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沿革与现实思考_党的基层组织论文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沿革与现实思考_党的基层组织论文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嬗变与现实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基层组织建设论文,现实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2)05-0024-05

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伴随党的自身建设的改革创新不断与时俱进。总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历程和经验,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嬗变

(一)建党初期至建国前,从“一切工作归支部”、“支部建在连上”到“公开党的支部”,党的基层组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

建党初期,党的最基层组织的名称经历了从“组”、“小组”到“支部”的变化。党诞生伊始,党的组织只设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组织,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虽然没有规定要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对吸收新党员和入党手续作了明确的规定。之后随着各地党员人数的增加,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便提上了日程。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其中第四条对党的基层组织做了规定:“农村、工厂、铁路、矿山、兵营、学校等机关及附近,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隶属地方支部(如各组所在地尚无地方支部时,则由区执行委员会指定隶属邻近之支部或直属区执行委员会;未有区执行委员会之地方,则直接受中央执行委员会之指挥监督)。”[1](P93-94)按照党章第四条的规定,党的组织系统分为四个层次,即中央执行委员会、区执行委员会、地方支部和组。在党的整个组织系统中,组处于最基层的地位。党章规定:“各组组织,为本党组织系统,训练党员及党员活动之基本单位,凡党员皆必须加入。”[1](P94)这就表明,组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最基本单位,是党的基层组织的最初形态。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又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其中规定:“凡有党员五人至十人均得成立一个小组”。[1](P159)从而把党的基层组织由组改为小组。1925年1月中共四大为适应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巩固党的基础,并有利于扩大党的力量,对党章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将党的基层组织由小组改为支部。大会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强调:“我们党的基本组织,应是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的支部组织”[1](P380),并要求将原来章程上“有五人以上可组织一小组”,改为“有三人以上即可组织支部”。[2](P12)中共四大把党的支部规定为党的基本组织,这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共四大还对支部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了支部的设置原则。强调支部的设置应是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如不能以机关为单位组织支部时,则可以地域为标准。这样,就使得党的组织基础放在社会组织的最基层。规定了支部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求党的支部必须经常地用党的政治主张去教育群众,启发群众的觉悟,并组织和带领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规定了支部的组织制度。指出支部的领导机构为支部干事会,“每支部公推书记一人或推三人组织干事会,隶属地方执行委员会,不满三人之处,设一通信员”。[1](P384)规定了支部的活动方式。强调各支部每星期至少须开会一次,由支部书记召集之。至于支部全体会议,至少须每月举行一次。之后,针对当时存在的吸收新党员片面强调质量而忽视数量上的发展、支部建设不健全等问题,1925年5月中央局在党刊上发表《支部的组织及其进行的计划》,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五年里支部建设的基本理论和经验,它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支部建设理论开始提出。[2](P22)

“一切工作归支部”是大革命时期对党的基层组织提出的要求。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提出“一切工作归支部”。“今后要把党的真正基础建筑在各支部上面,要把党的基本工作责成各支部,建立每个支部的活动工作,在每一个支部里实行分工,使每一个同志都有活动,实行‘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口号,使各支部里都有全党形式的各样工作。”[3](P182)之后,党的组织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大发展的形势。为了适应国内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要求,中央局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快党组织的发展步伐,更广泛地吸收革命分子入党。但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尚处在早期的探索之中,这一阶段中,“党的组织是发展了,但是没有巩固,没有能够使党员、党的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坚定起来。新党员非常之多,但是没有给予必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工作经验也不少,但是不能够很好地总结起来。党内混入了大批的投机分子,但是没有清洗出去”。[4](P610-611)

“支部建在连上”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土地革命时期的一个伟大的创造。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带领的工农革命军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为工农革命军接受党的领导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到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第一次将“支部建在连上”规定为红军建党建军的一条重要原则,并指出:“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5](P97)班排设党小组,连建支部,团、营建立党委,全军由中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同时,连以上设立党代表。在连一级,党代表由党的支部书记担任。北伐战争时,叶挺部队每团只有一个支部,而支部建在团上与支部建在连上是大不一样的。支部建在团上,只能抓住几个军官,而没有抓住士兵,“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6](P66)支部建在连上,小组设在班排,与士兵群众直接联系,就使党紧紧抓住了广大士兵,因而使部队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毛泽东说:“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6](P65-66)同时,为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决议提出了新党员入党条件:(1)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包括阶级觉悟);(2)忠实;(3)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4)没有发洋财的观念;(5)不吃鸦片、不赌博。[7](P293)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共接收了100多万党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近千个县委和几万个支部。在党的基层组织理论建设方面,1939年陈云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上相继发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支部》两篇文章。系统阐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理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的成熟与形成。1939年8月和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作出的《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和《关于执行中央巩固党的决定的指示》,对抗战以来党员队伍发展的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组织实施的角度提出了具体意见及整顿党的组织、审查党员成分的相关原则。《指示》对在扩展党的队伍和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影响到党组织巩固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报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论述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标志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渐趋成熟。

