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示范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为例
肖祖康,文天天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摘要: 榜样示范法是被教育实践证明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一,榜样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对抵御西方意识渗透、增强国民道德素质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对榜样示范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的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榜样示范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是当前中国社会核心文化思想。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
一、榜样示范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追溯历史,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各个时期榜样与价值观之间的交织关系;把握现实,在当前社会主义心价值观大众化进程中,榜样具有独特的功能和意义。在新时期,榜样示范法在全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取山羊奶发酵乳5 mL,4℃4000×g离心10 min,取上清液测定抗氧化活性。山羊奶发酵羊乳p H值调至2.0,然后取1 mL接于含9 mL的人工胃酸试管中,充分混匀后37℃保温2 h,沸水浴加热10 min以终止反应。测定消化前后的抗氧化活性。再将其p H调至6.8,以1∶9的体积比加入至人工肠液中,于37℃恒温水浴中模拟消化2 h,沸水浴加热10 min以终止反应,再取样测定其抗氧化。
2013年,水利部1号文件指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八项工作,明确了水生态文明建设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重点。笔者在上述主要任务的基础上,认为在开展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建设以下六大体系:建设以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为指导框架体系;构建重大水生态修复工程体系;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保障体系;提出支持生态建设的水资源政策体系;加强水生态文化建设体系;健全面向生态安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经过对MAN B&W 6S35ME-B9型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机特征参数的采集分析和故障的诊断和排除,得出以下结论。
(一)榜样示范法的含义
1.榜样示范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传播平台
随着新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榜样示范方法也面临着各种严峻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宣传模式固定、单一以及榜样宣传方式欠佳等因素使榜样示范法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作用发挥受到较大挑战。
(2) 提高浮选精煤回收设备处理能力,降低精煤水分。采用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与精煤压滤机联合脱水工艺替代原有流程。浮选精矿经过截粗后进入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脱水,产品作为最终精煤。滤液则泵入精煤压滤机再次脱水,滤饼作为精煤产品,滤液作为浮选入料稀释水循环使用。改造后浮选系统处理能力提高约50%,浮选精煤水分保持在21%上下。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含义
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概念;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并且以“三个倡导”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框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精神价值观念层面的具体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应有之义。理论建设是前提,理论的实践转化是目的,是理论建设的根本价值旨要[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延伸、发展精神“血液”,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使人们在内心消化的基础上提供人们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互动过程。
(三)榜样示范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作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提出了学习者通过观察模范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后果后所进行的学习,就是在对他人的行为观察后经过“注意—保持—再现—动机”四个过程反映出来的信息下选择的新行为。榜样的影响作用下,人们的行为会根据自身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期许作出相应的行为,并深刻地影响着道德期望与价值选择。
榜样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带给人们心灵的洗涤,更重要的是要激励人们做行动的使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精神追求中,通过学习榜样,形成与社会文化相倡导的精神诉求。行为都是在观察学习中逐步模仿获得的,榜样示范法就是在对社会道德模范的宣传、教育过程中人们对于自身和榜样的对比中得出差距,不断学习进步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榜样示范法就像是助推器,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ndroidManifest:minSdkVersion=15,targetSdkVersion=23
2.榜样示范法是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榜样示范法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效的平台。针对榜样示范法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3.榜样示范法是推动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助推器
榜样塑造的过程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诉求联系在生活实际的环节。社会在不同时期通过树立不同的榜样形象,提高榜样在社会的传播,促进榜样承载特定的价值诉求。运用榜样示范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这样一个过程将社会所追求的精神转化更加具体、生动的榜样形象,通过树立榜样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些价值规范的榜样典型,使公众了解社会所倡导的精神追求是什么、人们应该追求什么价值目标。榜样示范法将核心价值观通过宣传教育使人民大众“内化于心”过渡到“外化于行”,这个过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传播平台。榜样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社会的精神价值符号[4]。
