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特区未来发展趋势探讨_香港经济论文

我国经济特区未来发展趋势探讨_香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特区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未来发展论文,特区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以来的中国对外开放,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发端的。

70年代末,中国在结束文化大革命的灾难、确立新的思想、政治、经济路线和政策之后,急求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以恢复和振兴国民经济。但是如何改革、如何开放,均无先例可循。为此,按照中国共产党对待新生事物的一贯做法,先进行试点。在对外开放试点中,首先想到办经济特区的是邓小平。他当时并不一定知道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已办了实行特殊政策的经济性的特别区域。但他从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实践中悟出一个道理,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这样一段朴素的讲话,讲出了几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实行特殊政策的特区;二、办特区要自力更生,靠政策吸引资金,不能靠国家投资;三、办特区是不容易的,要有一股拚劲、闯劲,和从意识形态、传统体制中冲杀出来的精神;四、办特区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找到一条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外开放的道路,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根据邓小平的这个指导思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先后在中国东南沿海诞生。当时,上海浦东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不无惋惜地说:80年代没有开发和开放浦东是他的一个失误。现在正在热火朝天进行开发的浦东实际上成了一个没有命名为特区的经济特区。

十几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对中国来说,却是一个非凡的、必然会载入史册的年代。几个特区和上海浦东所创造的奇迹,对全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更会在史册上写下令中国人骄傲,令世人赞叹的一笔。

关于特区建设的成就,人们已经用一连串很有说服力的数据展示出来,但更重要的成就还在这些数字的背后。

一、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打破了人们狭隘的封闭意识,树立了面向世界的开放观念;破除了以姓资始社论政策、论体制的思想障碍,树立了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评判和衡量政策、体制是否正确的标准;改变了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培育了敢闯、敢冒的创业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特区在建设中,一开始就实行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在市场基础、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分配、市场保障、市场规则、市场中介、市场调控诸方面创建了一套全新的体制要素,为中国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三、特区在引进外资、建立三资企业、发展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制订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政策、法规,提供了可贵的依据,为建立和改进全国各地的投资环境,特别是政策环境提供了范例。

四、特区在建设中实行了外引内联和国外国内双向辐射的方针,不仅从内地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为特区建设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特区对内地的辐射和服务,催化了内地的对外开放,为内地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窗口、信息和机遇。当今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就是在特区带动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而形成的。

五、特区经济是外向型为主的经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参与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80年代港、台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移向特区及其周围地区。这既是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内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的分工,也带有国际垂直分工的性质。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大举在深圳等特区和上海浦东登陆,开始出现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与之相联系,在与国际市场规则对接方面,特区也先行了一步。这对我国经济大规模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六、特区经济发展快,效益好,积累率高,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居民收入大大高于内地,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有的经济特区在提前实现小康的同时,开始了对不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援助,并取得可喜的成效,为中国解决地区间的不平衡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总之,处在体制转轨和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时期的中国,特区所做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先导性的,是单用经济指标难以衡量的。从这里也显示出,中国的经济特区与一些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经济特区所担当的不仅是加工、出口、贸易、创汇、就业的任务,而且肩负着探索整个国家改革开放的途径,从而使中国经济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使命。

在赞誉特区的同时,人们也常议论特区的缺点,对政府某些环节的腐败、社会风气中的不良现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缺陷等多有指责。特区存在缺点是不容讳言的,有些问题较内地严重也是实在的,但必须看到这些缺点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不是特区与生俱来的。我们应当努力克服这些缺点,但不应当因此而否定特区。有些用意识形态眼光看问题的人,觉得特区在向资本主义演化,甚至认为办特区是在搞“一国两制”。这些看法都是不正确的。特区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特殊政策的经济区域,政权掌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手中,所实行的特殊政策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政策,是同关贸总协定所代表的国际惯例相一致的政策,而且这一套政策正在由特区逐步向全国普及,怎么能说特区是在向资本主义演化呢?