“公开党的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重大转折。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各新老解放区基层党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党的工作有深厚基础的老解放区,公开建党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早在1947年的全国土地会议上,刘少奇就提出了“在巩固地区,支部以公开为好”的要求。1948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由周恩来起草的《老区半老区的土地改革与整党工作》的指示,决定:“除尚未巩固的新区以外,一切党的支部,均应公开。”[8](P295)这是党的组织工作的重大转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已由秘密活动时期进入公开活动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为配合土地改革的深入进行,从1947年冬开始,各解放区相继开展了整顿农村党组织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各新老解放区通过整党,批判了党内存在的一些错误倾向,密切了党群关系,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这次整党,为党此后解决基层党组织不纯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到194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数为448.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85%,比1945年“七大”召开时的121万人增加了327万。从党的组织状况来看,有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6个中央局,山东、新疆、内蒙、华南4个中央分局,24个省委和17个区党委,134个市委,218个地委和盟委,2142个县委和旗委,15494个区委,支部大约20万个左右。[2](P189)

(二)从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的基层组织经历了从稳步探索到曲折发展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进入到一个稳步探索的发展阶段。党从这个阶段的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形势,组织工作着重于基层组织的整顿与发展。针对建国后存在的问题,1950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的指示》,该指示针对部分党员思想作风不纯,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的现象,决定在党的发展工作上采取严格审查的方针和稳步前进的办法。之后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又强调发展党员要注意地区分布和阶级分布的平衡,克服党员发展工作中的盲目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纯洁和巩固了党的组织,为此后的党组织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6年9月,中共“八大”通过的党章在第六章第五十一条中规定:“在企业、农村、学校和部队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应当领导和监督本单位的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积极地实现上级党组织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不断地改进本单位的工作。”[9](P229)这是在党章中首次明确规定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领导地位。由此,我国企业的领导体制确定下来。八大还规定了机关中的党的基层组织,“不能领导和监督机关的工作,但应当对于机关中每一个党员(包括行政负责人)的思想政治情况进行监督,并且应经常关心机关工作的改进,加强工作纪律,同官僚主义作斗争,及时地把机关工作的缺点通知本机关的行政负责人和报告党的上级组织”。[9](P229)

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人民公社也应运而生。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迅猛发展使农村的管理体制和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58年以来,农村党组织在取得很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严重的问题。有的地方为了追求党员数量,采取突击的方法发展党员,严重降低了党员的质量。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该草案规定了人民公社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形式并结合人民公社作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统一体的特点,对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能作出一定的调整。此后,在公社设立党委、在生产大队设立支部的组织设置形式被确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建设是在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方针的指导下,党的政治路线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上来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文化大革命”所谓“重建党”的“革命”,党的基层组织受到了摧残。“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文化大革命”发动到1969年4月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国普遍夺权和“踢开党委闹革命”中,全党(除军队外)各级组织包括基层组织陷于瘫痪。第二阶段,从党的九大到1973年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所谓“斗、批、改”中,开展了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的整党建党。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停止活动的各级党组织逐步恢复。但是,这次整党建党,受“划线站队”错误和资产阶级派性的影响,在“吐故纳新”中,一大批党员受到错误处理。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大到1976年10月,“批林批孔”运动的发动,“突击入党”、“突击提干”,基层党组织再次受到冲击。第四阶段,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进行了以整党为核心的全面整顿,全国的形势明显好转。但接着又开展了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全国再度陷于混乱。经过曲折的斗争,终于取得了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党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创新,特别是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激发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逐步摆脱“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混乱状态,迈开了新的步伐。通过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基层党内民主取得明显的成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并从完善党内民主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问题。之后,湖北、四川、江苏、云南等省进行了大规模的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公推直接选举的改革试点,成为十六大以来基层党组织选举改革的一个亮点。随着党内选举改革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基础上,对公推直选进行的具体阐述。十七大郑重修改党章,第二十九条第二款关于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增写了提出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的内容。把第三十条中关于“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选出的书记、副书记,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修改为“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主要考虑是,党的十六大提出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范围的要求后,不少地方开展了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试点,实践效果很好。做这样的修改,有利于在基层党组织选举中普遍实行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候选人提名的民主,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有利于给直接选举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探索留出制度空间。

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力。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此次活动分县及县以上党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城市基层和乡镇机关、农村和部分党政机关三批进行,到2006年6月底基本结束,历时一年半。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党员素质,党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加强了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一些软弱涣散和不够健全的基层党组织得到整顿和加强,党的工作覆盖面明显扩大,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更加巩固。根据2007年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实践活动从2008年3月开始试点、同年9月正式启动,自上而下分3批进行,到2010年2月底基本结束,共有370多万个党组织、7500多万名党员参加。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从各批次、各领域和各类党员群体实际出发,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批次衔接,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化理论学习,努力为促进科学发展打牢思想基础;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为促进科学发展夯实组织基础。通过这次活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丰富了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改进了基层党的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10]2010年5月中办转发了《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了进一步的部署:从2010年4月开始,着重围绕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通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摆在了新形势下党建的首要位置。2010年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建设学习型政党,关键是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党组织,筑牢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建设学习型政党,如果离开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基层党组织是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基础在基层党组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以学习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特征、以学习为基层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学习为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途径的要求,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把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确立“团队学习大于个人学习之和”的观念,进行互动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的学习,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学习促进工作、通过工作推动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人生境界、实现自我超越,使广大党员在党的组织内得到更多的学习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强党员的素质,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党员相互学习的课堂,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园。

