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二小学 719400
摘 要:快乐教育的关键是寓教于学、寓教于乐,要使师生能在一种轻松、和谐、快乐的氛围中活动,其途径就是鼓励学生大胆的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乐学——会学——学会。而会学的前提则是教师恰到好处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爱学做好基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真正实现“我玩我学我快乐”的学习乐趣。
关键词:快乐教育 乐学 会学 爱学 课堂教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才能成为“乐之者”呢?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必须建立在儿童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只有培养孩子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对小学生来说,不仅要靠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引导学生爱学、会学、乐学,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多“激趣”,促“乐学”变“爱学”。
一、乐学——从兴趣开始
数学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关键是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是靠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通过数学知识本身激发。因此,应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快乐因子”,力求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形式活泼,使课堂教学兴趣盎然、引人入胜。比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是这样开场的:“花果山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吧!’小猴一想,自己能得到2个桃子,但小猴想了一会后连连摇头说:‘太少了!’猴王又说:‘那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得寸进尺:‘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出慷慨的样子,‘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给600个桃子,开心的笑了,猴王也笑了。”我问同学们:“谁是聪明的一笑?”学生说:“猴王的一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不管增加多少每个小猴所得的也只有两个。”从而引出式子,6÷3=2,60÷30=2,600÷300=2,这是再继续让学生从这些式子的规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写出几道商为2的除法式子,最后以小组组合的形式来探究其中的奥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的导入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闸门容易打开,因此,在学习新知的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是心情欢畅、兴趣浓厚,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会学——从参与着手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会学”,并使学生从“会学”中获取知识的源泉,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必须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乐中求知。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教师事先让学生用硬纸板自画自剪直径为10cm、15cm、20cm的圆,并准备好一条带子和直尺。课堂上,我按照课本的方法,演示圆在直尺上滚一周,再用直尺量带子的长度,记下来,最后算一算每个圆一圈的长度分别是它的直径的几倍。学生的学习热情可高啦,既要动手量一量、算一算,又要动脑想一想,还要为得数的差异争得面红耳赤。然而他们在争论后醒悟过来、发现规律:任凭怎样损,结果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这时教师便乘势揭示什么叫圆周率,并告诉学生,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已经推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数据,并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刻苦探索、勇攀世界高峰的精神。通过演示、讲解和学生自己操作,推导紧密结合,做到眼看、手量、脑想,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学到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圆的直径×圆周率”的知识。不仅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避免被动地接受,生吞活剥地背公式、记概念,而且活跃了思维。由于学生自己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体会到数学学习成功的愉悦感,从而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逐步由“乐学—会学—学会”,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三、爱学——从生活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变化规律,组织恰到好处的教学设计,也是实施“快乐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既要深入研究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又要以适当难度的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向性和独创性,让学生知道“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力求教学设计新颖,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如在教学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训练,首先宣布:为了解市场经济,今天请大家来当某公司的经理,同学们立即跃跃欲试,教师随即出示题目:“华丰公司某天上午售出了两件商品各得300元,已知其中一件赚了25%,另一件则是亏了25%,问卖出两件商品,是亏还是赚?”。同学们经计算,有的答是亏,有的说是赚,有的则说是平本,那么到底谁的答案才正确呢?这时老师便运用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300÷(1+25%)=240元(其中一件的原价),300÷(1-25%)=400元(另一件的原价)400+240=640元(原价和)300×2=600元(现价和)。由此可见是亏了,这种生意不能再经营下去了,于是老师表扬了那些答案正确的同学——“经理”当得好,同时鼓励答错的同学今后要善于思考。通过例子,使学生懂得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爱学数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论文作者:曹亚碧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猴王论文; 学生论文; 桃子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快乐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