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建宁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9
摘要:现代的建筑检测工作大多依靠机械完成,因此,建筑检测设备的管理与保养成为了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机械化设备的管理与保养,保证其安全、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实际,就建筑检测设备在管理和保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检测设备;设备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1建筑检测设备管理与保养中的问题
1.1缺乏检测设备保养与维修观念
据调查,目前建筑施工单位对检测设备使用和维护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材料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过度使用设备会使检测设备处于疲劳状态,因此,每台设备都有额定的使用期限。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检测设备的管理人员只注重施工进度,而没有意识到检测设备需要进行保养和维修,就会导致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部分管理人员在平时使用设备时抱着“事后维修”的想法,导致小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造成了更大的工程失误和财产损失。
1.2基础设施跟不上
建筑施工单位引进的一些先进检测设备对配件的质量要求较高,市场上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劣质配件可能会造成检测设备出现早期损坏的情况,不利于检测设备的长期保管利用,缩短了检测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效率,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1.3技术力量薄弱
检测类设备的仪器精密、结构复杂,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维修工人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不像传统机器那样可以靠老技术工的经验进行维修。现在,很多建筑企业实行二级单位承包制。实施这种制度会出现人力分配不均的情况,高技术人才、高科技设备分散到了各个施工点,导致各施工点水平参差不齐,当检测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解决故障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
1.4缺乏严格的管理与保养制度
建筑检测类设备的质量关系到建筑企业工程的质量,所以建筑企业应将建筑检测设备的管理与保养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点。据调查,大部分建筑企业对检测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都没有相对明确的规范制度,导致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保养维护工作不规范,例如当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时,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才加以维修。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将造成更大的损失。
2做好检测设备管理与保养工作的对策
2.1预防为主
在建筑检测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保养中,工作人员应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日常巡视检查,树立良好的预警防护意识,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巡查机制,有针对性地在检测设备出现故障前进行排查,并注意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
2.2制定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首先,应制定规章制度,在《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中以文件的形式将涉及仪器设备管理的目的、岗位职责、管理要求、工作程序、状态标识、记录与等明确清晰的规定出来,使各部门各岗位都能明确仪器设备管理所负的责任与义务,也使仪器设备管作真正规范起来。由此做到上通下达、统一管理、分工合作、各负其责。
其次,确定仪器设备的管理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将申购、采购、验收、标识、建档、维修、停用、报废、在用仪器送检、使用维护记录、检定证书的保存、归档等工作都得到落实。在使用仪器设备的各个检测部门,分别设立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做好各部门的仪器设备的维护记录,并且督促使用者如实地做好使用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制订严格的管理保养制度
工作人员在平常使用检测设备时,要严格按照说明操作,遵守操作流程,并严格控制运行中的各项参数,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在设备维护保养方面,应注意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将责任落实到人。在设备闲置时期,也要注意对其的日常保养,结合设备的实际情况,注意防晒、防尘、防潮、防腐蚀、防冰冻等,避免检测设备因保管不妥而出现检测结果有偏差的情况。建筑企业领导也应高度重视对检测设备的管理,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机械维修保养规程,并落到实处。
2.4积极引入高科技技术和人才
面对日新月异的建筑检测设备,陈旧的管理保养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设备保养需求。建筑企业在日常的保养工作中可以适当更新和改造设备,以顺应科技发展的潮流,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积极将计算机技术与检测设备管理保养相结合,不仅能节省人力资源,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部分建筑企业中,检测设备存在陈旧、老化、技术性能落后等问题,受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而应用状态维修、技术改造和局部更新相结合的方法,不失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企业应当大力引进专业素质较高的高科技复合型人才,然后通过合理分配人力资源,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检测设备进行管理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企业要定期培训在职管理者和技术员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培训要坚持系统性原则,在补充和更新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紧密联系实际,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能满足现代化设备管理与维修需求的专门人才。
2.5保养与维修相结合
维护保养是维修的基础,维修是维护保养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量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可以大大降低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提高其工作效率。检测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目前仍沿用传统的清洁、紧固、调整、润滑和防腐措施。除此之外,如果建筑企业有条件,还可以将状态监测与维护保养工作结合起来,提高维护保养工作的水平。在平常的工作生产中,积极做好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等到出现了问题才想办法补救。
2.6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档案
建筑检测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应熟悉并掌握每一台仪器设备的性能、状态,保证仪器设备的配置充分地满足各检验项目的需要,做到物尽其用、用必精准。应对所有仪器设备编制一一对应的仪器设备代号,一机一号,作为唯一性的标志;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名称、出厂编号,测量范围(量程),精度(分辨率)、购入日期、购入状态(新/旧)、购入费用、管理编号、使用部门、保管人、用途、状态(在用/停用)、计量检定周期、计量检定单位/部门,上次检定日期、检定结果、仪器代号等项目。
2.7充分发挥质量监督员的日常监督作用
建筑检测实验室应专门设置质量监督员岗位,充分发挥质量监督员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督促作用。质量监督员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不仅监督整个检测的过程,而且还要监督仪器设备的完好性、仪器送检的及时性、使用记录维护记录填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另一侧面督促了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从而保证了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检测设备的日常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企业管理者应当对此予以重视,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应积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建筑检测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中居安思危,树立预防意识,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将建筑检测设备的管理与保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之超.浅论建筑检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4(05):219.
[2]柴挺.建筑检测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4(04):198,200.
[3]张云龙,李小华,俞杏元.一批新型检测设备研制成功[J].建筑机械化.2016(04)
[4]刘健,霍云娟.浅谈检测行业的发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04)
[5]张晨红,李献民.建设检测行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17(00)
论文作者:周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检测设备论文; 建筑论文; 仪器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