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模式与收益研究论文_蔡绪晶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模式与收益研究论文_蔡绪晶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长兴供电公司 201913)

摘要:在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力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储备环节的投入不断加大。人才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员工岗位技能与综合素质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是当前电力行业适应技术发展与工作变化的现实需求。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与收益的协调性直观的体现了培训效果,能够有效反应培训工作对电力企业员工工作能力与企业生产运行效率的提升效果,是培训管理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探讨研究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模式与收益的相关内容,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配需管理;收益

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收益分析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收益构成为培训收益与成本投入之间的差值,其中相应的培训收益与成本投入的组成与计算方式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1.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成本组成与计算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成本的构成要素较多,在整个培训周期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投入均可视为培训成本。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源的培训成本由培训师的薪酬和时间、受训员工的薪酬和时间、培训耗费材料、培训花销、培训设备和仪器成本以及机会成本共同构成。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影响,还应加入浮动支出。

培训师/受训员工的培训成本=培训薪酬×培训时间

培训成本=培训师成本+受训员工成本+培训耗费材料+培训花销+培训设备和仪器成本+机会成本等

1.2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收益组成与计算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所带来的收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培训带来的销售收入提升收益。由人力资源培训所增加的收益可以通过以下因素进行计算:劳动简化系数:结合电力企业生产技术难度对于员工能够独立操作的技术级别进行划分,并以此为基准对于工资进行划分;不同时期的简化劳动力总数:员工接受培训程度不同,其在生产实际中所能够简化的劳动力也不同,简化程度越高工资标准越高;培训后新增劳动能力:员工经过培训之后所能创造的、新增生产价值。考核评估:以员工所具有的技术级别来确定其工资水平。

(2)培训引入新技术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收益能力。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

断发展,电力相关技术更新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因此员工的技术更新也能有效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为电力企业运营带来收益。因此,人力资源培训可以培养员工对新技术的较快适应能力,进而提高企业收益。它的值等于企业因为引进新技术而减少的新技术使用专项费用的支出。

(3)培训带来的安全事故升本降低收益。电力企业事故,尤其是供电部门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电力企业本身的损失,更会为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严重损失,甚至是用电事故的发生,因此,供电部门通过加强对于人力资源的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的增加能够有效减少供电事故的发生,进而减少企业损失。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就是为企业减少成本,增加收入。当人力资源培训进行后,由此而带来的电力企业事故的减少而节省的费用支出就可以被看作是企业收益的一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收益的方法与对策分析

2.1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标准化体系建设

电力企业要想获得理想的培训管理收益,合理的控制降低培训管理成本,从而满足管理模式相应运行要求,首先应通过科学管理模式构建标准化的培训管理体系。企业应结合自身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特点选取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模式。常见的模式主要有学院式与企业大学模式两种,前者特点是企业培训管理计划易于制定,培训管理部门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主要是通过专门的培训机构实现;后者的客户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员工,同时还包括企业外部相关利益人员。

2.2健全人力资源培训投资增值机制

企业在完成人力资源培训后,如无法对投资成本加以回收,则这一培训即是失败而不合理的,是与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模式要求背道而驰的。同时,企业应通过培训促使员工工作绩效与素质得到提升,实现培训投资增值目的。因此,在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中,应建立有效的投资回收与增值机制,这一机制主要可在三个阶段执行:(1)培训前可先将培训费用自员工工资内扣除,或将年终奖中一部分作为培训费用,以激发员工接受培训、应用培训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2)在员工处于试用期时,由于其工作经验与技能不足,无法胜任新工作,此时企业应提供岗前培训与工作指导,帮助员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3)企业可与员工签订培训协议,待培训后满一定年限才可离职,否则需对部分培训费用予以补偿。

2.3构建人力资源培训管理预算节约制度

在培训前,应展开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投资成本的预算及控制工作,建立培训成本的有效节约机制。在预算中,应对人的因素、货币时间价值、企业人力资本需求、税法因素、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因素和成本支出中的机会成本等因素予以综合考虑。同时,在展开培训成本预算前,应对管理成本属于资产性支出还是收益性支出予以确定,协调好培训投入与效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整体成本的节约与控制。

4.3强化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效果反馈

培训效果评估是人力资源培训中重要的信息反馈方法,可通过对受训者与相关人员关于培训的意见与建议继续调查并收集,对员工受训后绩效、行为与工作态度是否有所变化加以考察。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反馈机制,可通过对培训目标与现状进行对比,促使企业人力资源达到预期培训目标,提高培训管理质量,为制定下一阶段新的培训计划提供重要依据。通过相应效果评价指标的确定,能有效帮助电力企业实现对现有培训方法与体系的整合与梳理,从而实现闭环性质的培训反馈与改良,真正实现培训收益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而系统的工作,其中培训投入与收益的评价比较是获得理想培训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应结合企业工作与电力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对各项培训成本投入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全面提升培训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培训工作能够获得理想的收益,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为电力行业的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秀枝.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成本的分担与培训收益的分配[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07:59-61.

[2]刘培.以企业发展为导向的人力资源培训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48-52.

[3]钟师鹏.企业培训对象的选择及培训收益分配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09.

论文作者:蔡绪晶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模式与收益研究论文_蔡绪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