中国特区的成功,归结得出四重原因:一是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没有特殊的经济政策,是无法把国外的资金、技术等吸引到特区来的;二是实行了外引内联、双向辐射的方针,没有内联,特区就没有可贵的资金、技术、人才、劳力的支撑,就很难启动,就没有广阔的腹地,就会孤立无援;三是有毗邻港、澳、台和华侨、华人、华裔的特殊优势,这是特区经济能够高速发展的主要支柱;四是国家政治稳定,对外开放政策坚定不移,特殊政策逐步纳入了法制轨道。这四个原因中,第四是最根本的,没有这一条,其他因素都难发挥作用。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的经济特区已经成为世界观察中国改革和对外开放成就的主要窗口,成为内地瞻望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的实验区域。在经济特区的带动下,由点到线,由沿海到内地的全国性、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生成,开辟特区时所实行的优惠政策,除个别者外,已普惠全国,过去主要投资于特区的港、台资本和外国资本扩展到了全国,特区的资本也开始向内地转移。这种情况给特区人带来双重情感:一是为自己的成就和对全国所作的贡献欢心鼓舞;二是为特区政策已经不特感到忧虑。没有特殊政策特区还能存在和发展吗?于是在大声疾呼特区政策已经不特,特区不再存在优势之余,多种使特区再特起来的方案,如大保税区、特别关税区、自由港区、自由贸易区等一个又一个地被设计出来,但由于和之者寡,行起来难,都被束诸高阁。最近,有的学者发表了取消特区、甚至取消“国务院特区办”的言论,这就使特区人在忧虑之上更加了一层愤怒。尽管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中央对特区的政策不变,但仍没有使特区人的情绪平静下来。特区向何处去?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里首先要指出的是,80年代以来实行的特区政策普惠全国,是特区所作的一种贡献,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一个标志,特区应为此而高兴。现在的问题是特区能再实行更特的政策吗?具体地说,能把特区再造成几个社会主义性质的香港、实行国际自由港的政策吗?从长远的发展看,我认为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但从目前看,还需做一系列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方可迈出新的步伐。

中国幅员辽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予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将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成员之一,为此,中国无疑将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必须要建立若干个与其国际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国际性甚至是世界级的港口城市和区域。现在已是世界级金融贸易中心的香港,回归祖国只剩下几百天的时间;以恢复远东金融、贸易中心地位为目标的上海,正朝气蓬勃、热火朝天地进行第二次创业;台湾当局着意建立的“亚太营运中心”,已推出一整套政策措施,并开始行动。特区毗邻港澳,又与台湾有越来越密切的经济联系,特区未来的发展,不仅要从大陆的对外开放出发,更重要的是要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出发来找准自己的位置,在促进大陆、港、澳、台的经济协作和整个中国的经济腾飞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此,特区未来的发展目标可作如下设想:

香港是亚太地区世界级的经济中心,97回归祖国后,香港与大陆、台湾的经济联系将进一步加强,在亚太地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由于香港土地狭小,开发余地已经很少,基础设施趋于饱和状态,制造业比较落后,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已名不符实。为了使香港在国际经济特别是亚太经济中的地位更加强大,深圳、珠海、汕头三特区和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大亚湾等地区应采取与香港互补互利,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形成以香港为龙头的国际性城市群。互补包括产业互补、基础设施互补、文化教育事业互补、国际贸易互补等,在互补互利、协调发展中使深圳、珠海、汕头形成各自的特色。

台湾建立亚太营运中心,推行自由化、国际化的经济政策,对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亚太营运中心的目标是吸引跨国公司将其亚太地区的海外业务基地或总部放在台湾,以统筹区域内所有分支机构的业务。这个中心能否建成,重要一环是加强台湾与大陆经济的联系,因为跨国公司首先看好的是大陆市场。厦门特区、漳厦泉三角区紧临台湾,背后有广袤的腹地,这些地区在进一步发展中,除大力吸引台资外,可与台湾亚太营运中心的建设相呼应,与台湾高雄等港口一起,建成另一个与世界有更广泛联系的国际性港口城市群。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目标是恢复其远东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实质上是再造一个象香港那样的世界级的经济中心。形成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些人曾认为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成功将取代香港的地位,一些港人也担心97后被上海取而代之。这些看法都是不正确的。中国之大,不仅要有香港、上海这样的世界级的港口城市,而且还要象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再造几个香港出来。同时,香港与上海地理位置不同,作用范围不同,功能不同。上海有强大的工业基础,香港不可比;香港有天然的港口优势,有与伦敦、纽约这样的世界金融中心相匹配的时区优势和语言优势,上海不可比。因此互相取代,不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海南特区是一个与大陆隔离的海岛型特区。海南有丰富的热带农业、矿产、石油天然气、旅游等重要资源,但还处在开发的初期。应采取封闭的形式和更开放的政策,广泛吸引台资、港资和其他外资进行大规模开发,使其经济在不远的将来能与台湾相媲美。

