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支撑下的城市规划行业发展论文_田晓晴

大数据支撑下的城市规划行业发展论文_田晓晴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0235

摘要:人类目前已从一个数据缺乏且昂贵的时代,跨入一个数据极为丰富的时代,也即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因其对城市交通、医疗、教育、安全等各方面都能够有更复杂、更大规模、更精细的分析研究,为城市规划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潜在机遇。从城市规划角度看,城市在未来即是一个巨大的物联网,“云计算”也为大数据在城市规划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分析大数据在城市规划行业中的应用现状,探寻未来城市规划行业的转型发展思路,对当今城市规划行业创新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城市规划

城市的发展历程,一般都经历从成长期到成熟期,都是新开发、向外扩张,之后进入再开发,从增量规划到存量规划几个阶段。智慧城市是目前针对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也是指导城市规划行业发展的一个愿景,对城市管理的智慧化操作,城市规划传统技术的定量化创新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从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看,相关研究判断到2025年,全球将有26个城市建设成为智慧城市。从国内的发展情况看,2015年智慧城市的市场空间保守估计1万亿元,乐观估计达5万亿元;从智慧城市领域IT行业投资规模及增速来看,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年均增速达16.4%。智慧管理主要集中在交通、政务、公共服务三大块,重点在于解决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城市部门间的协同协作、标准制定,以及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智能化应用建设等问题。

大数据在解决城市如何更好的发展问题上作用越来越大。比如没有数据的分析,城市的“堵”是必然的,看不到全域数据信息,造成车辆与基础配套设施的不匹配,市民出行需求和公共服务资源的不匹配、市民OD与交通资源的不匹配等问题,这是“堵”的根源。有了数据库的城市大脑将会实现单一数据源到多种数据源的融合,解决由局部预测到全局调控的问题,实现数据的离线分析到实时分析,及从数据的无法海量处理到提供大数据平台的支撑,让城市的交通管理、公共服务、公众出行服务、基础设施配置方面都变得更加智能,使得城市的运营、管理更加有效。

针对城市各个领域大数据的选取来源,主要有三方面:(1)一个是基础数据,这是由政府对城市人口、产业、空间发展做出的一些基本分析,它包括了人口普查数据、经济普查数据、年度统计数据、统计年鉴、现状用地图、规划用地图、相关政府网站官网数据、现状用地图、规划用地图等数据;(2)第二个是网络开源数据,是来源于互联网应用网站的一个数据,比如大众点评网、搜房网、百度地图、openstreetmap等,这个数据因对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影响,所提供的的数据具有大众普遍性而具有可研可分析性,对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比较直观的反馈;(3)另外是商业级别的数据,主要依据个人移动设备数据、手机信令、申通数据、出租车数据、专车数据得到的一些个人消费数据,对城市的人口空间、产业空间、商业活力空间以及综合交通等方面也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数据反馈。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基本数理统计分析以及空间分析,将城市的各种发展问题以可视化的数据形式展现在了城市决策者的面前,让城市政府能够更有的放矢的解决各类城市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城市规划传统技术进行革新和完善,提出更加可持续性、更有效的规划方案,是对城市问题更好解决的基础。目前,在城市规划的前期编制阶段、城市存量更新、城市规划评估等方面都有运用大数据分析的实践经验,并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城市规划的编制前期需要对城市的现状进行一个详尽的分析,也即是对城市现状空间的发展做出一个评估判断,在这方面,上海市徐汇规土局结合近期规划建设重点,选取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载体、文化体育设施与邻里中心的布局发展、道路交通系统、以及绿化与公共空间等关键点,运用大数据,通过热力点分析,对现状的城市空间发展进行了一个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近期规划建设叠合对比分析,找寻到了近期规划重点遗漏缺失的区域,使得规划有效的弥补了评估中的空间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外,在城市公共中心活力研究方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运用大数据也进行了一些分析,主要是依据个人消费数据、出租车/专车数据、轨交站点数据的总量统计、流量统计和数据透视表,通过网络分析、核密度分析、等时线分析、交通OD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对数据做出一个直观的空间图纸表现,直观的反映出城市公共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存量规划、城市更新这个层面上,大数据发挥的作用也较为明显。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做的对铜川路水产市场搬迁的社会治理观测,便是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对城市更新所做的一个应用。在这个城市更新项目中,利用大数据对更新地段的市场活力、人物画像、未来态势三方面进行了数据观测。

