一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与异分母分数加减要“先通分”的作用,它们都说明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只不过计算时,整数加减要末位数(个位)对齐;小数加减要小数点对齐;异分母分数加减要先通分,即统一计数单位,只有化为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通过练习,回顾计算方法后引导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

四、运用对比性原理组织复习材料,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所谓对比联想,是由于事物的相反特征或对立关系而引起的联想。日常生活中,美与丑、善与恶、黑与白、水与火等都是对比性联想的事物。在小学数学中的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周长与面积等都可以进行对比性联想,培养学生思维的逆向性和深刻性,以达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目的。

根据联想的一些原理,在选取整理复习材料时,可以在知识点之间、知识块之间、知识的横向之间、知识的纵向之间等方面来选取。让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方法有很多,以上只是我在平时实践中的一些做法,旨在抛砖引玉。

论文作者:刘凤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浅谈学生梳理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论文_刘凤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