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论文_姜海军

“对话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论文_姜海军

四川省南充市御史初级中学 637164

摘 要:对话式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新型教学方式,它的应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加强,实现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将以初中语文课堂为例,对对话式教学方法应用给出具体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 初中 语文课堂 策略

在对话式教学中,传授知识并非是教学的唯一目标,促进“教学相长”才是教学的目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怎样的态度与价值观也是教师所考虑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话教学法是培养与提高初中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

一、对话式教学的具体过程

对话并不只限定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它还应该产生于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学生与自我之间。因此,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交流者,而应还是引导者和协助者。下面展开具体论述。

1.与文本对话。教师应该在课堂开始前预先安排预习文本内容的任务给学生,以此让学生通过初步的阅读熟悉文本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并且进一步地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文化背景,以及记录下自己的疑问以便课堂上提出和解决。预习任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步阅读后形成对文本的整体认知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另外,教师应教授学生正确而高效的预习方法,使得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

2.与教师对话。初步了解文本有助于对话式教学的流畅进行。在课上,教师应以对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引导出学生自己对文本的见解以及疑问,进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尝试解决疑问。最后教师再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通过合作对话解决问题的方式使得课堂变得有趣且充满活力。另外,教师还要引领学生了解文本的深度和语言价值。

3.与作者对话。语言学习的意义在于挖掘文本的主旨内涵,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想要深入地了解一门语言的精华,唯有带着审视人文的眼光才能看到其所在。而教师则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挖掘以了解作者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作者对话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唯有深入探究才能明白作者深藏在字里行间的声音,才能找到深埋文本里的思想宝藏。

4.与自我对话。与自我对话既是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回顾,也是对课堂教学的回顾。通过回顾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总结、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仍然存在疑问的地方并及时请教教师,这样才能将文本学懂、学透。而且,学生获得了学习的自主性,将零散化的知识构造成一个能够自由体验的具有高度系统性的空间。

二、对话式教学的策略

1.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要想促进“对话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教师应该将自身的认识进行提高。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为学生提供自由和放松的心理空间,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给予充分的尊重态度。

2.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要能够进行自由的交流以及平等的对话。新课程标准中就已经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且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关注上加大力度。

3.消除对话盲区,加大对话覆盖面。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是一般课堂师生对话的基本特征,可有些教师喜欢让学生主动举手来回答。学优生很快就能够找到问题答案,当然会主动举手,而“学困生”理解问题能力欠缺,表达能力不强,即使有一定把握也不敢轻易举手,害怕出现错误。如果教师眼中只盯住主动举手的几个学生,课堂师生互动就会成为教师和这几个学优生的专利,其他学生被边缘化,课堂教学自然出现盲区。所以,教师要注意改变提问方式,用不同难度问题激发不同群体学生思维,这才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例如,学习课文《卖油翁》的时候,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时,笔者一连提出几个思考问题:找一段最精彩的话,让其他同学说说这段话好在什么地方。“一个卖油的老翁与射箭有什么关系呢?作者是如何通过神态描写表现陈尧咨和卖油翁这两个人物的心理的?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陈尧咨和卖油翁不同的形象的?”问题刚刚展示,很多学生都急忙举手要求回答问题。笔者却特意找了一位没有举手的学生让他自由选一个问题来回答。这个学生好像有些惊诧,然后他选择了第一道题,读了几句指名让别人来分析,随后被指名的同学自然就开始回答问题了。出几道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其实是降低了问题要求,最先选择的学生有更多自由权利。所以,笔者把这个机会给了“学困生”,这本身就是一种鼓舞。学生分明感受到教师给予的关注关心,自然会充满信心去迎接挑战。教师避开课堂活跃分子,其实是为消除课堂教学盲区。

参考文献

[1]蒋开明 生命生成与多边互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12)。

[2]姜霞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5)。

[3]徐洪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探讨[J].课外语文,2014,(16)。

论文作者:姜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对话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论文_姜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