从水产市场的从业人员数据观测看,福建人领衔了水产市场的就业,从职住情况看,根据热力图显示,水产市场的居住分布呈现出“就近居住、居职集聚”的特征,全部从业人员的加权公共交通平均通勤时间为12分钟,远低于中心城区的平均通勤时间43分钟;从水产市场就业人员的未来态势看,有近八成的原从业人员将继续留在上海就业,但截止2016年12月底,实际跟随原水产市场迁往宝山水产市场的工作人员比例仅为37%,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新办公地点作为门店,不需要全员入住。(2)因为子女上学,这些员工短期内需留在中心城。(3)新市场区位较偏,交易业务减少,不需要满员上班。(4)原来的从业人员就地重新找工作。由此,也可以分析出,城市更新实施中所引起的社会治理需要引起各界的重视,在这个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大数据的运用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与传统的调查方法形成一定的互补,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观测,形成精细化的管理特色。

在规划实施的可持续性方面,相关研究也分别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就业岗位和职住平衡分析、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绿地系统规划、道路交通设施等6个方面给出了大数据的一个评价分析

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看,传统的规划方法只能依靠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难以测算实际联系,运用手机信令数据后,则可以反映城镇之间人员的流动情况,测算城镇之间的联系,从这些数据得出的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跨镇人员流动联系形成的城镇联系度,从而能够判断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中的发展轴线在哪里,是否与规划的空间轴线相吻合,在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方面,也可以运用手机信令数据测算各乡镇之间的人员流动总吸引量,对照规模等级结构,发现是否存在差异,根据汇集最大优势流数量分析对市域内城镇等级体系进行分析,改变了原有传统规划方法中以“规模结构”代替“等级结构”的方法。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方面,主要是通过对居民出行联系数据分析测算城市各个片区之间的联系,包括职住功能联系、全目的出行联系等方面,以联系强度分析城市片区空间格局是否实现。

在就业岗位和职住平衡分析方面,手机信令数据的运用则解决了传统的难以预测就业岗位分布、无法计算通勤距离的问题,通过城市的就业岗位分布、通勤距离特征来判断出城市各个分区职住平衡的状况。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方面,手机信令数据的运用解决了传统使用现状数据、商业建筑面积,无法判断公共中心实际服务范围的问题,通过对居民游憩出行的数据分析,测算出公共中心的服务范围,能够定量的分析各级中心的实际使用状况。

绿地系统规划方面,手机信令数据的运用解决了传统使用土地数据,无法分析实际服务对象、实际服务范围的问题,通过对居民游憩出行的数据测算出公园绿地的服务范围,定量的分析各级公园、风景区实际使用状况。

道路交通设施方面,运用手机信令数据则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大型交通基础设施无法得知乘客的来源地、乘客出站后实际目的地,难以判断实际服务范围的问题,通过对乘客进站、出站后轨迹的数据分析,可以测算出站点服务范围,从而定量测算地铁实际使用服务状况。

从城市总体规划的整个实施评估看,手机信令数据的运用对实施评估的传统方法有较大的补充,特别在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公共中心这两个方面,通过对出行联系、职住联系的数据测算,形成的结论对原有传统方法是一个填补空白的作用,使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估更具有合理性和针对性。

大数据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智慧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专业领域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它是对现有传统技术方法的一种有力补充,已经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为城市的发展做出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其最终目的来看,都是为人类创造更好地生活而服务。

参考资料

[1]2017上海城市规划大数据研讨会会议内容.

[2]城市级大数据在城市规划行业中的应用与探索.

论文作者:田晓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大数据支撑下的城市规划行业发展论文_田晓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