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峭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中学 261000
面对今年考纲的变化,第二轮对各种文体的复习如不能面面俱到,很可能在高考中马失前蹄;但如果每一种文体都展开复习,那时间相对不够用,顾此失彼。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异中求相同,异中找特殊”的复习方法。即对小说、散文、传记、新闻、科普这五种最基本的文体,列出在高考中考查到的基本问题,然后进行筛选,找到相似或相同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相似的规律一并进行复习,然后对不同文体的特殊的问题逐一复习。这样做既可以节约复习时间,又便于学生掌握。
一、异中求相同
虽然文体不同,但有些题目的设置和回答问题的步骤、思路是相同或者相似的,那么我们就在异中求相同,从中找到相似的规律和技巧。小说、散文、传记、新闻、科普这五种文体考查相似的问题,无非是“题目的作用”、“段落的作用”、“赏析、理解句子”、“语言特色”、“概括题”等等,下面我们分别就其中几个相似的问题作简要的介绍和示范。
1.题目。标题往往会昭示文章内容和作者思路;标题的直接点明文章主题,具有象征意义,具有线索作用,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因此考虑一个标题的好处,应从内容、主旨、修辞等方面考虑。对题目作用的设置一般有两种问法:一是题目的意蕴,二是题目的好处及作用。(1)题目的意蕴(重内容+轻形式):①解释标题本身的含义;②考虑标题和文章内容、作者情感及主旨的联系;③考虑形式:修辞(比喻、拟人、象征、双关、对偶、引用),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好处(生动形象、新颖含蓄、发人深思、言简义丰)。(2)题目的好处和作用(重形式+有内容):①考虑形式:修辞(比喻、拟人、象征、双关、对偶、引用),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好处(生动形象、新颖含蓄、发人深思、言简义丰);②考虑标题和文章内容、作者情感及主旨的联系。
通过以上总结,对五种文体“题目”的考查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同理,对“行文段落”与“理解句子和赏析句子”也可做如下总结:
2.行文段落——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与文章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②对文章主题表达的作用(揭示……突出……等);③表达效果(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趣味性,吸引读者等):④从语句或段落的位置分析其结构的作用。(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3.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赏析句子。(1)理解重要句子分两步走(重内容+轻形式):①句中重要词语(句中代词、句中非常形象的词语、非常深刻的词语)问“是什么”意思;②如有明显的修辞在解释词语时一并写出。(2)赏析句子分三步走(先形式+后内容)。手法:①修辞;②句式;③词语;④人和物;内容分析;情感表达。
以上是对不同文体设置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进行的规律总结,列举三个例子便可以说明做法,其他不再赘述。
当然,在这些相同的规律中又有些许不同之处,即“大同中的小不同”。如“行文段落”中开头的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一般只在小说和散文中出现,在传记、新闻和科普文体中出现的就很少;又如语言特色“准确严谨”和“通俗易懂”等多表现在科普文中,“优美抒情”和“含蓄蕴藉”多出现在散文中,这都是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的。
二、异中找特殊
我们还要从依据不同文体特点设置的题型中找到特殊题型,这就需要分门别类,一一讲清,真正向学生“授之以渔”。下面就这五种文体的特殊之处做简要分析和介绍。
1.小说。“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和“环境作用”是其他文体一般所不具备的问题。我们可做如下总结:
(1)人物形象: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③结合历史背景;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⑤分析人物在小说中的主次地位。
(2)环境作用:①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的内容做铺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⑤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2.散文。“作者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是散文所独具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应注意抓住文本的线索(感情线索),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从作者情感变化的各阶段中去概括。注意整体上把握文章思路脉络,借助对作者行文思路一步步的梳理,摸清作者的情感走向。整体的基调把握准了,我们在分析概括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时就能抓准相关的核心语言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提取整合。
3.传记类文本。传记中考查比较特殊的题目是“所用的的表现手法”、“选材特点”。常用的表现手法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选材特点:围绕中心,典型精当;取舍有度,详略得当;分内容(如生活、工作)选材;以小见大,以点代面。
4.科普文章。“文章带给我们的启示或者反思”是很多科普文章的问题。(1)启示型,向外联想,联系现实,但也要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有所侧重。(2)评价反思型,对事物、形象做出评价,分析美丑、高下、优劣、好坏、真假。向内挖掘,结合文本。
当然,题型、思路仅仅是框架,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将问题落到实处,所答必须紧扣所问,让所答内容掷地有声。
论文作者:魏志峭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文体论文; 作用论文; 作者论文; 题目论文; 修辞论文; 传记论文; 情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