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甘肃 庆阳 754000)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早期康复疗法用于老年脑卒中后偏瘫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老年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临床症状实施基本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针灸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针灸治疗联合早期康复疗法。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早期康复疗法用于老年脑卒中后偏瘫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针灸;早期康复疗法;老年;脑卒中后偏瘫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345-02
脑卒中是老年人临床多发脑血管疾病,此种疾病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脑卒中紧急救治后易发生口眼歪斜、行动不便、偏瘫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针灸治疗是脑卒中后偏瘫的传统治疗手段,通过对穴位、经脉的刺激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取得一定治疗效果。早期康复疗法是在救治后早期即进行康复治疗,以尽早对患者肢体状态进行改善,帮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针灸联合早期康复疗法,以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老年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0周岁以上,已确诊为脑卒中后偏瘫,且临床病情稳定,能完成本次研究。排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者,原有肢体障碍性疾病者,处于昏迷或休克状态者,理解能力障碍或严重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针灸穴位及附近皮肤有感染者,有严重并发症者等。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61~76岁,平均(67.85±4.31)岁。观察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60~76岁,平均(67.32±4.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所包含内容清楚了解,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临床症状实施基本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凝聚、调节血脂等。对照组实施针灸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针灸治疗:(1)取穴:偏瘫患者临床常出现口眼歪斜、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等症状,因此治疗应从头面部、上肢、下肢不同穴位取穴进行针灸治疗。头面部以百会、印堂、太阳、迎香、人中、底仓、风池为主,上肢以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内关、合谷为主,下肢以环跳、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血海、三阴交为主。(2)治疗:治疗时患者平卧或端坐,肢体放松,对患者穴位及周围皮肤消毒后,使用毫针进行针刺治疗,根据穴位不同施以不同进针手法,以患者微有酸麻感为得穴,并根据不同症状留置毫针10~30min。1次/d,6次/w,连续治疗4周。
观察组实施针灸治疗联合早期康复疗法。针灸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早期康复疗法:(1)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康复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状态实行上肢康复活动、下肢康复活动等康复功能训练。每日训练2~4次,每次约20~30min,强度以患肢肌肉有酸胀感或微有不适感为主。(2)上肢康复活动:上肢康复活动包括肩部活动、手臂活动、手部活动等。肩部活动时患者端坐,指导并帮助患者做肩关节外展、外旋运动。手臂活动则要求患者取仰卧位,抬高上肢,由护士帮助其伸直肘部,并缓慢、充分抬高手臂,反复练习。手部活动时要求患者在未偏瘫一侧手的帮助下,进行反复的抓握、张开手指动作,并缓慢转动手腕。(3)下肢康复活动:下肢康复活动以关节康复活动、站位训练、及步行训练为主。关节康复活动主要锻炼患者髋关节及膝关节,要求患者坐在床边,小腿自然下垂,护士一手托住患肢膝盖部位,一手托住脚,做屈伸运动,并保持脚与踝关节垂直,放置髋关节痉挛。站位训练包括站位平衡训练、下肢负重训练及屈膝踝背屈训练等。步行训练要求患者于不提胯状态下将患肢膝盖弯曲后迈步前进,踝背屈,足跟着地,缓慢步行前进。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及患者满意度。(1)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1]对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估,分值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神经功能状态越差。(2)满意度评价采用本研究自制量表从操作手法、服务态度、治疗进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值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17.0版软件进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神经功能变化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2 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总满意度为(83.64±5.82)分,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4.19±5.37)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7.452,P=0.000)。
3.讨论
脑卒中后偏瘫是脑卒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及后遗症。脑卒中是老年人多发性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各方面功能退化,血管硬化,极易发生血管突然破裂、血管阻塞等状况,导致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引发脑卒中的发生。脑卒中临床常导致患者出现头晕、肢体麻木、言语功能失常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晕厥、猝死等症状,给患者生命安全形成严重威胁。临床治疗脑卒中常实施药物溶栓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脑卒中后偏瘫给患者行动能力、言语能力等多方面造成影响,严重干扰患者正常生活,因此必须在发病后开展针对性治疗,以改善患者肢体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常用手段。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多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神经功能损伤,经脉闭塞,从而影响机体各部分功能状态,采用针灸治疗能有效刺激特定穴位,从而促进机体气血运行,温经通络,濡养经脉,改善肢体状况。康复训练是恢复机体功能最直接的手段,早期康复疗法将康复训练过程提前,在患者状态稳定后便实施康复功能训练,使患者尽早开展锻炼,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保障患者功能恢复。本研究应用针灸联合早期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联合早期康复疗法能明显降低患者NIHSS评分,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针灸联合早期康复疗法用于老年脑卒中后偏瘫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旭,张飚,曹沁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ApoB/ApoA1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5,55(10):11-13.
论文作者:折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脑卒中论文; 满意度论文; 疗法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上肢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