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现实思考

从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来看,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摆在执政党建设的重要位置,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以史为鉴,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在目标要求、功能定位、活动方式、资源保障等方面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规律:

(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应始终与党的事业相适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夯实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

政党基层组织必须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政党获取并巩固执政地位的必要条件。在执政的条件下,政党基层组织作为政党联系社会的桥梁,其生机活力直接决定了政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基层党组织是为完成政党的任务而设立的,当前的党的主要工作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着力点也要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应当更加丰富,与党员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更加符合,更好服务党员、服务群众,为凝聚党心民心、促进工作开展积累了新经验,开创新模式。面对当前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使基层党建工作始终同党所领导的事业同步推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基层党组织必须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与新途径。

(二)党的基层组织应从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科学定位功能,体现或复归党在社会中、群众中的政治功能。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随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包括其基层组织在内,曾一度超越了政党本身的功能,出现了以党代政、高度集权的不正常现象。党的基层组织与行政权力相结合,包揽了政治、经济、社会一切事务,成为“超政治”组织。所以,解决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问题,首先必须把党组织从与行政权力的结合中分离出来,体现或复归政党在社会中、群众中的政治功能。当然,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同西方政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又有所不同。西方政党为竞选型政党,其基层组织的一切工作,都是为竞选这一唯一目标服务。中国共产党是长期执政的党,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从维护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高度确定其要承担的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政治引导功能。基层党组织是党直接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自觉地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和动员群众为实现党的政治主张而奋斗是其首要功能。二是社会协调功能。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控制,不同于其他方式的社会控制,如法律、政府、军警等硬控制,基层党组织主要依靠党的政治优势对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等软控制。三是利益表达功能。政党是公共权力与民众的中介。民众的利益诉求,一般主要是通过政党输送到公共权力系统中,从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党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利益的分化和冲突,因此,在利益的表达和协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党员,吸纳和培育社会精英的功能。五是社会关怀和服务功能。党要回归政党的本质功能,即从党在现代政治原则下实现有效执政的内容要求出发,党的基层组织从传统的行政化的功能定位回归到政党化的功能定位。党的基层组织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在社区中、农村中、单位中,时刻关怀和表达民众的利益、真诚为党员和群众服务,通过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而凝聚民心。基层党组织应担当起“政治引导者、社会协调者、利益代表者、公众服务者、民怨倾听者、纠纷仲裁者、权利保护者、权力监督者、情感寄托者”的角色。

(三)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应由“行政化”向“社会化”、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要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变。

基层党组织要转变过去那种粗放式和习惯于行政命令的做法,采用社会化、协商式、多样化、鲜活型等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手段,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服务、引导、教育群众,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的有效性。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应由“行政化”向“社会化”、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努力创新活动载体,不断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近年来,各地基层党组织创造了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活动载体,不仅激发了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而且有效地落实了基层党建各项工作。实践证明,有了活动载体,工作才有抓手。例如,农村开展创建“五个好”党支部(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六个好”乡镇党委、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的“三级联创”活动。一些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身边无事故”,不断推动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化。在城市社区,一些地方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参加,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等方式形成区域性大党建的格局。这些都是基层党组织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

(四)面对日益开放和多元的社会,应有效整合党内外资源,为基层党建构筑强大的资源支撑和保障体系。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有各种资源的支撑和保障。一要拓展党外资源,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基础是一个执政党获得民众支持的社会力量。社会力量是由政党所代表的阶级和其他社会阶级、阶层所构成。在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基础突出了阶级性。计划经济时期,党把自己的执政基础主要建立在工人和农民两大阶级之上。改革开放以后,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原有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正在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也在迅速崛起,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把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也纳入到自己的执政基础上来。二要充分珍惜、挖掘和利用党内资源。如:社区党建要利用好社区内各类组织的力量,发挥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的作用。发挥行政资源的优势,完善党建工作财力支撑机制,将基层党建的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逐步形成与地方财政同步增长机制,加大对基层党建的投入,进一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撑。整合党建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三要增强党员队伍和基层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为基层党建提供人力资源。要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党员干部能力素质。鼓励高校毕业生、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任职,提升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使农村党组织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办法配备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建设活动,确保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充实街道社区等领域基层干部队伍,让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走上基层领导岗位。四是为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提供组织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人员流动明显加快,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上也应当在原有的按地域、单位为主的基础上,创建多种灵活多样的设置方式。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旨在通过对党组织进行要素重组、结构优化、功能转型,进而更好地协调各种组织,整合和配置社会政治资源,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本。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创新,能够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领域的全面覆盖和有效领导,能够实现党的基层组织结构与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相衔接,能够实现党组织对基层的引导和协调,实现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形成党组织、党员和群众间相互连接、组织间相融互补的立体式组织网络。

标签:;  ;  ;  ;  ;  ;  ;  ;  ;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沿革与现实思考_党的基层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