二、榜样示范法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榜样示范法的运用就是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通俗化,让人们能够在各种具体的事例中感受到高尚的精神和品质,并且使人们能够在受到感染下形成对于先进思想品德的共鸣,进而上升到社会实践。民族发展壮大,必须要有民族的“精神血液”不断输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就是在不断给中华民族输入新鲜血液。榜样示范法的运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平台作用。在社会文化多元互动、冲撞的现代化条件下,我们要坚持运用这一方法教育广大人们群众,给以人们正确的指导[2]。
(一)榜样的单一性严重束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榜样的宣传是整个过程的前期工作,近年来,社会在宣传时容易走上偏离社会轨道的“假、大、空”的道路,所谓“假、大、空”就是对于榜样的宣传往往不能实事求是的反映榜样的真实情况,只是简单、粗暴的为了眼前的宣传效果而编造一些榜样的虚假、空虚的典型实践来迷惑群众。榜样的宣传跟着节日走,“三月学雷锋,四月雷锋走,五一评劳模,五四评优秀青年”[7]。在宣传过程中宣传的节奏把握不住,典型榜样的宣传是盲目的跟风跑,往往是“形象工程”,没有明确的宣传目标和计划。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少榜样宣传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宣传效果没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由于榜样的宣传方式有缺陷使榜样形象受到大众的质疑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选择也相应的有了变化。价值追求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社会所树立的单一的榜样形象不能相匹配,这样使人们感到榜样的精神世界离我们很远,从而使榜样的影响力大大的降低,榜样示范法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信仰危机,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得受到冲击。特别是当前相当一部分群众把盲目地崇拜和模仿娱乐明星的行为、这样简单盲目的模范既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榜样的作用,更甚的是这些行为与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主流精神和社会道德不尽相符,不利于我们的德育教育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6]。
(三)受价值观取向多元化的影响,榜样示范效应逐步弱化
社会现在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特性明显增强,思维方式不再是单一、传统的模式而是多元、丰富的多维模式,价值观念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社会各种思潮的蓬勃发展,传统的单一的价值结构模式逐渐被现代多元的利益结构所替代,社会个体就必须在社会的要求下承担起来自己的责任和转变角色,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行为模式[8]。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追求和不同个体自身所形成的价值结构有偏差,造成社会在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就必须协调各方利益群体,力量容易分散难以形成统一的合力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榜样示范法难以形成集中的规模性影响。
(四)榜样的后期监督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在物欲纵横的当代社会,榜样在成名之后,生活环境自然会不同程度的发生改变,包括他们的地位、社会关系以及工作、生活等。榜样走到哪里都被耀眼的光环笼罩着,这就容易使他们骄傲自大,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榜样会迷失在光环之下,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必然是为市场经济所服务的,在这样情况下塑造的榜样会偏向一味的追求高速经济发展,榜样的选择不能在科学的监督下进行选择,人们对于榜样的认识也是有限,造成对于榜样示范法的运行有了很多的挑战,这些足以说明当前我国在榜样的后期监督方面还很薄弱。
三、完善榜样示范法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措施
榜样能够唤起社会成员对于榜样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榜样将自身的精神素质通过宣传、教育传播给了普通大众,通过这个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对于榜样的广泛宣传,将榜样所承载的精神价值传递给于社会成员,不仅使社会成员在学习榜样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达到对其价值观的内在消化。榜样示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神本质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加深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促进情感价值的培养,最后经过人们自身理性和人生经验指导下的过滤选择,这样就达到了榜样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5]。
(一)在教育支撑下推进价值观的良性传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运用榜样示范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学习榜样的热情,在教育的支撑下营造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环境,不仅为人民大众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也为榜样完善自身素质创造舞台。教育活动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教训,科学的价值观都是在合理的环境下发展的[9]。同时,榜样的力量是在宣传教育中体现出来的,必须在榜样示范中挖掘有效的教育动力,搜集有效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理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明确榜样示范教育的目标,拟定科学的教育方案,制定有效的实施计划。
(二)在榜样的精神特征上要坚持时代性与民族性共存
榜样示范是在榜样宣传教育影响下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所以在这个推进过程中需要提前了解时代所需要的价值追求和充分挖掘本民族所蕴含的民族特色的精神价值。时代精神是需要着重分析的一个因素,在现代化社会里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从社会实际出发,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要求下创造性的综合运用各种方式结合时代要求和民族特性运用榜样示范法教育引导人们。在促进榜样示范法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必须使榜样文化坚持传统和时代结合,这样的情况下榜样示范才会有更持久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在榜样的立意取向上要坚持党性原则与人民性原则的双向互动
中国梦就是提倡实现每个人民的梦想,因此,在推进榜样示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必须要坚持党和政府的有关原则更要在民主性原则下建设榜样文化,推进发挥榜样的先进模范作用。榜样的精神追求在很大层面上要符合党的宗旨和原则,同时其内在品质更是社会成员的精神模范,人们在不断模仿学习中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建设。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运用榜样示范方法需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根据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标,制定有创造性的、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的教育政策,协调各受教育的对象积极参加各项榜样教育活动。
