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李卉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李卉

李卉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四川 成都 614000)

【摘要】 目的:在解剖学教学环节中分析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方法:展开课件的设计、教学阶段需按照基础性原则、一般规律与需注重问题等方面展研究与概述。结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解剖教学内容具备直观、形象、生动。具有双向信息沟通的特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结论:多媒体技术作为解剖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工具,需要逐渐优化与提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课件;解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362-02

解剖学作为分析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目,作为医学中关键的基础课。但其中有大量的名词、理论,并且含义抽象化,传统的解剖教学主要运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1]教学环节里,主体是教师,学生扮演了客体,教学和学生的联系是属于上与下、主动与被动,此类教学行为局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医学教育通常是将学生变为主体,教师从传授知识变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专业知识教育变为综合性素质教育,注重理论教育,并慢慢变成学生动手能力,将临床实践课多增多,减少解剖学理论课时,并让传统的知识总量保持恒定,传统的授课手段无法达到时代发展需求,多媒体技术在解剖教学里逐渐得到发展。

1.基本概念

1.1 多媒体

从上世纪90年代后,将计算机变为了开发工具,把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乐与音效等数字资源结合起来,变为交互式的多媒体技术,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2]同时其将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元化的方式体现,为人创造较强的视觉冲击,利用交互方式,让本身乏味的讲课开始趋于多样性发展,让师生达到一种双向信息交流,此类直观、形象、生动、快捷还有内容丰富等特性的多媒体技术,非常符合解剖教学。[3]

1.2 课件

课件作为电子化的教案,作为教师讲课或学生了解课程而建立的辅助教学或学习软件。所以,老师建立的课件一定要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核心等展示出来。

高质量的解剖学课件选取的教学内容一定要达到教学的基础性需要,符合教学主体的需要,并将多媒体的特点发挥到最大化。

2.具体应用

2.1 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解剖课程教学相同。在课件设计阶段,需要按照教学的基础性原则与普通规律,并汲取传统教学经验。

2.2 阐述教学目标

上课的最初环节,利用精简的文字与解说,概述解剖学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该教学的目标,知晓基础性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学习。

2.3 呈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呈现通常按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以及内容按照顺序表达,需要达到如下3个方面:(1)推动讲授与理解教学内容,并将课程质量指标做好,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更便捷的掌握学习手段等。(2)充分认知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情况、学习风格等特性,让课件符合学生的喜好,带动去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裕学习效果。(3)按照教学内容建立多媒体,并与图、文、声、像整合起来,充分提升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能力,将学习效率增强。

2.4 解析重点难点

多种感官结合的学习效率最优质,视听共用的理解记忆率由于单独看、单独听的记忆率。图文结合、多姿多彩的知识形式,一方面能够对学生起到学习兴趣的培养,并建立学习动机,另一方便供需了不同感官的全方面机率,将信息获取的数量提升,将知识的保持时间变长,充分的掌握全面的知识。

针对教学内容的关键,例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在完成课件的设计阶段,一定要充分展现,所以要多花费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消化系统的讲解作为例子分析,借助Photoshop, flash制图和动画技术,把口腔咀嚼食物,在吞咽、食管、胃、小肠、大肠里流动,消化酶的分泌,食糜和消化酶的混合整个过程在幻灯片中制作出来,并且让消化、吸收、排泄的一体化运作环节清晰展示,利用多媒体进行放映,增强印象,让学生充分熟悉教学目标。

而难度较大的内容,比如对传导通路的讲解,能够利用Photoshop, flash制图和动画技术,让感觉、运动与视觉传导的途径与电流共同传递,在老师演示完了以后,让学生们依次借助鼠标逐渐运作、互动,让学生动脑,让印象更加深刻,更易理解难点。通过多媒体技术,让教学核心与难点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

2.5 合理设置课堂反馈

建立课堂反馈的关键是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课堂提问、试卷测验与电脑演示等方式,充分熟悉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采取表扬与奖励等手段激励学生。

2.6 归纳总结

需要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巩固,并增强记忆,将教学目标视为核心并展开概述,方便学生日后的复习,实现教学目标。

2.7 课程结束后,其课件应当在校园局域网中公开,为学生下载供需便利,课后按时复习;带动师生互动的双向信息沟通。

3.多媒体教学环节要重视的问题

3.1 文字、插图与影像的关系

一是各幅幻灯片的字数将字体设置为犯号进行排列最佳,将字体加粗。二是背景与文字中的差异性需突出,比如白色的背景与黑色字体匹配。三是图片与影响需要适宜,若让学生笔记课件内容,那么各个学时安排一定要在10张幻灯片中,当中图片应当控制在3分钟内最佳。教师上课阶段需要按照学生人数、教师规模、光线、投影机质量还有字体、颜色进行调整。

3.2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在解剖学教学中有了多媒体技术后,发展速度加快,但如果运用不适宜,课件会成为教案搬家,教师变为了“放映员”,在课堂中师生生动的交流与计算机呆板的沟通形成了对比,这是多媒体教学中最需要忌讳的。课件作为教案的构成部分,它和板书、讲解、质疑、提问,还有教师的动作、表情十分恰当,作为教师语言逻辑思维与组织教学能力的体现。课件制作较好,教师若具备的知识、临床经验较为缺乏,那在解剖教学课堂中不存在激情的表演,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解剖学课堂中,多媒体是单纯教学措施。无法取缔传统教学与教师的引导位置。解剖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导功能,诱导、启发、提问作为辅助性手段,完成传授的任务。理论教学,解剖教师依旧将讲述视为关键;针对此类理论与抽象含义,无法通过口头语言阐述,所以学生理解难度大,并且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满足此内容,多媒体体现形式十分优秀。

计算机信息量显著,解答自如,诲人不倦。在学生与计算机对话环节中,不存在心理负担,将自己的学习潜力彻底运用,所以达到较佳的学习效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能在解剖课堂教学中运用,另一方面为课后复习供需便利,教师逐渐优化并累积经验。

4.多媒体教学在解剖学运用体悟

4.1 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激发了学习兴趣

解剖学名字繁多,记忆难度大,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十分枯燥、乏味,多媒体教学中存在优异的直观性。它利用声、光、电技术把绝大部分信息详细化,让本身存在的枯燥、乏味的特性,让教学内容升华到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利用课件演示,让部分运用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教学内容或难以观察结构,想直观表达出来的难度显著。

4.2 教学时空宽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践

解剖课通常是在第一学期中进行,新生出入校门后接触的第一门医学课程为解剖学。学生以往并没有触碰医学知识,所以对实验室存在好奇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观察实物,进一步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与启迪性。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运作整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阶段减少了理论和时间耗费的时间,将抽象的讲解细化、形象化,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

4.3 教学内容更新及时,便于吐故纳新

毕竟学术前沿的内容慢慢更新,需要教师的教学内容保证同步。多媒体教学尤其符合知识更新,并在教学环节中添加全新的内容。多媒体课件不断增添、删除、修改,汲取全新知识,并在教学环节里将教材以外的有关内容结合在一起,例如和教学内容有关的不同信息、画面或学科前沿知识;同时对教科书中的经典的图或表进行扫描。所以,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让其能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组织与讲授,充裕学生的知识面,活跃思维,激发本身的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 张昌宇.人体解剖学互动教学模式及其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 刘志安,朱元业,赵世鸿,候劲屹.多媒体技术在影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01:23-25.

[3] 王星,史君,张少杰,李志军,汪剑威,高尚.3D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4,01:163+165.

论文作者:李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  ;  ;  ;  ;  ;  ;  ;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李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