除以上四个方面,就整个中国发展而言,还需要在北方地区,特别是环勃海经济区建立起以大连、天津、青岛等为龙头的国际性城市群,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北部经济的发展。至于西部地区如何布局可另作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设想,特区须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多方面作好准备。

一、调整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各个特区都制订过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也制订过总体规划。但多存在脱离实际、目标过高的倾向。如有的特区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的“香港”,多少年赶上香港等。今天看,这些目标,一是与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实际不符合,二是与本特区所处的区位所具有的实力不相称,三是没有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特区应发挥的作用。为此,应对过去制订的战略目标、方向和规划作出更符合实际的调整,进一步找准自己在中国对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和所应扮演的角色。

二、调整产业结构,使特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并与港、澳、台的产业分工协调化。80年代港、台劳动密集型产业北上和西进,使香港和深圳、珠海、汕头以及三角洲等地的产业结构形成互补局面,双方都出现了升级性的变化。现在香港第三产业在GNP 中的比重达到77.9%(1992),制造业出现空洞化,高新技术产业呈贫乏局面。深圳、珠海、汕头等特区,由于地价、电价、水价及工资水平大幅上涨,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进一步北上趋势;与此同时,“三来一补”企业的改制工作受到投资商与当地农民的双方抵制,进展缓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于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周期长,虽作了很大努力,只能说刚刚起步。金融、证券、期货等第三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规范性差。因此,要形成一个本身合理又能与港、台互补的产业结构还要大力进行调整升级工作。

三、建立和健全市场规则,把市场经济运行纳入法制轨道。特区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框架,特区经济已开始在市场规律作用下运行,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运转的时间毕竟还很短,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仍然斑斑可见;另一方面无规则或违规行为也屡见不鲜。为此,特区在这方面还要下很大的功夫。

四、加快对外经贸新体制的建设,率先与国际惯例接轨。中国经济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进一步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国际交往中必须按照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和全世界参与者都必须遵循的国际准则和惯例办事。在这方面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既有犯规而受惩罚的一面,又有不会利用惯例来保护自己的一面。尽管还有阻力,中国势必要恢复关贸总协定中缔约国的地位,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台湾也将加入;香港已是这个组织的成员,97后也会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无论在内部同港、澳、台的协调发展,无论在世界范围内发展,都必须按国际惯例行事。特区地处国内和国际市场接轨的前哨,率先并且熟练地按国际惯例行事,将对特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提高作用,对全国的对外开放起到示范作用。

五、协调好各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形成既有差别而又和谐的格局。由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给当地人,特别是当地农民带来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和发财机会;使港、台及外国投资者获得一个成本很低、回报率很高的市场;对到特区来工作的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者,既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其才能的舞台,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较内地好得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还为他们以权谋私提供了一个环境;而蜂涌而来的内地体力和脑力劳动大军,有为特区献身的拓荒者,有为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业家,有为追求更多的收入的实干家,也有到“洋场”来淘金的冒险家、骗子和流氓。这几方面的人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为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活力,也带来隐忧。如特区的“三来一补”企业是由港商出资本、当地农民出土地、南下农民提供劳动力而形成的。资本、土地、劳动力三要素相结合,为港商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当地农民从出让土地中获得丰厚的收益,南下劳动者的收入与港商、当地农民相比虽然微乎其微,但较在家乡从事农耕的收入高得多了。这种现象在特区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还应肯定是一种进步,但也“培育”出两种人令人忧愁:一种是资本的高额收入者,一种是靠转让土地、出租房屋致富的不劳而获者和放高利贷的食利者,与一般劳动者的低收入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些隐忧必须通过多种办法加以解决,方可保持特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六、大力提高特区各类人员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技素质,净化特区的社会风气。特区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形成移民城市。人员年轻,朝气蓬勃,但素质一般都不高。有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而缺乏现代化的城市文明。发达国家所发生过的城市病在特区正在蔓延,这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建设,让中国的特区既有良好的物质形象,又有良好的精神形象。

标签:;  ;  ;  ;  ;  ;  

我国经济特区未来发展趋势探讨_香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