(四)在榜样的视野定位上要坚持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辩证统一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定位榜样的角色中,我们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本国国情同时要不断学习交流世界各国文化,面向实际,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认识世界,创新理论,创造文明,服务社会,吸取闭关锁国的教训[10]。榜样既要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使中华精神实质走向世界,同时也要体现出世界各国对于价值主流内涵的理解与追求,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渗透危害,吸收、借鉴国内外的有益教育管理经验,并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情况,把握正确的方向及时有效的把握核心价值观的走向,趋利避害。
(五)创新榜样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整体推进机制
“媒体是宣传、教育的阵地,它承担着文化精神宣传、教育的历史任务。传统媒介在新时期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弱化,需要新媒体进行改善和补充”[11]。在完善榜样示范法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必须改善过去核心价值观缺乏创意的信息宣传渠道,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传统的媒体宣传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人们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热情和需要的情况下,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走向了人们的视野下,党和政府就应该将这些媒体资源充分利用。
第二,电影这种新传媒形式普遍存在于都市文化生活中,代表着近代社会发展趋向。众所周知,在电影引进中国之初,是没有声音的,被称为无声电影,仅配有字幕,如果以这样的演映形式来进行义演,其观众必然仅仅是知识分子,其募集资金的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所以在这一时期,电影在慈善义演中的使用为数不多。直至20世纪30年代后,伴随着有声电影推广,电影才以大多数民众都能接受的形式被运用到义演之中,众多民国报刊也多有报道。特别是在抗战期间,电影义映的形式因其成本低,感染力强,被广泛运用到抗战救国的救国募捐以及劳军义演中,为我国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近代文化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义演的形式。
(六)建立健全榜样宣传监督管理机制
政府在推行本区域内的管理时,要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对宣传管理工作的持续运行需要加强监督;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支持和指导相关的团体在宣传教育的工作。保障在推进榜样文化教育的工作有法可依,有了制度保障,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宣传在特定的监督管理机制下运行,宣传教育的效果自然会有所提高,要使榜样示范法能够顺利的运行,就必须完善榜样宣传、监督和管理机制,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体制、机制来保障发挥榜样示范取得最佳的效果。
总之,在运用榜样示范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了解榜样示范法的特征,及时、有效、科学地解决榜样示范法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必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看见牛皮糖进门,镇长连忙去打电话。说是让派出所长来录情况。打完电话,镇长带着歉意说,对不起,劳您白跑一趟,所长说搞错了。跟你家崽子毫无关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2]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6-227.
[3] 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03):36-39.
[4] 习近平: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EB/OL].(2013-08-20)[2018-06-1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5] 胡湘明.榜样示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作用的研究[R].当代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报告,2013:81-83.
[6] 杨晶晶.论社会转型时期榜样示范效应弱化的根源及对策[N].武汉:湖北师范学院,2009-05-04(A).
[7] 张婷.榜样示范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2009,(07):36-37.
[8] 王春.榜样示范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5,(06):105-106.
[9]邢利伟.榜样示范法在高校大学生中的运用现状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02):37-40.
[10] 潘玉腾,陈赵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01):139-144.
[11] 段文智,兰林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综述[J].前沿,2013,(19):38-40.
The Application of Role Model Demonstr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XIAO Zukang,WEN Tiantia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Abstract: Role model demonstration is a scientific method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ince the role model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safeguard the security of the country's ideology.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sist the penetration of western consciousness,enhance the moral quality of the people,and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the national couture.In this pa⁃per,the author sorts out the problems that arise in the application,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cientific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role model demonstration;socialist core values;popularization
中图分类号: G 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517(2019)02-0033-04
收稿日期: 2018-11-03
作者简介: 肖祖康(1992-),男,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基金项目: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课题(2018XAA002)。
标签:榜样示范法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大众化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